Bobath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3.32 MB
- 文档页数:65
第三篇专业知识第二十五节Bobath技术一、概述1、定义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性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是神经发育技术方式之一。
2、目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运动功能。
3、途径①维持正常姿势控制;②抑制异常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③控制痉挛。
4、特点①遵循人体发育的规律,制定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键点的控制是此技术手法操作的核心。
②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增加运动功能。
③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5、原则①关键点的选择与施用。
②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控制肢体的张力。
二、治疗原理1.利用反射性抑制模式脑损伤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原始反射延期消失(脑瘫)或再次出现(偏瘫),或出现病理反射。
利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抑制紧张的肌张力,诱发拮抗肌张力增加。
2.利用基本反射模式正确的运动感觉对改善和提高运动能力十分重要,而且各种功能性技能都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射、平衡反射和其它保护性反射以及伸手、抓握和松开等基本反射模式为基础的。
3.按照运动发育顺序训练基于人体的正常运动发育过程,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缓解痉挛也应先从运动控制的中心点,头和躯干开始,再遵循上肢由肩到手,下肢由髋到足的由近端到远端发育顺序进行。
第二十六节Brunnstrom技术一、概述1、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初期,利用协同运动等病理运动模式和反射模式作为促进手段,然后再把这些运动模式逐步修整成功能性运动,以恢复运动控制能力的方法。
2、目的(1)早期通过健侧抗阻随意运动而使兴奋扩散,以引出患侧联合反射,使较弱肌肉发生收缩;(2)使患者体验运动感觉,将与随意用力相结合,产生半随意运动;(3)应用于功能性活动中,以便反复训练,使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动作渐趋完善;(4)利用各种感觉刺激增强治疗作用;(5)通过大脑皮质水平来调节运动和提高控制能力,训练患者主动参与随意用力,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bobath技术第一篇:Bobath技术简介Bobath技术,又称为NDT(神经发展治疗),是一种用来治疗运动和姿态障碍的康复技术。
该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和Karel Bobath夫妇创立,主要针对儿童麻痹、脑瘫等病症的康复治疗。
Bobath技术主要通过改善患者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该技术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动作和姿势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Bobath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临床神经肌肉评估。
该步骤旨在了解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反应和运动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2. 提高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通过练习运动、平衡和协调等活动,帮助患者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进而恢复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
3. 促进患者参与社会生活。
帮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基本活动如洗漱、穿衣、吃饭等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总的来说,Bobath技术是一项帮助患者从神经肌肉障碍中恢复的综合性技术,对于治疗脑瘫、中风、多发性硬化症等病症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第二篇:Bobath技术的训练方法Bobath技术是一种通过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技术,该技术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训练。
该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通过不断反复练习,帮助患者提高肢体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
2. 感觉训练。
针对患者神经系统中的感觉问题,在治疗中加入感觉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对身体的感觉和协调能力。
3. 动作训练。
让患者通过实际动作练习来恢复肢体的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例如坐立、站立、行走等活动。
4. 姿势控制训练。
这种训练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姿势,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逐渐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
5. 家庭训练。
康复治疗结束后,患者也需要在家中继续认真地练习,巩固治疗效果。
Bobath培训师需要对每个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调整训练强度和效果,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
Bobath技术一、概述(一)定义:Bobath技术是指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性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是神经发育技术方式之一。
(二)目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运动。
(三)途径:1.维持正常姿势控制;2.抑制异常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3.控制痉挛。
(四)特点:1.遵循人体发育规律,制定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键点的控制是此技术的核心;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增强运动功能;3.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五)原则:1.关键点的选择与施用;2.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控制肢体的张力。
二、Bobath治疗技术(一)控制关键点1.定义:该手法指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质量(阻止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和异常运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运动模式)的方法。
2.作用(1)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系;(2)减轻或消除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3)对患侧躯干和肢体肌群进行正常模式的再教育;(4)促使脑卒中患者出现主动的运动模式。
3.手法(1)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治疗师所期望易化的运动模式选择关键点。
(2)近端关键点/远端关键点(3)弛缓阶段(急性期)关键点的选择 (3)恢复阶段关键点的选择(二) Bobath抑制技术1.定义:抑制技术是手法和各种运动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断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2.分类:抑制技术包括静止性抑制手法(反射抑制性姿势)和动态手法(反射抑制运动模式)3.手法:(1)纠正异常对线关系具体方法—患者取坐位,治疗师采用近端控制点一手置于胸骨,另一手置于与肩胛骨下角平行的棘突上,利用双手的合力下压,上提同时令患者挺胸坐直。
( 2)抑制痉挛导致痉挛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抑制痉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3)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在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前必须对异常运动模式进行抑制。
bobath技术名词解释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这神奇的 Bobath 技术!你知道吗,Bobath 技
术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很多人身体康复的大门呢!比如说,就像一个迷路的人突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Bobath 技术主要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
治疗的。
它可不是简单地让你动一动胳膊腿儿哦!这就好比盖房子,
不是随便堆几块砖就行,得有规划、有技巧。
在 Bobath 技术里,治疗师会特别关注患者的姿势和运动控制。
哎呀,就像一个细心的裁缝,要把每一针每一线都缝得恰到好处。
他们
会通过各种手法和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的不平衡,让身体重新找
回协调和控制。
我曾经见过一个中风后的患者,一开始连坐都坐不稳呢,后来经过Bobath 技术的治疗,慢慢地能站起来,还能走几步了!这多让人惊喜啊!这就像一颗原本黯淡的星星又重新亮起来了。
Bobath 技术还强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可不是那种一刀切的做法哦!这就跟做菜一样,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得按照个人的喜好来调味。
而且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己也要积极参与,不能光等着治疗
师来摆弄你。
这就好像划船,治疗师是那个掌舵的,患者自己也得用
力划桨啊!
总之,Bobath 技术真的是太重要啦!它能让那些因为疾病或损伤而陷入困境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一下它吗?Bobath 技术就是这样神奇又实用,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认识和探索啊!。
NDT疗法——Bobath 技术⼆、Bobath技术1、定义 Bobath 技术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法。
其核⼼是以⽇常⽣活活动任务为导向的姿势控制和运动控制。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瘫、脑外伤、脑卒中等引起的运动障碍。
(2)禁忌证: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命体征不稳定等。
3、设备与⽤具治疗床、Bobath 球等,不需要特殊设备。
4、操作⽅法与步骤 Bobath 技术主要包括: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模式、促进姿势反射、感觉刺激、姿势控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练等。
(1)控制关键点:1)治疗师通过对患者⾝体关键部位(中⼼控制点:头部、躯⼲、胸⾻中下段;近端控制点:肩峰、髂前上棘;远端控制点:拇指、拇趾)上的⼿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降低肌张⼒,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2)⼿法操作从躯⼲和近端开始,向远端移⾏,并随之减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诱导出随意运动,常与反射性抑制联合应⽤。
(2)反射性抑制模式:1)躯⼲肌张⼒增⾼:屈肌张⼒增⾼时,把头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增加伸肌张⼒;伸肌张⼒增⾼时,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增加屈肌张⼒;屈肌与伸肌张⼒均增⾼时,通过旋转躯⼲(保持⾻盆不动)来抑制。
2)肢体肌张⼒增⾼:屈肌张⼒增⾼时可取肢体外旋位来抑制;外展肌张⼒增⾼时可取肢体内旋位来抑制;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对称性伸展(头在中⽴位) 来抑制。
3)出现痉挛时:颈、背及⼿出现屈曲痉挛时,可取上臂⽔平外展或对⾓线伸展来抑制;躯⼲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及髋的伸展。
(3)促进姿势反射:1)促进调正反应:治疗师利⽤头部与躯⼲间的位置变化促进躯⼲转动。
仰卧位时,将患者头部转向⼀侧,诱发出胸、腰、下肢转动,训练翻⾝活动;治疗师利⽤躯⼲位置倾斜,促进头部直⽴;坐位时,治疗师向左、右倾斜患者躯⼲以训练头部控制,治疗师利⽤上半⾝或下半⾝扭动时,另⼀半随之转动成⼀直线,促进翻⾝活动;患者仰卧,治疗师将患者的肩胛带或⾻盆扭转,带动躯⼲转动,训练翻⾝活动。
bobath技术的基本技术与手法
Bobath技术,又称意大利Baitelli-Brunn技术,是一种根据儿童机能障碍的现状,
从事儿童康复训练的一种物理治疗技术。
它的基本技术与手法如下:
1.总体治疗。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由专家综合考虑治疗的总体指导方针,结合患者
的兴趣,编写训练方案,并调整施治的幅度、频率和时间段。
2.引导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以孩子本身灵活变化的反应作为督促动力,从而充分发
挥孩子的自我活动,引导改变、调整和定型孩子的运动参照点。
3.支持治疗。
以应用放松技术、力学原理以及舒缓技术为基础,对儿童实施有效的护理,并帮助他们取得最佳的肌肉力量、柔韧性以及受力稳定性。
4.手术训练技术。
运用手术技术的训练,特别是重复动作,比如脚着地动作、双足同
步动作、双肩抬起、单肩抬起,以帮助伴随脑瘫的儿童学习用双腿步行。
5.交互训练技术。
通过调节孩子对适当挑战的反应,使其形成期望的动作,从而获得
动作的奖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动作的稳定性和质量。
6.传统的物理治疗手法。
多种传统的物理治疗技术,如热敷、拧搓、拉伸、压力疗法、穴位操作、振动抚摩等,可以在Bobath技术的框架下,组合使用,为患者的康复发挥重
要作用。
通过运用Bobath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正确及早地识别其潜在能量,恢复缺失的动作
模式,实现功能恢复,康复最大化。
它是家长和物理治疗师们应用物理治疗技术治疗儿童
机能障碍患儿有效的主要方法之一。
bobath技术Bobath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康复治疗的综合疗法。
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和卡雷尔·博巴斯(Berta and Karel Bobath)夫妇开创并发展起来。
Bobath技术主要用于儿童和成人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尤其是中风患者。
下面将详细介绍Bobath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Bobath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促进运动控制的回复与再学习来改善患者的日常功能。
它强调神经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对于身体姿势、感觉和运动的适应能力。
因此,通过刺激和训练,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再塑造,改善患者的功能。
Bobath技术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物理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
治疗的第一步是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功能障碍,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将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在Bobath技术中,重要的一点是重建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
物理治疗师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如触觉刺激、关节牵引和平衡训练等,来改善患者的肌肉控制和姿势控制能力。
治疗师还会利用适当的辅助设备,如支架、平板等,来帮助患者恢复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除了运动控制的改善,Bobath技术还注重患者的感觉和认知训练。
治疗师通过不同的刺激和训练,如触觉、视觉和听觉刺激,来提高患者的感觉和认知能力。
这些训练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
Bobath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患者实现独立、功能性的生活。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和进展情况,不断调整治疗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除了医疗团队的协助外,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也需要积极参与治疗,保持乐观的态度。
Bobath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风、脑损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Bobath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参与度。
需要注意的是,Bobath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康复患者。
Bobath 技术是一种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由英国物理治疗师 Berta Bobath 和她的丈夫 Karel Bobath 于 20 世纪 40 年代创立。
Bobath 技术的基本概念是通过特定的运动模式和姿势控制来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调整患者的身体姿势和运动模式,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
Bobath 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功能,确定需要治疗的问题。
2. 运动模式:帮助患者学习正常的运动模式,例如翻身、坐起、站立等。
3. 姿势控制:帮助患者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姿势,以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4. 肌肉松弛:通过特定的手法和运动,帮助患者放松紧张的肌肉,以改善运动功能。
5. 日常生活活动:帮助患者学习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例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Bobath 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例如脑卒中、脑损伤、脊髓损伤等。
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Bobath 技术需要由专业的治疗师进行操作,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