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章 音的长短与记谱法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3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篇一:视唱练耳教案《音乐》第二部分视唱练耳G大调单位:北海市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师:苏家娜授课班级:13级学前教育课时:1课时授课类型:视唱集体课教材分析:该课内容选自全国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规划新教材《音乐》第二部分视唱练耳一个升降号曲目的视唱。
本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
本书分为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四个部分。
本课我所选用的是第二部分视唱练耳一个升降号曲目的视唱当中一个升号调视唱部分第19条和第22条。
这两条视唱曲为风格不同歌曲,G调,分别为2/4拍和3/4拍,我还选了美国儿童歌曲《祝大家圣诞快乐》作为过渡,G调,3/4拍,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贯穿全曲,为之后学习书本中的视唱曲做铺垫。
学情分析:幼师学前中专一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视唱、练耳基础,视唱方面,对于C大调及a小调旋律,能够较准确把握。
G调和F调的视唱曲接触较少,用首调唱名法演唱还较为生疏。
练耳方面:能准确模唱单音、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模唱还有待提高。
节奏、节拍方面:已掌握2/4、3/4、4/4、3/8等常用拍子及基本的节奏型。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唱准G大调的音阶(上下行)进一步加强音的准确演唱。
2.掌握G调的首调唱名法,使之运用到演唱中去。
知识目标:1.在调内作音程的连续构唱,加强音程间音高的准确模唱.2.音组短句模唱与节奏模仿情感目标:1.学会用情感去表达歌曲的内容,懂得分析歌曲的艺术思想内容。
2.体验视唱练习中歌曲的旋律以及把握好节奏,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跨度较大的音程,音高的准确演唱,避免滑音,高音偏低,低音偏高等现象;视唱曲中跨度较大两音间音准的把握;2.G调中,固定调唱名到首调唱名的转换。
三.教法:1.视听法: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我会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视听音乐,引发学生积极思考;2.对比欣赏法: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和音程的对比。
《乐理视唱练耳》教授教养大纲一.课程性质及义务《乐理视唱练耳》是学前教导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本课.经由过程教授教养,指点学生周全研讨进修音乐根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巧.音乐听觉及音乐本质的练习.经由过程乐理视唱练耳的进修,使音乐进修的各个相干方面相接洽关系而最终分解成为一个完全的整体,学生树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接洽,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初步控制五线谱乐理的基本常识,为进修声乐,钢琴,跳舞,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观赏,幼儿音乐教授教养法等课程打下须要的理论基本.二.课程教授教养目标1.经由过程根本乐理的教授教养,使学生闇练控制音乐表示的各类根本要素,理论常识经常接洽实践运动,造就学生乐理运用才能,为和声.作品剖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进修打下优越的基本.2.经由过程对学生进行体系的视唱练耳练习,有体系的慢慢成长学生音乐的听觉,积聚音乐说话,着看重音乐留意力与记忆的练习,进步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3.进修中不单增强音乐常识和技巧练习,同时要增强学生的运用才能的造就练习.三.学时分派表四.教授教养内容及请求五.大纲解释(一)参考学时本教授教养大纲参考学时为:总学时152学时,个中理论教授教养104学时,实践教授教养48学时.(二)教授教养请求1.视唱练耳须要乐理常识作为基本,而乐理常识又必须经由过程视唱.练耳的技巧练习去加深懂得,重复巩固.所以这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授教养中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进度要尽可能地有机联合在一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亲密接洽.2.教授教养办法的原则性建议(1)乐理教授教养以适用为原则,将乐理的概念化内容实例化.(2)把视唱练耳与乐理相联合,不要把视唱练耳课上成单纯的技巧练习课,而应以乐理理论为基本.(3)采取启示式教授教养办法.多种教材互相合营教授教养,多种教授教养办法联合教授教养,有意识造就学生自力思虑与剖析问题的才能.3.考察方法及成绩组成考察内容分三部分进行:(1)视唱:对单声部.二声部.三声部在高下音谱号,c 谱号或者再兼有三个谱号的不合调式.调性音乐作品,能闇练的看谱视唱.请求在独唱和齐唱.合唱中,音高.节拍.节拍精确,句逗明白,强弱变更有度,富有适当的情感表达.(2)听觉剖析:1.对音阶.旋律音程.旋律调式.节拍.节拍形态以及和声音程.和弦性质与属性的剖析.2.对和声衔接的功效.终止式的剖析.3.对旋律成长手段.段落甚至曲式构造的剖析.4.对多声部乐曲织体构造的剖析.5.对平易近族平易近间音乐作风的剖析.(3)听写:对音高.节拍.节拍.调式.调性.和声听觉.音乐记忆才能的书面表达方法.具体为精确的听记音程与和弦的具体音及性质,听辨和声功效,单.多声部音乐旋律等.六.考察办法:(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联合.采取教室问答.评论辩论.进修笔记等重要方法进行形成性评价;采取期中.期末测验.单元测验等重要情势进行终结性评价.(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联合.既要存眷教授教养进程中学生的进修状况,又要存眷教授教养目标达成的程度和质量,以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对教授教养进程和成果做出周全评价.做到“质”的描写和“量”的呈示相联合,采取面试.面试等多种情势收集测试的数目化材料,看重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解释.(3)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联合.内容包含课程实行进程中学生音乐基本性力.音乐心理本质.音乐文化教养的形成与成长状况;课程进度的合理性.师生之间的顺应性等.七.考察进程:(1)面试:音乐基本理论常识;听觉剖析与听写.(2)面试:精唱的视唱;视谱即唱;构唱;弹唱.考察的分值比:面试30%,面试30%,日常平凡成绩40%.八.运用教材与重要参考书目次1.运用教材:林鸿平主编《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重要参考书目次:[3]《根本乐理》(上册)李重光编著高级教导出版社[4]《根本乐理》(下册)李重光编著高级教导出版社[5]《根本乐理教程》童忠良著上海音乐出版社[6]《视唱练耳教程》熊克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九.解释1.本大纲参考中心音乐学院长途教导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的《乐理》和《视唱练耳》大纲内容,依据金沙县中等职业黉舍大纲书写同一格局和学前教导专业现实情形而编写.因为本课程无乐理视唱练耳的专门教材,是以需在实践中不竭总结教授教养经验,形成完美的教授教养体系.2.编制人:王发毅。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136学时(其中讲授120学时,习作讨论8学时,其它实践8学时)后续课程:和声学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乐理与视唱练耳》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师范类)基础课程必修课。
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全面训练。
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具备一定的师范教学能力,使之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音乐教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理论知识经常联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理应用能力,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
3、学习中不但加强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师能”培养训练。
绪论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课程的内容和性质。
2、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
3、课程学习方法。
第一章音的高度与记谱法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音的性质、音级、音名、唱名、记谱法(谱号、谱表、变音)等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泛音和和各种律制,掌握高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教学内容:乐理:1、音的产生、类别、性质。
2、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基本音级、音名、唱名。
3、记谱法、谱号、谱表、音的分组、音域、音区。
4、变音与记号、自然与变化半(全)音、等音。
5、泛音、国际标准音、音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
视唱练耳:1、高音谱表(G谱表)、C自然大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2、高音谱表(G谱表)、a自然小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3、2/4、3/4、4/4拍子。
4、简单节奏模唱及听写。
第二章音的长短与记谱法教学要求:掌握增长音值的记号和低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
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训练。
通过《乐理视唱练耳》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舞蹈,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就是学习音乐各学科与学习各种乐器的前提条件,就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1、以学习基础乐理为核心,为学习音乐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乐理视唱练耳》(第二版)就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之一。
“基础乐理”顾名思义,讲的就就是音乐最基本的知识,包括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与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等内容。
它像一把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就是学习演唱、演奏、歌曲写作、与声、编曲等各种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就是成为一个有专业素质的音乐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2、注重视唱练耳的训练,提升学生视唱与听辨能力。
能够准确地视唱乐谱就是学习音乐学科一项必备的条件,在视唱的同时也包含了节奏的训练。
练耳的训练注意就是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与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3、把理论与实际的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乐理理论知识视唱练耳融为一体。
理论与实际的练习结合,提供了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基本技能实践结合的平台,困难的地方就是这两门课有着各自的特点: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逻辑思维,课程较适合采用直线式的教学设计方式;视唱练耳课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与表现力等音乐基本技能,要求更多的就是直觉思维,因此课程较适合采用螺旋式的教学设计方式。
《乐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乐理》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62学时学分:4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艺术模块)、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乐理》是学前教育(艺术模块)、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作为音乐理论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及构成音乐基本法则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视唱练耳课程相辅相成,与伴奏和声、作品与曲式分析等后续理论课程衔接,因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性质。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体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构建的,力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表现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对于岗位职业音乐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保有可持续发展后劲。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音乐的构成、基本法则以及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为后续音乐理论课程伴奏和声、音乐作品赏析、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技能的学习、指导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音乐基本法则与理论知识,指导和处理音乐技能学习与训练、分析和解读一些常见的音乐理论问题和音乐习作的能力,以及能够在学校及校外艺术机构的岗位上熟练应用与教学音乐基本理论,拥有指导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素养,培养高尚的音乐情操,促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的养成。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一)课程内容安排表:(二)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音高特性与音律1.项目内容:有关音的产生与分类、乐音的四个特性、乐音体系分组依据与标示、十二平均音律建构等基本法则。
南宁地区教育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概况][学时分配][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包含五个实验,进程表安排如下:[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音的高度与记谱法[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重点难点]音的产生;音级;音名;唱名。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乐理1、音的产生、类别、性质。
2、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基本音级、音名、唱名。
3、记谱法、谱号、谱表、音的分组、音域、音区。
4、变音与记号、自然与变化半(全)音、等音。
5、泛音、国际标准音、音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
第二节视唱练耳1、高音谱表(G谱表)、C自然大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2、高音谱表(G谱表)、a自然小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3、2/4、3/4、4/4拍子。
4、简单节奏模唱及听写。
[练习题]练习视唱课本第一条。
第二章音的长短与记谱法[教学目的]掌握增长音值的记号和低音谱表简单音符和简单节奏的视唱。
[重点与难点]低音谱号的意义与标记。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乐理1、音符。
2、休止符。
3、增长音值的记号。
第二节视唱练耳1、低音谱表(F谱表)、C大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
2、低音谱表(F谱表)、a小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休止符。
3、2/4、3/4、4/4拍子。
4、各种单音模唱及听辨。
[练习题]练习视唱课本第三条。
第三章节奏、节拍[教学目的]理解讲授与课堂练习相结合,课外作业与习作评课相联系、强化音值的特殊划分(连音符)与音值组合法的练习,掌握高、低音谱表较复杂音和复杂节奏的视唱。
[重点与难点]高、低音谱表较复杂音和复杂节奏[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乐理1、节奏、节拍、节奏型、重音、拍子及分类。
2、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板眼。
3、音值的特殊划分(连音符)、弱起小节、切分音。
4、音值的组合法。
第二节视唱练耳:1、高音谱表(G谱表)、C大调和a小调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及休止符。
1、《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学前数学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高职高专学时:36学时(两学年)一、学前乐理视唱练耳课程介绍本课程分为乐理、视唱和练耳三部分;编写原则兼顾综合性、实效性和循序渐进性。
第一部分乐理,共八章。
主要内容“音”、“音高”、“音值”、“节奏、节拍”、“装饰音、常用记号”、“音程”、“和弦”以及“调的知识”,以五线谱为主,兼顾简谱,并在各章附有复习题及练习题。
第二部分视唱,共五章。
主要内容为“基本节拍与节奏”、“特殊节拍与节奏”、“调式与调性训练”、“临时变化音及近关系转调”及“歌曲视唱”,视唱分五线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和简谱,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具有的音乐基础以及该专业各种层次对内容的不同要求,所选编的视唱内容范围较为宽泛,以备选用。
在歌曲视唱一章中,为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选编的歌曲以少儿歌曲为主,以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该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部分练耳,共三章。
因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只对有关“节奏训练”、“旋律音程与旋律训练”和“和声音程与和弦训练”等基础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附有简单的练习。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听觉训练的一般知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提高。
2、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实践练习等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乐理视唱练耳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开展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等(2)初步掌握运用乐理视唱练耳知识发展幼儿数学能力(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专业和专业思想,培养其职业素养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乐理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第二节音的特性第三节记谱法第二章音高第一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第二节音名唱名音的分组第三节变音记号调号第四节半音全音变化音等音第三章音值第一节音符第二节休止符第三节增长时值的记号第四章节奏节拍第一节节奏节奏的划分第二节节拍与拍子第三节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和特殊划分第五章装饰音和常用记号第一节装饰音第二节常用记号第六章音程第一节音程的度量单位第二节基本音程和变化音程第三节单音程、复音程与音程的协和性第四节音程的转位第七章和弦第一节三和弦第二节七和弦第三节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第八章调的知识第一节音阶大音阶调号的产生第二节调式调调性第三节大调式和小调式第四节汉民族调式第二部分视唱、练耳试唱第一章基本节拍、节奏、音准的训练第一节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组合第二节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的组合第三节简易的切分节奏及休止符第四节弱起节奏第五节6/8拍及三连音第二章调式、调性及节奏、节拍的综合训练第一节a小调第二节一个升号的各种调式第三节一个降号的各种调式第四节两个升号的各种调式第五节两个降号的各种调式第六节三个升号的各种调式第七节三个降号的各种调式第三章带词简谱视唱练耳第四章节奏训练第五章旋律音程与旋律训练第六章和声音程与弦训练第七章练耳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听辨能力第二节听唱能力第三节听写能力第八章练耳练习题第一节单音练耳练习题第二节音程练耳练习题第三节和弦练耳练习题第四节节奏练耳练习题第五节旋律练耳练习题三、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见习1 音乐相关理论的研讨2 对各种不同歌曲的试唱3 练习对不同音乐、音调的辨别2、实习要求:利用教育实习期间了解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数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