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格式:pdf
- 大小:214.32 KB
- 文档页数:1
影像学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X线:[X线透视+平片]适应症——1、胸透:观察肺部的情况、膈肌运动、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2、腹透:急腹症、胃肠道蠕动和排空情况、胃肠道阻塞、泌尿系统。
3、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情况、阳性异物。
[X线造影]1.胃肠钡餐造影:适应症——食管、胃肠等病变,以及胃肠道临近组织的肿块等。
如食管癌,食道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了解心脏病心房室有无扩大,纵膈肿瘤等。
禁忌症——胃肠道大出血一周内,胃肠道穿孔,严重肠梗阻。
术前准备:检查当日空腹。
注意事项:胃内钡剂全部排空后方进食。
2.钡剂灌肠:适应症——结肠及部分末段回肠病变,特别有梗阻症状不宜作口服法检查者。
如结肠炎症、肿瘤、巨结肠等。
禁忌症——结肠坏死性病变,结肠大出血。
术前准备:查前一天流质或少产气食物、检查前4小时清洁灌肠一次。
3.胆囊、胆道造影:口服胆囊造影适应症——各种胆囊病变如胆结石、肿瘤、炎症等,用于观察胆囊形态功能。
禁忌症——黄疸时血清胆红素> 85umol/L,幽门以上梗阻,腹泻等。
术前准备:术前1天中午高脂肪进食,使胆囊排空,当晚进少脂或无脂饮食、晚餐后口服碘番酸3克,再少量饮水。
4.静脉胆系造影:适应症——用于观察胆管、胆囊形态、如胆囊切除术后,或口服法胆囊检查不显影者。
禁忌症——血清胆红素在68umol/L以上,对碘过敏、心肝功能严重损害、身体衰弱。
术前准备:先作过敏试验,造影前禁食,结肠排空。
5.泌尿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主要用于检查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病变。
‘适应症——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先天畸形,不明原因血尿,尿路梗阻,或了解肾功能。
禁忌症——对造影剂过敏者。
术前准备:前一天口服轻泻剂,或当天作清洁灌肠,检查前禁水6 -12小时,作造影剂过敏试验。
逆行肾盂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肾盂和输尿管的形态,或因肾功能差,不宜作静脉肾盂造影者。
膀胱造影:适应症:膀胱病变(肿瘤、结石)、前列腺病变、或盆腔内肿块。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恶性淋巴瘤、口腔癌、宫颈癌等都可以运用放射治疗的手段,这些肿瘤虽然可以运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放疗对机体的损伤较小,肿瘤位置使手术难以根治性的肿瘤也可以运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如中耳癌等。
同时,还具有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肿瘤,主要有乳腺癌、卵巢癌等,该类肿瘤通常行术前或者术后放疗,减少对脏器所产生的损伤,对器官会产生优良的防护效果。
术中放疗还需要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受到一些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普遍开展,放疗与手术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综合治疗对局部肿瘤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减少恶性肿瘤的远处效果不佳。
放疗价值较为有限,其仅能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胆囊癌、肝转移癌的放疗价值不显著,此种情况应该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促使身体不适症状获得缓解,呈现积极的效果。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情况非常广泛,其会根据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等来进行治疗,具体放疗的适应证将会被划分成多个方面。
参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如恶性淋巴瘤、尤文肉瘤等,这类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过快,容易产生远处转移的情况,需要结合化疗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乳腺癌、宫颈癌等,其是放射中度敏感肿瘤,该类肿瘤的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产生转移的情况较晚,运用单纯的放射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属于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放疗成为手术辅助治疗的手段,或者转移复发后的姑息治疗。
同时,具有保留器官功能的放射治疗手段,不仅具有与根治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器官的功能也将获得保持,如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进行保乳手术。
放射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术前放射治疗将会降低肿瘤分期,手术切除率也将提升,术后放射治疗会降低局部淋巴结的复发,局部控制率的效果优良,病人的生存周期被延长。
姑息放射治疗也是其中的治疗手段,患者的不良反应不会增加,不适症状也将被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还存在需放射治疗的良性病变血管瘤患者。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名词解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是一种利用高精度放射束传递,以非入侵性方式治疗脑内疾病的方法。
它是通过引导系统将放射束聚焦到异常组织上,从而使正常组织受到最小的辐射损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良性和恶性脑内病变,如肿瘤、动脉瘤和神经元疾病等。
它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放射肿瘤学和神经放射学等领域。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三维空间定位系统精确测量和定位要治疗的病灶。
基于这些定位数据,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确保放射束准确地照射到病灶上,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
具体治疗过程包括影像学评估、放射学计划和治疗传递。
影像学评估常常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技术,以获取准确的病灶位置和形状信息。
医生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治疗计划,确定放射束的大小、形状和方向。
在治疗传递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佩戴特殊的头架或面面罩,以固定头部位置,保证放射束准确照射到病灶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诸多优点。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因此能够避免传统手术所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可以实现亚毫米级的病灶定位和准确照射。
它还可以一次性完成治疗,无需分次治疗,减少了盲区的风险。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不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显著的副作用,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正常生活。
然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对于一些特殊的病灶和位置,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能无法实现完全覆盖,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方式进行补充。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选择,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费用较高,并且在一些地区可能无法得到普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高精度、非侵入性的脑内疾病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临床价值。
通过精确的定位和放射传递技术,它可以实现对病灶的精确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
随州中心医院介入科介入技术适应证一、选择性血管造影术适应证:1、临床症状明显,其他检查方法已经怀疑血管异常的疾病。
2、经其他检查不能判断局部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疾病。
禁忌证:1、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2、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3、碘造影剂过敏者。
4、穿刺部位感染。
二、动脉内灌注术适应证:1、晚期或者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2、为了提高手术切除的疗效和预防手术时肿瘤扩散者术前局部药物灌注。
3、肿瘤术后为防止局部复发。
4、为原发病灶复发和远处转移。
禁忌证:1、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2、碘造影剂过敏者。
3、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4、穿刺部位感染。
5、恶异质。
三、动脉栓塞术适应证:1、各种实体性富血管肿瘤的术前治疗,以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量。
2、各种实体脏器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
3、脏器功能异常时实施内科性脏器切除。
4、各种血流动力学增加的血管性疾病的治疗。
5、灌注治疗需要改变血流以增加病变部位的血药浓度时,可以通过栓塞非重要血管而改变血流的主要方向。
6、实体脏器穿刺通道的封闭止血。
7、创伤性或手术性血管破裂或假性动脉瘤。
禁忌证:1、栓塞后有可能造成难以恢复的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者。
2、一般情况极差或恶异质,难以承受术后反应者。
3、癌肿晚期失去治疗价值者。
4、重要脏器或组织的供血血管不能超选择插管者。
5、碘造影剂过敏者。
四、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适应证:1、腹主动脉向心性、局限性粥洋硬化狭窄,包括腹主动脉末端狭窄涉及双侧髂总动脉者。
2、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孤立性狭窄,髂内动脉的局限性狭窄。
3、股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4、股浅动脉或过动脉短于10cm的狭窄或闭塞。
5、股深动脉其始部狭窄。
6、胫动脉和腓动脉的局限性狭窄或闭塞。
7、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
8、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
9、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10、肾移植后动脉狭窄。
11、血管性腹绞痛。
12、颈动脉狭窄性疾病13、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的局限性短段狭窄。
各类放射检查适应症及禁忌症一、X线1、颅脑及四肢摄影适应症:骨外伤、发育情况、某些病的骨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
软组织内的钙化和金属异物也可在平片上显示清晰的影像。
2、胸部摄影适应症:以胸腔内的肺、胸膜、胸壁、横膈、纵膈、膈上肋骨、气管、心脏和大血管为主要检查内容。
临床应用于疾病检查、随访复查、健康普查。
(1)胸部后前位:用于观察胸部的主要病变情况和体检(2)胸部侧位:用于观察胸部的病变情况,确定病变部位(3)胸部前后位(站立或仰卧):用于观察病变位于背部,被检者为脊柱弯曲和驼背者或病重不能站立者的胸部情况。
(4)心脏后前位(正位):用于观察心脏大血管和形态和相互关系,进行心脏测量(5)心脏左侧位:用于左、右心室、主动脉、肺动脉的情况。
(6)心脏右前斜位:用于观察左心房、肺动脉干、右心房和右心室漏斗部的增大扩张情况。
(7)心脏左前斜位:用于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相互关系。
胸部摄影时的注意事项:因卧位时膈上移,为避免心脏变形和遮蔽肺脏,常规应采取站立位3、腹部摄影适应症:主要用以观察尿路的病变,如有无不透光结石或异常钙化阴影。
也可作为造影检查的对比照片,同时可检查急腹症等病变。
(1)腹部仰卧前后位(正位):用于观察尿路或腹腔脏器有无结石、钙化及腹部包块和异物存留等情况(2)腹部站立前后位:用于观察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及肾下垂等疾患的情况。
(3)腹部侧卧水平前后位:用于观察被检者病重不能站立而有肠梗阻或腹内游离气体的情况。
(4)先天性锁肛腹部倒立位:用于观察先天性肛门闭锁,预测直肠距肛门的距离。
(5)膀胱区后前位:用于观察膀胱结石的情况。
腹部摄影时的注意事项:除急腹症外,腹部摄片均应先做好清洁肠道的准备,以消除肠内气体的干扰。
若观察肠腔内液平面或腹腔内游离气体时,一般应采用立位水平投照二、X线造影检查1、食管造影(1)常规食管造影适应症:食管肿瘤、憩室、静脉曲张、异物、炎症;食客临近器官病变如心脏、主动脉、纵膈等。
一、前言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放疗科室举办的讲座,聆听了专家们关于放疗技术的讲解。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放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放疗科室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在此,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以下心得体会。
二、讲座内容回顾1. 放疗技术的概述讲座首先介绍了放疗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放疗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伽马射线等)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手段,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放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
2. 放疗适应症及禁忌症讲座详细介绍了放疗的适应症,包括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部分良性肿瘤以及某些良性病变。
同时,专家还讲解了放疗的禁忌症,如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活动性出血等。
3. 放疗治疗流程放疗治疗流程包括:初步评估、制定治疗方案、模拟定位、治疗计划设计、治疗实施、治疗后的随访等。
讲座详细讲解了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 放疗副作用及应对措施放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反应、恶心呕吐、乏力等。
讲座针对这些副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如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
5. 放疗与手术、化疗的联合应用讲座介绍了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如放疗与手术、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
专家强调,合理选择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肿瘤治愈率,降低复发风险。
三、心得体会1. 深化对放疗技术的认识通过本次讲座,我对放疗技术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放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关注放疗技术的发展动态,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2. 提高临床工作能力讲座中提到的放疗治疗流程、副作用应对措施等内容,对我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将认真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治疗服务。
3.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放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肺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1. 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癌症发病率中位列第三,死亡率位列第一。
放射治疗作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临床路径旨在为肺癌放射治疗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2. 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1 适应症-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无法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治疗;- 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无法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治疗;- 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如ⅢB期和ⅣA期患者;- 肺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 肺癌晚期患者的姑息性治疗。
2.2 禁忌症- 对放射治疗严重过敏的患者;- 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未控制的感染、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怀孕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3. 放射治疗前的评估3.1 病史采集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吸烟史、症状、体征、既往史、家族史等。
3.2 临床检查-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一般状况,测量生命体征;- 影像学检查:胸部CT、MRI、PET-CT等,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标志物等。
3.3 病理诊断获取肺癌组织病理学证据,明确肺癌的类型、分化程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4. 放射治疗方案制定4.1 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理类型、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放射治疗禁忌症,制定个体化的放射治疗计划。
4.2 放射治疗技术- 外照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内照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术中放射治疗。
4.3 治疗剂量-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剂量为60-70Gy/30-35次;- 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剂量为60-70Gy/30-35次,辅助治疗剂量为45-50Gy/20-25次;- 局部晚期肺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根治性或姑息性放疗剂量。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09讨论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素治疗学组【概述】近年来,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疗法发展很快,常用的放射性粒子为125碘、198金及103钯。
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一个多学科技术,治疗时应有相关临床科室的医师、技师和物理师参加。
【临床表现】参见不同肿瘤的临床表现的章节。
【诊断要点】参见不同肿瘤的诊断要点的章节。
【适应证】1.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局部肿瘤,且为实体病灶。
2.需要保留的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及重要脏器的肿瘤3.拒绝进行根治手术、无法手术或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肿瘤患者4.预防术中(后)残留肿瘤病灶的局部扩散或区域性扩散5.转移性肿瘤或术后孤立转移灶已失去手术机会者6.局部进展期肿瘤需粒子植入与外照射综合治疗。
7.局部进展期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但局部有严重症状者,为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
【禁忌症】1.一般情况差,恶液质或不能耐受治疗者2.肿瘤并发感染和有大范围溃疡、坏死者3.估计病人寿命不能等待疗效出现【治疗原则】1.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2.粒子植入前应通过近期CT、MRI或B超了解病灶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
3.治疗前应对10%放射性粒子进行测定,允许测量结果偏差在±5%以内。
4.应有放射粒子植入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
5.治疗后应拍CT片进行验证了解粒子重建和剂量分布情况,如发现有稀疏或遗漏应拟定计划择期补种,以期与植入前治疗计划相符。
6.放射性粒子植入之后,如果需要配合外照射或化疗者,应在第一个半衰期内给予外照射的相应生物学剂量或化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亲属。
【操作方法及程序】对各种不同肿瘤的粒子植入治疗有不同的具体方法,首先要明确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
因此植入治疗前或术中应用CT、MRI、超声或PET/CT 影像学确定靶区;由于粒子种植在三维空间进行,每种放射性粒子物理特性不同,对每种核素需要特定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设计,进行模拟粒子种植的空间分布。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发表时间:2019-06-27T16:03:44.357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作者:李定鑫[导读] 恶性淋巴瘤、口腔癌、宫颈癌等都可以运用放射治疗的手段,这些肿瘤虽然可以运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放疗对机体的损伤较小,肿瘤位置使手术难以根治性的肿瘤也可以运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如中耳癌等。
同时,还具有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肿瘤,主要有乳腺癌、卵巢癌等,该类肿瘤通常行术前或者术后放疗,减少对脏器所产生的损伤,对器官会产生优良的防护效果。
(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12-02
1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
恶性淋巴瘤、口腔癌、宫颈癌等都可以运用放射治疗的手段,这些肿瘤虽然可以运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放疗对机体的损伤较小,肿瘤位置使手术难以根治性的肿瘤也可以运用此种方法进行治疗,如中耳癌等。
同时,还具有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肿瘤,主要有乳腺癌、卵巢癌等,该类肿瘤通常行术前或者术后放疗,减少对脏器所产生的损伤,对器官会产生优良的防护效果。
术中放疗还需要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受到一些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普遍开展,放疗与手术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综合治疗对局部肿瘤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减少恶性肿瘤的远处效果不佳。
放疗价值较为有限,其仅能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胆囊癌、肝转移癌的放疗价值不显著,此种情况应该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促使身体不适症状获得缓解,呈现积极的效果。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情况非常广泛,其会根据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等来进行治疗,具体放疗的适应证将会被划分成多个方面。
参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如恶性淋巴瘤、尤文肉瘤等,这类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过快,容易产生远处转移的情况,需要结合化疗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乳腺癌、宫颈癌等,其是放射中度敏感肿瘤,该类肿瘤的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产生转移的情况较晚,运用单纯的放射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属于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放疗成为手术辅助治疗的手段,或者转移复发后的姑息治疗。
同时,具有保留器官功能的放射治疗手段,不仅具有与根治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器官的功能也将获得保持,如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进行保乳手术。
放射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术前放射治疗将会降低肿瘤分期,手术切除率也将提升,术后放射治疗会降低局部淋巴结的复发,局部控制率的效果优良,病人的生存周期被延长。
姑息放射治疗也是其中的治疗手段,患者的不良反应不会增加,不适症状也将被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还存在需放射治疗的良性病变血管瘤患者。
放射治疗具有较多的适应证,人们应该遵循患者的身体规律,运用优良的手段,促使身体不适症状显著缓解,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改善患者的身体不适症状,放射治疗是一种治疗癌症患者的手段,其已经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保证患者的身体功能逐渐恢复,达到良好的效果。
放射治疗的发展程度较快,其将会取决于放射敏感性,各种组织器官所产生的放射程度也将具备差异性,肿瘤细胞的氧含量将会影响放射性,照射部位应该较为干燥。
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性,运用不同的照射剂量,确保病人对肿瘤细胞产生良好的敏感性,参照肿瘤细胞的适应证不同,可以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消化系统。
口腔癌患者早期手术与放射治疗的疗效相同,一些部位更适合于运用放射治疗手段,中期综合治疗以手术前放射治疗的手段较为良好。
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早期可以运用手术的手段,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而言,放射疗效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优良,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呼吸系统也可以运用放射治疗的手段,鼻咽癌患者运用放疗的手段。
肺癌患者应该以手术为主,不适合手术又不具有远处转移者可以运用放疗手段,在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中的适应性也较为优良,手术后放疗将会产生益处,膀胱早期患者可以运用手术手段,细胞癌病人应运用手术、手术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手段,
2 放射治疗的禁忌症
放射治疗的禁忌症是相对的,它会伴随时间等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病人一般情况差,呈恶液质者,不应该进行放射治疗,或者病人的血象过低,并各种传梨病,肝肾等各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肿瘤已经具有广泛转移的倾向,或者产生放射损伤部位的复发,此种情况应该获得人们的合理看待。
放射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该考虑患者的身心状况,对于产生严重的全身感染败血症等患者不应运用此种治疗手段,如果肿瘤已经产生广泛转移,肿瘤的敏感性也较差,放射治疗将不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肿瘤所在脏器具有穿孔的概率,或者已经穿孔,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运用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如果患者曾经做过放射治疗,皮肤或者局部组织产生纤维化的情况,皮肤溃疡病理证实阴性,则不应进行放射治疗,否则患者的不适症状将会持续加重,酿成严重的后果。
放射治疗的禁忌症较少,尤其为姑息性治疗,对于局部转移病灶的止痛都将大部分有效,晚期肿瘤患者的身体情况较差,可以将其作为放射的绝对禁忌症,食管癌患者等也应变成绝对禁忌症。
如果属于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可以将其变成相对禁忌症,一般行手术治疗后会补充放化疗手段,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需要在控制病情后再进行相应的放疗,肺癌需要进行大面积照射,肺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不应该进行放射治疗,肿瘤放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放疗过程也会具有差异化的发展趋势。
每名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运用合理的治疗手段,促使身体症状获得显著好转,放射治疗应该成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手段,其会借助各种放射线肿瘤来达到约束恶性肿瘤的效果,这些射线在破坏癌细胞后,也会对人体正常的细胞造成损伤,此种情况需要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
现今癌变范围较为广泛,放疗可能会引起肺功能不全的情况,呼吸系统也会变得较为不顺畅,因此,需要注意相应的放疗禁忌症,促使放疗过程更加合理,如肺癌患者放疗前需要开展血常规检查。
如果检查结果在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检查,每周应该最少检查一次血常规,放疗过程中与放疗后的一个月内,可能会产生放射性肺炎的情况,并且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需要注意保暖,采取良好的预防感冒的措施。
放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疲倦感,急性放射性肺炎还有可能出现高热的情况,并会出现皮肤损害等并发症,治疗过程需要赢得人们的高度重视,促使放疗过程呈现积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