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15
理性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教案三篇随着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高科技越来越多进入我们的生活领域。
在手机诞生31年后的今天,手机逐步进入中学生当中。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理性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理性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教案1〔班会目的〕:1、通过辨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使用手机时,应注意时间性、空间性。
真正用好手机。
2、以探讨合理使用手机作为契机,折射出对一切高科技产物都应辨证接受,在使用中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看待事物的辨证思想。
〔活动过程〕:一、学生使用手机的普遍性浏览几组图片,数据及观看视频《学生用智能手机娱乐大于学习》显示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普遍性及他们的手机的主要用途。
反思:你身边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现象?他们这样使用手机会给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今天这节班会课深入的讨论手机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并理性使用手机,让它成为我们助手而不是学习的“绊脚石”。
二、学生使用手机的“弊”1、中学生带手机之弊及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大家从自己身上或者周围的同学身上找找,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2、学生小组讨论并作记录,发言。
3、小结学生使用手机的“弊” 弊的方面: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⑥影响校园治安。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
由于手机的对学生造成的种种不良影响,很多政府机构及学校都作定了不同的规定或者法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三、政府、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国外的做法:观看视频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
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南阳中学的要求:我校认为学生带手机回校弊大于利。
远离手机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1、通过辨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使用手机时,应注意时间场合,真正用好手机。
2、以探讨合理使用手机作为契机,折射出对一切高科产物都应辨证接受,在使用中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活动过程】:一、班会导入:手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所拥有,并逐渐地走进了学校,甚至走向课堂。
我们班也不例外。
由于中学生身心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对合理使用手机的认识不够,因此,无法摆脱手机的诱惑,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生活中我们是怎样使用手机的呢?二、欣赏小品:《我与手机》三、学生自由辩论:中学生能不能带智能手机?从小品中引发出思考,进而对手机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一)使用智能手机的“利”:1、方便和父母联系;2、方便和同学朋友联系;3、可以用来娱乐,减轻学习压力;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5、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6、是时尚的表现。
(二)使用智能手机的“弊”:1、扰乱课堂纪律,影响老师讲课和其他同学听课;2、上课玩游戏,发信息,严重影响自己和同学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3、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4、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5、助长了攀比心理;6、手机对人有辐射,一定程度损害了健康。
四、家长信息反馈:1、你为什么给孩子配手机?2、你为什么不给孩子配手机?我猜家长的心声:在孩子是否能用手机的问题上,家长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想与孩子沟通便利,又怕他们天天玩手机而延误学习。
所以: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智能手机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要和孩子联系嘛,普通手机也能解决。
五、国内外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做法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
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国外的做法: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
中学生玩手机主题班会
《中学生的手机世界》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学生与手机的关系。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中学生来说,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娱乐和学习的利器。
但是,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手机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手机对学习的影响。
很多同学会因为沉迷于手机而影响到学习,比如上课时偷偷玩手机、作业不专心等。
这样会对我们的学习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学习和做作业的时候要把手机放到一边,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手机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颈部、眼睛等部位出现问题。
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玩手机的时间,不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可以适当休息或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另外,手机还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信息、与陌生人聊天等行为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危险。
因此,我们要警惕手机在社交领域带来的风险,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当然,手机也有它的积极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学习知识、了解世界、和朋友们进行交流等。
我们要正确地使用手机,
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警惕它的负面影响,保持一个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合理利用手机,让手机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助手,而不是成为我们的累赘。
让我们用明智的眼光看待手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学生合理理性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教案【2篇】中学生理性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教案【2篇】中学生应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设计目的:1.正确使用手机。
2.以探讨合理使用手机为契机,引导同学们辩证接受高科技产品,在使用中真正体现其价值,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使用手机的时间、场合和真正价值。
3.培养同学们辩证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PPT主题图片。
2.主持人准备好开场白。
活动过程:一、教师开场白手机作为一种最具时代特色的通讯工具,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也进入了青年学生的生活领域。
校园手机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XXX 也不例外。
作为青少年的你们,把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个性气息与身份的象征,很多人已经把拥有一部手机当作很自然也很必然的事情了。
在校园里,我们随时看见学生用手机发信息、聊天、玩游戏……更有甚者,在考试时使用手机作弊。
因此,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也成了老师关心的一个典型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以一种快捷、方便的通讯工具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似乎也是时尚的体现。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同学拿着手机侃侃而谈。
二、同学们谈手机的优点1.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和人沟通,只要一按号码,千里之遥可以近在咫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可以救人于危难,看见抢劫、火灾……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
3.手机是及时的传递信息的工具。
4.可以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
5.手机的附加功能强大,可以拍照、听歌、查字典。
三、手机的危害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功能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加入到手机大军中来。
因此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课堂上频繁响起手机铃声,看电子书,晚上不睡觉,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听音乐,甚至转发不健康的垃圾短信以及由此引发的攀比心理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感到担忧。
“预防未成年沉迷网络”主题班会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网络越来越普遍。
一些未成年人因接触互联网而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身心受损,引发网络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活动目的:1、使学生明白"沉溺网络"的危害性,让学生通过参与,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远离网络游戏等不良内容的必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高中生,处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我们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文明上网,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一场旋风,“它风行于大江南北,奔走于大地之间,亮相于校园内外,吸引着你我的心”,这是一场由赛先生卷来的网络旋风。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文明上网的问题,让文明在网络信息大道上寻觅启迪,共同在e时代中健康成长。
二、案例展示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1):泉州某某中学某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为十块钱的上网费抢劫小学生被判有期徒刑1年,唉,花季少年的大好前途就这样断送了。
(2)浙江温州某中学学生小强因迷上网络游戏,常常夜不归宿,盗窃家里钱财,有一次偷了家里300元正出门上网吧时,被奶奶发现并极力劝阻,小强怒不可遏,丧失理智,顺手拿起菜刀凶残地向奶奶砍去,可怜的奶奶关心照顾小强十几年,竟死于自己的孙子的手里,可悲啊,可叹!(3)一位13岁少年迷恋电子游戏,整天泡在电子游戏厅里,易怒厌世,对人极为冷漠,甚至整夜不回家,最后被确诊患上精神病,这是发生在陕西省汉中市的一个真实故事。
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提醒人们,上网成瘾已成精神疾病的新诱因,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
(4)据法制日报报道,广西省柳州市某中学学生陈某某,因通宵上网,兴奋过度,第二天清晨被网吧管理员发现猝死在电脑桌上。
(5)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天津市某中学学生小赵因升级游戏屡次失败,心灰意冷,感觉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回家跟父亲说“爸爸谢谢你,养育了我十一年,你要好好保重身体。
《中学生应该理性使用手机》主题班会教案今天的主题班会内容是《中学生应该理性使用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说,手机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手机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身体健康等。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使用手机,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发挥手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首先,手机在学习上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手机可以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料、查阅网上资讯、与同学讨论问题等,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手机,会让我们陷入沉迷其中,影响学习效果。
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好使用手机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手机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了解社会动态,方便出行等。
但是,如果我们整天沉迷于手机游戏、社交网络等不良内容,就会忽视了真实生活中的交往和体验。
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保持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丰富自己的生活。
最后,手机使用对身心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视力和颈椎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护眼睛、正确使用手机,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手机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我们应该理性使用手机,避免沉迷其中。
只有掌握好手机使用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手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手机使用问题,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就是今天的主题班会内容,《中学生应该理性使用手机》,谢谢大家的倾听。
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班会背景及目的1.1 班会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也越来越普遍,引发了关于其利与弊的讨论。
1.2 班会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业发展。
第二章:手机的利与弊2.1 手机的利:2.1.1 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手机可以帮助学生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及时沟通。
2.1.2 丰富的学习资源: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类学习资料,拓宽知识面。
2.1.3 提高时间利用率:手机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如上下学途中,进行学习或阅读。
2.2 手机的弊:2.2.1 影响学业: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导致学生分心,影响学习效果。
2.2.2 沉迷于网络:手机成瘾可能导致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忽视现实人际关系。
2.2.3 不良信息传播:手机可能成为传播不良信息、引导学生走上歧途的工具。
第三章: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3.1 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业和生活需求,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
3.2 设置手机限制:家长可为学生设置手机限制,如使用时间、应用权限等。
3.3 选择有益的应用:学生应选择有益于学习、成长的应用,避免沉迷于娱乐软件。
第四章:如何克服手机依赖4.1 自我意识:学生应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弊端,提高自我约束力。
4.2 培养兴趣爱好:学生可以培养多种兴趣爱好,转移对手机的依赖。
4.3 社交互动:积极参加现实中的社交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章:家长、学校与学生的协同合作5.1 家长监护:家长要关注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适度引导和监督。
5.2 学校管理:学校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的教育和管理。
5.3 学生自律:学生要自觉遵守规定,合理安排手机使用,促进自身成长。
本章节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后续章节将针对具体操作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提高自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2. 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手机使用的规范。
2. 如何培养学生自律使用手机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手机使用的看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手机使用的利与弊。
3. 教育指导法:教师讲解手机使用的规范和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和讨论题目。
2. 制作PPT,展示手机使用的利与弊。
3. 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场地进行班会。
一、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利与弊1. 导入:介绍手机在中学生生活中的普及情况。
2.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手机使用的利与弊,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二、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和技巧1. 讲解:教师讲解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和技巧,如合理规划时间、避免沉迷游戏等。
2. 分享: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正确使用手机的经验和心得。
3. 练习:让学生制定自己的手机使用计划,并进行实践。
三、培养自律使用手机的能力1. 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自律使用手机的能力。
2. 方法指导:教师给出一些建议,如设置手机使用时间限制、使用学习软件等。
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并进行反馈和调整。
2.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手机使用对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3. 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并进行实践。
五、总结与展望1.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成果。
2. 展望: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正确使用手机,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六、案例分析:手机成瘾的影响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手机成瘾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手机过度使用的关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手机成瘾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