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新物料开发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69.22 KB
- 文档页数:6
华为研发部_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文件编号:华为-OP-RD-009 深圳市华为有限公司版本号:A/0 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跟进第 1 页共 6 页流程版本修订历史记录版本号修订内容修订者修订时间起草: 审核: 批准:_____________ 日期: 日期: 日期:_____________文件编号:华为-OP-RD-009 深圳市华为有限公司版本号:A/0 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跟进第 2 页共 6 页流程1.目的规范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及跟进、模具跟进)流程及控制要求,确保产品能按时或提前完成。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产品中所有结构件(五金及塑胶)的设计和修改及结构件的模具开发和修改。
3(职责研发部:负责产品设计(ID及MD设计),新物料选用、申购与承认、模具开发与跟进、修改模与验收,手板外发制作跟进,研发阶段样机制作与跟进。
为客户、供应商、产线及其它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包括旧产品改良、跟进及确认);协助采购进行新供应商开发、考核及评估。
采购部:新供应商的寻找及审核,负责新物料的采购及模具的开发报价与议价;交期的控制与保障;参与模厂及塑胶厂的审核。
品质部:负责新物料的品质检验并参与模具验收;定期组织对模厂及塑胶厂的审核;研发阶段样机的测试。
工程部:负责新物料的承认并参与模具验收,参与产品设计中的各阶段评审,对产品设计阶段有关结构不良问题的汇总并及时反馈到研发工程师;对MP阶段产品出现的有关结构不良问题的处理和反馈;参与模厂及塑胶厂的审核。
4(程序内容4.1. 产品开发流程—前期论证4.1.1. 当接到公司或客户新产品开发要求时,销售部或国际部负责组织召开新产品开发前讨论会,调查收集客户与该产品的相关详细信息并记录在《立项建议书》中,会议通知研发部总工,部长,项目经理,主管参加。
并把详细信息资料于会后移交研发部。
4.1.2. 研发部在收到上述资料后,项目经理组织召开项目论证会。
召集研发部,销售部,国际部,采购部,工程部PE/IE,品管QA,产品开发工程师(全体)等讨论手板的可制造性,工艺性,开发方案以及成本计划等,并确立项目开发进度及周期概要。
模具设计与制作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1.目的:建立本公司的模具设计及制作程序,使本公司的模具从设计、评审、制作、试样到交接各阶段有条不紊,目的在于确保模具之品质以及提升模具设计及制作效率,以满足客户要求、市场的需求和公司设计开发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新模具及改良模具的设计、制作。
3.定义:3.1新模具:未完成设计、未移交进行首次生产时的模具统一界定为新模具。
3.2样品:按照设计开发的要求制造出来,用于验收、确认、订购等之物品。
3.3项目负责人:由研发部经理指定的对某一个开发项目总体负责的人员。
4.职责:4.1研发部:负责新模具产品资料的提供,模具结构、模具制作进度的评审,并参与模具验收。
负责统计模具开发及时率。
4.2品管部:负责模具样品的测量与检测,参与模具验收。
负责统计模具验收合格率。
4.3冲压车间:负责模具的试样及参与模具验收。
4.4模具部:负责模具设计、制作、修改,并协助进行模具成本分析,主导模具的评审、确认及验收。
4.5采购部:寻找合格供应商及采购模具制作所需的材料、配件。
4.6 PMC部:负责根据模具制作进度安排模具试样。
5.作业流程:本公司设计开发程序分为8个阶段:(1)模具结构设计阶段(2)模具制作阶段(3)模具验收阶段(4)模具移交阶段各阶段内容如下:5.1模具结构设计阶段:5.1.1《模具开发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研发部将申请单及相关技术文件及设计要求交模具部。
模具部经理对申请单、技术资料、相关要求进行确认。
5.1.2经模具部经理确认可行的,指定模具设计工程师进行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工程师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图纸、设计要求设计模具结构。
并出具模具结构图。
5.1.3模具设计工程师设计出模具结构图后,交模具部经理审核。
经模具部经理审核的模具图纸,由模具设计工程师召集品管部、研发部进行模具结构评审。
评审的结果须形成《模具评审表》,对各部门在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模具部须制定出改善对策进行纠正,在现在技术能力、设备等因素无法解决的,则模具部经理报总工程师进行确认。
标题新供应商物料放行程序版号 A页码共3页第1页1.目的本程序文件规定了物料质量确认和放行程序,包括新供应商处采购的物料放行,以及已放行供应商扩展供货范围放行的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针对其性能对最终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直接物料和重要的间接物料(包括包装材料,重要化学品等)。
不用于生产的物料不适用。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物料检验计划的制定及来料质量的确认, 例行试验的组织,从供应商预选择到最终放行的质量把关。
负责按时组织实施对来料的取样检验,根据来料检验计划。
负责安排生产试验,协调跟踪,直至该材料放行。
负责型式试验的组织完成。
3.2技术部负责,负责提供图纸,供货技术条件以及样品实验计划,以及技术支持/与供应商的技术澄清。
3.3采购部负责供应商市场分析,供应商沟通。
3.4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各相关工序的生产试验,准确提交试验结果和发现。
4.工作程序因为新产品的导入,以及开发第二供应商的需要,或来源于价格方面的优势,发起新供应商资格认定,并在各部门间达成共识。
新供应商的选择,应由各相关部门一起决定,基于其技术能力,质量水平和价格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而物料放行流程是在完成供应商选择之后。
对客户指定选用的供应商,如对物料的技术要求不一样,仍需按放行程序进行。
4.1 直接物料放行程序放行过程分四个阶段进行(阶段I – IV)。
在与供应商建立协作关系或者扩展供货范围之前,品质部、生产部、技术部须一道明确规定必需达到的质量特征,以及物料样品阶段须完成的检验试验项目。
这些质量特征反映在供货技术条件中或者图纸上。
4.1.1阶段I:质量信息的沟通MC相关部门,与供应商沟通澄清以下各方面的要求:0必要的技术要求(如图纸,供货技术条件等)0供应商随货物所提供的资料信息(首件检验报告,检验合格证等)标题新供应商物料放行程序版号 A页码共3页第2页0价格和包装物流。
阶段I由采购部负责组织。
阶段II:样品确认及预放行目的:获得质量合格的供货,必要时对要求做修改以适应技术的可行性,对物料作预放行。
模具开发作业指导书1. 目的:1.1 为确保新开发之模具能够满足客户之产品质量、成本、交期之要求。
1.2 在设计时间,按已有系统进行制作及检验,以顺利达成设计质量要求。
2. 范围:新产品模具开发需求至客户验收为止之阶段均属之。
3. 权责:3.1模具厂协理:负责整个模具厂所有人员的管理及制度的订定与执行,工程部及厂务部的事项统筹协调,协助业务部提供技术的指导,与客户交期的确立。
3.2工程部: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试模产品承认及开模模具指令发行、文件控制。
3.3工程部课长:工程部人员的管理、任务的分配,协助模具厂协理及业务部进行工程设计数据的提供及进度的彚报,提供工程部技术的指导,负责工程部设计组及工程部产品组工作的协调与试模检讨。
3.4工程部产品组:负责模具产品开发前协助业务部进行客户端样品及图档的确认、客户端图面的检讨、合理性的判定、客户端设计变更的检讨、报价系统数据的整理提供并参与试模检讨。
3.5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并参与试模检讨。
3.6工程部品管组:负责进料检验、加工零件检测、试模产品检测、量具检测等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同时负责文件管控。
3.7工程部生管组:负责模具设计、加工、组立、试模,从开模需求至客户验收为止之各段工作进度追踪。
3.8 业务部:负责模具产品开发前之调研及开发申请、客户端样品及图档的确认、报价、模具的移转。
3.9 厂务部经理:负责督导模具加工、组立、试模,从开模需求至客户验收为止之各段加工进度追踪,厂务人员的安排及管理,车间作业指导书的建立,车间作业技术的指导,转发厂外加工的申请,及校对设计图面是否完善。
3.10 厂务部仓库:负责模具零件、刀具之仓库点收及发放、储存。
3.11 采购部:负责模具零件、刀具及各种生产用具及物料之采购。
3.12 现场加工各组:负责模具零件的加工。
模具开发下单及验收操作流程第一部分:模具开发采购阶段1.制作模压产品任务单销售管理组主管制作模具任务单。
2.确认模具开发时间表2.1研发项目经理主导制定模具开发全景时间表,要求各业务单位回复预计节点时间。
2.2研发项目经理协调各业务单位调整执行周期,以缩短整体周期满足市场需求。
3.回复产品设计周期机械设计组工程师回复产品设计周期。
4.回复机械图纸发布周期生产部机械技术工程师回复模具草图和模具正式图纸发布周期。
5.回复备料与开模周期采购部机械采购工程师回复备料与开模周期。
6.审批任务清单销售主管、研发规划经理、机械设计主管审核任务清单。
7.进行产品设计机械设计组工程师安排产品设计。
8.绘制模具草图8.1机械技术工程师根据产品零件设计材质、规格、尺寸及工艺特点制定模具方案,并绘制草图。
8.2机械技术工程师需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发行模具草图,以保障图纸规格尺寸及工艺要求尽量精密。
9.收集模具预估报价采购工程师根据模具草图与多家供应商谈判,预估模具报价。
10.组织模具供应商评审采购工程师提供厂商信息、资质背景、技术优劣势、报价、交付能力等信息,组织模具供应商评审。
11.发行正式图纸11.1机械技术工程师依程序完成模具正式图纸的发行工作。
11.2机械技术工程师需主动跟进图纸审批的进度,以便正式图纸及时发行到执行单位。
12.制作模具技术协议机械技术工程师起草《模具技术协议》,并提交主管审核。
13.审核模具技术协议机械部主管或生产总监审核《模具技术协议》。
14.收集正式报价采购开发工程师根据正式图纸收集模具供应商报价。
15.审核报价供管组主管审核报价。
16.制作请购单计划员制作模具请购单。
17.制作采购订单采购员根据请购单下单模具采购订单,同时附上《模具技术协议》。
18.审核采购订单采购经理审核模具采购订单和《模具技术协议》。
19.模具开模供应商接到订单后完成开模。
第二部分:模具认证采购阶段20.通知模具出样模具开发完成,采购工程师通知模具厂商制作样品,明确样品数量和需求时间,并要求出具样品报告。
新产品开发管理流程1.目的对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作业流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新项目、新产品的质量、开发进度、开发成本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它在符合规定要求的状况下运行。
2.概述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项目或改进项目从立项导入到试产合格转批量生产后的全制程作业管理;即包括项目的验证开发全过程,从方案评估、导入、验证、直至转入批量生产,视为项目开发管理完结。
3.术语4.角色与职责3.试产完成后,负责在24H内提供《试产总结报告》;4.主导对封样样品(工序样、限度样、成品样)的制作与搜集,完成后通知DQE现场审核;5.主导对员工的作业操作手法的指导和培训;6.主导解决新项目移交后新出现的产品工艺制程问题、生产异常、良率提升;7.主导CTQ的制作、发行和现场培训,稽核和监督执行。
负责工装治具的开发、维护,制定可操作的规范;1.负责夹治具的设计与制作,对加工进度、验证和问题点进行全程跟踪,以及量产封样;2.负责点检、验证夹治具,发现、跟踪与解决过程中的问题;3.负责规范夹治具的使用,包括使用、维护保养等。
检治具开发工程师生产主导项目开发阶段试产的生产、物料的周转。
生产领班/技术员5.流程图5.1、PDF文档无5.2、原始可编辑文档无6.流程说明7.裁剪指南7.1 衍生项目或定制项目必须进行签样动作,如新配色、单双卡、出不同地区丝印新方案、增减辅料等,不允许出现没有客户正式签样就直接导入量产的情况。
复制模等同于衍生项目。
7.2 PDT团队成员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PE工艺团队对工艺开发和制程验证负责。
7.3 项目全程主导开发阶段,首批量产主导技术问题的解决;从首批开始由PMC主导生产。
8.流程范围9.流程绩效指标10.支持文件11.流程接口描述12.记录的保存13.补充说明附表二:各阶段的KPI指标附表三:各阶段的表单输出新产品开发管理流程文档密级:内部公开14.文件拟制/修订记录2022-04-25 第21页,共21页。
模具开发计划书范文
一、背景
1.1 项目背景
模具开发是塑料件、金属件成型成品的前提,目前市场上有各种不同型号的物料,市场对各种物料模具的开发及开发能力越来越高,这种状况下,我们可根据特定的物料需求,结合当地的模具市场,制定合理的模具开发计划,以保证新物料进入市场的持续供给。
1.2 项目目标
二、范围
2.1 物料模具的开发
包括但不限于:
(1)塑料模具:注塑模具、挤塑模具;
(2)金属模具:冲压模、铸造模、锻压模;
(3)复合模具:复合塑料模具、复合金属模具;
(4)热成型模具:吹塑模具、压延热成型模具;
(5)其他特种模具:特殊结构模具,特种材料模具。
2.2 参考设计
物料模具开发需要参考现有的设计资料,结合设计工艺,设计出合理的物料模具,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任务分解
3.1 模具开发
(1)确定物料模具类型及设计要求;(2)收集参考设计资料;
(3)确定模具设计方案;
(4)确定模具开发工作细目;
(5)确定模具开发的相关。
模具的概述(一)模具的概念 ................................................................................................................................................ (二)模具生产的特点 ........................................................................................................................................ (三)模具的类型 ................................................................................................................................................ (四)模具制作的流程 ....................................................................................................................... 模具设计一接受任务................................................................................................................................... 二分析、消化制品最新数据....................................................................................................... (一)分析制品的用途及工艺 ......................................................................................................1 分析制品的几何特征................................................................................................................2 分析制品的尺寸精度................................................................................................................3 分析制品的表面质量................................................................................................................ (二)消化制品的工艺资料,确定成型方法、设备及工艺 ......................................................1 成型方法的确定........................................................................................................................2 成型设备的确定........................................................................................................................3 成型工艺的确定........................................................................................................................ 三模结构方案的确定................................................................................................................... (一)模腔制品数量及排列方式的确定 ......................................................................................1 模腔制品数量的确定................................................................................................................2 制品在模具中排列方式............................................................................................................ (二)制品分型面的确定 .............................................................................................................. (三)浇注系统的确定 ..................................................................................................................1 冷流道的概述............................................................................................................................ (1).浇注系统的基本结构............................................................................................................ (2).浇注系统的设计要求............................................................................................................ (3)主流道和主流道衬套(浇口套)的设计............................................................................. (4)分流道的设计......................................................................................................................... (5)浇口的设计............................................................................................................................. (6)冷料井的设计.........................................................................................................................2 热流道的简单概述.................................................................................................................... (四)成型零件结构的确定 ..........................................................................................................1 型腔、型芯的设计....................................................................................................................2 滑块、抽芯、斜顶的确定........................................................................................................ (五)顶出系统的确定 ..................................................................................................................1 顶出系统的设计要求有............................................................................................................(六)冷却、加热系统的确定 ...................................................................................................... (七)排气系统的确定 .................................................................................................................. (八)模具其他系统的确定 ..........................................................................................................1 模架大小的确定........................................................................................................................2 导向机构的确定........................................................................................................................3 定位机构的确定........................................................................................................................ 4其他辅助机构的确定................................................................................................................ (九)成型零件及其他结构的尺寸、强度进行计算、校核 ......................................................1 成型零件的刚度、强度的计算和校核....................................................................................2 其他结构的尺寸、强度的计算和校核.................................................................................... 四制品的CAE分析(模流分析) .................................................................................................. 五模具详细二维总装图的绘制、确定及主材料的订购........................................................... (一)绘制总装图的内容 .............................................................................................................. (二)绘制总装图的步骤 .............................................................................................................. (三)订购主材料........................................................................................................................... 六模具三维的建模、确定及下发............................................................................................... (一)建模过程的简单讲述 .......................................................................................................... (二)模具三维图的确定及下发加工 .......................................................................................... 七绘制所有零件图、更新总装图及小料、标准件的订购 ......................................................... (一)绘制零件图........................................................................................................................... (二)更新最终总装图数据 .......................................................................................................... (三)订购小料及标准件 ..............................................................................................................模具加工一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一)加工工艺的内容及作用 ...................................................................................................... (二)编制工艺文件的原则、原始资料 ...................................................................................... (三)编制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的步骤 ..........................................................................................1 零件图的分析............................................................................................................................2 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二模具零件加工...........................................................................................................................零件检验模具装配模具试模模具验收模具的概述(一)模具的概念: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将其特定的形状和尺寸赋予材料的工具。
模具开发流程文件编号/版本 密级/紧急程度 生效日期 页 次年 月 日 第 1页共7页 核准 会签 审核 制定文件分发方式:□OA平台发行 □ 纸件发行(请选择下列发行部门)□总经办 □人事部 □行政部 □工程部 □战略发展办□制造中心 □技术工程部 □工模部 □SMT部 □压铸部 □注塑部 □机加工部□无线设备部 □MDC部□运营中心 □采购部 □计划部 □商务部 □物流部□品管中心 □品保部 □信息与档案管理部□财务部文件修订记录版本变更 修订页次 修订内容摘要 修订日期 修订人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华之博 讯无限1 目的通过对新模具开发制作过程的流程控制,确保模具开发制作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压铸、塑胶、五金模具的开发制作。
3 职责3.1 技术工程部3.1.1 提供需开发模具的产品3D图并根据出模条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3.1.2 提出模具制作申请,走完签核流程。
提供产品材料、用途、模具寿命、模具交期等必要信息。
3.1.3 同工模部一起完成模具BOM的建立。
3.1.3 模具开发完成后根据试做结果提出改善需求。
3.2 工模部3.2.1 对产品3D图根据出模条件提出修改意见。
3.2.2 对模具开发费用进行评估并报价。
3.2.3 负责模具的结构设计、同技术工程部一起完成模具BOM的建立。
3.2.4 提出材料采购申请。
3.2.4 对模具进行加工制作,并进行不良修正。
3.2.5 提出模具试做申请。
3.2.5 模具图纸的存档和模具清册的建立。
3.3 压铸部 :负责对新的压铸模具进行最佳状况的试做,并对不良状况提出修正意见。
3.4 注塑部 :负责对新的塑胶模具进行最佳状况的试做,并对不良状况提出修正意见。
3.5 品管中心 :负责对产品进行外观判定,重要尺寸的测量。
3.6 PMC : 负责提供客户的产品交期和交期的调整。
3.7 采购部:根据模具BOM对所需材料进行采买。
1. 目的
为界定本厂各工序的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各个工序的生产能力,达成模具交期,提高模具质量。
2. 概述
本文描述模具开发的过程,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加工、试模、模具修改与移交,适用于塑胶模具的开发过程。
3. 术语
4. 角色与职责
5. 流程图
模具开发控制管理流程
P M C
模具E S I
C A D
模具加工人
I P Q C
装配责任人
试模员
T E
工艺
I Q C
模具移交阶段
开模启动阶段
模具设计阶段
模具生产阶段Start
开模信息接收、签批、分发开模通知单
制定生产排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异常反馈
产品检测,质量控制及异常反馈
合配及表面处理
模具测试验证及试模试模报告
END
新产品开发管理流
程
开模需求
主导修模及模具移交
模具修改作业指导书
1-01
制定工艺卡物料检验2-01
2-02
2-03
2-04
3-01
3-02
3-03
3-04
4-01生产计划
2D 图档
工艺卡
来 料检验报
告
文件受控流程
来料检验流程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生产控制流程
清晰版本见如下附件:
6.流程说明
2021-07-18 第3页, 共7页
2021-07-18 第4页, 共7页
7.裁剪指南
8.流程范围
9.流程绩效指标
10.支持文件
11.流程接口描述
12.记录的保存
13.补充说明
无
14.文件拟制/修订记录。
物料承认流程1、目的:1.1 通过实施新物料样品承认管理,确保物料样品的质量能满足产品的要求,并作为采购订货及进料检验的依据。
2、范围2.1 适用于本公司新物料寻样、定制物料打样与承认,代用物料承认作业的管理与控制。
3、相关文件3.1 无4、术语和定义4.1 新物料:因设计开发活动所需求的以前从未使用过、未予以编码的物料,包括新的定制物料,如:电子元器件、线材、塑胶/五金外壳、PCB板、五金件、包材等。
4.2 定制物料:按照本公司所提供的技术资料或者提出特殊要求,委托供应商制作的物料,如定制PCB、彩盒、说明书等结构包材配件。
4.3 OEM 物料:客供或海外市场部按客户要求设计之标贴、说明书、彩盒等。
4.4 代用物料:与现有物料的功能特性非常类似或完全一致,可以直接替换使用的物料称为代用物料。
4.5 关键物料:电池、PCB、滤波器、变压器、晶振、钟振、IC(主芯片除外)、二三极管、射频器件等。
5、职责5.1 采购部门负责提供需承认之物料样品及资料(规格书,环保报告,材料宣告表等)。
5.2 研发、工程等部门负责物料承认作业。
5.3 品管部门必要时协助物料承认活动(环保确认,可靠性测试等等)。
6、流程图7、作业流程7.1 物料承认时机7.1.1公司生产所需邮品、物料在以下情况下,必须经工程/研发部测试验证合格后,方可予以后续作业。
①新产品开发或工程变更阶段出现新增物料时;②量产阶段因品质、价格或交期等原因需找新供应商/外协商,或原认可供应商/外协商生产技术、场地发生重大变更时;③来料不良而生产急需使用时。
7.1.2客户对产品包装有指定要求时,所有包装物料(如彩盒、标签等)必须由业务部交客户认可后方可批量采购.7.2样品需求7.2.1 新增物料如属外购时,则由工程、研发等部门提供图纸、规格等资料,并注明样品数量、特殊要求、环保要求及时间交采购部寻找供应商送样承认。
7.2.2如为开发新供应商/外购商时,则由采购部或PMC要求合适供应商/外协商送样承认。
第一章产品发展阶段程序一手办制作1 手办材料介绍石膏粉------做雕刻样办材料手工泥------做模型的材料原子灰及TAMMIY A PUTTY------修补样办表面的材料硅胶ELASTOSIL M4440------W ACKER RUBBER﹐RTV-2硅胶催化剂------W ACKER CATAIYST40(1﹔25)8017------90A(A胶)8017------B(B胶) A﹑B胶混合比例为1﹔1475胶板或亚加力胶板------由0.5mm至3mm厚AA胶------(502) A胶------(202)树酯------倒模复办材料打磨砂纸------(#200﹑#400﹑#600﹑#800)2 手办制作步骤1)产品概念及要求------根据客方数据定出功能及尺寸要求﹐或按客方控制图纸作出详细指示﹐最好能提供各部件尺寸图示﹐使更能清晰表达。
2)雕刻或胶办制作------不规则外形类﹐先用手工泥做一大概样办﹐再倒硅胶模型复石膏样办进行雕刻。
3)倒硅胶模------用雕刻样办倒硅模。
4)AB胶复样------以倒出的硅胶模为模型用AB胶复样。
5)内部结构设计------在复制样办里面进行结构﹑动作设计。
用原子灰和催硬剂混合修补样办﹐再用PTAMIYA PUTTY补平表面。
6)表面打磨-----先用#200或#400水砂纸磨平表面﹐再用#800省光表面。
(透明件用牙膏)7)喷灰油------在省光的样品表面喷灰油也可喷白油)。
3 开模手办(TOOLING MODEL)据客户提供的或工程部按客户的控制图制成的FIRST MODEL(报价手办)所要求外观及功能﹐重新再做1PC开模手办。
TOOLING MODEL要求﹔a﹑配合尺寸都是准确的﹐留意出模角度影响产品功能及外观b﹑功能都是全面的﹐可靠的c﹑外观都已定型﹐不再改变d﹑安全问题均已考虑e﹑零件要以简单方法出模﹐尽量减少行位﹐考虑模具的耐用度f﹑尽可能做到生产装配方便及留意喷油位置g﹑初步量度胶件重量﹐目的是提供报价。
模切物料工艺流程模切物料啊,它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变身之旅。
最开始呢,我们得有原材料。
这原材料就像是做菜的食材一样重要。
比如说,有纸张、塑料薄膜或者是一些复合材料之类的。
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可是直接关系到最后模切出来的物料好不好呢。
接下来就是设计啦。
这个设计可不是随便画画就行的哦。
要根据产品的需求,像是要做成什么形状、大小,有什么特殊的功能要求之类的。
比如说,如果是要做手机保护膜的模切,那就得精确地设计出摄像头、听筒这些地方的形状,得严丝合缝才行。
这就像是给一个小宝贝量身定制衣服一样,要很细心很用心。
设计好了之后呢,就是制作模具啦。
模具就像是一把特殊的钥匙,它能把原材料按照我们设计的样子给切割出来。
制作模具的过程可不容易呢,要用到各种工具和设备。
就像是工匠打造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点点地雕琢,不能有一点马虎。
而且模具的精度要求可高啦,如果模具做不好,那后面模切出来的物料肯定也是歪歪扭扭的,那就不好啦。
然后就是正式的模切环节啦。
把原材料放到模切机里,就像把小宝贝放进一个魔法盒子里一样。
模切机开始工作的时候,那声音就像是它在唱歌,呼呼啦啦的。
它按照模具的形状,快速又准确地把原材料切割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这个时候啊,操作人员可得小心啦,要随时看着机器的运行情况,就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宠物一样,不能让它出一点差错。
最后呢,包装啦。
把检测好的模切物料整整齐齐地包装起来,就像把小礼物装进漂亮的盒子里一样。
包装也要注意保护好物料,不能让它们在运输或者储存的过程中受到损坏。
这样,模切物料的整个工艺流程就完成啦。
这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个小环节,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很有趣又很有意义的大过程呢。
模切物料的工艺流程,真的是充满了各种小细节和小惊喜。
每个环节都需要大家用心去对待,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模切物料来呢。
模具/ 新物料开发流程
一:模具开发流程
1.确定供应商
在能满足我们品质要求的基础上,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能提供增值税或国税发票。
同时要请工厂提供《营业执照一副本》、《税务登记—国税副本》、《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是一般纳税人才提供)、公司的银行账号。
2、询价、比价
一个物料同时请两家以上供应商做报价评估
3、开立采购订单
确认好价格以后就在SAP 中开立《采购订单》。
打印一份附《模具开发通知单》红联交会计入帐。
4、签核模具契约书双方订单确认OK 后在《模具契约书》中加入记录。
5、跟进模具、产品进度
6、样品确认模具开好试模件跟进送样,交相关工程师确认,需要改善的地方要与工厂重新确认。
直至达到要求。
7、在SAP 中收货
模具确认OK 后,收到工程出具的《零件样品确认报告》后,要在SAP 中完成模具收货动作(MIGO )
8、产品单价确认,填写《报价单》一般五金冲压件单价我们可直接计算出来,但对一些压铸、注塑物料要等试模以后再确认产品单价。
9、跟进工厂提供模具照片模具确认合格后要请工厂提供完整模具照片交会计做帐。
10、第一次试产物料跟进二、有费用产生的样品开发流程1用于试验,还不确定后续是否使用的且不能在现有合格供应商中找到物料1.1 需求人填写《采购申请》交由各级主管签核生效后交由采购人员购买。
1.2 购根据《申请采购》内容进行采购,物品购回交回由申请人并请其在发票或有效出货单据上签字接收。
1.3 附《采购申请》、购物发票或有效出人货单交会计做工程研发费用报帐。
2.用于试验,还不正确定后续是否使用的能在现有合格供应商中找到资料2.1 需求人填写《采购申请》交由各级主管签核生效后交由采购人员购买2.2 采购根据《采购申请》转成《采购订单》,货物到位后交由申请人在送货单据上签字接收,随后采购打出批准生效《采购订单》、《采购申请》及工厂送货单据交给会计按常规物料做帐。
3、必需由一个新的供应商才能提供的后续一定需求的物料,首先要将此供应商列为我们的合格供应商或者此供应商具备后续合格的条件。
然后按上述流程执行。
工程主导采购协助
工程部确认单价批准后 交采购
填写《报价单》 米购
工程/物控/采购
提出开模需求 采购 开立采购订单签 模具
契约书
工程部出《零件样品确认报告
》交采购做模具接收
单价SAP
跟进模具进度
确定产品单价填 写报
价单
3、必需由一个新的供应商才能提供的后续一定需求的物料,首先要将此供应商列为我们的合格供应商或者此供应商具备后续合格的条件,然后按上述流程执行。
工程
〈营业执照一副本〉
〈国税税务登记证一一副本〉
一条件符合列为合格供应
采购商建进合格供应商名单
需求人出《采购单》
〈采购申请〉批准生效打
爷交采购
采购按〈申请〉内容
转采购订单
送货、交申请人并请申请人在送货单上签字
并〈采购订单〉、〈采购申请〉、送货单由采购交会计作帐
样品
NG
物料主数据及采购主数据全部维护时SAP,试产后可见同正常物料,物控出MRP 米购处理《米购订单》负责物料跟进,新物料苦无报价及相关信息记录,米购及时反馈信息给工
批准生效打印出来采购
工程
工程内部
采购
工程师负责收货,签核工厂《送货单》然后交由采购处理报帐
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