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模具开发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62.00 KB
- 文档页数:8
精密模具开发流程及周期精密模具开发设计大型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产品和模具设计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了解塑料零件的开发过程、模具设计过程及模具制造过程的作用对产品设计工程师和模具设计工程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开发一款车型几百个零件上千套模具,每个零件都需要开发新模具,汽车覆盖件、结构件、梁类件都离不开模具,模具开发周期长、成本大、要求精度高,开发的每个环节对模具质量、尺寸精度都有一定要求。
1、接到订单以后,签订商务合同,具体要求和协议都在合同里面有详细规定,由客户提供产品数据;2、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进行白光扫描,通过SE分析(同步工程)得出制件状态;3、利用CAE仿真模拟,排查模具开发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4、通过CAE仿真的结果将数据提交的冲压工艺设计,也就是工法设计,通过数据分析制件制作难度系数需要模具开发几道工序,哪序修边,哪序冲孔、翻边这些工序如何安排都是冲压工艺设计需要做的工作;5、冲压工艺设计完成以后将数据反馈给模具结构设计人员,有结构设计人员对模具进行画图设计并出图纸;6、模具图纸画好以后提交到模型制作公司(模具保丽龙制作)模型制作好以后进行模具铸造;7、模具铸造好以后进行数控加工、组装、模具钳工调试合格的产品;8、模具调试完成以后交付客户产品。
精密模具开发周期一般多久关于塑料模具制造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多方位因素考虑,比如产品结构加工难易度,客户产品要求,产品材料特性以及模具产品的起订量,也就是开模穴数。
通常我们塑料模具制作周期取决于产品结构的难易度,产品尺寸的大小,产品穴数,产品要求,产品材料性能等因素:1、产品结构:是指客户提供塑料件样品的结构难度,一般可以这样理解:塑料件形状越复杂,制作模具难度越大。
从技术术语来讲,塑料件分型面越多,装配位,扣位,孔位,筋位越多,加工难度越大,制作模具时间越长。
通常模具结构越复杂,其质量就会越低,问题点越多。
华为研发部_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华为研发部的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是公司内部的一个重要工作流程,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并且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高效的生产。
下面将介绍华为研发部的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
1.需求分析:在开始进行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之前,研发部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外观要求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理解,以明确产品的设计目标和需求。
2.产品规划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研发部进行产品规划设计。
包括整体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子系统设计等。
在这一阶段,研发部根据产品需求,制定产品的结构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模型设计。
3.产品设计评审:在产品规划设计完成后,研发部组织产品设计评审会议,对整体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评审的目的是确保设计方案符合产品需求,并且能够满足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4.产品详细设计:在产品设计评审通过后,研发部将进行产品的详细设计工作。
这包括对产品的每个组件和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材料的选取、尺寸的确定、工艺的选择等。
在详细设计过程中,研发部会与制造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和可组装性。
5.模具开发:在产品详细设计完成后,研发部将开始进行模具的开发工作。
这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模具加工等。
在模具开发过程中,研发部将与模具制造厂商进行合作,确保模具的制造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需要。
6.样机制作:在模具开发完成后,研发部将开始进行样机的制作。
样机是用于测试和验证产品设计的实体产品,通过制作和测试样机,可以检验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和功能的有效性。
7.样机验证测试:在样机制作完成后,研发部将对样机进行验证测试。
这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通过样机验证测试,可以评估产品设计的优缺点,并对产品进行修改和改进。
8.优化改进:根据样机验证测试结果,研发部将进行产品的优化改进工作。
新品模具开发流程1 目的为确保新品模具开发能有效进行,模具开发过程受控,确保新品研发进度,特制订本规定。
2 范围2.1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新产品模具开发所有工作管理。
2.2 发布范围:技术中心、采购中心、质检中心。
3 定义3.1 新品模具,是指技术中心在研发新产品过程中所需要进行开发的模具,包括两部份:一是产品从未在公司生产过而需进行开发的新模具,二是产品已在公司进行生产只是增加新的型号的新模具。
4 职责4.1 技术中心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单位和主要解释单位;4.2 技术中心负责对模具的设计、测试、模具标准的确认;4.3 采购中心负责模具开发信息与资料的传递、模具采购与模具进度监控; 4.4 质检中心负责对供应商模具来样、批量模具来货检验、测试数据提供; 4.5 计划调度中心负责对模具来样、批量来货模具的钢化;4.6 生产各中心负责对模具测试的执行、测试过程中异常反馈;5 管理规定5.1 模具设计:5.1.1 技术中心在新产品立项评审通过后,在原料配方工艺与原料折射率确定的基础上,由技术工程师对模具的起始弯度、模具分档、模具直径等技术参数进行设计,由研发员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模具组立表;5.1.2 模具供应商在接到技术中心提供的模具组立表后,需对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确认,确认无误才能进行模具打样,有异常及时跟技术中心沟通。
5.2 模具打样:5.2.1 模具首次打样必须确保在5个型号以上,具体型号由模具供应商根据自己技术经验确定; 5.2.2 模具在打样生产过程中,原则上是每生产完一个型号就立即发给技术中心进行测试,如果模具供应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打样的模具全部生产完毕,也可以集中一次性发货。
5.3.1 打样模具测试:研发员在接到采购中心打样模具到货后的信息,需在模具钢化后6天内完成模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完成模具测试数据表的填写,然后将数据表经采购中心传给模具供应商。
5.3.2 批量模具测试:研发员在新品开发所需的模具批量来货且合格的情况下,根据新品开发计划时间要求,对批量模具进行小试或大试,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模具供应商; 5.3.3 模具测试由技术中心主导,生产各中心、质检中心配合,对于新品模具测试,生产需优先安排,并严格按测试求进行,质检中心需按要求提供相应数据。
模具开发作业流程模具开发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产品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可生产的模具的过程。
模具开发的任务是将产品的设计图纸中的形状、结构、尺寸等要素转化为模具的结构形式、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并将所有的要求和规范具体化。
下面将介绍模具开发的主要步骤和流程。
第一步:确定需求模具开发的第一步是与客户沟通,了解其需求和要求。
在这个阶段,需要与客户充分交流,确定产品的设计要求、用途、材料、制造批量等各项指标。
第二步:产品设计在确定了客户的需求后,需要进行产品的设计。
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三维建模,利用CAD或其他设计软件制作三维模型。
第三步:模具设计在产品设计完成后,进入模具设计阶段。
模具设计师将产品的三维模型导入到模具设计软件中,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
包括模具的分模方式、尺寸,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模具的排气和顶针系统设计等。
第四步:模具制造模具设计完成后,开始进行模具的制造。
模具制造的过程包括模架加工、模块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装配、试模等环节。
模具制造需要强大的加工能力和工艺技术,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第五步:模具调试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调试。
调试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在试模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
第六步:样品确认模具调试完成后,需要向客户提供样品,并与客户进行确认。
客户对样品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其要求和预期。
第七步:模具生产样品确认后,模具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利用模具进行产品生产。
第八步:售后服务模具交付给客户后,需要进行售后服务。
定期回访客户,了解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总结:模具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知识。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实现高效生产。
模具开发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制造,以确保模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XX公司模具开发流程第一阶段: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1.确定项目目标和需求: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确认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2.制定模具开发计划:根据项目目标和需求,制定详细的模具开发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需求和预算等。
3.概念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初始的概念设计,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功能和材料选择等。
4.详细设计:基于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模具的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和工艺设计等。
5.产品设计验证:进行模具设计验证,通过CAD、CAM和模拟软件等工具进行设计评估和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二阶段:模具加工和制造1.确定加工工艺流程:根据详细设计和工艺要求,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加工方法、工艺顺序和加工设备选择等。
2.材料采购和加工:根据详细设计和加工工艺流程,采购所需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和制造操作,如铣削、车削、钳工等。
3.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根据模具的材料和要求,进行相应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如淬火、回火、电火花等,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4.零部件装配:将加工好的模具零件进行装配,包括模具的导柱、导套、滑块等部件的安装和调试,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果。
5.试模和调试:进行初步试模和调试,验证模具的工作性能和精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达到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
第三阶段:模具测试和调整1.试产和样品测试:使用模具进行试产,并对样品进行测试,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测量和性能测试等,以确保模具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
2.问题分析和调整:根据样品测试结果,分析问题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包括模具结构调整、工艺参数调整和材料选择等。
3.批量生产前验证:进行模具的批量生产前验证,包括生产能力和质量稳定性的验证,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
第四阶段:模具维护和改进1.模具维护计划制定:制定模具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清洁保养、润滑和更换易损部件等,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模具开发流程模具开发是一种将产品设计成模具再制造出产品的加工技术,模具开发流程包括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试产、模具调试和模具修理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模具开发流程。
首先是产品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进行产品设计,确定产品的形状、尺寸、结构等相关要素,制定产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
产品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可生产性,即产品是否可以通过模具加工出来,并且要注意产品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以便于之后的模具制造。
接下来是模具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模具的设计。
模具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尺寸、结构等要素,确定模具的结构类型和加工工艺。
同时,还需要根据模具的设计要求,绘制模具零件图纸和总装图纸,并编制相关的工艺文件和工装夹具。
然后是模具制造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模具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模具的制造。
模具制造包括模具零件的加工、模具的装配、模具的热处理和模具的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
模具的加工工艺要根据模具的材料和加工要求进行选择,并且要保证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的精度要求。
接着是模具试产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使用已经制造好的模具进行试产,检验模具的加工和装配质量,以及产品的加工质量。
如果模具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行修理或调整,直到模具能够正常使用并满足产品加工质量的要求。
最后是模具调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模具进行调试,以确保模具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稳定地加工产品。
模具调试需要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进行参数的调整,包括注塑参数、模具温度和模具开合速度等。
通过模具调试,可以确保模具能够正常生产产品,并且能够达到产品加工质量的要求。
在整个模具开发流程中,还需要进行模具修理的工作。
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磨损、变形或损坏等问题,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模具零件。
模具修理要根据模具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处理,包括修复、调整或更换零件。
综上所述,模具开发流程包括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试产、模具调试和模具修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以保证模具能够正常生产出满足产品要求的产品。
新模具开发策划书3篇篇一《新模具开发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现决定启动新模具的开发项目。
二、项目目标1. 开发出高质量、高精度的新模具,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按时完成模具开发,保证新产品按时上市。
三、项目时间安排1. [具体时间段 1]:完成模具设计方案。
2. [具体时间段 2]:进行模具制造。
3. [具体时间段 3]:完成模具调试与验收。
四、项目团队组成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协调与推进。
2. 模具设计师:负责模具的设计工作。
3. 制造工程师:负责模具制造过程的技术指导。
4. 质量检验员:负责模具质量的检验与监控。
五、项目流程1. 需求分析:与相关部门沟通,明确模具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2. 模具设计:根据需求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绘制详细图纸。
3. 材料采购: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4. 模具制造: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造。
5. 模具调试:对制造完成的模具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6. 验收评估:对模具进行全面验收和评估,确保符合要求。
六、质量控制1. 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2. 加强对模具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检验。
3. 对模具调试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七、预算安排1. 设计费用:[具体金额]2. 材料费用:[具体金额]3. 制造费用:[具体金额]4. 调试与验收费用:[具体金额]八、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1. 技术风险:可能出现设计不合理或制造工艺难题。
应对措施是加强技术研讨和与专业机构合作。
2. 时间风险: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项目延期。
应对措施是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3. 成本风险:可能超出预算。
应对措施是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策划部门/策划人][具体日期]篇二《新模具开发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为了满足客户对高质量、创新型产品的需求,我们计划开发一系列新模具,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研发部_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一、产品结构设计流程产品结构设计是指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将产品划分为若干部件,并确定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产品结构设计流程:1.确定产品需求: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产品的用途、使用环境、技术指标等。
这些要求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结构设计。
2.划分产品部件: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将产品划分为若干部件,每个部件都要负责一部分功能。
3.设计每个部件:对于每个部件,需要进行具体的设计。
包括选择材料、确定尺寸、绘制图纸等。
4.确定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确定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包括接头、螺栓、焊接等。
5.进行整体优化:综合考虑各个部件的设计,进行整体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减少零部件数量、优化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等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验证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通过模拟、试制等方法来验证产品的结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7.优化设计:根据验证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直到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8.编制设计文档:完成设计后,需要将设计方案、图纸等编制成设计文档,供后续的生产和制造使用。
模具开发是指将产品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可生产的模具。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模具开发流程:1.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模具的设计。
包括选择模具的类型、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制定模具的工艺路线等。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模具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模具材料通常要具有高强度、耐磨性、耐高温等特点。
C加工:将模具的设计方案转化为CNC加工程序,并进行加工。
CNC加工可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4.热处理:对模具进行热处理,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
5.组装调试:将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调试。
调试包括模具的开合动作、尺寸和形状的调整等。
6.试模生产:进行试模生产,通过模具进行试制,验证模具的质量和生产效果。
模具开发流程模具开发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个高效的模具开发流程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般模具开发的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模具开发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这一阶段,需要和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的设计要求,包括产品的尺寸、材料、表面要求等。
只有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才能为后续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准确的依据。
第二步是模具设计。
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零件设计和工艺设计。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结构特点、成本控制、制造工艺等方面,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要求。
第三步是模具加工制造。
在模具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加工制造。
这一阶段需要根据模具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模具的加工和装配。
模具的加工制造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第四步是模具调试。
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调试。
在这一阶段,需要对模具进行组装调试,并进行产品的试模。
通过模具调试,可以发现并解决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模具能够顺利投入生产。
最后一步是模具验收和交付。
在模具调试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验收和交付。
模具的验收需要对模具的质量、性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要求。
同时,需要对模具进行交付,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以确保客户能够顺利使用模具。
总的来说,模具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制造、模具调试和模具验收交付。
一个完善的模具开发流程能够提高模具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新产品模具开发流程第一步: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新产品模具开发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
这个步骤的关键是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包括产品功能、性能、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市场上类似产品的竞争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需求分析的结果将成为后续开发过程中的基础。
第二步: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生成产品的初步设计方案,包括产品的形状、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设计师会进行创意的发散和筛选,最终生成几个概念设计方案。
这些方案会与客户进行沟通和评审,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第三步:详细设计详细设计阶段主要是将概念设计方案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包括设计产品的具体尺寸、工艺要求、材料选型等。
设计师会使用CAD软件进行模型的设计和工程分析,确定产品各个部分的结构和连接方式。
详细设计也包括模具的设计,包括分模、冷却系统等。
详细设计的输出结果是产品的详细制图和相关的说明文档。
第四步:制造制造阶段根据详细设计的结果开始模具的制造。
包括制定制造计划、采购所需材料和零部件、加工模具等。
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设计要求,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制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各个环节的检验和测试,确保模具的可用性。
第五步:测试和验证制造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测试和验证。
包括模具的装配、调试和试模。
通过试模可以验证模具的可靠性和性能,检查模具的外观质量和制品的尺寸精度。
测试和验证的结果将反馈给设计师和制造人员,可对模具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第六步:生产通过测试和验证后,如果模具达到了设计要求和客户的期望,即可进入生产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按照模具进行大规模生产,包括制品的注塑、冷却、脱模等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新产品模具开发流程的每个步骤都是相互关联且不可或缺的,确保产品的成功开发和投产。
其中,沟通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制造人员、测试人员和生产人员之间需要紧密协作,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模具开发制作流程第一步: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模具开发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需要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包括产品的功能、尺寸、材料、外观等。
设计师根据这些要求进行初步的设计,并与客户进行反复确认和修改,直到达到客户满意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可维修性和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第二步:模具设计在产品设计确定后,模具设计师开始进行模具的设计。
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和要求,模具设计师设计出模具的结构和形状,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模具的施工性、加工性和装配性等因素,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制造要求。
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包括各个零部件的尺寸、标注和工艺要求等。
第三步:模具制造模具制造是模具开发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材料采购、零部件加工和模具组装等工作。
首先,根据模具设计的图纸,采购合适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和橡胶等。
然后,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加工,包括铣削、车削、磨削和电火花等工艺。
最后,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模具。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第四步:模具试模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试模工作。
试模是为了验证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否符合产品的要求。
在试模过程中,模具需要注入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成型和冷却等工艺。
通过试模,可以检测产品是否满足尺寸、外观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试模完成后,还需要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量,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五步:模具修正在模具试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模具的修正和调整。
修正包括模具结构的修改、零部件的更换和工艺的调整等。
修正的目的是改进模具的性能和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修正完成后,还需要再次进行试模,确保问题已经解决。
第六步:最终测试模具修正完成后,需要进行最终的测试。
模具开发设计与制造流程第一步:产品需求分析在进行模具开发设计与制造之前,首先需要对产品需求进行分析。
这一步包括与客户沟通,了解产品的功能、结构、外形等方面的要求,并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第二步:模具设计在产品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要求,绘制出模具的图纸和构造图,明确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模具的寿命等因素。
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验证和修改,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第三步:模具制造模具制造是指根据设计图纸,通过材料加工、零件组装、机加工、热处理等工艺,制作出模具的过程。
模具制造的关键是精度控制和工艺控制。
在精度控制方面,需要采用精密的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确保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装配精度。
在工艺控制方面,需要根据材料和零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制造工艺,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
第四步:模具调试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调试。
模具调试是指将制作好的模具装配到相应的设备上,进行试模和调试,验证模具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进行模具的动态观察和调整,以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达到要求。
第五步:模具验收模具调试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验收。
模具验收是指对模具的性能、功能和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和验证。
通过对模具的试模、测试和评估,判断模具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如果模具达到了设计要求,即可进行批量生产;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修改和改进,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综上所述,模具开发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产品需求分析、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调试和模具验收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认真的设计和严格的操作,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为产品的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时,模具开发设计与制造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新品模具开发流程
1目的
为确保新品模具开发能有效进行, 模具开发过程受控, 确保新品研发进度, 特制订本规定。
2范围
2.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新产品模具开发所有工作管理。
2.2 发布范围: 技术中心、采购中心、质检中心。
3 定义
3.1 新品模具, 是指技术中心在研发新产品过程中所需要进行开发的模具, 包括两部份: 一是产品从未在公司生产过而需进行开发的新模具,二是产品已在公司进行生产只是增加新的型号的新模具。
4职责
4.1 技术中心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单位和主要解释单位;
4.2 技术中心负责对模具的设计、测试、模具标准的确认;
4.3 采购中心负责模具开发信息与资料的传递、模具采购与模具进度监控;
4.4 质检中心负责对供应商模具来样、批量模具来货检验、测试数据提供;
4.5 计划调度中心负责对模具来样、批量来货模具的钢化;
4.6 生产各中心负责对模具测试的执行、测试过程中异常反馈;
5 管理规定
5.1 模具设计:
5.1.1 技术中心在新产品立项评审经过后, 在原料配方工艺与原料折射率确定的基础上, 由技术工程师对模具的起始弯度、模具分档、模具直径等技术参数进行设计, 由研发员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模具组立表;
5.1.2 模具供应商在接到技术中心提供的模具组立表后, 需对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确认, 确认无误才能进行模具打样, 有异常及时跟技术
中心沟通。
5.2 模具打样:
5.2.1 模具首次打样必须确保在5个型号以上, 具体型号由模具供应商根据自己技术经验确定;
5.2.2 模具在打样生产过程中, 原则上是每生产完一个型号就立即发给技术中心进行测试, 如果模具供应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打样的模具全部生产完毕, 也能够集中一次性发货。
5.3. 模具测试:
5.3.1 打样模具测试: 研发员在接到采购中心打样模具到货后的信息, 需在模具钢化后6天内完成模具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 完成模具测试数据表的填写, 然后将数据表经采购中心传给模具供应商。
5.3.2 批量模具测试: 研发员在新品开发所需的模具批量来货且合格的情况下, 根据新品开发计划时间要求, 对批量模具进行小试或大试, 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模具供应商;
5.3.3 模具测试由技术中心主导, 生产各中心、质检中心配合, 对于新品模具测试, 生产需优先安排, 并严格按测试求进行, 质检中心需按要求提供相应数据。
5.4 模具检验:
5.4.1 打样模具检验: 打样的模具的检验项目均按正常模具进货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各项检验项目仅需提供检验数据给技术中心, 不需要出具判定结果;
5.4.2批量模具检验: 按技术中心提供的新品模具检验标准进行, 需出具判定结果。
不合格品按正常生产模具进行返工处理。
5.5 模具采购:
5.5.1 模具需求量由技术心根据新品开发需求确定, 编制模具需求清单, 由采购中心根据需求将订单下给模具供应商;
5.5.2 模具供应商需根据技术中心提供的模具需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的数量交货, 采购中心需将新品模具的采购纳入到每月的模具采购计划中进行考核;
5.5.3 模具批量生产时, 模具供应商不能等所有的模具型号与数量完成后, 一次性将模具发出, 应每生产完一个或多个型号的量, 及时将模具发出。
5.6 模具进度管控:
5.6.1 新品模具开发计划, 由技术中心根据本规定相关要求由研发员在新产品立项资料中输入, 公司批准后, 由技术中心主任、技术质量部总监签批, 然后发放到采购中心与模具供应商;
6 工作流程
6.1 《新品模具开发流程图》( 图示) ( 【见】: 附件1)
6.2 《新品模具开发流程操作说明书》( 例表) ( 【见】: 附件2)
7 附件
7.1 《新品模具开发流程图》( 图示) ( 【见】: 附件1)
7.2 《新品模具开发流程操作说明》( 例表) ( 【见】: 附件2)
7.3 《模具组立表》( 【见】记录表单645)
7.4 《新品研发玻璃模具设计标准》( 【见】记录表单646)
7.5 《新品研发玻璃模具弯度标准》( 【见】记录表单647)
7.6 《新品模具测试数据表》( 【见】记录表单648)
7.7 《新品模具研发文件发放记录表》( 【见】记录表单649) 附件一: 新产品模具开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