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852.00 KB
- 文档页数:15
民族抗争的国际意义:中国局部抗战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民族抗争始终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因为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种族、不同国家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抗争。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曾经历过多次民族抗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抗争就是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的历史成就深刻的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同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研究中国局部抗战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并且分析其国际意义。
一、中国的局部抗战中国的局部抗战始于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发动了事先谋划的“九一八事变”。
在这场事变中,日军用火车炸毁了一段铁路,并借机占领了沈阳。
事变以后,日本侵略军乘胜追击,先后侵占了中国东北、华北、山东、江苏等地。
尽管中国政府在事变之后曾经向国际上宣扬日本侵略关东事实,但是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紧张,各国处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观念中,至少在道义上表现得不够充分。
1937年7月7日,日军突袭卢沟桥,这一事件导致了全面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局部抗战由此升级为全面抗战。
二、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战争始于1939年,同样是由于纳粹德国的入侵而爆发。
在此之前,欧洲的战争仅限于一些地区,1939年9月1日,德军开始了波兰战争,用于制造了意图统治欧洲,奴役人民的空前灾难。
然而,在当时,欧洲的力量分配很不均衡,英国、法国等国虽然宣布支持波兰,但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
直到1941年6月22日,德军侵入苏联之后,反法西斯主义阵线才真正开始形成。
尽管之前英美联合和苏德联盟都形成过,但是最终的反法西斯主义阵线是在苏联遭受到法西斯德国攻击后认真形成的。
三、中国局部抗战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中国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之前爆发的,而中国在战争初期就成为了反法西斯主义阵线中的一员。
在中国的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和人民使用了各种武器、战术和策略,为反法西斯主义阵线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人力资源。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第二次1U: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通过二战是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认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提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西班牙内战德意干涉;国际纵队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德意议定书》与“柏林一罗马轴心”;《反共产国际协定》与德日结盟【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 中国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2.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二、西班牙内战1. 德意干涉2. 国际纵队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 《德意议定书》与“柏林一罗马轴心”2. 《反共产国际协定》与德日结盟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侵略国、被侵略国角度);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难点:局部战争为什么没能遏止住法西斯侵略【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扌舌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学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只经历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灾难的深渊。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矛盾;徳国、tl本先后确立了法西斯专政,进行了疯狂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
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程标准:了解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1931年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开始全面抗战。
1935年,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侵略者。
西班牙内战的爆发与性质。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2、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西方大国的纵容下,意大利于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失败。
3、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二)过程与方法:1、比较归纳:比较中国和埃塞俄比亚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西班牙内战和埃塞俄比亚抗战失败的共同点。
2、问题探究:20世纪30年代欧、亚、非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探寻局部战争逐步发展成为全面战争的过程。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评价《反共产国际协定》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开始侵略亚、非、欧一些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开始了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2、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集团,扩大侵略,促使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
难点:埃塞俄比亚抗击侵略意大利战争失败的原因。
西班牙内战的性质。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二战爆发前亚、非、欧三洲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战争、西班牙内战,以及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易于理解,便于学生掌握。
建议教师除自己讲解外,还要引导学生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等方法,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目标导航]一、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英勇反抗,形成一场场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发展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拉开了14年抗战的序幕。
②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下,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2)简况①正面战场: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平型关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大捷重创日军,歼敌1万人。
②敌后战场:消耗和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
(3)意义①到1938年10月,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②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3.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1)起因:意大利为控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埃塞俄比亚。
(2)概况①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入侵埃塞俄比亚,意军速胜企图没有得逞。
②1936年5月,意军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不久,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3)败因①意:准备充分,装备先进。
②埃:军队装备陈旧,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③英法:对意侵略活动采取纵容政策。
二、西班牙内战1.背景(1)西班牙于1931年成立共和国。
(2)1936年,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打击了保守势力。
2.爆发:1936年7月代表西班牙右翼势力的佛朗哥将军发动叛乱,内战爆发。
3.各种势力的态度(1)德、意向叛军提供装备,并派出军队直接参战。
(2)苏联向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援助。
(3)在共产国际的号召下,54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
4.性质: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5.结果:1939年,共和国政府灭亡,佛朗哥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
易混易错1.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战争,因此,西班牙内战既是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也是有国际力量参与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知识清单在二战期间,法西斯势力肆虐,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在这场全球性的战争中,除了大规模的军事对抗,还有许多局部地区的反法西斯斗争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和研究。
一、欧洲地区1、法国抵抗运动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法国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抵抗运动。
其中包括地下情报传递、破坏德军设施、救助盟军飞行员等行动。
法国抵抗组织成员来自不同阶层和背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自由而战。
法国的抵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德军的后方,为盟军的反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南斯拉夫游击队南斯拉夫在被法西斯占领后,铁托领导的游击队成为了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他们在山区和乡村与德军展开游击战,灵活运用地形和战术,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斗争不仅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还为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
3、希腊抵抗运动希腊人民在德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的占领下,积极组织抵抗。
他们进行了罢工、破坏交通线等活动,有效地削弱了法西斯的统治。
二、亚洲地区1、中国抗日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就进行了长达 14 年的艰苦抗战。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和人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抵抗,如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战役和敌后战场的游击战。
中国的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2、菲律宾抗日斗争在日本占领菲律宾期间,菲律宾人民也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他们组织游击队,与日军进行战斗,并为盟军提供情报和支持。
三、非洲地区1、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埃塞俄比亚在 1935 年遭到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
尽管武器装备落后,但埃塞俄比亚人民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热爱,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这些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虽然规模和影响力不及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它们同样展现了人类反抗法西斯暴政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这些斗争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鼓舞了民众的士气在法西斯的高压统治下,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