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现代安全管理课程
- 格式:pptx
- 大小:9.40 MB
- 文档页数:30
人血白蛋白使用注意事项以人血白蛋白使用注意事项为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人血白蛋白的基本知识。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来源于人类血浆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在临床上,人血白蛋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血容量恢复和蛋白质补充。
然而,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主要用于补充体内的蛋白质。
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应该首先明确使用适应症,即确保患者存在明显的蛋白质缺乏或低蛋白血症等情况下才进行使用。
此外,对于存在血容量不足或休克等情况下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人血白蛋白来进行补液治疗。
使用人血白蛋白时需要注意剂量和速度。
通常情况下,使用人血白蛋白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
同时,在输注人血白蛋白时,需要控制输注速度,避免过快输注引起不良反应。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患者,如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进一步调整剂量和输注速度。
使用人血白蛋白时还需要注意过敏反应的风险。
由于人血白蛋白来源于人类血浆,存在一定的过敏风险。
因此,在使用人血白蛋白前,应该对患者进行过敏试验,排除过敏风险。
同时,在输注人血白蛋白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使用人血白蛋白时需要注意保存和稳定性。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易受热和光照影响的蛋白质,需要在指定的条件下保存,避免高温和光照。
同时,在输注前需要检查人血白蛋白的外观和溶液状态,确保无异常情况下才能使用。
总的来说,使用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通过合理确定适应症、控制剂量和速度、注意过敏反应风险以及保持保存和稳定性,可以更好地发挥人血白蛋白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大家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能够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人血白蛋白制剂的安全性与合理使用人血白蛋白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天然血液制品。
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标准制造和检定的产品是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分离纯化,并经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白蛋白含量在96%以上,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供静脉输注。
主要用于治疗创伤性和出血性休克,严重烧伤及低蛋白血症等,正确保存和使用很少出现副作用,但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不良反应而影响其安全性,应加以注意并合理使用。
白蛋白平均分子量69000道尔顿,循环中半衰期为18~20日,每克白蛋白可结合18ml水。
以5%白蛋白渗液静脉输注后,15分钟内可将3.5倍体积的水份吸入血循环,因此,它是一种疗效极好的血容量扩充剂,对低血容量患者可迅速扩容维持心搏出量,在抢救急性创伤性、出血性休克等重危患者时效果显著,但过量使用或输注速度过快可能发生急性心脏容量负荷过重而危及生命,对于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防范。
应视病情决定用量及给药时间,输入白蛋白的量不可超过正常水平以免超负荷。
给血容量正常的人输白蛋白可引起血容量超负荷同样值得注意。
人血白蛋白制剂能有效维持血浆渗透压,补充血浆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如用于严重烧伤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循环、肝硬化、肾透析等多种疾病。
除非有其他理由,一般情况下,白蛋白不应作为补充营养或增强体力的措施长期应用,否则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因为给血液胶体渗透压正常的人输注白蛋白以致渗透压升高超过正常,可抑制肝细胞的蛋白合成,血浆白蛋白浓度过高甚至可加速受者本身的白蛋白分解代谢,对患者反而不利。
应适时采用口服氨基酸以促进肝细胞合成白蛋白,避免滥用白蛋白制剂。
输注白蛋白制剂可能引起红疹、恶心、发热或寒战等过敏反应,发生率约0.5~1%。
如果白蛋白制剂纯度不高,杂有血管活性介质,输注速度过快或用量太大可能引起严重的血压下降,但高纯度的白蛋白制剂极少有这种不良反应。
为避免和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应将制剂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为5%~10%白蛋白溶液,滴注速度要从缓慢开始,观察15分钟无反应再逐渐加快,并以不超过每分钟2ml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