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3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8
精编高二生物下册《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知识梳理不定期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查字典生物网给大家编辑了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知识梳理,供大家参考复习。
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生物入侵的概念识别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的防治水葫芦从社会中来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从水葫芦在我国的“角色”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在引入一个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植物杀手”薇甘菊林木遭受薇甘菊覆盖逐渐枯萎薇甘菊学名假泽兰,是一种攀援植物,繁殖能力极强。
发生危害的种属原产于南美洲,60年代被引入印尼植物园用于橡胶园的地面覆盖,借助于当地温暖潮湿的泥土,很快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蔓延开来,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薇甘菊所“到”之处,像被子一样包裹树木,覆盖花草,受其侵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1、什么是生物入侵?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对迁入地区的和生态系统的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为。
繁殖、扩散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生物入侵2、生物入侵的危害:入侵的物种由于脱离了在原产地和当地物种之间的关系,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快速繁殖、扩散和爆发,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活和繁殖,因而导致入侵地区的破坏和丧失。
相互制约生物多样性二、识别生物性污染资料分析实例1、赤潮实例2、伦敦烟雾事件实例3、电磁辐射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1.第一个事例中,造成这种污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造成第一个事例中污染的直接原因是海水中N、P等养分的含量过高。
讨论:2.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有何不同?第二、第三个事例与第一个事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污染不是由于生物性因素,而是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1、生物入侵:(1)概念: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从原来的原产区域迁出一个代莱区域,其后代在代莱区域里快速地产卵、蔓延,对迁出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严重危害的现象。
生物入侵就是生物污染的一种。
(2)引起生物污性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对人和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生物。
按照生物种类的相同,生物性污染可以分成动物污染(主要就是有毒昆虫、寄生虫、原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等)、植物污染(主要就是杂草,除了某些树种和藻类等)和微生物污染(包含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2、生物性污染与其他污染的区别:①污染物就是活的生物,容易预测;②潜伏时间长;③破坏性小。
3、生物性污染的防治:①对于赤潮和水华这类污染,应当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②对于生物入侵这一类的污染,主要采取预防措施;③掌控病原体的细菌、病毒等排出水体和土壤。
知识拓展:1、侵略的生物由于瓦解了再原产地和当地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代莱环境里难快速产卵、蔓延和发动,影响至其他生物的生活和产卵,因而引致侵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毁坏和失去,就是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受很大的经济损失,轻微时甚至威胁至人类的身心健康。
2、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
mc 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
蓝藻等藻类是鲢鱼的食物,可以通过投放此类鱼苗来治理藻类,防止藻类爆发。
3、蓝藻发动成因为富营养化。
过量的养分主要源自于以下这些源头:①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体,随之流入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
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明显。
其中,污染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除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生物性污染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
一、什么是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是指那些与生物体有关的微生物、细胞以及其代谢产物等,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产生危害的污染物质。
常见的生物性污染有霉菌、细菌、病毒等。
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废弃物以及家具、家居装饰等。
二、生物性污染的危害生物性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危害非常大。
首先,它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的爆发。
比如,霉菌可以引起鼻炎、哮喘、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病毒可以引起流感、肺炎等疾病。
其次,生物性污染还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健康。
比如,苯酚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痕量氯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身体免疫力。
三、生物性污染的防治为了防止生物性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卫生管理在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防止霉菌滋生。
在场所潮湿的情况下,可选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
此外,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毛巾等物品,避免细菌孳生。
2. 合理装修选用装饰材料时,要选择无毒、环保的材料;室内装修应尽量减少有机化学物质的使用;家居布置应该简单、整洁,以减少灰尘的滋生。
3. 做好垃圾处理要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避免有机物和无机物混杂,从而降低垃圾滋生生物性污染的可能性。
4. 做好环境监测在生活和工作场所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生物性污染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应该做好防治工作。
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合理装修、做好垃圾处理和环境监测等措施,才能降低生物性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生物性污染的定义、类型和来源。
2. 掌握生物性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 学会生物性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生物性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2. 运用生物学知识,探究生物性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生物性污染概述1. 生物性污染的定义和类型。
2. 生物性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第二课时:生物性污染的危害1. 生物性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生物性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第三课时:生物性污染的预防和控制1. 预防生物性污染的措施。
2. 控制生物性污染的方法。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究1. 分析具体生物性污染案例,了解其原因和后果。
2. 针对案例,提出预防和控制的方案。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1. 复习本章内容,总结生物性污染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2. 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实践中如何践行环境保护。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探究法、讨论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案例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为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生物性污染的监测与控制1. 生物性污染监测的方法和手段。
2. 生物性污染控制的策略和技术。
第七课时:生物性污染的法律法规与政策1. 生物性污染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