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2讲
区域发展差异 -3-
一 二
三
一、东、中、西差异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和对外
开放程度。
第九章
第2讲
区域发展差异 -4-
一 二
三
2.表现 (1)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带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 产业相对发达。 中、西部地带 :农业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差异 东部地带 :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比重,高 新技术蓬勃发展,城市化水平高。 中、西部地带 :以传统型工业为主,城市化水平不高。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东部地带 :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 中、 西部地带 :开放程度低,吸纳外资的能力差,西部大开发以来,对外经 贸合作得到很大发展。
中部 经济 地带
水土流失、森林 ③加强通信和交通特别是东 砍伐、河床淤积、 西向运输通道建设,发展与东 洪涝灾害和风沙 危害等 西部的横向联系④加强生态 环境建设
第九章
第2讲
区域发展差异 -12-
优势
存在问题 ①绝大部分地
发展方向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发展绿洲农业和林 牧业 ③加强水利、交通、通 信、 电网等基础设施建 设 ④发展边境贸易,扩大 旅游创汇 ⑤开发黄河上中游,长 江上游的能源、 矿产和 水力资源
南方地区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区地形破碎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 关系日趋紧张
第九章
第2讲
区域发展差异 -16-
4.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分析和重点措施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有利 条件 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条件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 ④西部地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一些加快发展的经验; ⑤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大; ⑥西部地区的人民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不利 条件 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②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 ③科技教育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生产力水平低 ①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 ②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依据; ③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 ④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开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