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68
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一节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一b中国的疆域1.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O厂最北点: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F)最南点: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F附近)2・江与乌英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
E)-最西点:新疆的帕米尔高原(约73。
E)3.相对位置。
陈: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⑴陆上邻国<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西南:老挝、越南(2)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知识点二二地形和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山区2.主要山脉分布。
⑴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a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
大兴安岭巫山武夷山台湾山脉(3)西北一东南走向:gi祁连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
⑸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脉。
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以练促记)(2012-新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⑴〜⑵题。
(1)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1177解析:(1)本题区域定位直接判断难度很大,可采取排除 法,即图示的经纬度可判断甲、乙城市均位于我国大陆,且 大致同纬度,而选项A 、B 、D 所说两地,南北位置差异明显, 很容易排除。
故选C 。
(2)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C 以上;乙城市位于淮河以 北的黄淮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C 以下;夏 季两地温差相差不大。
答案:(1)C (2)AA. B. C. D.知识点三中国的气候纬度位置1.气温分布2.降水分布冬季风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夏秋3.温度带和干温区。
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4.气候主要特征:季风复杂多样。
湿润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知识点四河流和湖泊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地降水,夏汛明显水量较大,河水含沙量外流河东北地区小,冬季结冰期长,汛期校短,有塞汛和松花江河流划分地区主要水文特征主要河流内流河西北内陆多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塔里木河湖区。
2 •主要湖泊:青海 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湖泊主藏髙厘_鄱阳湖是 湖区和东部平原知识点五中国的自然资源1.特征:总量大,人均不足。
2.水资源。
(1)分布特点及对应的解决措施。
①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②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水污染、浪费严重一—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
(3)水能资源的开发。
3. 土地资源。
(2)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r 水土流失严重戏牡土地面积增长快「依法管理I 次生盐碱化、耕地减少等丿⑴土地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3)问题S 草场资源普遍超载森林资源减少开源”与“节流”〔建设和保护j 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2)资源利用彳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I 加重了运输负担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 乱釆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4.矿产资源。
(1)基本特征:分布广泛,相对 集中。
5 海洋资源。
(1)主要类型「包括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及海底石油。
⑵资源保护「依法管理 <合理利用 、综合利用⑶问题[禁止过度捕捞]〔防止海洋污染j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以练促记)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 比图,完成(1)〜⑶题。
口耕地比重■水资源比重El0 5 0 5 0 5 03 2 2 1 1占全区比重/X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天津 北京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2)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3)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水田种植,耗水量大B.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C. 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1)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 A. 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B. 广西水土配合最 )A.降水量、地形B.气温、降水量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D.地形、土壤解析:(1)耕地、水资源比重的比值相差趣大表示水土配合趣差。
由图知,北方水源不足,而南方水资源有余但耕地较少,其中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2)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使水资源南多北少;北方平原面积广大,南方低山丘陵广布, 使我国耕地北多南少。
(3)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更严重,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径流总量小)和用水量过大(如耕地多,农业用水多)。
答案:(1)A (2)A (3)D星頁二〉主要地形区的位置、范围及特征地形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青藏高询原;平均海拔4 000m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业种布藏淳•,少畜主业雅江谷口以看植于布也人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地形区位置与范围内蒙古高原海拔1 000 m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黄土高原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地形区位置与范围地势西高东低, 从2 000 m降到1 000 m;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 少数民族分布广云贵高原2•四大盆地。
地形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最大的淤动沙漠。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油气资源开发准屬尔盆地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自然地理 特征 人文地理 特征地形 区位置与范围农业较发达, 成都平原是重 要的商品粮基 地;人口、城 市密集海拔3 000 m 左右,内陆高原盆地; 多戈壁、 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四川 盆地低山丘陵起伏, 海拔500 m 左右;成都平原较为 平坦。
紫色土广布3.三大平原地形区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位置与范冃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 m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参,经济发达;中低豐的改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鱼米之乡”, 长江沿岸经济 地带的重要组 成部分地形 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 特征人文地理 特征 长江 中下 游平 原东西狭长; 海拔更低; 河湖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等高线的形状分析,中部地形是 ___________学以致用(2)这个地形区的海拔为 。
它位于我国的第—m 左右,是我国的级阶梯上(3)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符合该地形区的是()(4)这一地形区的西部海拔上升到 __________ m 以上,是我国的 ________ 山区。
这一地形区的东部海拔上升到 ____________米,是我国的 _________ 山。
单位:m4 0001前冊笃 kmrnin 血II 南 44・5°N北k<flTnTnT 【HiiinniTirrfTnmTh105° E 110°E单位:m8 000'4 000-单位:m 8 000"4 000 -3 00044° NC北B38° N北解析:由图及题干知:图示区域在105°E 、30°N 交会处。
等高线数值周高中低,西部海拔3 000米以上,且内部稀疏,I 周稠密,确定出该区域为四川盆地。
(1)联系所学知识和图中等 高线的数值。
⑵由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区为四川盆地。
(3)从地形起伏可判断:A 为准鳴尔盆地;B 为四川盆 地;C 为塔里木盆地;D 为柴达木盆地。
(4)读图可知该地形区 西部为横断山区,东部为巫山。
答案:⑴盆地(2)500四川盆地二(3)B(4)3 000 横断 1000 巫北方正午太阳高度—A小于南方Af北方白昼短于南方*北方扌妾近冬季风源地中国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f北方白昼长于南方南北温差小,南北普遍高温(1)冬季南北温差»大,北方较南方寒冷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东南部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越向内陆• 受夏季风影响越小夏季受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 冬季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1)空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时间r»方法突破我国夏季风与东部雨带移动规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而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r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
(1)5月,北上的夏季风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 雨带便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如广州5月份降雨量就接近300mm o(2)6月,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1个月左右,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从天气角度分析,属于准静止锋。
⑶7〜8月,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
(4) 9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
(5) 10月,夏季风从我国大陆上退出,雨季也随之结束。
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降水多集中在5〜9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
题。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⑴〜(3)30°110°(1)图中E 、F 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2)导致E 、F 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的是()A. 0.55 0.50 C. 0.550.35B. 0.30 0.50 D. 0.30 0.35A.大气环流、地形 B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A. EB ・FC. GD. H解析:⑴由图可知,两条相邻等值线数值差为0・2 ,根据"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 ”可判断出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为0.25 v E < 0.45,0.45 <F< 0.65 ,故正确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