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
- 格式:pdf
- 大小:884.21 KB
- 文档页数:60
自动重合闸原理
自动重合闸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装置,它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快速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自动重合闸工作的原理是通过监测电流、电压和其他参数的变化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当监测到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重合闸会发出信号,切断故障电路。
同时,自动重合闸还会进行故障诊断,确定并记录故障信息,以便维修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修复。
自动重合闸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故障检测、信号传输和刀闸控制。
在故障检测方面,自动重合闸会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监测电力系统的电流和电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信号传输部分。
在信号传输方面,自动重合闸会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器,通过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和判断。
最后,在刀闸控制方面,自动重合闸会根据信号判断结果控制刀闸的开合,以实现故障切除和系统重合。
自动重合闸的优点在于其快速反应、准确判断故障和自动操作的能力。
它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减少故障对电力设备的损害程度。
同时,自动重合闸的自动操作能力能够减轻维修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自动重合闸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保护装置,通过监测和判断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实现快速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故障检测、信号
传输和刀闸控制。
自动重合闸的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对电力设备的损害。
自动重合闸原理
自动重合闸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保护装置,用于自动恢复电力供应和减少停电时间。
它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中断电事故的快速切除和自动回复操作。
自动重合闸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监测电力系统状态:自动重合闸装置通过接收与电力系统相关的信号,如电流、电压、频率等,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
2. 检测异常情况:当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自动重合闸装置会检测到这些异常,并根据预设的保护参数进行判断。
3. 切除电力系统:当自动重合闸装置判断出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它会迅速切除电力系统,即打开断路器或切断电力供应,以避免故障扩大或造成更大的损失。
4. 分析故障原因:自动重合闸装置会通过对故障信号的分析,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5. 重启电力系统:在故障得到修复或自动重合闸装置判断故障消除后,它会恢复电力供应并重新闭合断路器,将电力系统重新连接起来。
自动重合闸装置的作用是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它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电路,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同
时,它还能够避免对电力系统的损坏,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运行经历说明,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很多都属于暂时性,如雷击过电压引起绝缘子外表闪络,大风时短时碰线,通过鸟类身体放电,风筝绳索或树枝落在导线上引起短路等。
对于这些故障,当被继电保护迅速断开电源后,电弧即可熄灭,故障点绝缘可恢复,故障随即自行消除。
这时,假设重新使断路器合上,往往能恢复供电,因而减小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当然,重新合上断路器工作可由运行人员手动操作进展,但手动操作时,停电时间太长,用户电动机多数可能停转,重新合闸取得效果并不显著。
为此,在电力系统中,往往用自动重合闸〔简称ZCH〕代替运行人员手动合闸。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是发生故障最多元件,并且它故障大多属于暂时性,因此,自动重合闸在高压配电线路上得到极其广泛应用。
一、自动重合闸作用及要求在配电线路上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无疑会带来极大好处。
但由于自动重合闸装置本身不能判断故障性质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因此在重合之后,可能成功〔恢复供电〕,也可能不成功。
根据运行资料统计,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成功率〔重合闸成功次数/总重合次数〕相当高,约在60%~90%之间。
可见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给电力系统带来显著技术经济效益,它主要作用是:〔1〕在线路上发生暂时性故障时,迅速恢复供电,从而可提高供电可靠性;〔2〕在高压线路上采用重合闸,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稳定性,从而提高线路输送容量;〔3〕在电网设计与建立过程中,有些情况下由于采用重合闸,可以暂缓架设双回线路,以节约投资。
〔4〕可以纠正由于断路器机构不良,或继电保护误动作引起误跳闸。
由于自动重合闸装置本身投资低,工作可靠,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后可防止因暂时性故障停电而造成损失。
因此规程规定,在1千伏及以上电压架空线路或电缆与架空线混合线路上,只要装有断路器,一般都应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但是,采用自动重合闸后,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系统将再次受到短路电流冲击,可能引起电力系统振荡,继电保护应加速使断路器断开。
《继电保护原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选)第一章概述1-1什么是故障、异常运行方式和事故?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元件发生短路、短线是的状态均视为故障状态;电气元件超出正常允许工作范围,但没有发生故障运行,属于异常运行方式,即不正常工作状态;当电力系统发上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时,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则将引发系统事故,事故是指系统整体或部分的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供电或电能质量不符合用电标准,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故障和异常运行方式不可以避免,而事故则可以避免发生。
1-2常见故障有哪些类型?故障后果表现在哪些方面?常见鼓掌是各种类型短路,包括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此外,还有输电线路断线,旋转电机、变压器同一相绕组匝间短路等,以及由以上几种故障组合成复杂的故障。
故障后果会是故障设备损坏或烧毁;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设备产生热效应和力效应,使非故障元件损坏或算短使用寿命;造成系统中部分地区电压值大幅度下降,破坏电能用户正常工作,影响产品质量,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联运行稳定性,使系统发生震荡,从而使事故扩大,甚至是整个电力系统瓦解。
1-3什么是住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有什么区别?一般把反应被保护元件严重故障、快速动作于跳闸的保护装置称谓主保护。
在主保护系统失效时起备用作用的保护装置成为后备保护。
当本元件主保护拒动,由本元件另一套保护装置作为后备保护,这种后备保护是在同一安装处实现的,称为近后备保护。
远后备保护对相邻元件保护各种原因的拒动均能起到后备保护作用。
辅助保护是为了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1-4继电保护装置的人物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2)反应电气元件不正常运行情况,并根据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种类和电气元件维护条件,发出信号。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
考点5: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和要求1、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线路是发生故障最多的元件,故障分为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两种。
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故障大多数为瞬时性的,永久性故障一般不到10%。
瞬时故障有雷击过电压引起的绝缘子表面闪络、大风引起短时碰线、线路对树枝放电、鸟害或风筝线索等落在导线上引起短路等。
对瞬时性故障,当故障线路由断路器跳闸与电源断开后,故障点经过去游离,电弧可以熄灭,绝大多数情况下绝缘可以自动恢复,故障随即自动消除,这时如果重新使断路器合闸,往往能够恢复供电,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永久性故障有绝缘子击穿或损坏、线路倒杆或断线等引起的故障。
对永久性故障,即使故障线路与电源断开,故障仍然存在,如果重新使断路器合闸,继电保护会再次动作将已合闸的断路器再次跳开,供电不能得到恢复。
线路上发生瞬时性故障时,重合断路器的工作如果由运行人员手动操作进行,则停电时间太长,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和重合闸的成功率,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线路上发生故障,继电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后,使断路器自动合闸的装置称为自动重合闸装置,实际上,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非正常操作断开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重新合闸的一种自动装置。
自动重合闸成功次数除以重合闸应该动作的总次数的百分数为重合闸成功率。
运行统计资料表明,线路重合闸成功率很高,约在60%~90%。
线路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后,其作用可归纳如下:1)发生瞬时故障时自动恢复正常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2)弥补继电保护选择性不足,纠正各种情况造成的断路器的误跳闸;3)与继电保护配合,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加速切除故障;4)对双侧电源供电的线路,提高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但是,当断路器重合闸于永久性故障时,故障电流再次出现,继电保护再次动作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这一过程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主要有:1)使电力系统以及一些电气设备再次受到故障冲击;2)断路器负担加重,在很短时间内两次切断短路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