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平安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1
《交通安全,一路平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交通标志识别:要求学生收集并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标线,了解其含义及在道路行驶中的作用。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一份交通标志图册,包括标志的图案、名称及含义解释。
2. 交通安全知识问答:学生需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准备一份交通安全知识问答题目及答案。
题目应涵盖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注意事项、乘车安全等方面。
3. 模拟交通场景绘画:学生根据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创作一幅模拟交通场景的绘画作品。
作品中应包括至少两个交通角色(如行人、驾驶员等),并展示出安全或危险的交通行为。
4. 交通安全心得体会: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交通安全的心得体会,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安全出行。
三、作业要求1. 交通标志图册:图册中交通标志的图案应清晰可见,名称及含义解释准确无误。
图册制作应整洁美观,可适当添加色彩以增强视觉效果。
2. 交通安全知识问答:题目及答案需确保准确性,覆盖面要广,难易程度适中。
题目形式可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
3. 模拟交通场景绘画:作品应体现出交通安全主题,角色形象生动,场景布局合理。
绘画应使用合适的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交通场景的细节。
4. 交通安全心得体会:文章应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表达出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对正确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指正和引导。
2. 评价标准包括交通知识的准确性、图册制作的整洁美观程度、绘画作品的创意和细节表现、心得体会的真实性和条理性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交通安全,一路平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交通安全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2.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识别并避免交通安全隐患;3.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交通安全知识,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二、作业内容1. 知识总结:学生需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包括交通规则、交通信号、常见交通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
撰写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2. 安全实践活动:学生需自行设计一份针对家庭成员的交通安全宣传计划,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录制视频、编写宣传文案等方式,向家庭成员传递交通安全知识。
请提供计划的详细内容,包括目标人群、宣传方式、时间安排、预期效果等。
3. 安全案例分析:学生需收集至少一个真实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事故原因和应对措施。
字数不少于200字。
4. 安全问题诊断:学生根据家庭或社区实际情况,识别出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需详细说明安全隐患的存在、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字数不少于300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后完成,提交时间及方式视具体教学安排而定;2. 提交的作业应符合规范,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3. 鼓励学生对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不拘泥于标准答案;4. 作业应真实有效,如有抄袭或作弊行为,将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作业完成质量、知识掌握程度、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2. 分值分配:作业总分为10分,知识总结占4分,安全实践活动占5分,安全案例分析占6分,安全问题诊断占7分;3.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同时针对作业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和指导;4. 评价结果:对完成优秀的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对存在不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定期收集学生和家长对本次作业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交通安全,一路平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包括交通规则、安全标识的识别与理解,以及在道路上如何做到安全行走与骑行等,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交通规则与安全标识学习:学生需熟悉并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绿灯信号、斑马线过街等,并掌握常见交通标识的含义和作用。
要求学生整理至少5种的交通标识,并写出其含义和在道路交通中的作用。
3. 交通安全知识问答:设计一份交通安全知识问答,内容涵盖交通规则、安全标识等方面,学生需完成至少10道题目并给出答案。
4. 交通安全主题绘画:学生需创作一幅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内容可以是交通场景、安全标识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对交通安全的直观理解。
三、作业要求本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证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要求如下:1. 交通规则与安全标识学习部分,学生需认真阅读并理解交通规则和安全标识的含义,整理出相关内容并做好笔记。
2. 交通安全知识问答部分,学生需准确回答每一道题目,答案需清晰明了,不得抄袭。
3. 交通安全主题绘画部分,学生需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主题性的作品,色彩搭配合理,构图清晰。
四、作业评价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意性等方面。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将指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同时,教师还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以上是本作业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路平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一路平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一路平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和人们出行的增多,安全行车意识和技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教育任务。
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需要从幼儿园开始,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为公众提供安全出行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一系列安全出行活动和课程,是增强孩子们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必要手段。
一、教案编号:J-0001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出行知识和技能。
2. 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避险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技能。
三、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意识教育(1) 了解交通工具种类、交通标志及其含义。
(2) 认知交通常识,掌握安全出行方法。
2. 安全出行技能训练(1) 自主行走、过马路技巧训练(2) 自行车骑行技巧训练(3) 安全乘车技巧训练四、教学材料:1. 图片、模型、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2. 交通安全手册3. 自行车、头盔、交通标志等器材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小组成立1. 组织班级小组成立,并进行游戏式交通安全教育,让孩子们认识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基本元素。
2. 培养小组协作意识,在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中,引导小组一起学习讨论。
第二步:交通常识学习1. 给孩子们讲解交通常识,如红绿灯的含义、行人过街规则等。
2. 通过图、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感受交通工具的种类,区别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规则。
第三步:训练过马路技巧1. 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安全地过街道马路,教授注意事项。
2. 利用纸张、玩具车等道具,让孩子们进行游戏式过马路训练,加深掌握经验。
第四步:自行车骑行技巧训练1. 常识教育后,引导孩子们熟悉自行车和必需的骑行技能,教授如何正确骑行。
2. 以游戏方式进行技能训练。
第五步:宣传公交出行安全1. 引导孩子们熟悉公交车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工具,让孩子们认识安全乘坐公交车的方法。
《一路平安》
一、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2、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一路平安》优美、抒情的情绪。
2、理解同一段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运用。
3、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三、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开长》。
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再过半年,你们就是毕业了,毕业之后大家会升入不同的中学,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在小学六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作曲家为了表达这种友情创作了很多歌曲,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生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谁知道是什么名字?
学生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并回答。
师简介歌曲。
2、学唱歌曲。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
学生演唱。
学生跟电子琴视唱二声部旋律。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3、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播放《一路平安》音乐。
师:这首乐曲和《友谊地久天长》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生听后回答。
师简介歌曲。
再欣赏。
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讲解电影《魂断蓝桥》。
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4、舞蹈《一路平安》。
学生在《一路平安》的伴奏下学跳三步舞。
5、小结。
教学随笔:
在音乐中感受优美、抒情、略带忧伤的情绪。
能随音乐跳三拍子的舞步。
《交通安全,一路平安》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则,掌握交通安全的基本要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逐渐形成交通安全认识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安全认识,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交通安全知识和规则。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交通安全知识和规则。
2. 准备交通安全模拟工具,供学生实践操作。
3. 安置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交通安全知识,做好预习工作。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准备好教学用具:PPT课件、模拟交通标志、安全视频等。
2. 安排好教室纪律,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听讲。
3.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交通安全认识、知识水对等。
(二)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交通事故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安全问题。
2. 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新课教学1. 交通信号灯及其意义:讲解红绿灯、黄灯闪烁等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及其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 道路交通安全标志:介绍常见的交通标志、标线及其意义,如禁止标志、限制标志、警告标志等。
3. 行走安全:传授学生在道路上安全行走的技巧,如走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等。
4. 乘车安全:讲解乘坐车辆应注意事项,如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随意上下车等。
5. 骑行安全:介绍骑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安全头盔、恪守交通规则等。
6. 安全视频分享: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视频,引导学生从视频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7.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平时生活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室互动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效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讨论效果,分享本组的建议和看法。
一路平安(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合唱时两个声部声音要和谐。
2.欣赏乐曲《一路平安》,感受乐曲《一路平安》优美、抒情、略带忧伤的情绪。
3.通过本课的音乐活动,初步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2.欣赏乐曲《一路平安》并初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3.注意二声部合唱声音要和谐。
4.初步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内容: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合唱声部。
要求:1.音高准确、气息悠长、均匀,换气准确。
2.两个声部声音和谐、音量均衡。
二、学唱歌曲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
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看谱跟着录音默唱。
1.认真体会歌曲的情绪。
2.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并思考,听完后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师:《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苏格兰民歌,词作者罗伯特·彭斯是18世纪苏格兰最伟大的农民诗人。
这首歌翻译过来有几种名字,如《忆往日》、《过去的好时光》等。
这首歌在英国家喻户晓,在我国流传也很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在学唱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注意:1.歌曲的拍号。
2.歌曲开始的这个小节,叫什么小节?注意唱准。
3.歌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与弱起小节有关的。
同学们请注意看乐谱(每个乐句都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
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教师指出学生在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局部练唱。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学生随琴演唱,演唱时注意换气。
)师:同学们演唱得非常投入,这首歌有个简单的二声部旋律,如果配上二声部那就更美了。
同学们请看这个二声部的旋律大家熟不熟悉?对,就是我们发声练习时唱过的。
(学生视唱歌曲的低声部旋律,并填唱歌词。
)教师从歌词、乐句、气息、声音等几个方面,启发学生演唱歌曲时的情绪。
师:下面,我们唱一唱合唱部分的歌词。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一路平安》前言“安全重于泰山,责任高于一切”,在千头万绪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安全工作当属首位,没有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广大师生还如何工作习?因此,在学校工作中,要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责任意识。
在学校安全教育中,交通安全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掌握它,遵守它,我们就能充分享用现代化交通带来的便利;不了解它,不遵守它,就有可能遭受交通造成的痛苦和不幸。
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车祸者约五十万人,伤残一千多万人,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非命于车轮下。
在我国,一年也有七八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数十万人致残,其中死亡的中小学生就有六千多人,相当于四所中型学校的在校学生数,还有更多的中小学生在交通事故中留下残疾。
一旦出了交通事故,会给学生的家长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受伤的孩子也会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更会给家庭、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
儿童少年天真活泼,聪明好动,参与交通多,但是他们生活常识少,交通安全意识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便于各学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内容和县交警大队提供的材料,编写了这本校本教材,供教师们在教学中使用。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的交通法制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交通知识水平以及自我保护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在这里,我祝广大师生:日日平安!月月平安!!年年平安!!!一生平安!!!!目录一、人与交通……………………二、道路…………………………三、车……………………………四、红绿灯………………………五、交通手势信号………………六、交通标线……………………七、交通标志……………………八、隔离设施……………………九、汽车制动……………………十、汽车的灯光…………………十一、集体外出…………………十二、安全横过路………………十三、乘车………………………十四、道路不是游戏场…………十五、避让转弯车辆……………十六、骑自行车常识……………十七、四季交通安全……………十八、权利和义务………………一、人与交通教学要求:让学生知道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件大事,并从中了解到道路交通中的四大角色,初步懂得在交通活动中应做到的事项。
《交通安全,一路平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交通规则、标志标线等,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安全出行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交通安全知识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学生需自学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的含义和作用。
2. 视频观看: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至少两个交通安全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及教训,并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4. 互动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遇到的交通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并形成小组报告。
5. 实践操作:学生需绘制一张交通场景图,包括道路、车辆、行人等元素,并在图中标示出交通标志标线,体现交通规则的实际情况。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重点内容。
2. 视频观看后需提交观后感,表达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体会。
3. 案例分析需结合实际,深入剖析事故原因及教训,并形成书面报告。
4. 互动讨论需积极参与,形成小组报告时需明确分工,确保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
5. 实践操作部分需注重细节,准确绘制交通场景图,并标示出交通标志标线。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理论学习部分的评价将依据学生的笔记内容是否全面、准确。
2. 视频观后感的评价将注重学生的体会和认识是否深刻。
3. 案例分析报告的评价将依据学生对事故原因及教训的分析是否到位,提出的预防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4. 互动讨论的评价将根据小组报告的完成情况、组内成员的参与度及贡献度进行。
5. 实践操作部分的评价将注重学生的绘图技能及交通标志标线的准确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交通安全,一路平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作业设计方案:题目:《交通安全,一路平安》作业——中职生命安全课程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强化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认识;2.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驾驶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
二、作业内容:1. 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进行讨论,每位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讨论加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2. 交通规则测试:每位同学需要完成一份交通规则测试题,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信号、行车速度、行车安全距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测试题来检验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学生需要收集一些常见的交通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事故的原因和避免方法,从而加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4. 安全驾驶模拟:每位同学需要模拟一次安全驾驶过程,包括行车前检查、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安全镜等装备,通过模拟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必须与交通安全相关,不能偏离主题;2. 讨论和案例分析时,每位同学需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3. 测试题和模拟驾驶过程中,每位同学需要独立完成,不能抄袭;4. 作业完成后,每位同学需要提交一份总结报告,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总结报告,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测试题、案例分析和模拟驾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2. 教师可以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课堂反馈情况中,了解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困难,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总之,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驾驶能力,为中职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一路平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认识安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讲解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
第二章:交通安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讲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分析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和后果。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交通规则知识竞赛。
2.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交通规则知识测试的情况。
观察学生在模拟交通场景中的行为表现。
第三章:网络安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网络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分析网络陷阱和网络诈骗的形式和危害。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陷阱和网络诈骗的形式和危害。
3.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网络安全知识测试的情况。
观察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行为表现。
第四章:饮食安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讲解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技巧。
分析食物中毒的原因和危害。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技巧。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4.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食品安全知识测试的情况。
观察学生在日常饮食中的行为表现。
第五章:紧急疏散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紧急疏散的重要性和方法。
培养学生冷静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讲解紧急疏散的重要性和方法。
进行紧急疏散的实地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