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重合闸概述和基本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4.37 MB
- 文档页数:60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第一节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一、自动重合闸的作用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大多数是送电线路的故障,其中架空线路的故障率最高。
架空线路故障大多是“瞬时性”的,例如由雷电引起的绝缘子表面闪络,大风引起的碰线,通过鸟类以及树枝等掉落在导线上引起的短路等。
当线路被继电保护迅速断开后,电弧自行熄灭,故障点的绝缘强度重新恢复,外界物体被移开或烧掉而消失。
此时,如果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恢复正常的供电,因此称这类故障是“瞬时性故障”。
对于由于线路倒杆﹑断线﹑绝缘子击穿或损坏等引起的故障,称为“永久性故障”。
因为在线路被断开后,它们仍然存在,此时即使再合上电源,线路会被继电保护再次断开,不能恢复正常的供电。
由于架空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的概率很高,因此,在线路被断开后再进行一次合闸,就有可能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为此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了自动重合闸装置(缩写为AR),即当断路器跳闸之后,能够自动地将断路器重新合闸的装置。
在线路上装设重合闸装置以后,由于它不能够判断是瞬时性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因此,在重合以后可能成功恢复供电,也可能不成功。
用重合成功的次数与总动作次数之比来表示重合闸的成功率,根据运行资料的统计,成功率一般在60%~90%之间。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重合闸技术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线路停电的次数,这对单侧电源的单回线路尤为显著;在高压输电线路上采用重合闸,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
而且重合闸的投资很低,工作可靠,因此,在架空线路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将使电力系统再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并可能降低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而且要求断路器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切断短路电流,会使其工作条件变得更加严重。
因而,在短路容量较大的电力系统中,这些不利的条件往往限制了重合闸的使用。
二、对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当值班人员手动操作或遥控操作断路器跳闸时,或手动合闸于故障线路而跳闸时,自动重合闸装置均不应该进行合闸动作。
自动重合闸一.基本概念(1)瞬时性故障:在线路被继电保护迅速断开后,电弧即行熄灭,故障点的绝缘强度重新恢复,外界物体也被电弧烧掉而消失,此时,如果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恢复正常的供电,因此称这类故障为“瞬时性故障”。
(2)永久性故障:在线路被断开以后,故障仍然存在,这时即使再合上电源,由于故障仍然存在,线路还要被继电保护再次断开,因而就不能恢复正常的供电。
此类故障称为“永久性故障”。
二.基本要求1,在下列情况下,重合闸不应动作:1)由值班人员手动操作或通过遥控装置将断路器断开时;2)手动投入断路器,由于线路上有故障,而随即被继电保护将其断开时。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故障是属于永久性的,它可能是由于检修质量不合格、隐患未消除或者保安的接地线忘记拆除等原因所产生,因此再重合一次也不可能成功。
2,除上述条件外,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后,重合闸均应动作,使断路器重新合闸。
3,为了能够满足第1、2项所提出的要求,应优先采用由控制开关的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的原则来起动重合闸,即当控制开关在合闸位置而断路器实际上在断开位置的情况下,使重合闸起动,这样就可以保证不论是任何原因使断路器跳闸以后,都可以进行一次重合。
当用手动操作控制开关使断路器跳闸以后,控制开关与断路器的位置仍然是对应的。
因此,重合闸就不会起动。
4,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如一次式重合闸就应该只动作一次,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而再次跳闸以后,就不应该在动作;对二次式重合闸就应该能够动作两次,当第二次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而跳闸以后,它不应该再动作。
5,自动重合闸在动作以后,一般应能自动复归,准备好下一次再动作。
但对10KV及以下电压的线路,如当地有值班人员时,为简化重合闸的实现,也可采用手动复归的方式。
采用手动复归的缺点是:当重合闸动作后,在值班人员未及时复归以前,而又一次发生故障时,重合闸将拒绝动作,这在雷雨季节,雷害活动较多的地方尤其可能发生。
自动重合闸一、自动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自动重合闸(ZCH )装置是将因故障跳开后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
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大多数故障是瞬时性的,如: (1)雷击过电压引起绝缘子表面闪络。
(2)大风时的短时碰线。
(3)通过鸟类身体(或树枝)放电。
此时,若保护动——>熄弧——>故障消除——>合断路器——>恢复供电。
手动(停电时间长)效果不显著,自动重合(1”)效果明显。
作用:(P153)(1)对暂时性故障,可迅速恢复供电,从而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对两侧电源线路,可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
(3)可以纠正由于断路器或继电保护误动作引起的误跳闸。
应用:1KV 及以上电压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与架空线路的混合线路上,只要装有断路器,一般应装设ZCH (P153,最后一段)。
但是,ZCH 本身不能判断故障是瞬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
所以若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其不利影响: (1)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2)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恶化(因为在短时间内连续两次切断短路电流)。
据运行资料统计,ZCH 成功率60~90%,经济效益很高——>广泛应用。
二、对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1)动作迅速。
z u t t t +>,一般0.5”~1.5”。
tu ——故障点去游离,tz ——断路器消弧室及传动机构准备好再次动作。
(2)不允许任意多次重合,即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如一次或两次。
(3)动作后应能自动复归,准备好再次动作。
(4)手动跳闸时不应重合(手动操作或遥控操作)。
(5)手动合闸于故障线路不重合(多属于永久性故障)。
三、三相自动重合闸:(一)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一次重合闸:当线路上故障(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路)——>保护动作跳开三相——>重合闸起动——>合三相:故障是瞬时性的,重合成功;故障是永久性的,保护再次跳开三相,不再重合。
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自动重合闸是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种保护装置,其作用在于在断路器的操作中,当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地重合闸,恢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中,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第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要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重合闸之前,应该先保证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例如电压、频率、电流等,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重合闸时的速度重合闸时的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在重合闸时需要尽可能地保证重合闸速度较快,这样能够迅速地将电力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中,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的连续供电能力。
第三,自动重合闸的稳定性自动重合闸的稳定性也是必须要保证的,其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出现故障后,能够快速地判断故障,然后进行自动重合闸的操作。
二是在进行自动重合闸的操作时,要保证其不会出现误操作,从而降低重合闸过程中的风险。
第四,重合闸控制的灵活性在控制重合闸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控制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要求。
例如,在故障出现的情况下,需要自动重合闸,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人工操作也是必要的,这时候应该能够有效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五,重合闸保护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自动重合闸的可靠性,所需的各种保护装置也要足够的可靠。
例如,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和其他的控制系统,这些保护装置必须足够可靠,才能够保证自动重合闸的正常运行。
总之,自动重合闸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保护装置,其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需要在技术上足够可靠和稳定,还需要足够的灵活性,以能够适用不同的场景。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得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能够充分享受到电力带来的便捷和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