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输电线路的综合自动重合闸
- 格式:ppt
- 大小:364.00 KB
- 文档页数:26
论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的配合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的配合工作,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使故障加速切除,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很大地提高,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配合方式主要有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和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两种。
本文主要对上述配合方式进行讨论,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其实现配合的方法,进而明确了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适用场合。
引言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故障大多数是瞬时性故障,比如树枝或鸟类等物掉落在导线上引起的短路、由大风引起的短时碰线、雷电引起的绝缘子表面闪络等,在线路被继电保护障也随即消失。
此时,如果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重新闭合,就可以使供电恢复正常,从而使供电的可靠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操作人员手动合闸,也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但由于停电时间较长,用户电动机大多已停止旋转,所以其效果不显著。
为此在电力系统中采用了自动重合闸(ARD装置,即能自动迅速地将断开的线路断路器重新合闸的一种装置。
迅速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后,故障点的绝缘水平能够自行恢复,故、对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一)重合闸的起动方式。
在断路器正常跳闸时,重合闸应闭锁;事故跳闸时,重合闸应能起动。
为了区分正常跳闸和事故跳闸,一般有保护起动和不对应起动两种起动方式。
1、保护起动方式。
这种起动方式是利用线路保护动作于断路器跳闸的同时,使自动重合闸装置起动。
它对断路器误跳闸不能起纠正作用,适用于遥控的线路。
2、不对应起动方式。
这种起动方式是指断路器在“跳后” 位置,而控制开关在“合后”位置,两个位置是不对应的,表明断路器误动作或者因继电保护动作而跳闸,重合闸装置起动。
该起动方式适用于有人值班就地控制的变电所或者水电厂,于遥控场合。
不适用二)在正常跳闸时,应将自动重合闸装置闭锁。
其中:由操作人员通过遥控装置或手动操作将断路器断开时,重合闸不应起动; 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后,应将重合闸闭锁;当投入断路器时,如果线路上有故障,随即被继电保护将其断开时,重合闸不应起动; 桥形接线的主变差动保护或母线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因不属于线路故障,所以重合闸装置也应该闭锁。
论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的配合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网的不断扩容及电力负荷的逐步增加,对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保护装置,在电力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配合运行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自动重合闸是一种能够自动复归正常运行状态的保护器,主要功能是在电路故障后自动脱离电网并能够自动恢复运行。
重合闸器对保障电路的安全运行、减少停电时间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般在电压等级较高的电力系统中,都会安装自动重合闸以保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继电保护作为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保护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对设备进行快速的保护,同时将故障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
继电保护可以起到避免和消除故障的作用,保护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承担监测电路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功能,对保护电力设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是相互配合运行的,它们的作用是互相补充的。
自动重合闸主要是在故障恢复后,恢复电路的正常运行状态,而继电保护的作用则是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切断电路,防止电路故障导致设备的损坏。
同时,自动重合闸在运行时必须与继电保护配合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当故障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时,继电保护装置往往会发出停电信号,此时自动重合闸必须停止复归操作,以免故障再次发生。
但是,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的配合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当自动重合闸在电网故障后对电路进行自动复归时,如果复归的恢复时间过长,会导致低电压现象的发生,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时,需要继电保护配合,并及时进行保护,防范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自动重合闸和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者的配合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调配它们的作用和功能,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运行经历说明,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很多都属于暂时性,如雷击过电压引起绝缘子外表闪络,大风时短时碰线,通过鸟类身体放电,风筝绳索或树枝落在导线上引起短路等。
对于这些故障,当被继电保护迅速断开电源后,电弧即可熄灭,故障点绝缘可恢复,故障随即自行消除。
这时,假设重新使断路器合上,往往能恢复供电,因而减小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当然,重新合上断路器工作可由运行人员手动操作进展,但手动操作时,停电时间太长,用户电动机多数可能停转,重新合闸取得效果并不显著。
为此,在电力系统中,往往用自动重合闸〔简称ZCH〕代替运行人员手动合闸。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是发生故障最多元件,并且它故障大多属于暂时性,因此,自动重合闸在高压配电线路上得到极其广泛应用。
一、自动重合闸作用及要求在配电线路上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无疑会带来极大好处。
但由于自动重合闸装置本身不能判断故障性质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因此在重合之后,可能成功〔恢复供电〕,也可能不成功。
根据运行资料统计,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成功率〔重合闸成功次数/总重合次数〕相当高,约在60%~90%之间。
可见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给电力系统带来显著技术经济效益,它主要作用是:〔1〕在线路上发生暂时性故障时,迅速恢复供电,从而可提高供电可靠性;〔2〕在高压线路上采用重合闸,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稳定性,从而提高线路输送容量;〔3〕在电网设计与建立过程中,有些情况下由于采用重合闸,可以暂缓架设双回线路,以节约投资。
〔4〕可以纠正由于断路器机构不良,或继电保护误动作引起误跳闸。
由于自动重合闸装置本身投资低,工作可靠,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后可防止因暂时性故障停电而造成损失。
因此规程规定,在1千伏及以上电压架空线路或电缆与架空线混合线路上,只要装有断路器,一般都应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但是,采用自动重合闸后,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系统将再次受到短路电流冲击,可能引起电力系统振荡,继电保护应加速使断路器断开。
第六章自动重合闸第一节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及要求一、自动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架空线路故障大都是“瞬时性”的故障,在线路被继电保护迅速动作控制断路器断开后,故障点的绝缘水平可自行恢复,故障随即消失。
此时,如果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重新合上,就能够恢复正常的供电。
此外,也有“永久性故障”,“永久性故障”在线路被断开之后,它们仍然是存在的,即使合上电源,也不能恢复正常供电。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采用了自动重合闸装置,即是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非人工操作而跳闸后,能够自动控制断路器重新合上的一种装置。
二、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线路停电的次数。
•在高压输电线路上采用重合闸,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在架空线路上采用重合闸,可以暂缓架设双回线路,以节约投资。
•对断路器本身由于机构不良或继电保护误动作而引起的误跳闸,也能起纠正的作用。
但是,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时,它也将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如:(1)使电力系统又一次受到故障的冲击;(2)由于断路器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切断两次短路电流,而使其工作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三、对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正常运行时,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后,自动重合闸装置均应动作。
•由运行人员手动操作或通过遥控装置将断路器断开时,自动重合闸不应起动。
•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后,自动重合闸装置应尽快发出重合闸脉冲。
•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自动重合闸装置应有可能在重合闸以前或重合闸以后加速继电保护的动作,以便加速故障的切除。
•在双侧电源的线路上实现重合闸时,重合闸应满足同期合闸条件。
•当断路器处于不正常状态而不允许实现重合闸时,应将自动重合闸装置闭锁。
第二节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就是在输电线路上发生任何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将三相断路器断开时,自动重合闸起动,经0.5~1s的延时,发出重合脉冲,将三相断路器一起合上。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1.备有电源自动投入装置(aat):当工作电源或工作设备因故障被断开以后,能自动而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投人工作,使用户不停电的一种自动装置。
作用:①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节省建设投资②简化继电保护③限制短路电流、提高母线残余电压。
2.明备用:在正常情况下有明显断开的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装设有专用的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
暗备用: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断开的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而分段母线间利用分段断路器取得相互备用。
3.对aat装置的基本要求:①保证在工作电源确实断开后aat装置才动作。
(原因:防止将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投入到故障元件上,造成aat装置动作失败,甚至扩大事故,加重设备损坏程度)②无论因何种原因工作母线上的电压消失时,aat装置均应动作。
(解决措施:aat装置在工作母线上应设有独立的低电压启动部分,并设有备用电源电压监视继电器。
)③aat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
原因:多次投入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再次冲击。
④aat装置的动作时间,应使用户的停电时间尽可能短为宜。
原因:当工作母线上装有高压大容量电动机时,工作母线停电后因电动机反送电,使工作母线残压较高,投入备用电源时,如果备用电源电压和电动机残压之间的相角差又较大,将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而造成电动机的损坏。
⑤低压启动部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熔断器熔断时,aat装置不应动作。
防止其误动作措施是:低电压启动部分采用两个低电压继电器,其触点串联。
⑥应校验aat装置动作时备用电源的过负荷情况及电动机自启动情况。
4.备用变压器自动投入装置原理图5.aat装置的构成及作用:低电压启动部分(工作电源失去电压时,断开断路器);自动合闸部分(断路器断开后,又能自动合闸)。
第二章1.自动重合闸装置(arc):定义:将非正常操作而跳开的断路器重新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
作用:①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因瞬时性故障停电造成的损失,对单侧电源的单回线的作用尤为显著。
实验四 自动重合闸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动重合闸的作用2、了解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原理3、了解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之间如何配合工作二、基本原理1.DCH-1重合闸继电器构成部件及作用运行经验表明,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发生故障最多的元件,并且它的故障大都属于暂时性的,这些故障当被继电保护迅速断电后,故障点绝缘可恢复,故障可自行消除。
若重合闸将断路器重新合上电源,往往能很快恢复供电,因此自动重合闸在输电线路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由电阻电容放电原理组成的重合闸继电器所构成的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应用十分普遍。
图4-1为DCH-1重合闸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
图4-1 DCH-1型重合闸继电器内部接线图继电器内各元件的作用如下:(1)时间元件KT 用来整定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时间。
(2)中间继电器KAM 装置的出口元件,用于发出接通断路器合闸回路的脉冲,继电器有两个线圈,电压线圈(用字母V 表示)靠电容放电时起动,电流线圈(用字母I 表示)与断路器合闸回路串联,起自保持作用,直到断路器合闸完毕,继电器才失磁复归。
(3)其他用于保证重合闸装置只动作一次的电容器C 。
KAM 3KAM 1KT 2 1KAMIKAM 424 317RHL53RVKAM686R4R75RKT10 KAM 212CKT 1用于限制电容器C的充电速度,防止一次重合闸不成功时而发生多次重合的充电电阻器4R。
在不需要重合闸时(如手动断开断路器),电容器C可通过放电电阻6R放电。
用于保证时间元件KT的热稳定电阻5R。
用于监视中间元件KAM和控制开关的触点是否良好的信号灯HL。
用于限制信号灯HL上电压的电阻17R。
继电器内与KAM电压线圈串联的附加电阻3R(电位器),用于调整充电时间。
由于重合闸装置的使用类型不一样,故其动作原理亦各有不同。
如单侧电源和两侧电源重合闸,在两侧电源重合闸中又可分同步检定、检查线路或母线电压的重合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