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3
一、名著阅读题1.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农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以上选段出自(人名)的著作《》。
(2)以上节选的文字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2.《诫子书》,寄托着军事家诸葛亮对孩子的一份殷殷期盼;《曾国藩家书》,承载着政治家曾国藩对家训的一份宝贵传承;《________》传递着________(家)傅雷对儿子的一份温暖牵挂。
3.摘抄1: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摘抄2: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选段出自《___________》,作品处处体现着铁深情,父亲关心儿子___________(填人名)的生活与成长,平常的语言中蕴涵着深邃的道理和厚重的文化。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傅雷家书》中,傅雷从许多方面对儿子(1)_________(姓名)进行教育,依据书中内容填写表格5.阅读名著《傅雷家书》,回答问题。
①傅聪在遇到打击时,傅雷在信中这样写道“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于《傅雷家书》这样一本书信汇编,你觉得采取哪种阅读方法比较合适呢?说说理由。
一、名著阅读题1.下面对名著《傅雷家书》有关内容的描述中有错的两项是()A.在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二,真理第三。
B.傅雷给孩子的人生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C.音乐大师肖邦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D.傅雷说《矛盾论》及《实践论》可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
E.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
2.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听(_____)(谁的音乐)为例子。
3.某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邀你参加,完成相应空格。
小明说:“在1954年至1957年的书信中,傅雷提到最多的外国作曲家是A________。
”小华说:“《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用温和文雅的英语和作者打招呼,他就是鼎鼎大名的B_______。
”4.名著阅读。
他指着傅聪报告自已艺术活动的来信对我说:“你看,这孩子在艺术修养上确实已经成熟起来了,对这一点我是比较放心的。
我担心的是他身居异国,对祖国实况有所隔阂,埋头艺术生活,最容易脱离实际,脱离政治,不要在政治上产生任何失误,受到任何挫折才好。
”(选自《傅雷家书》代序)(1)从选文中看,傅雷特别关心儿子的艺术修养和做人,他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2)说说你是如何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来阅读《傅雷家书》的?5.名著阅读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_______、_______的家信摘编。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他翻译的作品达34 部,他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的.5、《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 年至 1966 年6 月的186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6、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 -- 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7、《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写信时间为1954 年至 1966 年六月。
8. 在 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9、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10、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11、杰维茨基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12、. 《傅雷家书》在12 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矛盾论》及《实践论》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13、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4、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15、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16、今日之下,你已经过掉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博、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傅雷家书》复习资料一、傅雷个人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傅雷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无论占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时间都非常短促,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以“稿费”谋生计,未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
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里斯朵夫》。
在这些巨著中,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的,当属《傅雷家书》。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养的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书。
1957年,傅以“亲美”、“反苏”的罪名被上海市作协开会批判凡十次之多,但因拒不承认“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无法戴帽,而到1958年的“反右补课”中,傅却再也无以幸免。
专题07傅雷家书(解析版)【考点穿透】《傅雷家书》一览表(一)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在线1.(2022·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学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傅雷家书》中有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给天下父母子女以强烈感染与深刻启迪。
C.《海底两万里》想象丰富,全书用第三人称,语言平实,将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
D.《简·爱》中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着后,便毅然离开,可见她是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格的女性。
E.《水浒传》中林冲是刻画最成功的人物之一,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火烧草料场、智取生辰纲、火并王伦等情节都与他有关。
2.(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请结合以下两部名著的选段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A.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B.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
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
这样才不冤枉。
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
你多看看文艺创作上所描写的一些优秀党员,就有那种了不起的耐性,肯一再地细致地说服人,从不动火,从不强迫命令。
这是真正的好榜样。
而且存了这种心思,你也不会再烦恼;而会把斗争当作日常工作一样了。
要坚持,要贯彻,但是也要忍耐!(有校改)(1)A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
(2)A段中“我”因什么事情“急急诵读”?并结合原文内容,简要说说故事的结局。
“名著阅读”系列之二:《傅雷家书》一、内容简介《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傅聪的信件。
洋洋万言,字字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的精神感动。
信中有对过去教育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人成才的人生真谛。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
父子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二、阅读感受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感染启迪。
三、阅读指导:滴血的父爱(一)掏心掏肺的爱。
在家书中傅雷夫妻总能尽可能亲切地称道:亲爱的聪儿!亲爱的孩子!似乎在抚慰又似乎在轻轻的呼唤在外的游子。
【读名著】《傅雷家书》傅雷谈“⽭盾与克服”
⼈没有苦闷,没有⽭盾,就不会进步。
有⽭盾才会逼你解决⽭盾,解决⼀次⽭盾即往前迈进⼀步。
到晚年⽭盾减少,即是⽣命将要告终的表现。
没有⽭盾的⼀⽚恬静只是⼀个崇⾼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并不是⼀个好现象。
凭了修养的功夫所能达到的和平恬静只是极短暂的,⽐如浪潮的尖峰,⼀刹那就要过去的。
或者理想的平和恬静乃是微波荡漾,有⽭盾⽽不太尖锐,⽽且随时能解决的那种精神修养,可绝⾮⼀泓死⽔:⼀泓死⽔有什么可羡呢?我觉得倘若苦闷⽽不致陷⼊悲观厌世,有⽭盾⽽能解决(⾄少在理论上认识上得到⼀个总结),那么苦闷与⽭盾并不可怕。
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导致⾝⼼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做游戏⼈⽣的态度。
从另⼀⾓度看,最伤⼈的(对⼰对⼈,对⼩我与集体都有害的)乃是由passion [激情]出发的苦闷与⽭盾,例如热衷名利⽽得不到名利的⼈,怀着野⼼⽽明明不能实现的⼈,经常忌妒别⼈、仇恨别⼈的⼈,那⼀类苦闷便是于⼰于⼈都有⼤害的。
凡是从⾃卑感⾃溺狂等等来的苦闷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对⾃⼰也是致命伤。
反之,倘是忧时忧国,不是为⼩我打算⽽是为了社会福利、⼈类前途⽽感到的苦闷,因为出发点是正义,是理想,是热爱,所以即有⽭盾,对⼰对⼈都⽆害处,倒反能逼⾃⼰做出⼀些⼩⼩的贡献来。
但此种苦闷也须⽤智慧来解决,⾄少在苦闷的时间不能忘了明哲的教训,才不⾄于转到悲观绝望,⽤灰⾊眼镜看事物,才能保持健康的⼼情继续在⼈⽣中奋⽃——⽽唯有如此,⾃⼰的⼩我苦闷才能转化为⼀种活泼泼的⼒量⽽不仅仅成为愤世嫉俗的消极因素;因为愤世嫉俗并不能解决⽭盾,也就不能使⾃⼰往前迈进⼀步。
由此得出⼀个结论,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盾妨碍我们愉快的⼼情。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封信》阅读练习及答案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填空题1、傅雷是我国著名⽂学翻译家、⽂艺评论家。
他翻译的作品达34 部,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于法国⽂学的译介⼯作。
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届优秀青年读物”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
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的.5、《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1954年⾄1966年6⽉的186封书信,最长的⼀封七千多字。
6、傅雷夫妇作为中国⽗母的典范⼀⽣苦⼼孤诣,哎⼼沥⾎培养的两个孩⼦:傅聪--著名钢琴⼤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7、《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写信时间为1954 年⾄1966年六⽉。
8.在,傅雷表明了⾃⼰⽣活的准则,学问第⼀艺术第⼀真理第⼀。
9、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母应该给孩⼦的⼈⽣信条是:先为⼈,次为艺术家,再为⾳乐家,终为钢琴家。
10、作为⽗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传统⽂化修养⽅⾯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冷暖、开⽀等⽇常⽣活以及婚姻家庭⽣活的每⼀个细枝末节。
11、杰维茨基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12、.《傅雷家书》在12⽉的家信中,傅雷说“⽑选”中的《⽭盾论》及《实践论》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
13、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4、傅雷告诫⼉⼦,过多的⾳乐能⿇痹⼈的感觉,使表演缺少⽣⽓与新鲜感,从⽽损害⾃⼰的艺术,长此以往,⼤有成为钢琴匠,甚⾄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15、傅雷告诉⼉⼦,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去克服,不⾄于失掉信⼼!⼈⽣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16、今⽇之下,你已经过掉了这⼀道骄傲⾃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博、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二、名著大阅读《傅雷家书》[一](18分)傅雷家书(节选)①期待了一个月的结果终于揭晓了,多少夜没有好睡,十九日晚更是神思恍惚,昨(二十日)夜为了喜讯过于兴奋,我们仍没睡着。
先是昨晚五点多钟,马太太从北京来长途电话;接着八时许无线电报告(仅至第五名为止),今晨报上又披露了十名的名单。
难为你,亲爱的孩子!你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没有辜负祖国的寄托,没有辜负老师的苦心指导,同时没辜负波兰师友及广阔群众这几个月来对你的鼓励!②也许你觉得应该名次再前一些才好,告诉我,你是不是有“美中缺乏”之感?可是别忘了,孩子,以你离国前的根基而论,你七个月中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这次比赛也已经尽力而为。
不但如此,这七个月的成绩已经近乎奇迹。
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
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洁,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③回想到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你从北京回来,我同意你去波兰学习,但不鼓励你参加比赛,还写信给周巍峙要求不让你参加。
想你初到海滨时,也不见得有多大信心吧?可见这七个月的学习,上台的经验,对你的帮助简直无法形容,非但出于我们意料之外,便是你以目前和七个月以前的成绩相比,你自己也要觉得出乎意料,是不是?④再想到一九四九年第四届比赛的时期,你流浪在昆明,那时你的生活,你的苦闷,你的渺茫的前途,跟今日之下相比,不像是做梦吧?谁想得到,五一年回上海时只弹《“悲怆”奏鸣曲》还没弹好的人,五年以后会在国际乐坛的竞赛中名列第三?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
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芒的开场。
⑤回过来说: 。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17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篇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选编了《傅雷家书》两则,在这两则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儿子的爱。
第一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成功的时候。
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是艺术上的知音。
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颂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
《博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这真是知子莫如父,傅雷似乎早就预料到儿子的这种情绪了。
紧接着又说“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安慰儿子,向父母诉苦是人之常情,遭遇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谁也难免的。
作为父亲不能教条主义地说,这不能,那不能,连用了几个形象的比喻,告诫儿子,不要过分悲伤、消沉。
如“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这就是朋友式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比山还高大,比海还宽阔。
名著阅读《傅雷家书》一、作者与作品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中的大部分作品。
其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在信中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2.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
3.《傅雷家书》曾荣获“”,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间的封书信,最长的一封有七千多字。
4.《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A.对妻子的挚爱B.对孩子的教育C.对朋友的怀念D.对学生的教导二、主题内容5.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为例子的。
6.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 1959.10.1 )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会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甚至的危险。
7.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以上文段选自《》。
文中的父亲要求( 人名 )做一个真诚的人。
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以上文段选自《傅雷家书》,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悉心的关怀与指导,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的态度。
【名著阅读】一、《傅雷家书》1.《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及夫人朱梅馥写给__ __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
2.《傅雷家书》是一本_ __,也是___ _ __,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3.《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了一个年轻人__ _、___ __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__ ,做事要___ __,礼仪要___ __;遇困境__ _,获大奖___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 _ __。
4.[原创]下列有关《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C.傅雷教导儿子“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为不起兴趣”时,是以听肖邦的音乐为例。
D.傅雷在家书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
”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
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
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
这段文字摘自傅雷1954年11月23日夜写给儿子___ 的信,信中他希望儿子达到“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指的是___ _ _ _ _ _ _ _ __。
《傅雷家书》阅读材料一.作者介绍: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二.作品简介:一本集子,收录了多封,最长的一封信长达 7000 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在信中,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儿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比提出意见和建议。
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三.艺术特色:①以书信的形式;②真情的流露;③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四.主要情节:①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告诫儿子应怀有赤子之心;②儿子在精神消沉时,告诫儿子应该坚强。
五.精彩语句: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②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③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④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⑤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⑥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六.人物性格特点:①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教子有方、关爱儿子、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②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③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认真、热爱音乐。
④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七.阅读感受: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有深远作用。
;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相关习题一.填空题:1.。
2.3. 20 世纪 30 年4.5.《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先生年的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6.7.方式对儿子的生活、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8.谨,礼仪要得体。
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9.10在11.末节。
12.14.《傅雷家书》在12看,15.。
16.17.18.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19.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20.今日之下,你已经过掉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21.22.不要再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 force23.24.25.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26.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27.当今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知识增长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二.选择题:1.傅雷的儿子是…………………………………………………………………………【A C】A.傅聪B.傅作义C.傅敏2.傅雷是一个()的父亲…………………………………………………………【 A 】A.严厉尽责B.慈祥仁厚C.和蔼可亲3.《傅雷家书》凝聚着作者对()的爱…………………………………………【 A 】A.祖国、儿子B.父母C.妻子4.傅雷的长子是…………………………………………………………………………【 B 】A.傅敏B.傅聪C.傅震5.傅雷通过()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 C 】A.当面教诲B.电话C.书信6.傅雷对儿子的指导,都像()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A 】A.良师益友B.老师C.好朋友7.傅雷写第一封家书的目的是…………………………………………………………【 B 】A.告之家里情况B.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消沉8.傅雷写第二封信的目的是……………………………………………………………【 B 】A.提醒儿子加强学习B.提醒儿子在取得成功时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9.傅雷希望儿子成为()的人……………………………………………………【 C 】A.严肃正直B.随和C.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10.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 C 】A.《资治通鉴》B.《论语》C.《人间词话》11.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 C 】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B.随遇而安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12.傅雷用()来指导儿子的艺术修养…………………………………………【 C 】A.教授钢琴B.听音乐C.书信的方式13.傅雷翻译过的作品有………………………………………………………………【ABC】A.《艺术哲学》B.《约翰·克利斯朵夫》C.《欧也妮·葛朗台》14.傅雷曾翻译过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 A 】A.《人间喜剧》B.《战争与和平》C.《复活》15.《傅雷家书》是一部………………………………………………………………【 A 】A.苦心孤诣的教子篇B.励志篇C.随笔16.傅聪最后成为了()大师……………………………………………………【 B 】A.翻译B.钢琴C.书法17.傅雷是我国著名的()家……………………………………………………【 A 】A.翻译B.钢琴C.书法18.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的艺术家………………………………………【 A 】A.德艺兼备、人格卓越B.技艺精湛19.傅雷教育儿子待人要____,做事要____。
………………………………………【 A 】A.谦虚、严谨B.严肃、认真C.随和随意20.傅雷一生中任何时期,都没忘记对()的忠诚……………………………【 C 】A.爱情B.朋友C.文学21.傅雷说,他最不赞成………………………………………………………………【 A 】A.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B.做错以后情绪不高C.做错以后若无其事22.《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______的………………………………………………【A B】A.傅聪B.傅敏23.傅雷通过书信训练傅聪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 B 】A.情怀B.思想C.情商24.傅雷说,人总得常常()自己,不()就解决不了问题……………【 B 】A.放纵B.强迫C.教育25.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 A 】A.艺术B.书籍C.书法26.()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A 】A.辛酸的眼泪B.优异的成绩C.周游世界27.人一辈子都在()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 A 】A.高潮、低潮B.平常C.烦恼28.下列选项中与傅雷的教育观念不同的一项是……………………………………【 D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B.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
C.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D.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9.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下列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E 】A.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
B.文学作品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
C.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
D.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
E.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精读的方法。
三.简答题:1.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答: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2.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答: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3.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答: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
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
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4.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答: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5.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 1954 年 12 月 27 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答:“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
6.通读全书之后,请总结你心中的傅雷形象。
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
我心中的傅雷老师形象如下:答:①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
书中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傅雷老师对儿子的疼爱和牵挂。
傅雷老师通过家书,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心态,怎样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