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熔化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29
浮法玻璃的熔化将合格的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形成均匀的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玻璃的熔制。
熔制是玻璃制造中的重要部分,玻璃的产量、质量、制造成本、单位产品的能耗、熔窑寿命等都与熔制有密切关系。
玻璃的许多缺陷也是在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制定合理的熔制工艺制度,进行合理的熔制才能熔制出好的玻璃液,这是生产出优质玻璃的重要保证。
玻璃的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反应。
这些现象和反应结果,使配合料的机械混合物变成了复杂的玻璃液。
加热时大致发生以下变化:物理过程:配合料加热时吸附的水分蒸发排除,某些单晶组分熔融,某些组分的多晶转变,个别组分的挥发(Na2O K2O SiF4等)。
化学过程:固相反应,各种盐类分解,水化物分解,化学结合水排除,组分单的相互反应及硅酸盐形成。
物理化学过程:低共熔物的生成,组分及生成物间的相互溶解,玻璃液和炉气介质间的相互作用,与耐火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和其中夹杂气的作用等。
配合料各组分在熔化时发生的这些变化及发生变化的次序及对熔化过程的影响都与配合料的性质有关。
分解CaCO3 CaO+CO2,在400℃开始Na2CO3与煤粉之间的固相反应NaCO4+2C NaCO3+CO2,500℃进行的很快;500℃开始Na2S变为Na2CO3,Na2S+ Ca2CO3 Na2CO3+CaS。
573℃β-石英α-石英。
340-620℃镁钠复盐与SiO2反应生成碳酸盐, MgNa2(CO3)2+2SiO2= MgSiO3+Na2SiO3+2CO2450-700℃MgCO3与SiO2作用MgCO3+SiO2 MgSiO3+CO2. 620℃MgCO3分解最快,继续升温分解减慢。
585-900℃镁钠复盐与SiO2反应形成硅酸盐, CaNa2(CO3)2+SiO2 CasiO3+Na2SiO3+2CO2. 600-900℃ CaCO3与SiO2作用生成硅酸盐, Na2CO3+SiO2Na2SiO3+CO2 生成低共熔混合物,玻璃形成阶段开始:740℃ Na2SO4-Na2S; 750℃ Na2S-Na2CO3; 780℃ Na2CO3-CaNa2(CO3)2; 795℃Na2SO4-Na2CO3; 865℃ Na2SO4-Na2SO3 865℃ Na2S. CaS与SiO2反应形成硅酸盐,Na2S+Na2SO4+SiO2 Na2SiO3+SO2+S. 855℃没起反应的Na2CO3开始熔融,885℃Na2SO4熔融。
浮法玻璃熔窑的热修保窑讲课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浮法玻璃熔窑的热修一、热修的相关知识:(一)、影响熔窑使用寿命的五大因素:1、熔窑的设计:熔窑的设计尺寸,熔化部与冷却部搭配是否合理,小炉对数和吹出口尺寸是否能满足设计能力等。
将给熔化和成型工艺造成影响。
也直接影响熔窑使用寿命。
2、砌筑施工质量,砌筑时砖缝是否按要求控制,炭浆是否饱满,砖材是否混用,膨胀缝留设是否合理,碹体是否严密吻合等都将影响熔窑使用寿命。
3、烤窑质量:熔窑要严格按升温曲线进行,大碹拉条要根据大碹膨胀情况及时松紧。
池壁砖烤窑中尽可能减少炸裂或无炸裂,池壁风合理安排送风。
各部位顶丝要及时松紧等,只有好的烤窑质量才能更好地延长熔窑使用寿命。
4、熔化质量:熔化工艺的稳定是延长熔窑寿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包括火焰角度、长度、窑压控制,热点温度的控制和稳定,燃料的选用,泡界线和拉引量的稳定等。
5、热修质量:热修方案的合理制定,热修材料的合理使用,侵蚀严重部位的合理保护,热修内在质量的有效性等。
(二)、耐火材料的分类:1、按耐火度分类:①普通耐火材料:耐火度1580℃~1770℃②高级耐火材料:耐火度1770℃~2000℃③特级耐火材料:耐火度2000℃以上。
2、按气孔率分类①烧结材料②不烧结材料③热压制品,将耐火原料配合料加热到热塑状态压制而成,压制成型后再轻烧。
④熔融浇注材料4、按化学组成分类SiO2系统材料 Al2O3-SiO2-ZrO2系统材料SiO2-Al2O3系统材料 MgO系统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是由骨料和一种或多种结合剂组成的混合料,有的以交货状态直接使用,有的加一种合适的液体调配后使用。
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1、整体构筑和修补用材料①耐火捣打料:使用前无粘附性的材料,它由骨料和结合剂组成,如有必要加入液体。
②耐火可塑料:由骨料、结合剂和液体组成,具有可塑的粘稠性,以交货状态直接使用。
玻璃培训玻璃培训资料第一章:玻璃基础知识:1、玻璃的定义:一种较为透明的液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2、平板玻璃主要分为三种: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无槽两种)、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
由于浮法玻璃由于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劳动生产率高及利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浮法玻璃正成为玻璃制造方式的主流。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配料:砂、石灰石、白云石、纯碱、芒硝融化:融化温度高达1650摄氏度成形: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
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
退火: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
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后成形。
切割和包装。
3、按厚度可分为:3.2、4、5、6、8、10、12、15、19mm等。
4、按玻璃的透光率可分为普通透明玻璃和超白玻璃两种。
5、按颜色可分为:F绿、H绿、本体蓝、欧洲灰、水晶灰(南玻特有,据悉山东金晶已着手调制此色片)等。
第二章:玻璃深加工内容:1、钢化及半钢化1.1、钢化: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通过钢化炉加热到接近的软化点,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在其表面形成均匀的压应力,而内部形成张应力,使其机械强度提高,有效的改善了玻璃的抗风压和抗冲击性能。
钢化玻璃相对于普通平板玻璃来说,具有两大特征: 1) 前者强度是后者的数倍,抗拉度是后者的3倍以上,抗冲击是后者5倍以上。
2) 钢化玻璃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会以无锐角的颗粒形式碎裂,对人体伤害大大降低。
1.1.1、钢化玻璃可分为水平钢化和弯钢化两种。
一般我们所提及的钢化均指水平钢化。
弯钢化玻璃是指玻璃在经过钢化炉后,还未冷却前,将玻璃弯成规定的形状,但形状必须是圆的一部分。
1.2、半钢化:半钢化玻璃与钢化玻璃的工艺方法相近,只是冷却速度较慢,因此表面应力小于钢化玻璃,其强度只是普通玻璃的2倍。
浮法玻璃熔制技术1、浮法玻璃熔制技术工艺流程浮法玻璃的熔制过程是将合格的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纯洁、透明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是浮法玻璃制造过程中的主要过程之一。
熔制速度和熔制的合理性对玻璃的产量、质量、合格率、生产成本、燃料消耗和池窑寿命等影响很大。
浮法玻璃熔制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2、玻璃熔制工艺原理浮法玻璃的熔制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的进行与玻璃的产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
各种不同配合料在熔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见下表:各种不同配合料在熔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根据熔制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从加热配合料到最终成为符合成型要求玻璃液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硅酸盐形成阶段、玻璃液形成阶段、玻璃液澄清阶段、玻璃液均化阶段和玻璃液冷却阶段。
直观地,也可分为配合料堆的反应烧结阶段;硅酸盐形成及其熔化物熔化阶段,主要是残余石英砂溶解于已形成的硅酸盐中;澄清消除气泡阶段,主要是降低各种气体在玻璃液中的过饱和程度;逐渐冷却至成型温度阶段。
〔1〕硅酸盐形成阶段配合料入窑后,在800~1000℃温度范围发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反应,如粉料受热、水分蒸发、盐类分解、多晶转变、组分熔化以及石英砂与其他组分之间进行的固相反应。
这个阶段结束时,大部分气态产物从配合料中逸出,配合料最后变成由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
硅酸盐形成速度取决于配合料性质和加料方式。
〔2〕玻璃形成阶段当温度升到1200℃时,烧结物中的低共熔物开始熔化,出现了一些熔融体,同时硅酸盐与未反应的石英砂粒反应,相互熔解。
伴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硅酸盐和石英砂粒完全熔解于熔融体中,成为含大量可见气泡、条纹、在温度上和化学成分上不够均匀的透明的玻璃液。
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硅酸盐形成阶段与玻璃形成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即在硅酸盐阶段尚未结束时,玻璃液形成阶段已经开始,并且硅酸盐形成进行得极为迅速,而玻璃液形成却很缓慢。
第一章:浮法玻璃原料1-1 概述用于制备浮法玻璃配合料的各种物质,统称为浮法玻璃原料。
制造浮法玻璃的大部分矿物原料如硅砂、砂岩、白云石、石灰石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根据它们的用量和作用不同,分为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两类。
主要原料系指往浮法玻璃中引入各种组成氧化物的原料,如硅砂、白云石、石灰石、长石、纯碱等。
按所引入的氧化物的性质,又分为酸性氧化物原料、碱金属氧化物原料、碱土金属和二价金属氧化物原料、多价金属氧化物原料。
按所引入的氧化物在玻璃结构中的作用,又分为玻璃形成氧化物原料、中间体氧化物原料、网络外体氧化物原料。
辅助原料是指使浮法玻璃获得某些必要的性质和加速熔制过程的原料。
它们的用量少,但它们的作用并不是不重要的。
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澄清剂、着色剂、脱色剂、乳浊剂、氧化剂、助熔剂等。
在制造浮法玻璃时,各种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经过极其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除部分气体逸出外,其余绝大部分都被熔融成均质透明的玻璃液。
原料不但决定了平板玻璃的工艺性能,还直接影响着玻璃的质量、能耗、成本和熔窑寿命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因此,只有玻璃的化学组成选择合理、原料成分稳定、配合料的组成均匀,再加上稳定的熔化和成型作业,才能获得化学成分均匀和温度均匀的玻璃液,为玻璃的优质高产打下基础。
相反,对于原料的采购、管理、加工和配合等工艺过程的微小疏忽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因为一个现代化的大、中型浮法玻璃熔窑里容纳着一两千吨玻璃液,每天要投入数百吨配合料,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是连续作业,环环紧扣,彼此影响很大,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就会造成质量事故,其影响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
平板玻璃生产“大四稳”操作经验,即原料稳、燃料稳、熔化稳和成型稳,把原料的稳定作为基础就是这个道理。
1-2 主要原料1-2.1 引入酸性氧化物的原料(一)引入二氧化硅的原料二氧化硅SiO2,相对分子质量 60.09 , 密度 2.4~2.65g/cm3, 熔点1710℃,它是形成玻璃的主体,也是构成玻璃的基础。
浮法玻璃熔化培训资料广州南玻员工培训资料熔化部分一、应知部分熔化部分的现场操作,几乎都是在高温环境下完成的。
操作者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使用防护镜、防热手套等。
1、什么是重油?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
2、重油的主要成分及特点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
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
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3、重油燃烧所需的空气量1)按重油主要成分CH4进行理论计算,完全燃烧1KG重油需要空气量约13.20Nm3的空气量,需要雾化气量:0.83 Nm34、料堆、泡界线和热点的定义1)料堆:窑内漂浮在玻璃上面的未熔化的生料。
2)泡界线:窑内热点附近泡沫区边缘与熔化好的玻璃液之间整齐、明晰的分界线。
3)热点:熔化温度曲线上的最高温度点5、影响泡界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能造成泡界线位置、形状发生变化的因素较多,最主要的因素如下:1)熔化温度变化 (燃料热值变化、燃料量的变化、风火配比变化等)。
2)拉引量变化。
3)投料作业不正常,窑内发生偏料等。
4)配合料变化:如水份、均匀度、碎玻璃比例波动。
5)原料的粒度、成分变化等。
6)火焰的长短、高低、刚性等。
6、熔化部分的重要温度点有哪些?1、上部温度点➢1#小炉、4#小炉、末对小炉对应的热电偶和小炉腿温度点➢澄清部、冷却部和蓄热室顶温度点2)底部温度点➢池底温度各点➢烟囱根部温度点➢烟道温度各点7、火焰气氛有哪几类?火焰气氛通常分为: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三类。
8、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的定义1)氧化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大于理论需要量而有富余时的火焰气氛性质。
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明亮。
浮法玻璃工艺知识1.浮法工艺框图工艺流程简述:石料堆场粗碎细碎合格粉料分加别称量混合输送至窑头料仓熔化成型退火切裁(纵、横) 装箱入库现在只有少量的白云石、石灰石、长石小块料进厂破粉碎,其它料都是合格的粉料进厂。
原料车间的环境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强调也大大降低。
原料车间制备好的混合料由带式输送机送到浮法联合车间,同时称量后的碎玻璃均匀地撒在带式输送机上,一并进入窑头料仓,仓内配合料由投料机将料推入熔窑。
配合料经高温熔化、澄清、均化、冷却后形成合格的玻璃液流入流液道,并由流液道调节闸板控制进入锡槽的玻璃液量;温度约1050℃左右的玻璃液从流液道流入锡槽内的锡液面上,随即自然摊平、展开,并经机械拉引、挡边和拉边机的控制,形成所要求的宽度和厚度的玻璃带,并在行进中逐渐冷却至600℃时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进行退火、冷却,低于70℃离开退火窑进入冷端机组。
2.浮法玻璃的解释顾名思义是将合格的玻璃液流入熔融金属锡表面上铺开,并经摊平、抛光、展薄、冷却而产生的平板玻璃的一种生产工艺。
因其漂浮在锡液表面的一种成型方法而得。
3.玻璃原料的化学成份主要原料:砂岩、长石、白云石、石灰石、纯碱、芒硝、煤粉共七种。
辅助原料:碎玻璃1)砂岩粉(SiO2 ) SiO2是构成玻璃的骨架,占原料的70%。
其熔点较高,粘度大,熔化困难。
2)长石(Al2O3、SiO2),主要提供Al2O3,是稳定剂,占原料的4--5%,对玻璃的液的粘度影响大,用量多,熔化澄清困难,板面出现波筋、线道等。
3)白云石(MgCO3、CaCO3),主要提供MgO,是稳定剂,占原料的18%,4)石灰石(CaCO3、MgCO3),主要提供CaO,是稳定剂,占原料的6%CaO含量过高,玻璃易析晶,玻璃板发脆易炸裂。
5)纯碱(Na2CO3),提供Na2O,是助熔剂Na2O熔点低,粘度较小,可增加玻璃液的流动性,还能大大减小玻璃的析晶倾向。
6)芒硝(Na2SO4),提供Na2O,是助熔剂和澄清剂。
广州南玻员工培训资料熔化部分一、应知部分熔化部分的现场操作,几乎都是在高温环境下完成的。
操作者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使用防护镜、防热手套等。
1、什么是重油?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
2、重油的主要成分及特点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
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
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3、重油燃烧所需的空气量1)按重油主要成分CH4进行理论计算,完全燃烧1KG重油需要空气量约13.20Nm3的空气量,需要雾化气量:0.83 Nm34、料堆、泡界线和热点的定义1)料堆:窑内漂浮在玻璃上面的未熔化的生料。
2)泡界线:窑内热点附近泡沫区边缘与熔化好的玻璃液之间整齐、明晰的分界线。
3)热点:熔化温度曲线上的最高温度点5、影响泡界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能造成泡界线位置、形状发生变化的因素较多,最主要的因素如下:1)熔化温度变化(燃料热值变化、燃料量的变化、风火配比变化等)。
2)拉引量变化。
3)投料作业不正常,窑内发生偏料等。
4)配合料变化:如水份、均匀度、碎玻璃比例波动。
5)原料的粒度、成分变化等。
6)火焰的长短、高低、刚性等。
6、熔化部分的重要温度点有哪些?1、上部温度点➢1#小炉、4#小炉、末对小炉对应的热电偶和小炉腿温度点➢澄清部、冷却部和蓄热室顶温度点2)底部温度点➢池底温度各点➢烟囱根部温度点➢烟道温度各点7、火焰气氛有哪几类?火焰气氛通常分为: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三类。
8、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的定义1)氧化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大于理论需要量而有富余时的火焰气氛性质。
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明亮。
2)中性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等于理论需要量时的火焰气氛性质。
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较明亮。
3)还原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略小于理论需要量时的火焰气氛性质。
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较浑暗。
9、熔窑有哪些附属设施?1)搅拌器、冷却水包、投料机2)空气交换器、总烟道截断闸板、总烟道调节闸板、支烟道闸板3)助燃风系统2)冷却风系统3)稀释风系统4)燃烧系统5)液位计检测系统等10、重要的熔化工艺指标有哪些?1)窑压:要求微正压。
2)温度:主要控制1#小炉、热点、熔化部后山墙碹顶温度、冷却部和流道温度。
3)料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20 mm~200mm,视投料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4)料堆和泡界线位置:根据玻璃品种(颜色)、配合料组成、拉引量等的不同而不同,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6对小炉的熔窑,料堆位置不超过3#小炉,泡界线位置不超过4号半小炉;7对小炉的熔窑,料堆位置不超过4#小炉中心线,泡界线位置不超过5号半小炉。
5)液面高度:液面高度由液面自控系统控制,控制精度可达到±0.1 mm。
液面位置一经设定,不得随意调整。
2.熔窑主要部位的名称和作用。
1)熔化部配合料熔化、澄清、均化的部位,一般分为熔化带和澄清带。
2)卡脖熔化部和冷却部的分隔部份。
可分为火焰空间分隔部份和玻璃液分隔部份。
3)冷却部熔化好的玻璃进一步冷却、均化的部位。
4)小炉连接熔化部和蓄热室的通道,是空气进入窑内和废气排出窑外的通道。
小炉前端具有一定倾角,助燃空气通过小炉后以一定倾角喷入窑内与重油混和,帮助重油燃烧。
5)蓄热室通过格子砖周期性的吸收烟气的热量,降低烟气温度,放出热量,加热助燃空气,提高熔化温度,从而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6)烟道将烟气引向烟囱的通道。
7)烟囱利用烟气和大气的温度差产生排烟所需的抽力。
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引到高空排放,减小局部大气污染。
3.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换火?1)生产过程中,在一侧蓄热室,由于格子砖的温度比助燃空气温度高,格子砖对空气进行加热,随着时间的延长,格子砖温度和空气的预热温度越来越低。
2)与此同时,地另一侧,由于烟气温度比格子砖高,烟气对格子砖进行加热,随着时间的延长,格子砖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3)为保证一侧助燃空气有一定的预热温度,有利燃烧达到高温和另一侧格子砖温度不超过其耐火度,所以要进行换火。
12. 鼓泡在生产中的作用鼓泡是将净化的压缩空气,从窑底鼓泡管鼓入玻璃液中,使它在熔窑深层的玻璃液中产生一定压力的气泡,并迅速上升到玻璃液的表面而破裂,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吸收玻璃中的小气泡,使其自身迅速长大,并搅动四周玻璃液,起到强制均化和促进澄清的作用。
13蓄热室的工作原理和作用1)工作原理:当窑内高温废气由上而下通过小炉进入蓄热室时,将蓄热室内的格子体加热,此时格子体的温度逐渐升高,积蓄到一定的热量,换火后,助燃室气由下而上经蓄热室底烟道进入蓄热室时,蓄热室内的格子体用积蓄的热量来预热空气,此时格子体的温度逐渐降低。
2)作用:利用格子砖作为废气余热利用设备,能提高熔窑的热效率,提高空气的预热温度,所以既提高火焰温度又能降低燃料的消耗量,从而降低成本。
14. 浮法玻璃生产中,投料池起什么作用配合料由此投入窑内,投料池还起预熔的作用,使入窑的料堆表熔融,可减少窑内粉料飞扬。
15玻璃液中的气泡以那些来源1)配合料空隙中带入的空气,使玻璃液夹有氧气和氮气2)各种盐类的分解,使玻璃液中夹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二氧化硫等3)随温度升高在玻璃液中进行的一些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4)易挥发物质的挥发以及水分的蒸发5)窑压减少时玻璃液中溶解度气体重新从玻璃中析处形成气泡6)耐火材料带入的气体,包括耐火材料气孔中排出的空气和耐火材料被侵蚀后分解的气体16.卡脖深层水包的作用1)减慢熔化部出口端前进流的速度,使玻璃液在热区停留较长时间,从而得到良好的澄清。
2)有助于冷却部中玻璃液的热调节。
3)减少了玻璃液由冷却部向熔化部的回流量,也即减少了二次加热,并使澄清部队温度提高。
4)阻挡熔化部的浮渣进入冷却部。
17.影响泡界线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熔化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泡界线稳定的主要因素,当温度升高时,配合料熔化速度加快,泡界线变近;当温度降低时,配合料熔化速度变慢,泡界线变远。
2)熔窑横向温差的影响:熔窑的横向温差大,就会造成偏料,料偏使泡界线也偏,泡界线的位置和形状就不正常。
3)拉引量变化的影响:拉引量加大,如不及时提高熔化温度,泡界线就变远;拉引量变小,又会使泡界线变近。
4)投料操作的影响:投料操作要均衡,否则会使泡界线变化。
投料量大时,泡界线变远;投料量小时,泡界线变近。
5)原料的成份、水分及生熟料比例变化的影响:原料中硅铝质原料增加,会使熔化困难,泡界线变远;配合料中助熔剂增加或熟料比例变大,会使泡界线变近;配合料水分过大,吸热量大,熔化困难,泡界线变远。
6)喷枪角度的影响:喷枪安装的角度不合适或生产中发生变化也会影响泡界线的正常与稳定。
18.火焰调节的基本准则1)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燃烧的火焰与小炉口的耐火材料接触,否则,将会降低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碳的沉积,掉入玻璃液中,会成小气泡的缺陷源,并影响穿过熔窑的火焰形状,要保证喷嘴砖与小炉口前都是干净的。
2)火焰的位置要正确。
火焰过高对窑碹过分加热,将会降低窑碹耐火材料的寿命,并且在玻璃板上留下缺陷,熔化效率也会降低;火焰太低,熔化效果也会不佳,并会带走配合料、堵塞蓄热室和烟道,造成配合料不均匀。
3)火焰的调节要确保助燃风和重油能充分混合,防止一部分呈现强氧化气氛,另一部分呈强还原气氛,而影响熔化效率。
4)火焰的长度及覆盖面应调节合适。
火焰太长,燃烧在对面的蓄热室内结束,从而失去燃烧的有效性;火焰不能发浑,发浑则说明燃烧不充分及燃烧效率不高,这时应通过增加助燃风量或减少重油量来取得完好的燃烧效果;如果火焰短而亮,只能对配合料的一部分进行加热,这时应通过减少助燃风量或增加重油量来取得完好的燃烧效果。
通常火焰的长度是熔窑宽度的4/5,而在热点处,火焰的长度则较长,微微达到对面胸墙,以形成明显的热障;火焰的覆盖面应调节到能最大限度地覆盖配合料层。
二. 应会部分1.现场巡检哪些项目?1)窑体各部位:➢池壁砖及其砖缝位置、冷却风嘴位置及风量等。
➢池底热电偶孔处有无漏玻璃液等。
➢吊墙、钢碹碴冷却风系统。
➢其余部位有无透红、穿火等。
2)熔窑附属设备:闸板、交换器、风机。
3)工艺设备:➢风机:电机温度、电流,皮带、噪音、震动等有无异常。
➢投料机:电机温度、电流有无异常,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漏料、闸板开度等。
➢水包:有无漏水,进出水温度、压力情况等。
➢搅拌器:转速、运行状态,有无漏水,进出水温度、压力情况等。
4)熔化工作状况:➢窑内火焰情况、料堆、泡界线位置。
➢料层厚度、碎玻璃比例。
➢现场观察测量窑压、人工测量小炉腿温度。
➢现场液面检测、手动测量液面高度。
5)了解配合料水分、成分、温度的变化。
6)检查喷枪运行情况,如结焦、堵塞情况等。
2.什么是“看火”?怎样看火?1)通常所说的“看火”,就是指对窑内火焰燃烧状况的观察,以及料山、泡界线、窑体内部耐火材料的观察。
2) 看火时,要使用专门的防护镜,仔细观察以下项目:➢火焰的角度。
➢火焰的明亮(或者昏暗)程度。
➢火焰燃烧时的稳定性,如是否脱火、发飘等。
➢火焰的覆盖面积等。
➢火焰长度。
3)观察料山、泡界线以及窑内耐火材料烧损情况。
➢料山远近、料堆的鼓泡情况、泡界线的变化。
➢耐火砖有无掉落、脱层、碹滴。
3.怎样调节重油火焰长度?1)通过喷枪调整:➢调整喷枪喷出口口径尺寸。
口径大,火焰长;口径小,火焰短。
➢调整喷枪倾角。
倾角小,火焰长;倾角大,火焰短。
➢内喷嘴直径尺寸。
口径大,火焰长;口径小,火焰短。
➢更换喷枪。
喷枪口烧损、结焦,影响火焰长度。
2)调整油量用量。
3)调整助燃风用量。
4.更换燃油喷枪的操作注意事项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并与中控室联系。
1)准备好备用喷枪:a.检查喷枪喷头口径尺寸是否合适,喷枪口光滑、无损伤,枪体内部应清洁、无杂物,连接接头无损伤。
b.选择非燃烧面的喷枪更换。
2)拆装喷枪前关闭喷枪前面的球阀,确定无误后,方可拆卸,防止换火系统意外动作时发生事故。
3).喷枪安上以后,必须检查喷枪位置是否到位,角度是否合适,枪前球阀是否开启,连接是否牢固等。
4).换火以后,应观察、调整所更换喷枪的火焰状态。
5).检查喷枪、金属软管是否漏油、漏气、冒火。
6).检查喷枪是否正常。
7).下来的喷枪自然冷却后,方可进行拆卸、清洗、装配。
5.怎样观察窑压大小?炉孔口处喷出的火苗长短和刚性进行判断。
1)合适的窑压应当是微正压,当液位池或者投料口有较微弱的火苗间歇向外冒出,火苗喷出的时间略大于回收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