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出版社工程力学答案-第6章 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636.97 KB
- 文档页数:15
工程力学——课后练习题讲解教师张建平第一章静力学基础课后习题:1. P32习题1-12. P32习题1-23. P33习题1-8图a和b所示分别为正交坐标系Ox解:图():F分力:图与解图,两种情形下受力不同,二者的1-2a解图示压路机的碾子可以在推力或拉力作用下滚过):θ解图第二章力系的简化课后习题:1. P43习题2-12. P43习题2-23. P44习题2-4由作用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F和习题图所示一平面力系对A(30),B(0,图示的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都略去不计。
1图2-4解习题)中的梁∑0,F0,1m习题3-3图解:根据习题3-3第三章附加习题课后习题:1. P69习题3-52. P69习题3-63. P70习题3-74. P71习题3-135. P71习题3-143-14 图示为凸轮顶杆机构,在凸轮上作用有力偶,其力偶矩确定下列结构中螺栓的指定截面Ⅰ-Ⅰ上的内力分量,,产生轴向拉伸变形。
,产生剪切变形。
如习题4-2图所示直杆A、C、B在两端A、B处固定,在C解:首先分析知,该问题属于超静定问题,受力图如图所示:试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杆件各段的轴力,并画轴力图,单解:(a)题题-3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圆轴承受四个外力偶作用,如5-3解:将轴划分为四个截面扭矩平衡方程im m 扭矩平衡方程+m3-3扭矩平衡方程5-5 试写出图中所示各梁的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图3建立坐标系并确定两个控制面,如图左侧为研究对象:−=)取根据力平衡方程和弯矩平衡方程得出4ql弯矩方程:1解建立坐标系,并取两个控制面,如图ql ql1Q。
第六弯曲应力第六章答案6.1钢丝直径d=0.4mm, 弹性模量E=200GPa, 若将钢丝弯成直径D=400mm 的圆弧时,试求钢丝横截面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
(200MPa ) 解:钢丝的弯矩和中性层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为:EIM =ρ1则: ρEIM =,由弯曲正应力公式得ρσmaxmax My ==ρmaxEy ,钢丝弯成圆弧后,产生的弯曲变形,其中性层的曲率半径22Dd D ≈+=ρ 2)2(maxD dE =σ==D Ed MPa 2004004.0102003=⨯⨯6.2 矩形截面梁如图所示。
b = 8cm, h =12cm, 试求危险截面上a 、c 、d 三点的弯曲正应力。
(20.8MPa, 10.4MPa, 0) 解:由平衡方程0)(=∑F M A得到: KN F F B A 44221=⨯⨯== 危险截面在梁的中点处:KNm ql M 442818122max =⨯⨯==I z =1212h b ⨯⨯=44310115212080121mm ⨯=⨯⨯MP a I My MPa I MyI My z d d z c c za a 83.201011526010442.101011523010404646=⨯⨯⨯===⨯⨯⨯====σσσA F BF s F MM机械土木6.3 从直径为d 的圆木中截取一矩形截面梁,试根据强度观点求出所截取的矩形截面的最合理的高h 和宽b 。
(h=d 36, b=d 33) 解:最大弯曲正应力:zz W My I M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σ h/b 的最佳值应应使梁的抗弯截面系数为最大。
抗弯截面系数: )(61)(616132222b b d b d b bh W -=-==为b 为自变量的函数。
由 06322=-=b d dt dW 36 333222db d h d d b =-===6.4 图示两根简支梁,其跨度、荷载及截面面积都相同。
第6章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习题:1.【解】GPa 203,MPa 149==E σ2.【解】(1)杆件的轴力为30kN N F F ==(2)计算杆件横截面上的工作应力[]32222643010139MPa<MPa ()(3025)104150NF FD d A σσππ-⨯⨯====--⨯=由于杆件的工作应力小于许用应力,故杆件强度足够。
3.【解】B 铰链的受力图如图(b)所示,平衡条件为0x F=∑, cos300NBC NAB F F -+= (1) 0yF =∑, F NBC sin 30∘−G =0 (2) 解(1)、(2)式,得F NBC =2G ,F NAB =√3G (3)(1) 按照钢杆的强度要求确定许可吊重 钢杆的强度条件为:[]222NBC F A σσ=≤ 由上式和(3)式可得G =F NBC 2=12[σ]2A 2=12×160×106×6×10−4=48000(N )=48(kN ) (2) 按木杆的强度要求确定许可吊重 木杆的强度条件为:[]111NAB F A σσ=≤ 由上式和(3)式可得G =NAB √3=√3σ]1A 1=√37×106×100×10−4)=40415(N )=40.4(kN ) 比较上述求得的两种许可吊重值,可以确定吊车的许可吊重为[G ]=40.4(kN )。
4.【解】mm 30,63.5==σd MPa5.【解】(1)最大弯矩2max 17.5kN m 8M ql ==⋅ 矩形截面:对中性轴抗弯截面系数2312=63z bh b W =,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max max 1 1z M W σ=,,223363=8416ql ql b b ⨯=[]σ≤ 得41mm b ≥=;282mm h b == 圆形截面:对中性轴抗弯截面系数332z d W π=,2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max max z M W σ=,2,22233324=8ql ql d d ππ⨯=[]σ≤ 得78mm d ≥=;(2),1113.67mm z W A =>,229.75mm z W A =则矩形截面较好6.【解】MPa 379.0MPa 04.6=τ=σa a ,;MPa 0MPa 94.12=τ=σa b ,7.【解】MPa 6.9MPa 1.15max max =σ=σC T ,8.【解】解题思路:(1)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确定剪力最大值和弯矩最大值;(2)分别写出山种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应用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10-10)设计三种形状的截面尺寸,并计算它们的截面面积;(3)比较三种截面的A W z /值,A W z /值较大的较为经济;(4)分别由式(10-24)、(10-22)和(10-23)计算三种截面梁的最大切应力,并与许用切应力比较作切应力强度校核。
第六章 杆类构件的内力分析6.1。
(a )(b )题6.1图解:(a )应用截面法:对题的图取截面2-2以下部分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一所示:BM图一图二由平衡条件得:0,AM=∑6320N F ⨯-⨯=解得: N F =9KN CD 杆的变形属于拉伸变形。
应用截面法,取题所示截面1-1以右及2-2以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二所示,由平衡条件有:0,OM=∑6210N F M ⨯-⨯-=(1)0,yF=∑60N S F F --=(2)将N F =9KN 代入(1)-(2)式,得: M =3 kN·m S F =3 KN AB 杆属于弯曲变形。
(b )应用截面法 ,取1-1以上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三所示,由平衡条件有:0,Fx =∑20NF-=图三MNF =2KN0,DM=∑210M -⨯= M =2KNAB 杆属于弯曲变形 6.2题6.2图解:首先根据刚体系的平衡条件,求出AB 杆的内力。
刚体1的受力图如图一所示D2m图一图二平衡条件为:0,CM=∑104840D N F F ⨯-⨯-⨯=(1) 刚体2受力图如图二所示,平衡条件为:0,EM=∑240N D F F ⨯-⨯= (2)解以上两式有AB 杆内的轴力为:N F =5KN6.3(a )(c )题6.3图解:(a ) 如图所示,解除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做受力图,如图1a 所示。
利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标示在图1a 中,作杆左端面的外法线n ,将受力图中各力标以正负号,轴力图是平行于杆轴线的直线,轴力图线在有轴向力作用处要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于该处总用力的数值,对于正的外力,轴力图向上突变,对于负的外力,轴力图向下突变,轴力图如2a 所示,截面1和截面2上的轴力分别为1N F =-2KN 2N F =-8KN ,n (b 2 (面N F题6.4图解(a )如图所示,分别沿1-1,2-2截面将杆截开,受力图如1a 所示,用右手螺旋法则,并用平衡条件可分别求得:1T =16 kN·m 2T =-20 kN·m ,根据杆各段扭矩值做出扭矩图如2a 所示。
.1第一章 第二章第三章 绪论 思 考 题1) 现代力学有哪些重要的特征?2)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按其是否直接接触如何分类?试举例说明。
3) 工程静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主线是什么? 4) 试述工程力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 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习 题2-1 求图中作用在托架上的合力F R 。
2-2 已知F 1=7kN ,F 2=5kN, 求图中作用在耳环上的合力F R 。
习题12030200N.22-3 求图中汇交力系的合力F R 。
2-4 求图中力F 2的大小和其方向角。
使 a )合力F R =1.5kN, 方向沿x 轴。
b)合力为零。
2-5 二力作用如图,F 1=500N 。
为提起木桩,欲使垂直向上的合力为F R =750N ,且F 2力尽量小,试求力F 2的大小和角。
F4560F1习题b)xy453F 1=30N F 2F 3=40N A xy456F 1=600NF 2=700N F 3=5A习题a )x 70F2F 1=1.25kNA习题3F 1=500NAF 2习题.32-6 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C(b)(a)C(c)C(d)FBEqDA CCD EBCAB DD.42-7 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2-8 试计算图中各种情况下F 力对o 点之矩。
习题b)Bc)d)习题B(a )a )ABCBABC.52-9 求图中力系的合力F R 及其作用位置。
习题P(d) c)Fb)(5kNM =6kN mxx.62-10 求图中作用在梁上的分布载荷的合力F R 及其作用位置。
(Bq 1=600N/m Bq=4kN(q A =3k q C =1C (习题2-(6kNx1=x.72-11 图示悬臂梁AB 上作用着分布载荷,q 1=400N/m ,q 2=900N/m, 若欲使作用在梁上的合力为零,求尺寸a 、b 的大小。
第三章 静力平衡问题 习 题3-1 图示液压夹紧装置中,油缸活塞直径D=120mm ,压力p =6N/mm 2,若3-2 图中为利用绳索拔桩的简易方法。
清华⼤学版理论⼒学课后习题答案⼤全_____第6章刚体平⾯运动分析汇总6章刚体的平⾯运动分析6-1 图⽰半径为r 的齿轮由曲柄OA 带动,沿半径为R 的固定齿轮滚动。
曲柄OA 以等⾓加速度α绕轴O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速度0ω= 0,转⾓0?= 0。
试求动齿轮以圆⼼A 为基点的平⾯运动⽅程。
解:?c o s )(r R x A += (1) ?sin )(r R y A +=(2)α为常数,当t = 0时,0ω=0?= 0 221t α?=(3)起始位置,P 与P 0重合,即起始位置AP ⽔平,记θ=∠OAP ,则AP 从起始⽔平位置⾄图⽰AP 位置转过θ??+=A因动齿轮纯滚,故有?=CP CP 0,即θ?r R = ?θr R =, ??rr R A += (4)将(3)代⼊(1)、(2)、(4)得动齿轮以A 为基点的平⾯运动⽅程为:+=+=+=222212sin )(2cos )(t r r R t r R y t r R x A A A α?αα6-2 杆AB 斜靠于⾼为h 的台阶⾓C 处,⼀端A 以匀速v 0沿⽔平向右运动,如图所⽰。
试以杆与铅垂线的夹⾓θ表⽰杆的⾓速度。
解:杆AB 作平⾯运动,点C 的速度v C 沿杆AB 如图所⽰。
作速度v C 和v 0的垂线交于点P ,点P 即为杆AB 的速度瞬⼼。
则⾓速度杆AB 为hv AC v AP v ABθθω2000cos cos ===轮A 和垫滚B 与地⾯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滑动。
解:R v R v A A ==ωR vR v B B 22==ωB A ωω2=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在⽔平⾯上作纯滚动,杆BC ⼀端与滚⼦铰接,另⼀端与滑块C 铰接。
设杆BC 在⽔平位置时,滚⼦的⾓速度ω=12 rad/s ,θ=30?,?=60?,BC =270mm 。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速度和点C 的速度。
习题6-1图习题6-2图习题6-2解图习题6-3解图习题6-3图v A = vv B = v ωAωB习题6-6图习题6-6解图解:杆BC 的瞬⼼在点P ,滚⼦O 的瞬⼼在点D BDv B ?=ωBPBD BP v B BC ?==ωω =30sin 27030cos 36012 rad/s 8=PC v BC C ?=ωm/s 87.130cos 27.08=??=6-5 在下列机构中,那些构件做平⾯运动,画出它们图⽰位置的速度瞬⼼。
第五章 梁的变形测试练习1. 判断改错题5-1-1 梁上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也最大,弯矩为零的截面,转角亦为零. ( )5-1-2 两根几何尺寸、支承条件完全相同的静定梁,只要所受荷栽相同,则两梁所对应的截面的挠度及转角相同,而与梁的材料是否相同无关。
( ) 5-1-3 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若A 点上作用的集中力P 在A B 段上作等效平移,则A 截面的转角及挠度都不变。
( ) 5-1-4 图示均质等直杆(总重量为W ),放置在水平刚性平面上,若A 端有一集中力P 作用,使A C 部分被提起,C B 部分仍与刚性平面贴合,则在截面C 上剪力和弯矩均为零。
( )5-1-5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不能用于求截面直梁的位移。
( ) 5-1-6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度曲线的曲率最大值发生在转角等于零的截面处。
( ) 5-1-7两简支梁的抗刚度E I 及跨长2a 均相同,受力如图所示,则两梁跨中截面的挠度不等而转角是相等的。
( ) 5-1-8 简支梁在图示任意荷载作用下,截面C 产生挠度和转角,若在跨中截面C 又加上一个集中力偶M 0作用,则梁的截面C 的挠度要改变,而转角不变。
( )5-1-9 一铸铁简支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当其横截面相同且分别按图示两种情况放置时,梁同一截面的应力及变形均相同。
( ) 5-1-10 图示变截面梁,当用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时,因弯矩方程有三个,则通常有6个积分常量。
( )题5-1-3图题5-1-4图 题5-1-8图 题5-1-7图题5-1-9图2.填空题5-2-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Ix M x y )()("-= 的近似性表现在 和 。
5-2-2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度E I 相同,若使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21P P 。
5-2-3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
5-2-4 在梁的变形中挠度和转角之间的关系是 。
5-2-5 用积分法求图示的外伸梁(B D 为拉杆)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的边界条件是 ,连续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