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37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常见的电泳技术,它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分离介质,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分离。
其原理如下:1. 醋酸纤维素薄膜制备首先需要制备醋酸纤维素薄膜。
通常采用将醋酸纤维素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涂布在玻璃板或硅片上,通过挥发有机溶剂使得溶液中的醋酸纤维素形成均匀的薄膜。
2. 薄膜上形成静电场接着,在制备好的醋酸纤维素薄膜上形成一个静电场。
通常使用高压直流电源将两个金属极板连接到两端,然后将极板放置在离玻璃板或硅片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这样就可以在玻璃板或硅片表面形成一个强大的静电场。
3. 样品准备样品需要经过处理才能进行分离。
通常需要将样品溶解在缓冲液中,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将样品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
4. 样品注入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到醋酸纤维素薄膜上,让其在静电场作用下进行分离。
通常使用注射器或微量泵进行样品注入。
5. 分离过程在静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向着极板移动。
不同大小、不同电荷的粒子会受到不同的力,从而发生分离。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通常需要几十分钟到几小时才能完成。
6.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的色带可以得到分离结果。
不同大小、不同电荷的粒子会形成不同位置和形状的色带。
通过比对标准样品可以确定待测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总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基于静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分离原理的技术。
它具有高效、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高效、快速和准确的分离和鉴定分子的技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离技术。
该技术将醋酸纤维素质地的薄膜作为分离介质,样品通过电泳移动分离在薄膜的表面。
这种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通量和半制备规模的优点。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蛋白质分离和鉴定。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高分辨率的分离和鉴定,对于寻找新的蛋白质、筛选生物标志物和新药物的作用非常重要。
2、核酸分离和鉴定。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还可以高效地分离和纯化核酸,对于对基因筛选和遗传学研究非常重要。
3、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
对于药物制剂的分析和质量控制,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和有害成分。
4、环境分析。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也可以用于环境分析,例如分析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
在应用这种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保证样品的纯度和完整性。
2、选择合适的运行条件,如电场强度、分离介质pH值、电泳时间等,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3、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荧光检测、吸收光谱检测等,以达到最优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总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在生物化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推动这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及定量测定血清蛋白成分一、实验目的1(掌握醋酸薄膜电泳的原理及操作。
2(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相对百分含量。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操作二、实验原理采用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叫做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所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
将它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氯乙烯、乙酸乙酯等)后,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则成为醋酸纤维素薄膜。
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的结构,有强渗透性,厚度约为120μm。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技术。
它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分辨力高、对样品无拖尾和吸附现象等优点。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结合球蛋白、同功酶的分离和测定等方面。
目前,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趋向于代替纸电泳。
四、试剂和器材(一)试剂(1)新鲜血清——无溶血现象。
(2)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0.07M,离子强度0.06):称取巴比妥1.66g和巴比妥钠12.76g,溶于少量蒸馏水后定容1 000ml。
?(3)染色液:称取氨基黑10B 0.5g,加入蒸馏水40ml,甲醇50ml和冰乙酸10ml,混匀,在具塞试剂瓶内贮存。
?(4)漂洗液:取95,乙醇45ml,冰乙酸,ml和蒸馏水50ml。
混匀,在具塞试剂瓶内贮存。
[易挥发、密封]?(5)透明液[易挥发、密封]甲液—取冰乙酸15ml和无水乙醇85ml,混匀,装入试剂瓶内,塞紧瓶塞,备用。
乙液—取冰乙酸25ml和无水乙醇75ml,混匀,装入试剂瓶内,塞紧瓶塞,备用。
(6)液体石腊。
(7)0.4mo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6g氢氧化钠(分析纯)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到1000ml。
(二)器材(1)醋酸纤维素薄膜—2?×8?(浙江黄岩曙光化工厂等处生产)(2)培养皿(直径9,10?) (3)血色素吸管或点样器(4)直尺和铅笔 (5)镊子(6)电泳仪和电泳槽 (7)万用电表(8)玻璃板(8?×12?) (9)普通滤纸(10)试管和试管架 (11)吹风机(12)单面刀片 (13)擦镜纸(14)吸量管(2ml、5ml)和吸量管架 (15)722型分光光度计五、实验仪器介绍(1)722型分光光度计?测量原理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理论依据是伯郎—比耳定律:当容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和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试剂(1)巴比妥缓冲液(pH8.6) 称取巴比妥2.76g、巴比妥钠15.45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
(2)氨基黑染色液称取氨基黑10B 0.5g,溶于甲醇50ml、冰醋酸10ml及水40ml的混合液中。
(3)漂洗液量取乙醇45ml、冰醋酸5ml及水50ml,混匀。
(4)透明液量取冰醋酸25ml、无水乙醇75ml,混匀。
测定法取醋酸纤维素薄膜,裁成2cm×8cm膜条,将无光泽面向下,浸入巴比妥缓冲液(pH8.6)中,待完全浸透,取出夹于滤纸中,轻轻吸去多余的缓冲液后,将膜条无光泽面向上,置含巴比妥缓冲液(pH8.6)的电泳槽架上,通过滤纸桥浸入巴比妥缓冲液(pH8.6)中。
于膜条上距负极端2cm处,条状滴加蛋白含量约5%的供试品溶液2~3μl,在0.4~0.6mA/cm[总电流量=电流量(mA/cm)×每条膜的宽度(cm)×膜条数]电流条件下电泳;同时取新鲜人血清作对照,电泳时间以白蛋白与丙种球蛋白之间的电泳展开距离约2cm为宜。
电泳完毕,将膜条取下浸于氨基黑或丽春红染色液中,2~3分钟后,用漂洗液浸洗数次,直至脱去底色为止。
将洗净并完全干燥的膜条浸于透明液中,待全部浸透后,取出平铺于洁净的玻板上,干燥后即成透明薄膜,可供测定纯度和作标本长期保存。
将干燥的醋酸纤维素薄膜用色谱扫描仪采用反射(未透明薄膜)或透射(已透明薄膜)方式在记录器上自动绘出各蛋白组分曲线图,以人血清作对照,按峰面积计算各蛋白组分的含量(%)。
附注:采用全自动电泳仪操作时,参考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简述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及优点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电泳分离技术,它是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固定相,将荷电样品在电场作用下在薄膜表面进行分离和富集。
这种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等领域,在分离、纯化和表征化合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原理是基于涂覆在玻璃或石英片表面的醋酸纤维素薄膜,通过电场使荷电物质在薄膜表面上移动,实现荷电物质的分离。
这种技术与传统的凝胶电泳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高分辨率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高分辨率的电泳技术,由于该技术的固定相为薄膜,因此可以提供一个大的有效表面积,以提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
与其他电泳技术相比,它可以实现更明显的分离和更清晰的图谱。
2.灵敏度高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可以分离和检测非常低浓度的样品,对于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具有高度的灵敏度。
这使得它成为生物学和化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技术。
3.简便易行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减少了许多样品前处理的步骤,提高了分析效率和速度。
4.适用广泛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在生物学和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分离细胞质、蛋白质、核酸和药物化合物等不同的生化分子,成为分离、纯化和分析化合物的重要工具。
总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是一种独特的电泳分离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简便易行和适用广泛等优点,在生物学和化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九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一、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
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
将它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氯乙烯、乙酸乙酯等)后,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则成为醋酸纤维素薄膜。
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结构,有强渗透性,对分子移动无阻力,厚度为120um。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蛋白。
血清中含有清蛋白、a-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
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分、立体构象、分子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
分子量小、等电点低,在相同碱性pH缓冲体系中,带负电荷多的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迁移速度快。
例如,以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正常人血清在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1 h左右,染色后可显示5条区带。
清蛋白泳动最快,其余依次为α1-、α2-、β-、γ-球蛋白。
这些区带经洗脱后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也可直接进行光吸收扫描,自动绘出区带吸收峰及相对百分比,临床医学常用它们间相对百分比的改变或异常区带的出现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
二、操作(一)仪器与薄膜的准备1.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润湿与选择。
2.电泳槽的准备在两个电极槽中,各倒人等体积的电极缓冲液,在电泳槽的两个膜支架上各放两层滤纸条,使滤纸一端的长边与支架前沿对齐,另一端浸入电极缓冲液内。
当滤纸条全部润湿后,用玻璃棒轻轻挤压在膜支架上的滤纸以驱逐气泡,使滤纸的一端能紧贴在膜支架上。
滤纸条是两个电极槽联系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桥梁,故称为滤纸桥。
3.电极槽的平衡(二)点样用竹夹子取出薄膜,将无光泽面向上平放在滤纸上。
点样区距阴极端1.5 cm 处,点样时,先用玻璃棒取血清,均匀涂在点样器表面(该点样器是由载玻片一端磨成具有斜面而成},再将点样器轻轻印在点样区内,如图所示,使血清完全渗透至薄膜内,形成一定宽度、粗细均匀的直线。
此步是实验的关键,是获得具有清晰区带的电泳图谱的重要环节。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ce electrophoresis)以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
它是纤维素的醋酸酯,由纤维素的羟基经乙酰化而制成。
它溶于丙酮等有机溶液中,即可涂布成均一细密的微孔薄膜,厚度以0.1mm—0.15mm 为宜。
太厚吸水性差,分离效果不好;太薄则膜片缺少应有的机械强度则易碎。
应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操作简单、快速、廉价。
已经广泛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球蛋白,脂蛋白,糖蛋白,甲胎蛋白,类固醇及同工酶等的分离分析中,尽管它的分辨力比聚丙酰胺凝胶电泳低,但它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
特点:1.(1)醋酸纤维素薄膜对蛋白质样品吸附极少,无“拖尾”现象,染色后背景能完全脱色,各种蛋白质染色带分离清晰,因而提高了测定的精确性。
(2)快速省时。
由于醋酸纤维素薄膜亲水性较滤纸小,薄膜中所容纳的缓冲液也较少,电渗作用小,电泳时大部分电流是由样品传导的,所以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一般电泳45—60min即可,加上染色,脱色,整个电泳完成仅需90min左右。
(3)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
血清蛋白仅需2μl血清,甚至加样体积少至0.1μl,仅含5μg 蛋白样品也可得到清晰的分离带。
临床医学检验利用这一点,检测在病理情况下微量异常蛋白的改变。
(4)应用面广。
某些蛋白在纸上电泳不易分离,如胎儿甲种球蛋白,溶菌酶,胰岛素,组蛋白等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能较好地分离。
(5)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染色后,经冰乙酸,乙醇混合液或其它溶液浸泡后可制成透明的干板,有利于扫描定量及长期保存。
2、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相比,操作简单,但分离效果不太好。
如血清蛋白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只能分离出5—6条区带,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分离出数10条区带。
补充:根据样品理化性质,从提高电泳速度和分辨力出发选择缓冲液的种类,pH和离子强度。
选择好的缓冲液最好是挥发性强,对显色或紫外光等观察区带没有影响,若样品含盐量较高时,宜采用含盐缓冲液。
实验一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目的】(1)了解电泳的一般原理,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操作技术。
(2)测定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相对百分含量。
【实验原理】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称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支持物。
血清中含多种蛋白质,当在pH这8.6时,这些蛋白质均带负电,它们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带负电荷多少及颗粒大小不同,所以在同一电场,同一pH环境中涌动速度不同。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蛋白。
血清中含有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
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分,立体构象,分子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
分子量小,等电点低,相同碱性pH。
表1 人血清中12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及分子量缓冲体系中,带负电喝多的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速度快。
例如,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正常人血清中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1h左右,染色后可显示5条区带。
清蛋白泳动最快,其余依次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
这些区带经洗脱后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也可直接进行光吸收扫描自动绘出区带吸收峰及相对百分比。
临床医学常利用它们异常区带的出现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
此法由于操作简单,快速。
图1 正常人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示意图为清蛋白,2,3,4,5分别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6为点样原点(3)优点。
目前,已成为临床生化检验的常规操作之一。
【临床意义】清蛋白62-72% α1—球蛋白3-4% α2—球蛋白6-10% β~—球蛋白7-11% γ~—球蛋白9-18%血清蛋白电泳的病理改变多半是清蛋白降低和一种或二种以上球蛋白增加。
表2 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试剂】1.巴比妥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为0.06):称取巴比妥纳12.76克,巴比妥1.66克,置于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稍加热溶解后,移置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指导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本文将对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操作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实验指导。
一、实验材料准备1. 醋酸纤维素薄膜:可准备自制醋酸纤维素薄膜或购买商用的醋酸纤维素薄膜。
2. 缓冲液: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缓冲液,常用的有Tris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等。
3. 模版DNA:准备需要分离和纯化的DNA样品。
4. 电泳仪和电源:确保电泳仪和电源的正常工作。
二、膜制备1. 制备醋酸纤维素溶液:将适量醋酸纤维素加入足够的乙醇中,并充分搅拌溶解。
2. 漏斗滴膜:将制备好的醋酸纤维素溶液倒入装有膜模的漏斗中,边转动漏斗边滴膜于预处理过的载玻片上,使其均匀涂布在玻片上。
3. 干燥膜:将滴膜后的载玻片在通风处自然干燥,确保膜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三、电泳条件设定1. 调节电泳仪:按照电泳仪的设备说明书正确设置电泳仪的参数,如电压、时间等。
2. 准备缓冲液: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缓冲液,并按照比例配置好缓冲液。
3. 进行预电泳:将准备好的醋酸纤维素薄膜浸入缓冲液中,进行预电泳处理。
四、样品处理和装载1. DNA片段制备:将目标DNA打断成合适的片段大小,并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确认打断效果。
2. 样品加载:将制备好的DNA样品加载到醋酸纤维素薄膜上,可采用直接加载或间接加载的方式。
五、电泳操作1. 启动电泳:将装有DNA样品的醋酸纤维素薄膜浸入缓冲液中,确保电泳液覆盖薄膜,并启动电源。
2. 电泳过程:根据需求设定合适的电源参数,进行电泳分离。
注意观察电泳过程,确保电泳效果和样品分离。
3. 停止电泳:根据实验需要设定合适的电泳时间,完成电泳后断开电源。
六、薄膜处理和分析1. 取出薄膜:将电泳结束的薄膜小心取出,避免扭曲或损坏。
2. 染色处理: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染色薄膜上的DNA 样品,如乙锐亮绿、溴化乙锭等染料。
3. 分析结果:使用合适的分析工具,如UV-Vis分光光度计、荧光成像仪等,对薄膜上的DNA样品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