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府衙历史街区改造设计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92 MB
- 文档页数:1
区位分析地理位置:南阳,豫陕鄂川渝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
经济发展:2011年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229亿元。
财政总收入15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7.1亿元。
财政总支出307.8亿元。
全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粮食总产达118.7亿斤连续8年增产。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0亿元。
全年新增4A级景区3个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73亿元。
2011年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14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858亿元投资总额跃居全省前列。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左右。
旅游资源:南阳是全国楚文化与汉文化最集中的旅游区之一,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2005年入选国家级园林城市。
卧龙岗三国文化旅游集聚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丹江口水库,和桐柏淮源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南阳四大重点旅游景区景点。
南阳伏牛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内乡县衙、西峡灌河漂流、卧龙岗武侯祠、西峡恐龙遗迹园等被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
交通区位:南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是豫、鄂、陕的交通要道。
洛湛铁路(焦柳铁路)、宁西铁路在南阳交汇。
沪陕高速、二广高速、日南高速、许平南高速、南阳城区绕城高速、内邓高速、焦桐高速、武西高速、和临三高速(临汾至三亚)等多条高速遍布南阳各地。
国道312、207、209等4条国道以及14条省道连接南阳各地。
南阳姜营机场为河南三大民用机场之一,南阳西峡旅游机场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南阳基地位置南阳市南阳市发展SWOT分析市场分析我们应迎合居民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打响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大的口号,完善相关旅游、公共设施,吸引更广的人群,以强化自身的发展竞争力。
本次规划设计是继《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南阳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后针对南阳市老城区保护与改造实施的一次规划设计深化工作。
衙府乐园附近规划衙门从来就是一个让百姓望而生畏的地方。
想到衙门,耳边就会回响起两班衙役极具威慑力的“威武”之声。
古代官衙目前保存完好的并不多,一般人很少能实地体验,人们关于古代衙门的印象,基本上都来自影视剧。
清代,全国有个知府衙门,而目前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唯一府级官署衙门在河南南阳,它可让我们很好地领略自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衙门实物标本。
南阳府衙坐落于南阳市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年),历经元、明、清共任知府,现存房屋余间,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现存南阳府衙古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署的规划、形制、发展、变迁以及地方官吏的袭封、属员、诉讼、赋税、祀典、政事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知府衙门挤北向南,中轴线两侧左文右武,前堂后寝,现存建筑留存了元、清、清三代的建筑艺术。
坐落于中轴线上的衙署建筑自南向北依次存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Seiches部分耳房、配房、厢房、榜房、库房、科房、官邸、吏宅、马号以及古井、莲池等,整座建筑挤北面南,南北长米、东西阔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呈圆形轴线等距、庭院式布局。
照壁,俗称“影壁”,南阳府衙照壁呈八字形,青灰砖砌成,照壁下砌须弥座,背面青砖上有“南阳府城”、“南阳府”砖铭。
照壁的出现,在建筑环境上起到了屏蔽作用,并可营造一种庄重、森严、神秘的气氛。
照壁的另一种特殊作用是警戒官员。
古代官署衙门照壁正中通常画传说中的怪兽“犭貪”(音tan),鹿角、狮尾、牛蹄、龙鳞,足踏元宝、如意、珊瑚、玉杯,旁有摇钱树、灵芝等,皆人间财宝。
传说此兽貪婪无比,任何东西都要吞食,后来在海边看到旭日,妄想吞吃,结果淹死海中。
明初,朱元璋施严刑重典,为惩治貪官污吏,将貪官以酷刑处死后,剥下整张人皮罩在草人身上,放在衙门前作为进出官员的警戒。
后来朱元璋意识到重典治吏的弊端,废剥皮实草之刑,钦定各级衙署照壁必须绘“犭貪”吃太阳的图案,以达到警戒的目的。
浅析南阳市府衙文化商业街的改造路径摘要:现存的文化商业街,是城市在传承街区历史文脉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商业开发模式而打造的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不仅具有较强的城市文化辐射功能,而且推动了城市的商品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布局的变化,部分商业街出现“过度商业化”、“千街一面”、“卫生环境恶劣”、“商贩违规经营、质量不达标”、“影响交通”等问题。
南阳市府衙街作为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名街,内部现存商圣(范蠡)苑、南阳府衙历史文化保护单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蕴含,经历不同历史时期的保护、改造,至今仍作为城市居民商品交易、进行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城市布局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基于此,研究以南阳市府衙街为对象,调研究其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措施。
关键词:文化商业街改造;城市布局;城市规划一、南阳市府衙街区发展现状1、府衙街的区域位置以南阳府衙为中心,向南到滨河路,向北到新华路,向西到人民北路,向东到解放路,是南阳市市区的商业中心。
总面积约75公顷,中州东路将其分为南北两块,其南侧毗邻白河护城河,属于河街。
2、府衙街区内现存历史文化保护单位、景点南阳府衙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封建社会府县两级官署衙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圣苑是为了纪念商圣——范蠡修建,宣扬范蠡在商品交易领域的经验和精神。
3、府衙街内部设施状况内部设立三个大型商场包括豪盛百货、大统百货、红都百货,以及200余个临街商铺,临河若干休闲设施、少量的居民住宅。
4、南阳市关于府衙街区的规划安排南阳市自2021年被确立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城市定位发生改变,亟需加快推进城市商贸服务业、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正在统筹安排建立府衙商业贸易圈,保护府衙街历史文化遗迹。
二、府衙街目前存在的问题1.功能定位多元性缺失。
(1)府衙街商业街功能单一化,过度强调文化商业街的商业属性、经济功能。
该商业街位于城市的核心,能够具备城市的多种功能。
图 1 南阳府衙大门图 2 南阳府衙一角历史与时尚的对话白延林 桑 谦2007年初,一个对南阳市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的商业地产项目落成了,这就是鸿德购物公园—— 一个集购物、旅游、休闲、美食、娱乐、健身于一体 的大型购物中心。
地处市区黄金地段,毗邻南阳府衙, 整个项目占地 110 亩,建筑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
建成后的鸿德购物公园古朴典雅,简约大气。
明 清古建筑的外观风格与现代的装饰手法、琳琅满目的 商品交相映辉,历史和时尚在这里定格,为南阳这个 历史文化城市又增添了一个既有传统风貌又充满时尚 气息的文化景观。
一、项目规划设计 鸿德购物公园是南阳市老城区的拆迁改造项目,地段的一隅为有着 700 多年历史的南阳府衙。
南阳府 衙是元、明、清三代南阳知府的官署,也是目前我国 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封建时代郡府级官署衙门,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知府衙门布局严谨、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南阳深厚历史文化的代表和 象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图 1、图 2)。
在这样的地段上,一个新的商业地产项目以什么 样的形象出现尤为重要,会对整个城市风貌产生深远的影响。
鸿德购物公园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府衙文化为契机,以彰显南阳市厚重 的历史文化为切入点,采用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风 格,以现代手法凸显明清时期商业题材。
整个项目包 括 A 、B 、C 、D 四个核心商业区、四个大面积广场及500 多个停车场,8 条道路贯穿其间,交通四通八达; 护城河水景休闲绿化带环绕周边,精致的仿古桥、精 美的历史人物雕塑、大气的入口广场、别具匠心的汇 龙广场、随风而舞的灯光喷泉,使南阳古城的神韵和 现代新城风貌实现了完美的统一(见图 3)。
建筑风格与南阳府衙建筑群相协调,延续明清时 期的古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高度均为两层,双坡屋顶 型制;建筑色彩则以青灰色为主调,深灰色小青瓦, 朱红色廊柱与门窗,灰色青水砖墙,少量白色粉刷窗 下墙。
南阳府衙的历史文化与保护研究摘要:府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政权的办公建筑,也象征着封建社会的统治权力,其形制体现了象征封建统治权威的精神功能,反映了封建社会宗法理念与伦理观念,因此,府衙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阳府衙始建于元代,是我国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封建时代府级官署衙门,是典型的官式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对南阳府衙的历史文化探究,来分析今后对其进行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南阳:府衙:历史:保护:正文:一、前言:南阳府衙坐落于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经元、明、清共199任知府。
现存房屋150余间,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36000平方米。
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府花园等,另有部分耳房、配房、厢房、榜房、库房、官邸和吏宅等。
是我国惟一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知府衙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诸多的历史原因,明清以前的府衙建筑极为少见。
明清时期的中央六部五府等已不复存在,地方府署还有少量遗存,现存的明清以前的府衙建筑仅有山西绛州府衙和霍州署,但是大多已经不再完整,有的被改建,有的则被严重破坏。
而南阳府衙古建筑群则是现今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府级衙署,因此它对于研究衙署建筑具有非凡的意义,而对南阳衙署的保护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南阳府衙的概况2.1南阳市概况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
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
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
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
南阳府衙的建筑艺术之美研究
南阳府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府前路,是明、清两代南阳府治所之一,也是南阳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南阳府衙在建筑艺术上具有许多独特之处。
一、大气磅礴的格局
南阳府衙占地面积约为165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构成南北两大院落和东西两翼建筑群组成。
整个建筑群以南北主、次轴线为核心,以朱柱黄墙、翘角披脊为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的均衡美学理念。
同时府衙建筑群采用了“多进多院、纵深有序”的布局,大厅、堂会议以及官员办公等空间得当布置,形成了庄严、优美的气势。
这种格局在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
二、精美细致的装饰
南阳府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黄、绿、白、黑、蓝、红”六种颜色,以及各种仿古铜器、木雕、石雕等技法,表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建筑装饰的典型风格。
建筑主体部分多为黄色砖墙灰瓦屋顶,檐口和立柱绘有精美的图案,许多墙面和柱子上还镶嵌着各种造型的陶瓷或琉璃贴花,极具艺术价值。
在府衙大门两侧,有一对楼房,作为府衙实权的重要地方,采用了较为豪华的装饰,比如墙壁上绘制着各种蝴蝶、茶花等图案,令人惊叹不已。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南阳府衙的建筑艺术之美,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种典型表现,也是南阳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今天,南阳府衙作为南阳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可以说,南阳府衙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