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过敏
- 格式:docx
- 大小:18.42 KB
- 文档页数:2
利多卡因过敏致死3例报告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利多卡因麻醉的安全性,了解其致敏的临床表现及机理,使其更好的用于临床。
方法:对送检的疑有利多卡因麻醉过敏的三具尸体进行尸体解剖。
结果:所解剖的三具尸体均为利多卡因过敏。
结论:利多卡因为非试敏的麻醉药但其确实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致死,临床应多加注意。
关键词: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麻醉药【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42-02利多卡因作为常用局麻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副作用少,适应范围广,不需做药敏试验等优点[1],但其引起的过敏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科室近4年来有关利多卡因麻醉引起过敏反应而致死的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例1:某男,69岁,农民,因右股骨上段横行骨折而行手术,手术顺利,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从手术床抬至手术车的过程中病人出现神志丧失,心脏骤停,大动脉搏动不清,立即行气管插管,胸外按压,最终抢救无效,病人死亡。
例2:某男,40岁,个体,因伤入院行右髋关节,左裸关节脱位复位探查术,在关闭切口时病人突然意识障碍,抽搐,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后骤停,经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脏按压,心率恢复到80-90次/分,但呼吸未恢复,血压零,经抢救无效死亡。
例3:某女,43岁,工人,因子宫平滑肌瘤入院手术,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突然心脏骤停,经抢救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昏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经胸外按压等抢救无效,病人死亡。
2 病理诊断与分析例1,显微镜下见到脾内有较多嗜酸粒细胞,肠管固有层有一定量的嗜酸粒细胞浸润及全身脏器(喉,心,肝,胃,脾等)均见血管扩张充血、水肿,上述病变支持过敏所致脑水肿、脑疝。
所以诊断为过敏、脑水肿脑疝。
本例为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所用药物在手术前一天已经用过并无过敏反应,所以考虑为利多卡因过敏。
例2,显微镜下见多数肺泡间隔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水肿液,肺呈瘀血水肿状态。
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与急救措施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和治疗疼痛症状。
虽然利多卡因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但有时候人体会对其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任何使用利多卡因的人来说,了解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轻度至严重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皮肤瘙痒、荨麻疹、皮疹、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闷、喉咙紧缩、嗜睡、昏迷等。
轻度的过敏反应可能只会引起皮肤刺痒和轻微不适,但对于患者而言,这些症状可能会变得不舒服,影响日常生活。
然而,过敏反应也可能会非常严重,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心脏骤停等。
如果在使用利多卡因后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的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此药物,并寻求医疗帮助。
以下是关于利多卡因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1.立即停止使用利多卡因:如果患者发现自己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利多卡因,并将药物保留下来以供医生分析。
3.就医检查:在停止使用利多卡因后,患者应尽快就医检查,以确定过敏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给予急救药物: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之前,可以尝试给患者服用抗过敏药,例如抗组胺药,以减轻鼻塞、荨麻疹等轻度过敏反应的症状。
5.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没有相关急救技能,应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总而言之,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任何使用利多卡因的人都应该了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并学习相关的急救措施。
在遇到过敏反应时,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尽快就医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症状,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盐酸利多卡因过敏1例在口腔医生的临床工作中利多卡因的使用频繁,国内外关于其系统毒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加,其中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过敏反应等。
本文报道1例拔牙过程中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致过敏的病例。
标签:利多卡因;过敏反应;拔牙[文献标志码]A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物,自1944年首次临床试验以来,因其作用时间较长,组织穿透力强,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常用局麻药。
在口腔医生的临床工作中,利多卡因的使用十分频繁。
随着利多卡因的使用,国内外关于其系统毒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加,其中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过敏反应等。
本文报道1例盐酸利多卡因致过敏的病例。
1 资料患者,男,50岁,因左侧后牙不适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
口腔专科检查:患者面型对称,张口度及开口型正常,全景片示:B8颊向错位、D8前倾阻生,D7远中冠缺损。
建议拔除B8、D8后D7行牙体牙髓治疗。
患者自述有高血压病史7年,目前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mg qd,培哚普利片4mg qd,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 qd控制血压。
吸烟史35年,每天平均20支,未戒烟;饮酒史20年,每天约75g,已戒酒。
否认过敏史,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及其他系统疾病史。
平时血压为18.6/12.0kPa(140/90mmHg),因患者高血压病史,遂建议其至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择期于心电监护下拔牙。
2 诊治经过患者于2014年1月23日上午就诊。
术前常规消毒铺巾,心电监护,测得心率为每分钟82次,血压19.0/10.9kPa(143/82mmHg),呼吸每分钟19次,SPO295%。
麻醉于上午8:50开始,口内使用聚维酮碘液局部消毒,一次性吸引器吸唾,病员大张口,先行口内法实施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颊神经阻滞麻醉。
利多卡因致过敏反应2例报告例1:产妇,女,25岁,孕1产0,足月妊娠。
既往有青霉素药物过敏史,平素体健。
因“①孕1产039周待产,骶右横(RST);②胎膜早破”入院,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入院时血压120/80mmHg,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术前心、肺、肝、肾功能正常,先锋霉素皮试阴性,普鲁卡因皮试阴性。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入室后先用复方氯化钠200ml静脉输入,穿刺点为腰1-2间隙,操作顺利,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试验量2%利多卡因4ml,平卧约2分钟后产妇觉咽部发紧,心慌,血压、脉搏不清,随后意识丧失,心率56次/分。
立即面罩加压给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麻黄碱30mg。
5分钟后好转,7分钟后意识恢复,血压回升为110/70mmHg。
患者颜面潮红,胸腹前有散在荨麻疹,又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测麻醉平面胸10腰2,四肢能活动。
由于产妇合作,开始手术,手术历时50分钟,术中产妇诉轻微疼痛外,未诉其他不适。
例2:患者,男,41岁,因“右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急诊入院。
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疝内容物回纳、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术前常规肌注阿扎品0.5mg、鲁米那0.1g。
由病房带入平衡盐液500ml入手术室。
穿刺点为腰1~2间隙,在穿刺点局[HJ60x]麻浸润过程中,患者突然觉得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氧饱和度85%,同时面部、背部出现大片浅红色风团,风团凸起皮肤,心率130次/分,即刻鼻导管吸氧5L/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扑尔敏10mg肌注,静滴50%葡萄糖100ml+维生素C 2g。
30分钟后患者症状消失。
后改用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氨氟醚吸入,微泵输入异丙酚和芬太尼完成手术。
讨论我们体会利多卡因等酰胺类局麻药引起的过敏反应极其少见,对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前要特别提高警惕。
本文建议,临床应用利多卡因,有必要做皮试,对药物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要做好预防和抢救准备。
利多卡因过敏抢救方法
利多卡因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利多卡因过敏抢救方法:
1. 立即停止使用利多卡因。
2. 将患者平放,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供应。
3.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并在等待急救车辆的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率。
4. 给予高流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以维持血容量。
5.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异丙嗪、地塞米松、氯酚妥拉明等,可以缓解过敏反应。
6.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或其他威胁生命的症状,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或其他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血压支持。
7. 如果患者有过敏病史,应尽快转诊至过敏科或皮肤科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请注意,以上抢救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遇到利多卡因过敏危机,请立即就医或呼叫急救,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症状和用药史。
利多卡因致过敏反应1例病历资料患者,男,26岁,回族,体重62kg。
以“右手机器绞伤,右手小指骨外露、末节指骨骨折”急诊行“右手小指残端清创缝合术”。
当给予2%利多卡因5ml行“指间神经阻滞”麻醉10分钟后,患者突发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呈抽泣样呼吸,自觉胸腹部憋胀,呼吸困难。
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肌注。
嘱患者平卧,建立静脉通道,依次给予肾上腺素1mg,静滴;氨茶碱0.25g静滴;地塞米松40mg静滴;山莨菪碱1.5mg、安定10mg,肌注,并持续低流量吸氧。
约1小时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并可坐立,思维清晰,语言流畅。
询问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史,后收入院。
入院后检查:ECG、血、尿常规,凝血四项均无明显异常。
于入院10小时后再次入手术室行“清创、残端修整术”。
患者入室测:血压120/72mmHg,心率92次/分,SPO 2 98%。
建立静脉通道后先行1%利多卡因3ml回吸无血局部麻醉浸润,观察5分钟后无异常反应即给予1%利多卡因(同前)7ml行“指间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顺利开始及结束,历时1个小时。
当伤口包扎完毕即将推离手术室时,患者突然再次出现“抽泣样呼吸,腹部、胃肠道、支气管、膈肌痉挛,但神志尚清楚,能合作”,立即面罩辅助呼吸,同时地塞米松10mg静注,力月西5mg静注。
测血压100/60mmHg,心率76次/分,SPO 2 96%,约半小时后患者病情逐渐缓解,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
讨论本例患者首次应用利多卡因,且药量少,注射器回抽后未见血液,注射10分钟甚至1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抽泣样呼吸、膈肌痉挛等症状。
考虑为利多卡因过敏引起的偶发高敏迟缓反应[1]。
局麻药引起的变态反应并不多见,一般认为酰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引起过敏反应比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罕见。
因酯类局麻药及其代谢产物能与免疫球蛋白E结合形成半抗原,而酰胺类不能形成半抗原,但酰胺类所含有的防腐剂对羟苯甲酸盐的分子结构与普鲁卡因极为相似,可形成半抗原[2],成为过敏反应的一个潜在因素。
一、背景利多卡因作为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在临床手术、疼痛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对利多卡因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制定利多卡因局麻过敏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应急小组:由麻醉科、急诊科、心内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和协调工作。
2. 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应急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迅速执行。
3. 应急小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具体事务的落实。
4. 成员职责:各科室医护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三、应急预案措施1. 症状识别与判断(1)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是过敏体质的患者。
(2)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意识模糊、抽搐等。
2. 紧急处理(1)立即停止利多卡因注射,将患者置于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吸氧,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稳定。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维持血压稳定。
(4)根据患者症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
3. 危重症处理(1)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3)如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通讯与协调(1)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及相关部门,如急诊科、心内科等。
(2)做好病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症状、用药情况、处理措施等。
(3)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病情,确保信息畅通。
5. 教育与培训(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过敏反应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2)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过敏反应的认识。
四、总结利多卡因局麻过敏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过敏反应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利多卡因引起的过敏反应甚为罕见。
因其为酰胺类局麻药,非蛋白类物质,本身不能致敏,但有时可作为一种半抗原,同蛋白质或多糖结合形成抗原致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的药物反应有3类:1.过量,2.低耐量,3.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的过敏表现类似中毒反应,但发作更为急剧,并伴有过敏样体征,可以速发也可缓慢发作,本组3例均为速发型。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及呼吸停止;临床所见的利多卡因药物反应98%为过量中毒反应,多为一次大量利多卡因误入血管所致,遗憾的是的大多数中毒反应被误认为过敏反应,而得不到正确的预防和治疗。
利多卡因因其麻醉对局部组织浸润弥散范围广、起效快、用量小、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罕见而广泛应用于口腔科局麻。
某门诊于2001年2月~2003年11月共发生利多卡因全身不良反应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利多卡因局麻出现严重不良反应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33~55岁。
2例要求拔牙,4例是牙体牙髓病治疗病人。
在口腔门诊按常规检查,询问无药物过敏史后,消毒,用2%利多卡因4ml作局部传导阻滞麻醉4例,浸润麻醉2例。
1.2 临床表现6例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4ml后5~10min,病人出现胸闷、头痛、恶心、四肢麻木、继而双下肢抽搐,进一步出现四肢抽搐4例,伴有全身发冷,呼吸急促、面色苍白,2例出现血压增高(血压142.5/97.5mmHg),2例出现血压下降(血压82.5/45mmHg)。
2典型病例患者,女,33岁,门诊诊断6急性牙髓炎,询问无药物过敏史后,用2%盐酸利多卡因4ml行右上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后5mi n,病人自觉胸闷、恶心、四肢麻木、继而出现下肢抽搐;进一步出现四肢严重抽搐、全身发冷、呼吸急促、面色苍白,量血压75/45mm Hg。
诊断为利多卡因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处理:立即将病人平卧,松开颈衣领,按压人中,氨水刺激呼吸,快速吸入氧,肌注异丙嗪25 mg,5%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5mg静注,20min后,病人抽搐症状未能控制。
利多卡因玫严重过敏和神经毒性反应!左巧云",王黎青$,罗亮2,周睿彤",金彪",曾宪国",周本杰1#(1.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518107;2冲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深圳518107)中图分类号R971e.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124(2019)08-0903-02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9.08.003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过程中严重过敏和神经毒性反应的防范与急救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中老年女性肺结节患者采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CT下定位肺结节,发生严重过敏和神经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处理经过。
结果:经过积极观察病情和及时处理,该患者病情好转。
结论: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加强患者的用药监护,以预防利多卡因所致严重过敏和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该反应,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和处理。
关键词利多卡因;严重过敏;神经毒性Severe Allergic and Neurotoxic Reactions Induced by Lidocaine!ZUO Qiaoyun1,WANG Liqing1,LUO Liang2,ZHOU Ruitong2,JIN Biao2,ZENG Xianguo2,ZHOU Benjie1(1.DepO.of Pharmocy,the SeventO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dong Shenzhen518107,Chino;2.DepO of Criticoi Care Medicine,tOe SeventO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dong Shenzhen518107,China)ABSTRACT OBJECTINE: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emegency treatment of severe allergto and neuro t oxic 4vc0oiis during l ocai anesthesia of lidoainVi METHODS:Retrospetive analysis was oonduoted on tOe olimcal manifestations,treatmen-process of fevere allergto and neuetoxio reactions in one cose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female pulmonaiy nodules undar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Oesia with0.5%0docCna and localization,and the pulmonaiy nodules was obtained undar CT.RESULTS:@30'active obseeation and Ornety treatment,tOe patient s condition irnproved.CONCLUSIONS:Ask about thehistoe of deg derey in detait before operation,and strengthen the medication monitoring of patients to prevent tOe occurrence of severe derey and neurotoxio reactions caused by lidraine.Dnye tOe reaction occue,01X1611and effectOe rescue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KEYWORDS Lidocaine;Severe allerey;Neurotoxicity利多卡因具有局部麻醉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常用 于外科局部小手术、局部清创缝合术、肛肠手术及穿刺前用药等,也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1]o其特点是起效快,弥散广,穿透力强,麻醉效果强而持久,安全范围较大,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感觉异常、低血压和心动过缓[2]o近年来,利多卡因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不多见,用量一般为2%利多卡因给药2.5~5ml及以上-36.)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发生1例0.5%盐酸利多卡因30mi局部麻醉即引起过严重过敏和神经毒性症状的案例,现报告如下。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43投稿邮箱:sjzxyx88@272·病例报告·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刘潇,樊新星(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关键词:药物;过敏性休克;病例中图分类号:R593.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3.160本文引用格式:刘潇,樊新星.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3):272.1 病例资料患者,女,60岁。
因“反复胸痛1年”入院,查体:T:36.7℃,P:88次/分,R:20次/分,BP:171/108 mmHg。
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最高血压170/110 mmHg,长期口服“施慧达1片/日+坎地沙坦1片/日”降压,血压控制可;有高脂血症病史1+年,未降脂治疗;有胃炎病史1+年,有嗳气、腹胀等表现。
无过敏史。
入院诊断:1.胸痛待查: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②胃炎③冠状动脉肌桥。
2.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3.高脂血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谷丙转氨酶:53U/L,谷草转氨酶:43U/L。
空腹血糖:6.61mmol/L。
心肌酶、BNP、肾功、电解质、血脂、肿瘤标志物、血常规及凝血、甲功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提示主动脉硬化、心肺未见确切异常。
腹部彩超:脂肪肝、右肾囊肿。
心脏彩超:左房增大、室间隔厚度正常上限、主动脉硬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EF:70%。
颈动脉及椎动脉彩超:颈动脉硬化,血流速度正常,双侧椎动脉(椎间段)血流速度正常。
TCD 提示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颅内段)血流速度减慢。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平均心率84bpm,最小心率64bpm,最大心率121bpm,最长R-R 间期1046ms,室上性早搏6次/24小时,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利多卡因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1病例介绍患儿,男,6岁,体质好。
因手臂划伤约5cm较深的伤口需缝合,在外科门诊给予2%利多卡因3ml局麻浸润,回抽无血。
注射后约8分钟左右患儿诉喉部有堵塞感,胸闷、气短,随后出现烦躁,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出冷汗,无震颤、未见抽搐。
患肢皮肤周围有散在黄豆大小荨麻疹数个。
与儿科联系一起进入抢救治疗。
给予地塞米松5mg加葡萄糖静点,吸氧约2~3分钟,仍有呼吸困难,乏氧明显,四肢发凉,且神志不清,呼吸微弱,血压测不清,脉搏、心率测不到。
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胸外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0.5mg,肌肉注射非那更20mg,氢化考地松0.15g、5%碳酸氢钠60ml分别加葡萄糖静点等抗过敏、抗休克治疗。
约3分钟后扪及股动脉波动,心跳、呼吸恢复,其他症状逐渐缓解。
入儿科观察,生命体征平稳,查血常规、胸片、心电正常后出院。
2讨论本患儿为首次用利多卡因,出现了过敏性休克,较为少见。
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治疗成功。
本病例发病前未用其他药物,故利多卡因过敏成立。
在外科手术中利多卡因为常用局麻药,局麻药可见的毒性反应有下列几种:(1)一次用量超过极限;(2)误入血管内;(3)注药的部位供血丰富、局麻药浓度高或未加血管收缩剂吸收过多;(4)病人体质衰弱、病情严重,对局麻药耐受力显著降低。
此患儿不能用毒性反应解释,可排除此反应。
追问家族有无高敏体质,其母诉曾对多种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先锋霉素、双黄连、红霉素、安痛定等。
故患儿也可为高敏体质,可能容易对多种药物产生变态反应。
一般认为,酰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较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地卡因发生过敏反应的机会少些,但不可忽视。
对此种药物过敏者,应避免再用该种或同类化学结构的局麻药为宜。
对高敏体质易发生变态反应的病人,医务人员要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个体差异要慎重选择性应用药物,而且要细心观察局部及全身有无异常反应,并做好相应抢救准备,以防意外发生。
(编辑谢琳)。
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与急救措施
1.利多卡因引起的过敏反应甚为罕见
因其为酰胺类局麻药,非蛋白类物质,本身不能致敏,但有时可作为一种半抗原,同蛋白质或多糖结合形成抗原致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的药物反应有3类:1.过量,2.低耐量,3.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的过敏表现类似中毒反应,但发作更为急剧,并伴有过敏样体征,可以速发也可缓慢发作,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及呼吸停止。
6.急救措施
(1)必须暂时终止治疗。
呼救。
打120急救电话。
立即使病人平卧,松颈部衣领,使呼吸道通畅,用氨水刺激呼吸,按压人中,快速吸氧。
(2)测量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体温。
异丙嗪25mg肌注,5%葡萄糖200ml加地塞米松5mg静注。
危重病人静脉缓注2%硫喷妥钠50mg,5%葡萄糖200mg加冬眠灵250mg 静脉滴注。
(3)使用脱敏药物如注射非那根(异丙嗪)25毫克,以及采用其它方法对症处理。
2.利多卡因用量问题
成人常用量①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量以200mg(1.0%)为限;用于外科止痛可酌增至200—250mg(1.0—1.5%)。
②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250—300mg(1.5—2.0%)。
③浸润局麻或静注区域阻滞,50~200mg(0.25—0.5%)。
④外周神经阻滞,臂丛(单侧)250—300mg(1.5%);牙科,20—100mg(2.0%);肋间神经(每支),30mg(1.0%);宫颈旁浸润,左右侧各100mg(0.5—1.0%);椎旁脊神经阻滞(每支),20—50mg(1.0%);阴部神经,左右侧各100mg(0.5—1.0%)。
⑤交感神经节阻滞,颈星状神经50mg(1.0%),腰50—100mg(1.0%)。
⑥一次限量,一般不要超过200mg(4.0mg/kg),药液中加用肾上腺素用量可增至200—250mg(6.0mg/kg), 1小时最大量300--400mg。
静注区域阻滞,极量4mg/kg.治疗用药静注,第一次初量1mg/kg,极量4mg/kg,成人静滴每分钟以
1mg为限。
反复多次给药,相距间隔时间不得短于60分钟。
3.临床常用局麻药比较
目前国内临床以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最常用。
普鲁卡因首次应用一般要皮试,单一应用麻醉效果差,需加入肾上腺素,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者慎用。
丁卡因多用于表麻,利多卡因自1954年起临床使用推广,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椎管内麻醉以及各个部位的局部麻醉、浸润麻醉。
利多卡因作用特点:(1)用于浸润或阻滞麻醉时,药液在局部的弥散范围广。
(2)胺基脱烃后降解产物的局麻性能有限、毒性加大。
过敏反应罕见。
(3)能透过胎盘屏障,与胎儿的蛋白结合,较之成年人有过及。
(4)作用中枢神经,可见昏沉迷睡,而随即出现惊厥,速进入晕厥与虚脱。
(5)存在个体差异,应先用小量。
4.如何判定利多卡因过敏
若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突然下述症状:(1)由喉头和支气管水肿及痉挛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胸闷、气短。
呼吸困难。
窒息、紫疳;(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3)神智丧失,大小便失禁,晕倒,昏迷,应考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5.注意问题
利多卡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利多卡因心血管毒性浓度与中枢神经毒性浓度之间存在较宽的幅度,心脏的毒性多发生在中枢神经毒性之后,因此不容忽视。
利多卡因的全身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应及时抢救,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过敏性休克者必须立即就地抢救,病情恢复后再留观。
(2)对惊厥病人同时出现低血压及呼吸停止者任何巴比妥类不宜应用或慎用,这类病人可用安定。
(3)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病人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抑制应做辅助呼吸,如呼吸不恢复应做气管内插管,改善通气,纠正吸氧。
(4)血管性水肿病人发生声门水肿,经抢救不能缓解并出现严重窒息时必须立即做气管切开。
6.急救措施
(1)必须暂时终止治疗。
呼救。
打120急救电话。
立即使病人平卧,松颈部衣领,使呼吸道通畅,用氨水刺激呼吸,按压人中,快速吸氧。
(2)测量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体温。
异丙嗪25mg肌注,5%葡萄糖200ml加地塞米松5mg静注。
危重病人静脉缓注2%硫喷妥钠50mg,5%葡萄糖200mg加冬眠灵250mg 静脉滴注。
(3)使用脱敏药物如注射非那根(异丙嗪)25毫克,以及采用其它方法对症处理。
7.预防
(1)用药前询问病人有无药的过敏史,身体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利多卡因目前还没有要求作皮试,个别对一般常用药有过敏史病人也要作皮试。
(2)防止利多卡因局麻时注入血管内,必须细心抽吸有无回血,文献报道少量的利多卡因误注入静脉,有引起心搏骤停的危险。
(3)科室必须备有急救药品箱,抢救药品必须充足,定期检查药物使用有效期。
(4)配备全套氧气设备,定期检查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