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例1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3
(常考题)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有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图中纵轴一格代表()箱。
A. 100B. 20C. 1202.()能表示一组男生的跳绳成绩。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3.下面是某商场店庆打折时,四种电器的价格变化情况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哪种商品降价最多?A. 音响B. 电视机C. MP54.学校图书馆一天的图书借阅情况如下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每格代表多少本比较合适?()A. 1B. 10C. 20D. 505.花坛里三种花的种植面积情况统计图如下,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应该是()。
A. B. C. D.6.一组调查数据被呈现在一扇形图里,下面条形图()与这个扇形图显示的是相同的数据。
A. B. C. D.7.下图是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统计图。
空气质量优良轻度污染污染指数0-5051-100101-150)。
A. B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好B. D城市的空气质量为良C. C城市的污染指数要是再下降16,空气质量就达到优了D. 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的有2个城市8.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所示),( )能准确地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
A. B. C.9.如图表示各种颜色气球的数目:红色、蓝色和白色的气球总共有()个.A. 45B. 46C. 51D. 69 10.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4个孩子读了4本书,有5个孩子读了5本书.那么有()个孩子读了6本书.A. 1B. 2C. 3D. 6 11.某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六(1)班全体同学分别参加了巴山舞、兵乓球、篮球三个项目的活动,陈老师统计了该班参加这三项活动的人数,并绘制了如右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这两个统计图,可以知道该班参加乒乓球活动的人数是()。
A. 10B. 15C. 25D. 50 12.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下图),用条形图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该是( )。
第1 课时条形统计图(1)教材第94~95 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 格表示1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重点:能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表示数据,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课件、坐标纸。
课件出示教材第94 页例1 主题图。
师:这是北京市2012 年8 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学生自己思考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逐一评价。
生1:统计表。
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数据的填写。
师: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生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与不足?1.课件出示教材第94 页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不光可以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数量、单位、直条。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根据晴天的数量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再让学生接着把阴、多云、阵雨、雷阵雨的天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3)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小结,揭示课题——条形统计图。
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开放性问题。
) 学生同桌议一议,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师生小结:用统计图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直观、更便于比较。
教材第95 页“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完成条形统计图,并指派小组代表汇报信息。
(2)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节课的内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首先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 主题图的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为学生今后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做准备。
7.1《条形统计图》例1(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能正确识别和使用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长度来表示各种数量的图表。
(2)特点:直观、形象、易于比较。
3.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确定横轴和纵轴(2)确定刻度(3)绘制长方形(4)标注数据4. 演示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通过PPT或黑板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5. 练习绘制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分组练习,绘制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巩固所学知识。
6. 应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2)讨论:如何根据条形统计图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7. 总结与拓展(1)总结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拓展:介绍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饼图等。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 运用条形统计图分析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条形统计图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的内容包括: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基础知识,他们对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学生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条形统计图模板、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卖水果”,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中的水果种类和数量,引发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如何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条形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例1》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例1》主要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本节课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数据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条形统计图获取、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2.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价值。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各种水果的销售情况等。
2.准备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清晰地了解这些数据?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有什么信息?2.图是如何展示这些信息的?3.如何通过这张图获取更多信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