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尺寸标注
- 格式:pdf
- 大小:10.18 MB
- 文档页数:155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中的图形,只是用来表达零件的形状,而零件各部分的真实大小及相对位置,则靠标注尺寸来确定。
零件图上所标注的尺寸不但要满足设计要求,还应满足生产要求。
零件图上的尺寸要标注得完整、清晰、符合国标规定等要求。
一、尺寸基准度量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
要把尺寸注得合理,就是要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
在选择尺寸基准时,必须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装配关系、以及零件的加工方法、测量方法等情况来确定。
尺寸基准有两种:1、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测量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上都应有一个主要基准。
标注尺寸时,既要考虑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要求。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主要尺寸应从设计基准出发直接标注主要尺寸应从设计基准出发直接标注常用基准要素:点、轴线、对称面、端面和底面。
一般尺寸应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一般尺寸的标注应考虑加工工艺要求对于零件上的一般尺寸,其设计基准的选择应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即从更于加工,测量、装配等为出发点,把设计基准定在工艺基准上,即设计基准服从工艺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如上图所示减速器低速轴的部分尺寸,其中长度方向(轴向)尺寸均为未注公差的一般尺寸,这些尺寸的设计基准的确定和尺寸注法应从便于加工的工艺要求来确定,即从符合车削加工工序、便于车削加工要求来确定,见下图。
不重要尺寸作为尺寸链的封闭环,不注尺寸不重要尺寸作为尺寸链的封闭环,不注尺寸下图a所示的轴承座中,高度方向尺寸A,B和C构成一个封闭的链状,这种相互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合称为尺寸链。
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其中在加工过程(或装配过程)最后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而其余各环则称为组成环。
显然,任一组成环的尺寸变动必然引起封闭环尺寸的变动,且封闭环的尺寸误差为各组成环的尺寸误差之和。
图中尺寸A士a为重要尺寸应直接注出;与此同时,还需注出一般尺寸B;而尺寸C为不重要尺寸应作为尺寸链的封闭环,不注尺寸,见下图b,让其在加工最后自然形成(加工出尺寸A和B后,即可得到尺寸C)以累积各组成环(尺寸A和B)的误差,对零件的质量并无影响。
1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工具、用具)的不可分拆的最小单元。
设计机器时要落实到每个零件的设计;制造机器时以零件为基本制造单元,总是先制造出零件再装配成部件和整机。
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零件结构是指零件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而技术要求是指为保证零件功能在制造过程中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零件图是表达设计信息的主要媒体,零件图体现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设计意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因此,规范地、正确地、清晰地绘制零件图是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
2
第2节零件的尺寸标注
一、基准
1.基准的概念
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是指零件在机器中或在加工、测量时,用以确定零件位置的一些面、线(底板的安装面、重要的端面、装配结合面、对称面、轴线等)。
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可以把零件的尺寸基准分成两类:
(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
3
4
(1)设计基准
在设计零件时,保证功能、确定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时所选用的基准。
用来作为设计基准的,大多是工作时确定零件在机
器或机构中位置的面、线。
5
(2)工艺基准
在加工零件时,为保证加工精度和方便加工与测量而选用的基准。
用来作为工艺基准的,大多是加工时用作零件定位
的和对刀起点及测量起点的面、线。
2.基准的选择
选择基准就是确定在尺寸标注时,是从设计基准出发,还是从工艺基准出发。
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尺寸,优点:尺寸反映设计要求,能保证零件在机器上的工作性能。
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尺寸,优点:尺寸的标注与零件的加工制造联系起来,尺寸反映了工艺要求,使零件便于制造、加工和测量。
最好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统一。
这样,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满足工艺要求。
若两者不能统一时,应以保证设计要求为主。
6
7
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尺寸,优点:尺寸反映设计要求,能保证零件在机器上的工作性能。
8
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尺寸,优点:尺寸的标注与零件的加工制造联系起来,尺寸反映了工艺要求,使零件便于制造、加工和测量。
9
有时工艺基准可以和设计基准重合,这是最佳
的选择。
当一个方向不只有一个尺寸基准时,常根据基准作用的重要性可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10
减速机座
11
实例105
13
实例135
14
15
16
17
18
旋转密封机构1 旋转密封环 2 旋转密封轴
19
20
21
3.选择基准的几个注意事项
22
23
(1)以加工面作为基准。
但在同一方向上,同一加工面不宜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毛坯面(非加工面)的基准
标注零件上各毛坯面的尺寸时,在同一方向上(例如高度方向)最好只有一个毛坯面与加工面有直接尺寸联系,其他的毛坯面只与毛坯面有直接
尺寸联系。
正确不好
24
图中所示的铸件,全部毛坯面之间用一组尺寸互相联系,只有一个尺寸B 使这组尺寸与底面发生联系。
这样在加工零件的底面时,尺寸B 的精度要求容易满足。
所有其他尺寸仍然保持着它们在毛坯时所得到的精度和相互关系。
因此,制造和加工都很方便,同时还保证了设计要
求。
25
26
27
(2)有直接装配关系的零件,在标注其相关尺寸是,应以同一个平面或直线(如结合面、对称中心平面、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并且相关尺
寸注法应一致
正确不好
28
图中所示支承与座体直接装配,高度方向上应以结合面为尺寸基准,标注螺钉孔和轴孔
的定位尺寸。
29
泵盖泵体
泵盖和泵体的孔的定位尺寸注法完全一致,容易保证装配精度,是合理标注。
30
实例135
31
32
33
34
35
(3)要求保证轴线之间的距离时,应以轴线为基准注出轴线之间的距离。
36
(4)要求对称的要素,应以对称中心平面(或中心线)为基准注出对称尺寸
图a 中四个孔要求以对称中心平面对称,则应以对称中心平面为基准标注尺寸。
图b 的上下两个平面要求相对轴线对称,则应以轴线为基准
标注尺寸。
37
若对称度要求很低,也可以某个实际平面为
基准标注尺寸。
二、标注尺寸的形式
由于设计和工艺要求的不同,零件图中同一方向上的尺寸标注形式有下列三种。
1.链状式
2.坐标式
3.综合式
38
39
1.链状式
链状式是把尺寸依次注写成链状,见图。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每个轴段的长度尺寸加工误差较小,而从某一选定基准面到某一轴肩距离的误差等于其间各段轴的误差之和。
图中从左端面到A 轴肩的误差等于b 和c 误差之
和。
40链状式常用于标注若干相同结构之间的距离、阶梯状零件中尺寸要求十分精确的各段以及用组合刀具加工的零件等。
41
2.坐标式
坐标式是把各个尺寸从一个事先选定的基准注起。
其优点是从基准到任一轴肩的误差小,不受其他尺寸影响,但其中某轴段的误差较大,如图中(b )段轴的误差等于a 与d 段的误差之
和。
42
坐标式用于标注需要从一个基准定出一组
精确尺寸的零件。
43
3.综合式
综合式标注尺寸是链状式与坐标式的综合。
标注零件的尺寸多用综合式。
44
1.功能尺寸直接注出
功能尺寸:直接影响零件装配精度和工作性能(影响功能)的尺寸。
功能尺寸应从设计基准出发直接注出,而不应用其他尺寸推算出来(作“空出”处理,指尺寸链的封闭环
)。
三、合理标注的基本原则
45
46
实例105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