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基本概况资料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1
吉林省省情及综合概况吉林省简称“吉”,吉林省名源于吉林市。
省会为长春。
地处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之间,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
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
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
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辖长春1个副省级城市、吉林、四平、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7个地级城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中文名称:吉林省外文名称:Jilin别名:吉行政区类别:省、自治区所属地区:中国东北下辖地区:长春、吉林、白城、延边、通化等政府驻地:省政府驻长春市新发路329号电话区号:0431(+86)邮政区码:130000地理位置: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人口:2746万(2010年)方言:东北官话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长白山、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伪满皇宫、松花湖、净月潭等机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火车站:长春站、吉林站、四平站、白城站车牌代码:吉主要高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现任省委书记:孙政才现任省长:王儒林目录吉林概况地名简介基本省情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简史历史疆域建制沿革经济建设高等院校公办本科(25所)松原市(无)民办高校(5所)独立学院(11所)高职院校(16所)交通电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电讯旅游名胜旅游景点最佳旅游时间特色餐饮购物特色活动当地旅游注意事项吉林概况地名简介基本省情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简史历史疆域建制沿革经济建设高等院校公办本科(25所)松原市(无) 民办高校(5所)独立学院(11所)高职院校(16所)交通电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电讯旅游名胜旅游景点最佳旅游时间特色餐饮购物特色活动当地旅游注意事项展开吉林概况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吉林省概况吉林省简称“吉”,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中部。
古为肃慎地,清置吉林省。
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
人口2690.8万人(2001年),有汉、朝鲜、满、回、蒙、锡伯等民族。
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
省会长春市。
吉林省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5%;2003年人口2703.7万,占全国的2.09%;2003年GDP达到2522.6亿元,占全国的1.87%。
独特的地理地貌。
吉林省地处边疆近海,边境线总长14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46公里。
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吉林地处北纬40°以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气候适宜。
优越的生态环境。
吉林省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
从东到西自然形成东部长白山地原始森林、东中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中部松辽平原、西部草原湿地4个生态区。
生态环境呈多样、系统性和可恢复性特点,且保护较好。
全省建立29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0.3%。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
省内大小河流200多条,分属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水系。
松花江、辽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8.6%。
小流域治理成绩斐然。
丰富的自然资源。
吉林省是“黑土地之乡”。
耕地面积40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1%。
人均耕地0.15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松辽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有林地面积804.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3%,居全国前列。
现有活立木总蓄量85012万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
非金属矿藏丰富。
已探明储量矿产资源83种,油母页岩、硅藻土、硅灰石、镁、钼以及石油等储量均居国内前列。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吉林省百科名片吉林省政区图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东南与俄罗斯、朝鲜交界,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毗邻,位在东经121°38'至131°17',北纬40°52'至46°18'。
唐属渤海地,辽代属两道,金朝分两路,元代属辽阳行中书省,明置建州为女真地,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
清朝于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乌拉(意为沿着松花江),后置吉林省。
面积19.1万平方千米。
人口2729.82万人。
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
省会长春市。
概况简称吉,因境内吉林城而得名。
省会长春市。
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人口2734.21万(2008年)。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女真语(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
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1 907年建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东西最长约750千米,南北最宽约600千米,总面积187400平方千米。
吉林省东界俄罗斯(界线长232.7千米),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界线长1206千米),南连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吉林的简单介绍吉林,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松花江、辉南江和拉法尔河交汇处,东临俄罗斯,西接内蒙古,南与辽宁接壤,北与黑龙江毗邻。
作为中国重要的边境省份之一,吉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一、地理位置吉林位于东北部,地势西高东低,地处长白山地、平原和松花江流域三大地形区域。
全省总面积为18.03万平方公里,辖1个副省级市、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
二、历史文化吉林历史悠久,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曾是肃慎、东胡、秽貊等民族的聚居地。
清朝时期,吉林成为皇家围场,众多皇帝都曾在这里举行狩猎活动。
吉林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
三、自然资源吉林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长白山门户”之称。
省内有长白山、向海、莫莫格等著名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长白山水库。
此外,吉林还是中国重要林业基地,森林覆盖率达43%。
四、风景名胜吉林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其中以长白山天池、向海湿地、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等最为著名。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五岳之一,被誉为“东北明珠”。
向海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湿地,拥有世界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则是丹顶鹤的故乡,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
五、经济发展吉林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重要农业基地和工业基地。
农业方面,吉林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被誉为“中国粮仓”。
工业方面,吉林以汽车、化工、冶金等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等也取得长足发展。
六、人文特色吉林人文特色鲜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吉林人热情好客,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二人转、吉剧等。
此外,吉林美食也享有盛誉,如吉林长白山野味、延吉冷面等。
总之,吉林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
吉林省概况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风光奇特,人文荟萃的吉林。
吉林省位于祖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东西最长约750公里,南北最宽约600公里。
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界限长246公里,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望,界限长1206公里,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连黑龙江省。
全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
总人口约为2700万,也是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
吉林省是地处边疆的多民族省份,有汉、满、朝鲜、蒙古等49个民族。
吉林省名源于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市。
“吉林”满语全称音译为“吉林乌拉”,“吉林”位“沿着”“乌拉”为“江”,“吉林乌拉”意思是“沿江之城”,后来简称吉林。
而且,以省内城市名定为省名在我国仅此一例。
说到吉林的历史,可谓久远。
在距今六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吉林省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两汉、南北朝时期主要有夫余人、高句丽、肃慎人在此活动;隋唐时期有肃慎人后裔建立的少数民族权渤海国;辽金元明时期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人在这里生活;清朝认为是祖先“龙兴”之地和皇室贵族独占东北特产而将此“封禁”起来;光绪三十三年(1907)将吉林将军辖区改称为吉林省,简称吉;民国成立后设行政辖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为傀儡政权满洲国的属地;1945年之后,东北划分九省;1948年末全境解放,省会设在吉林市,1945年迁至长春。
吉林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业的中心。
还有吉林市、四平市、白城市、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松原市7个地市级城市,以及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一句话概括为“两白加两原,长吉通四边”。
吉林省版图呈现为东宽西窄的三角形。
地形复杂多变,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平原各踞东西。
地理位置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46°18之间。
全境东西最长约750公里,南北最宽约600公里,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
吉林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
其中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
南连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上。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
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6℃,全年日照2200—3000小时,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200℃,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
全省年降水量一般在400—900毫米,自东部向西部有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差异。
全省无霜期中部以西150天左右,东部山区130天左右。
初霜期一般在9月下旬,终霜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气候特点。
吉林省气温四季变化显著。
冬季(1月),是最冷月份,全省平均气温在-11℃以下。
春季(4月),中西部平原区平均气温为6~8℃,东部山地在6℃以下。
夏季(7月),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东部山地在20℃以下,长白山天池一带为8℃。
秋季(9月),西部平原降至6~8℃,东部山地多在6℃以下。
吉林省省情简介王成民一、基本情况(一)社会、经济、地理地理位置:东北亚地区的几何地理中心相邻:黑、辽、蒙俄罗斯、朝鲜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400—600mm,东部地区水量丰富地形:东部高,西部低,东部山区,西部平原行政划分:一个副省级城市长春七个地市级城市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源、白城一个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二)特点一个中心:东北亚地理中心两个基地:老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项目,吉林12个商品粮基地“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1/25的土地产出1/10的粮食两个摇篮:汽车工业摇篮一汽1953年世界500强电影工业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三大优势:加工制造业一汽、客车厂、大成玉米等科教人才科研人员、大学生6人/万人41个院士高端:光电、地质等资源生态第二个生态省试点-海南森林覆盖率43.2% 长白山等32个自然保护区三大支柱:汽车制造、石化、农产品加工三个2%:面积占全国1.95% 人口2700多万占全国2.06% GDP占全国2%四大景观:天池、吉林雾淞、高丽句(世界文化遗产)、净月潭二、近年来经济建设成就国家从03年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1、经济总量:08年,6424亿04—08 3000—4000—5000—6000 07年全国第21位2、经济结构:产业结构14.3 47.7 38 民营经济占GDP 40%3、改革突破:国企改革4、固定资产投资:08年全年5608亿增长40.1% 人均突破2万元机场300万人次5、社会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2元,从03的30位上升至08年20位农村人均纯收入4932元,五大险种全建立三、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金额危机以来,我省从去年第四季度,影响显现,政策调整后,从今年二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明显回升,上半年,GDP 2572.3亿,增长11.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1%1、农业好于常年:6860万亩2、重点行业:企业、一汽、石化、大成、通钢都有所回升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城镇投入2153亿增长42.4%4、财政:支出550.9亿同比增长21.3%,高于财政收入4.8个百分点,信贷支出5970,同比21%5、消费:社会消费1347.7亿同比增长18.4% 农村消费较快发展6、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2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515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1、工业回升基础不牢2、出口形势严峻3、物价持续下行连续4个月负增长4、就业压力大下岗人员20.26万人60万高校毕业生国家发改委强调,全国经济处于齐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采用灵活的信贷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四、经济发展阶段的初步判断和主要问题(一)初步判断人均GDP 1000—3000美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美、日、德、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成功跨越,拉美等国家在这一阶段徘徊不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界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地处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之间。
幅员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
地形特点是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最北部,接近亚寒带,东部湿润多雨,西部干燥少雨多风沙,是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4°C左右,最高气温37.8°C,最低气温为-39.4°C,全年日照率50--70%,降水量向西部递减400-900mm/年,降水三分之二集中于全年的6、7、8三个月。
吉林省在东北地区中部,境内山峦平原密布,湖泊河流众多,曾经是满清入关前的主要活动地,也是历史上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发祥地。
现在还留有不少的古迹,如农安辽塔、长春的伪皇宫、吉林的文庙、敦化的“渤海古国”、黄龙府等。
鲜明的山水风光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吉林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空间广阔。
松花江低回慢转,呈S型穿过市区。
四面被龙潭山、小白山、朱雀山、玄天岭环抱,如神话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拱卫,还有西团山、东团山两座古文化遗址遥遥相望,山水之势,天造地设。
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江水,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吉林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揉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
吉林市是我国颇具代表性的冰雪体育旅游城,城区内有冰上运动中心,北山、朱雀山旅游雪场,松花湖和北大湖滑雪。
当你翩然于雪野山色之中,定会领略山的奇伟,雪的浪漫,飞索凌空,雪道纵横,群山连绵,莽莽苍苍。
投入这大自然的怀抱,犹如进入银色的梦幻之境。
【雾凇】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的自然现象,是吉林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所致,有“寒江雪柳、玉树琼花”之誉。
吉林的雾凇多属于晶状雾凇,是由从丰满到九站这一段不冻江面而引起的。
从丰满发电站到吉林市区几十公里的松花江面上热气蒸腾,水气遇冷凝结在江畔的柳枝松针上,形成似丝、似菊、似珊瑚等晶莹洁白的雾凇。
雾凇奇观一般出现在早晨,每年12月到次年2月出现几十次,特别是年前年后那寒冷的日子里,吉林的雾凇树挂最为壮观,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