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专项训练——文言文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
小升初语文必考点集训——文言文专练(一)学好文言文一定要走好“三步曲”:①培养兴趣。
平时课后要主动地阅读文言文,可以阅读一些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
②读好文言文。
首先要把全文读熟练,达到文从字顺,朗朗上口,在读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握文意,因此,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好、读通顺。
③读懂文言文。
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文中的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
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日:夜不得私行。
吏系得一夜行人。
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
”吏日:“鞭乎?”王日:“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注释]①系:抓。
②致:达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王安期作东郡太守:(2)释之:2.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而久之B.置之不理C.君子何之D.井底之蛙3.根据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
猫斗黑白二猫,斗于四屋上,呼呼而呜,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黑猫奋起逐之。
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注释]①斗:打斗。
②于:在。
③呜:叫。
④久之:许久。
⑤逐:追。
⑥走:逃跑。
1.根据小古文内容填空。
两只猫打斗,一只是猫,另一只是猫。
它们在上打斗。
听,它们打斗时的声音: ;看,它们打斗时的样子: ,,不相上下。
结果败,胜。
2.两只猫相斗的场面,你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3.翻译文中画“”的句子。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黑猫比白猫厉害些。
B.有时只要你能再多坚持一会儿,成功便属于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
学羿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1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
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
”卒以进士及第。
解词:临鉴,是指对镜。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翻译:宋朝有个人叫做桑维翰,人长的丑陋,身材比例也奇特,身子很短但是脸很长。
他常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惊奇地说道:“七尺长的身躯,还不如一尺长的脸(看起来这么长)呢。
”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考官讨厌他的姓与“丧”同音,所以不肯录取他。
有的人劝他改作其它的行当(不要念书了),他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展示给别人并说道:“如果这个砚台穿孔了,我就改行。
”最后他在科举考试中以进士及第了。
训练题: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改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
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
参考答案:1.B(举,参加科举考试),F(易,改变)2.A“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是夸张的自嘲,表明人物豁达。
不展家书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
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解词:攻苦,指刻苦,艰苦的生活;刻苦攻读。
翻译:宋代,胡瑗。
在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同孙明复、蔡守道是朋友,三人在泰山读书学习,三人拼命读书,吃粗茶淡饭,通宵不睡觉。
十年了都不回家,有家里面的书信来时,只要看见上面说了家里面平安无事,就将信扔进山涧之中,不再读下去,不想因此影响学习而分心。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