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消化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9
奶牛的消化生理
瘤胃:牛的第一胃。
瘤胃在所有胃中体积最大,占整个牛胃容积的80%。
瘤胃是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场所,含细菌25-50亿/ML,原虫数量20-50万/ML。
网胃:牛的第二胃,位于瘤胃前部,功能同瘤胃。
网胃内壁呈蜂窝状,能帮助食团逆呕(打嗝或反刍)和排出胃内的发酵气体(嗳气),网胃占整个牛胃容积的5%。
瓣胃:牛的第三胃,占牛胃总容积的7%~8%,其黏膜为大、中、小皱壁,俗称百叶。
进入瓣胃的流体食糜,一部分水分被瓣胃吸收,其余水分被瓣胃叶片挤压出来流入皱胃,使食糜变干,便于瓣胃叶片揉、研磨和筛滤,使之变得更为细碎后进入皱胃。
皱胃:皱胃又叫真胃,分胃底部和幽门部,胃黏膜折叠成许多纵向皱褶,能阻止皱胃内容物回流瓣胃。
在胃底部有消化腺体,能分泌胃蛋白酶、凝乳酶和盐酸。
反刍:牛在摄食时,饲料一般不经过充分咀嚼就匆匆吞咽进入瘤胃,通常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再仔细的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方式称为反刍。
食管沟:是牛网胃壁上自贲门向下延伸到皱胃的肌肉皱褶。
食管沟反射:在犊牛期,当牛受到与吃奶有关的刺激时,食管沟闭合,将奶绕过瘤胃和网胃,直接进入皱胃进行消化,此过程称为食管沟反射。
1 瘤胃积食奶牛瘤胃积食又称宿草不转、胃食滞。
是奶牛采食了过多的食物,导致瘤胃异常膨胀,胃扩张,内容物停滞和阻塞、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消化机能严重障碍,并伴有运动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其特征为消化不良,瘤胃运动停滞、脱水、酸中毒、毒血症,运动失调、衰竭、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
2 疾病原因产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奶牛贪食或因饥饿而吞食大量谷物类饲料、饲草后又大量饮水后,饲料膨胀,胃壁过度扩张而导致的本病发生。
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膜炎、瓣胃秘结以及皱胃阻塞等,也常常会继发本病。
3 临床症状瘤胃积食的奶牛病情发展迅速,通常在过食后数小时后发病,临床症状明显。
过食初期,发病奶牛神情不安,目光凝视,拱背站立,不愿走动,回看腹部,或用后肢体踢腹部,主要表现为腹部腹胀症状。
过食中期,发病奶牛食欲、反刍消失,虚嚼。
轧牙、时而怒吼,间或不断起卧,并伴有呻吟。
出现流涎、嗳气、有时呕吐,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出诊瘤胃时,病牛慌乱不安,内容物粘硬,用拳按压,会留下痕迹。
个别病牛腹部腹胀,瘤胃前囊含有一层气体,穿刺时可排出,少量气体和带有腐败酸臭气味的泡沫状的液体。
听诊腹部时,肠音微弱,便秘,粪便干硬呈饼状;间或发生下痢腹泻,排出淡灰色带有恶臭稀便或硬便,直肠检查时,瘤胃扩张,容物膨大,充满粘硬内容物。
有的病牛呈现瘤胃内容物松软呈粥样状,但瘤胃壁明显扩张。
病程期间,病情急剧恶化,奶牛泌乳量急剧下降或停止,腹部胀满,瘤胃积液,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脉搏疾速;皮温不齐,四肢,角根,耳根冰凉,全身战栗,眼球塌陷,黏膜发钳,体质衰弱,卧地不起,呈现昏迷和脱水,陷于循环虚脱状态。
4 防治方法本病病情的发展,与病牛吞食饲料饲草的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病情轻的1-2天即可康复。
普通病例,如治疗及时,3-5天即可治愈。
慢性病例,病情反复,有的暂时好转后与会加重,特是继发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的病例,病程会特继7-10天以上,多因瘤胃高度弛缓,内容物胀满,引起呼吸困难,血液循环障碍,呈现窒息和心衰状态,治愈效果不良。
本文引自《现代奶牛养殖科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王加启主编,ISBN 7-109-10538-5奶牛消化系统疾病一、食道阻塞食道阻塞(Esophageal obstruction)是指牛吃入的饲料或异物突然堵塞于食道管腔内导致的急性病症。
其临床特征是吞咽障碍、流涎和瘤胃臌胀。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病因】引起发病的直接原因是采食直径过大而不能自由通过食道的块根茎饲料所致。
食道器质和机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梗塞称原发性食道阻塞,如牛多因吞食大块的坚硬饲料及其异物,如甘薯、芜菁、胡萝卜、马铃薯、玉米棒、布片、毛线团、塑料布等而引起。
在食道麻痹、狭窄和扩张时所引起的梗塞称继发性食道阻塞。
也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发生食管痉挛,采食中引起食道阻塞。
【症状】突然停止采食,骚动不安,缩颈伸头,空嚼吞咽,并从口和鼻腔里流出草料,大量流涎,或有流泪、咳嗽,反刍、嗳气停止,并有瘤胃臌气,呼吸困难。
颈部食道阻塞,颈部可见臌大部,触诊可摸到阻塞物,胸部食道阻塞,有多量唾液积于阻塞物上方食道,触压颈部食道有波动感。
【诊断】根据发病突然,临床表现流涎,吞咽障碍,伸颈抬头,瘤胃臌胀易于诊断。
咽部、颈部食道阻塞时,可触摸到阻塞物。
食道探诊是确诊本病的最可靠方法。
食道探诊时,胃管插至阻塞部时,很难继续插入。
因此,根据胃管插入的长度,可以确定阻塞的部位。
【防治措施】加强管理,定时定量饲喂,防止因饥饿采食过急;合理调制饲料,适当切碎块根饲料,防护禁止异物混入等。
【治疗原则】早期确诊,及时排除阻塞物。
(1)当阻塞物发生在颈部上1/3处时,先用开口器固定口腔,从外部把阻塞物由下向上推到咽部附近,直接从咽部取出。
(2)当阻塞物发生在颈部的中或下1/3处时,可用胃管向下推送,使阻塞物进入瘤胃。
可先用胃管灌入3%~5%盐酸普鲁卡因液50~60ml,经10min后再灌入液体石蜡油100~150ml,并用胃管向下推进,此法可将大多数阻塞物推送到瘤胃内。
奶牛的消化生理
2012-01-16 13:52:10 来源:牛业科技之光浏览:58次
奶牛有一种特殊的食物转化能力,在它的大约十个月的泌乳期里,可以生产220公斤的乳蛋白,高能的乳糖,260公斤的的乳脂,以及40公斤矿物质,总共7000公斤的泌乳量。
足够一个人十年的需蛋白质要量、5年的能量需要,30年的钙需要。
奶牛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产奶能力,离不开它强有力的消化系统的支持。
咀嚼和反刍,咀嚼是消化过程的第一步,奶牛在每天的咀嚼和反刍中,一头牛大概会咀嚼40000-60000次,然后通过食管流入一个容积为70-90升的发酵罐,这里有大概500,000亿个细菌和50亿个纤毛虫,这里为这些微生物提供可靠的生活环境,这些微生物把纤维素转化成脂肪酸,把一些氮转化成蛋白质,以及合成维生素。
前胃,瘤胃和网胃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发酵罐。
奶牛的营养与饲养第五章奶牛的营养与饲养一、消化道结构及其消化生理特点奶牛属反刍动物,其消化系统较单胃动物复杂,主要由口腔、食道、胃(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小肠、大肠、肛门和唾液腺、肝脏、胰腺、胆囊及肾脏等附属消化腺及器官组成。
(一)消化道结构1.口腔奶牛口腔中的唇、齿和舌是主要的摄食器官。
奶牛没有上切齿,其功能被坚韧的齿板所代替。
奶牛舌长灵活,舌面粗糙,适于卷食草料,并配合切齿和齿板的嚼合动作完成采食过程。
奶牛的唇相对来说不很灵活,然而当采食鲜嫩的青草或小颗粒饲料(如谷物、面粉、颗粒饲料等)时,唇就成为重要的摄食器官。
奶牛具有发达的唾液腺,其包括腮腺、颌下腺、臼齿腺、舌下腺、颊腺等5个成对腺体以及腭腺、咽腺和唇腺等3个单一腺体。
唾液就是上述腺体所分泌的混合液体,唾液对奶牛有着特殊重要的生理作用。
2.食道食道系自咽部至瘤胃之间的管道,成年奶牛长约1米,草料与唾液在口腔内混合后通过食道进入瘤胃,瘤胃食糜又有规律地通过逆呕经食道回到口腔,经细嚼后再行咽下。
3.复胃奶牛与其他反刍动物一样,有4个胃室,即瘤胃、网胃(又称蜂巢胃)、瓣胃(又称重瓣胃或百叶胃)及皱胃(又称真胃)。
其中瘤、网、瓣3个胃称为前胃,皱胃由于有胃腺,能分泌消化液,故又称之为真胃。
刚出生时,皱胃最大,这时犊牛的日粮类型与成年杂食动物及肉食动物相似。
随着月龄的增长,犊牛对植物性饲料的采食量逐渐增加,瘤胃和网胃很快发育,而皱胃容积相对变小,到6~9月龄时,初步具备成年牛的消化能力。
(1)瘤胃奶牛胃的容积很大,成年牛胃总容积为151~227升,其中瘤胃容积可容纳100~120千克的饲料,占据整个腹部左半侧和右侧下半部。
瘤胃是一个左右稍扁,前后伸长的大囊袋,柱状肌肉带将瘤胃分成上、下两部分,即背囊和腹囊。
在柱状肌肉强而有力收缩与松弛作用下,瘤胃进行节律性蠕动。
同时,瘤胃黏膜上有许多乳头状突起,尤其是背囊部“黏膜乳头”特别发达,其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奶牛饲喂营养素吸收路径
奶牛的营养物质吸收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饲料摄入:奶牛通过吃饲料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口腔消化:饲料进入口腔后,通过咀嚼和混合唾液,使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开始分解和消化,如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质。
3. 胃消化:饲料进入胃中,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进一步分解和消化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在胃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4. 小肠吸收:饲料进入小肠后,营养物质开始被吸收。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可以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同时,小肠壁上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细胞,可以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5. 大肠排泄: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大肠,被大肠内的细菌分解,产生气体和水分,最终被排出体外。
总的来说,奶牛的营养物质吸收路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和消化酶的协同作用,以保证奶牛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其生长和生产的需要。
奶牛胃肠道消化物宏基因组奶牛是重要的农业家畜之一,其消化系统对于消化纤维素等植物性饲料具有独特的适应能力。
胃肠道是奶牛消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中微生物群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对奶牛胃肠道消化物宏基因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奶牛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微生物的作用。
一、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是指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研究发现,奶牛胃肠道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古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共生关系与奶牛共同生活,相互作用,共同参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二、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奶牛胃肠道微生物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纤维素降解、氮循环、产气和产酸等。
其中,纤维素降解是奶牛胃肠道微生物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奶牛无法直接降解纤维素,但微生物可以分解纤维素为可被奶牛消化吸收的短链脂肪酸,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三、奶牛胃肠道微生物与饲料类型的关系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受到饲料类型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饲料类型对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高纤维饲料可以促进纤维素降解菌的生长,而高淀粉饲料则可以促进淀粉降解菌的生长。
四、奶牛胃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奶牛胃肠道微生物与奶牛的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的失衡可能导致奶牛的消化问题和疾病发生。
因此,维持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对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五、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的调控策略为了维持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调控策略。
例如,通过饲料添加剂、预生物和益生菌等方式来调节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以提高奶牛的消化效率和生产性能。
六、奶牛胃肠道消化物宏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奶牛胃肠道消化物宏基因组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对奶牛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奶牛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微生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