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气罩的类型与风量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170.09 KB
- 文档页数:8
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
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集气罩所需的风量的公式。
集气罩是一种用于将废气或排放物收集起来并导入处理设备的装置。
它通常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例如炼油、化工和钢铁等领域。
下面是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的具体描述:
1. 首先,确定集气罩所需的最小风量,这取决于所需收集的废气或排放物的体积。
2. 接下来,计算集气罩的进气速度。
进气速度是指气体进入集气罩的速度,通常以米/秒为单位。
常见的进气速度范围为10-20米/秒。
3. 然后,计算集气罩的进气面积。
进气面积是指进气口的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进气面积可以通过将所需的最小风量除以进气速度来计算得到。
4. 最后,根据进气面积计算所需的风量。
风量是指通过集气罩进入处理设备的气体流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为单位。
风量可以通过将进气面积乘以进气速度再乘以3600来计算得到。
注意,这个公式是基于一些近似的假设和经验参数而得出的。
具体的风量计算需要考虑到诸如废气特性、流动条件和操作环境等因素,并结合工程师的实际经验进行调整。
上述就是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的内容要求。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集气罩的设计一、集气罩的选用按集气罩与污染源的相对位置及围挡情况,可将吸气式集气罩分为密闭罩、排气柜、外部集气罩、接受式集气罩等。
当有害物源不能密闭或围挡起来时,可以设置外部集气吸尘罩,它是利用罩口的吸气作用将吸气口有一定距离的有害物吸入罩内。
由于本工艺需要对物料进行加工,无法对污染源进行密闭。
因此,本设计在污染源附近设置外部集气罩,利用罩口的吸气作用将距吸气口有一定距离的有害物吸入罩内。
本工艺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而且是冷源,根据其发散情况,采用上部伞形罩的捕集效果较好,因此本设计的三个污染源均采用上部伞形集气罩。
二、集气吸尘罩的设计原则(除尘工程设计手册张殿印、王纯主编50页)①善排放粉尘有害物的工艺和工作环境,尽量减少粉尘排放的危害。
②集气罩尽量靠近污染源并将其围罩起来。
形式有密闭型、围罩型等。
如果妨碍操作,可以将其安装在侧面,可采用风量较小的槽型或桌面型。
③决定集气罩安装位置和排气方向。
研究粉尘发生机理,考虑飞散方向、速度和临界点,用集气罩口对准飞散方向。
如果采用侧型或上盖型集气罩,要使操作人员无法进入污染源与集气罩之间的开口处。
④决定开口周围的环境条件。
一个侧面封闭的集气罩比开口四周全部自由开放的集气罩效果好。
因此,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将四周围起来,尽量少吸入未被污染的空气。
⑤防止集气罩周围的紊流。
如果补集点周围的紊流对控制风速有影响,就不能提供更大的控制风速,有时这会使集气罩丧失正常的作用。
⑥决定控制风速。
为使有害物从飞散界限的最远点流进集气罩开口处,而需要的最小风速被称为控制风速。
四、集气罩的设计计算1、集气罩的结构尺寸集气罩的结构尺寸一般是按经验确定的。
图 3-1为了避免横向气流的影响,罩口应尽量可能靠近尘源,通常罩口距尘源的距离H 应小于或等于0.3L 1为宜(L 1为罩口长边尺寸),为了保证排气效果,罩口尺寸应大于尘源的平面投影尺寸:H 8.0L L 1+= H 8.0W 1+=W(1) A 集气罩尺寸:取H=0.3L 1 带入H 8.0L L 1+= 中 ,有L 1=1200+0.24L 1 求得L 1=1579mm (取1580mm )H=0.3L 1=0.3×1580=474mm (取470mm) 又 罩口高度要求低于人的呼吸器官其中h =450mm ,∴h +H ≤450+470=920mm ,符合要求 ∴罩口离污染源高度取H =470 mmmm H W W 10964708.02078.01=⨯+=+= (取1100mm )集气罩的扩张角α的范围是:90°~120°,取α=90° 罩口离管口高度:B =21L 1=790 mm 集气罩风管直径∵D / W ≥0.3 ,∴D ≥0.3 W =216 mm ,管径的确定见管段X 的计算。
集尘罩风量计算一、集尘罩的作用集尘罩是用来控制粉尘和颗粒物扩散的设备,其作用是将粉尘源封闭在罩体内,并通过负压抽风系统将粉尘收集起来,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工人的健康。
集尘罩的设计和风量计算是为了保证其收集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
二、风量计算的基本原理集尘罩的风量计算是基于流体力学的原理进行的。
在进行风量计算之前,需要确定集尘罩的几何形状、粉尘源的位置和产生速度等参数。
通过掌握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集尘罩所需的风量大小,以保证粉尘源被有效收集。
三、风量计算的步骤1. 确定集尘罩的形状和尺寸:集尘罩的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风量计算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集尘罩的形状应该与粉尘源的形状相匹配,并且尽可能地紧贴粉尘源,减少粉尘扩散的可能性。
2. 确定粉尘源的位置和产生速度:粉尘源的位置和产生速度是进行风量计算的重要参数。
通过对粉尘源进行测量和观察,可以确定其位置和产生速度。
在进行风量计算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粉尘源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果。
3. 选择合适的风机和管道:根据集尘罩的尺寸和所需的风量大小,选择合适的风机和管道。
风机的选择应考虑到风机的风量和风压特性,以及集尘罩的设计要求。
管道的选择应考虑到管道的长度、直径和摩擦损失等因素,以便保证风量的输送和集尘罩的正常运行。
4. 进行风量计算:根据集尘罩的形状、粉尘源的位置和产生速度,以及所选择的风机和管道,进行风量计算。
风量计算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计算软件或者实验方法进行。
在计算过程中,应考虑到风量的均匀分布和集尘罩的负压要求,以便达到最佳的收集效果。
四、风量计算的注意事项1. 风量计算应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和粉尘特性进行。
不同的工艺条件和粉尘特性会对风量计算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2. 风量计算的结果应与实际情况相符。
在进行风量计算之后,应进行实际的风量测定和检查,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风量计算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集尘罩的风量计算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收集效果。
集气罩的类型与风量计算集气罩在废气治理工程系统中处于前沿阵地,它主要借助于风机在罩口造成一定的吸气速度而有效地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有害气体吸走,经过处理达到收尘净化的目的。
要合理、经济地解决废气治理问题,正确地设计集气罩也是至关重要的。
1、设计原则集气罩的形式,根据产生废气源的设备、工作环境的要求不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集气罩在设计时都应该遵循“通、近、顺、封、便”的原则。
通:就是废气能畅通地被吸走。
通常物料从高处落地时,会向四面散发,此时,废气的散发速度称为飞扬速度。
物料落点处的废气飞扬速度最大。
随着废气散发距离的增加,达到一定距离后,其散发速度为零。
当废气散发速度较大时,不容易被捕集。
而散发速度达到零时,废气被捕集就容易得多了。
速度达到零点的那一点称为控制点,控制点到集气罩口的距离为x,废气源至集气罩口的距离为D,如下图所示。
在实际工作中,为有效捕集废气,应根据废气源周围空气运动的速度、废气的有害程度,使集气罩在该处造成一个吸收速度(称为控制风速)。
要在废气源点造成一定的控制风速,必须有相应的罩口风速(罩口面风速)。
对一定形式的集气罩,风量愈大,罩口风速愈大,控制风速也愈大,废气就容易被捕集。
近:就是集气罩要尽量靠近废气源。
顺:在生产中,必须在顺着废气飞溅的方向设置罩口正面对着含尘气流的集气罩,使集气罩充分利用含尘气流的动能,以提高捕集效果。
封:就是在不影响操作和生产的前提下,集气罩应尽可能将废气源包围起来。
这样有利于用较少的抽风量达到收尘效果。
便:就是集气罩的结构设计应便于操作,便于检修。
通、近、顺、封、便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也常常发生矛盾,尤其是近、顺、封与便更是常发生矛盾。
当集气罩和废气源设置太近时,操作往往不方便。
所以,设计过程也是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
本篇主要讲述VOCs废气集气罩的风量设计。
2、密闭罩及通风柜风量计算密闭罩及通风柜的风量按式E.1计算。
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集气罩简介
2.集气罩风量计算的重要性
3.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及方法
4.应用实例
5.结论
正文
一、集气罩简介
集气罩是一种用于收集气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集气罩的设计过程中,风量计算是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集气罩的收集效果。
二、集气罩风量计算的重要性
集气罩风量计算的准确性对于保证集气罩正常运行和收集效果至关
重要。
风量过大,会导致能源浪费和运行成本增加;风量过小,则无法达到有效的收集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气体泄漏,危及生产安全和环境卫生。
三、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及方法
集气罩风量计算公式一般为:Q=α×A×V
其中:
Q 为风量(m/h);
α为集气罩的吸气速度(m/s);
A 为集气罩的吸气口面积(m);
V 为吸气口的风速(m/s)。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还需考虑集气罩的设计参数、吸气口的形状和尺寸、气体的物性参数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应用实例
假设某集气罩的吸气口面积为 2m,吸气口的风速为 0.5m/s,吸气速度为 0.2m/s,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风量:
Q = 0.2 × 2 × 0.5 = 0.2m/h
这意味着该集气罩每小时需要吸入 0.2 立方米的气体。
五、结论
集气罩风量计算是集气罩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集气罩的收集效果和运行成本。
集气罩课程设计正文目录1 总论 (3)1.1大气污染概述 (3)1.2 设计任务 (3)1.2.1 设计题目 (3)1.2.2 设计原始资料 (3)1.2.3 设计内容以及要求 (4)2 集气罩的设计 (4)2.1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4)2.1.1吸入气流 (4)2.1.2吹出气流 (5)2.1.3吹吸气流 (6)2.2集气罩的类型 (6)2.3吹吸式排气罩的应用注意事项 (8)2.4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9)3 集气罩计算以及造型 (9)3.1 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 (9)3.1.1排风量的确定 (9)3.1.2排风量的计算 (10)3.1.3 压力损失的确定 (10)4 设计计算及选型 (11)4.1集气罩尺寸设计 (11)4.2集气罩排风量设计计算 (13)4.3 集气罩压力损失的确定 (13)设计小结 (13)参考文献 (14)某车间气体净化系统中集气罩设计1 总论1.1大气污染概述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
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
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
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1.2设计任务1.2.1设计题目某金属冶炼车间除尘系统的集气罩设计1.2.2设计原始资料气体中颗粒物占15.0%,允许的排风速度最大1.0m/s;车间有2个,相距10m。
烟气粘度:2.4×10-5pa.s烟气温度:20℃允许罩内最大负压:25Pa;允许压力损失:1000pa烟气密度:1.18kg/m3烟气真密度:2.2g/cm3空气过剩系数:a=1.4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况下):200㎎/L环境温度:-7℃当地气压:100KPa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在车间北侧20-25米以内1.2.3设计内容以及要求根据烟气性质,选择设计合适的集气罩,计算出集气罩的排风量、压力降并确定排风速度,完成除尘、风机、烟囱的位置及管道布置,最后按照工程制图要求绘制一张集气罩和系统A3 图。
集气罩的类型与风量计算
集气罩在废气治理工程系统中处于前沿阵地,它主要借助于风机在罩口造成一定的吸气速度而有效地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有害气体吸走,经过处理达到收尘净化的目的。
要合理、经济地解决废气治理问题,正确地设计集气罩也是至关重要的。
1、设计原则
集气罩的形式,根据产生废气源的设备、工作环境的要求不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集气罩在设计时都应该遵循“通、近、顺、封、便”的原则。
通:就是废气能畅通地被吸走。
通常物料从高处落地时,会向四面散发,此时,废气的散发速度称为飞扬速度。
物料落点处的废气飞扬速度最大。
随着废气散发距离的增加,达到一定距离后,其散发速度为零。
当废气散发速度较大时,不容易被捕集。
而散发速度达到零时,废气被捕集就容易得多了。
速度达到零点的那一点称为控制点,控制点到集气罩口的距离为x,废气源至
集气罩口的距离为D,如下图所示。
在实际工作中,为有效捕集废气,应根据废气源周围空气运动的速度、废气的有害程度,使集气罩在该处造成一个吸收速度(称为控制风速)。
要在废气源点造成一定的控制风速,必须有相应的罩口风速(罩口面风速)。
对一定形式的集气罩,风量愈大,罩口风速愈大,控制风速也愈大,废气就容易被捕集。
近:就是集气罩要尽量靠近废气源。
顺:在生产中,必须在顺着废气飞溅的方向设置罩口正面对着含尘气流的集气罩,使集气罩充分利用含尘气流的动能,以提高捕集效果。
封:就是在不影响操作和生产的前提下,集气罩应尽可能将废气源包围起来。
这样有利于用较少的抽风量达到收尘效果。
便:就是集气罩的结构设计应便于操作,便于检修。
通、近、顺、封、便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也常常发生矛盾,尤其是近、顺、封与便更是常发生矛盾。
当集气罩和废气源设置太近时,操作往往不方便。
所以,设计过程也是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
本篇主要讲述VOCs废气集气罩的风量设计。
2、密闭罩及通风柜风量计算
密闭罩及通风柜的风量按式E.1计算。
密闭罩及通风柜的风量按式1计算。
L = v× F× β× 3600(1)
式中:
L——密闭罩及通风柜的计算风量,m3/h;
v——操作口平均风速,m/s。
可取0.4~0.6,根据内部有害物质的危险性调节;越危险风速越高;
F——操作口面积,m2;
β——安全系数,一般取1.05~1.1。
3、外部吸罩风量计算
外部吸罩一般分为:顶吸罩、侧吸罩、底吸罩。
外部吸罩的控制点为距离距罩口最远处的散逸点,控制点风速取0.3~0.5m/s。
顶吸罩宜与有害物散发源形状相似,并完全覆盖散发源。
顶吸罩应设裙边,当边长较长时,可分段设置。
顶吸罩的风量按式2计算。
L1= v0× F× 3600(2)
式中:
L1 ——顶吸罩的计算风量,m3/h;
v0——罩口平均风速,m/s。
可取0.5~1.25,应根据控制点风
速调节;
F——罩口面积,m2;裙边高度c=0.25√F。
矩形顶吸罩F = A×B
圆形顶吸罩F=πD2/4
式中:
A、B——矩形顶吸罩两边,m;
a、b——有害物散发矩形平面两边,m;
D——圆形顶吸罩直径,m;
d——有害物散发圆形平面直径,m;
A = a + 0.4 × ℎ
B = b + 0.4 × ℎ
D = d + 0.4 × ℎ
ℎ——罩口与有害物面的高度,m。
(顶吸罩示意图)
4、整体收集风量计算
整体排风宜与事故通风系统兼用,换气次数不宜小于12次/h。
整体收集时,应考虑以下情况:
1)有人员在密闭空间作业时,废气收集系统风量,应同时满足员工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和断面风速的要求,按照式4、式5同时计算,并取最大值。
2)无人员在密闭空间作业时,仅需要满足断面风速的要求,按
照式5计算。
3)如整体收集计算得到的风量,造成进风面风速超过0.6m/s或外窗外门风速超过1.5m/s,密闭空间内应设补风系统。
宜考虑作业人员的岗位送风,并满足GBZ1的相关要求。
按照VOCs主要成分浓度计算的风量,总风量为各成分计算风量之和,各成分的计算风量按式3计算,总风量按式4计算。
式中:
L0——总风量,m3/h;
L2——各成分的计算风量,m3/h;
G——密闭空间内该成分的散发量,mg/h;
C1——密闭空间内部该成分的作业接触限值,mg/m3。
取值应符合GBZ 2.1的规定;
C2——进风、补风的该成分的浓度,mg/m3。
按照密闭空间开口断面的计算风量,进风面包括员工进出口、物料进出口、补风口等,按式5计算。
L3 = v× F× 3600(5)
式中:
L3——按照密闭空间开口断面的计算风量,m3/h;
v——控制风速,m/s,采用车间整体密闭,开启的外门、外窗取1.2~1.5m/s;其他进风面,取0.4~0.6m/s;
F——进风面的面积,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