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2.74 KB
- 文档页数:75
1、《威尼斯商人》: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只有一个盒子里面有鲍希亚的肖像,盒子上面分别写着:A、金:肖像不在此盒中B、银:肖像在铅盒中C、铅:肖像不在此盒中上面的话只有一个是真的,肖像在哪个盒子里?【解析】:C是真的,肖像在金盒里。
因为如果A是真的,则B也是真的,就出现两个真的,与假设不符;如果B是真的,则A也是真的,也出现了两个真的,也与假设不符;所以判断C是真的,那C是真的话,铅盒里没有,而A是假的,那说明肖像就在金盒里。
2、一家珠宝店的珠宝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个人所为。
审讯中,甲说:“我不是罪犯。
”乙说:“丁是罪犯。
”丙说:“乙是罪犯。
”丁说:“我不是罪犯。
”经调查证实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下列哪个判断为真?A、甲说的是假话,因此甲是罪犯B、乙说的是真话,因此丁是罪犯C、丙说的是真话,因此乙是罪犯D、丁说的是假话,因此丁是罪犯E、四个人说的全是假话,丙才是罪犯【解析】:首先找矛盾的两个人说话,本题中是乙和丁的话语矛盾。
因此他两个人必有一人真一人假。
所以甲和丙都是假的。
因此甲说我不是犯罪,也就是说他是犯罪。
也说明丁说的是真话。
3、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解析】:假设甲说真话,则丙丁也为真(不符),所以甲没说真话。
4人中有人作案,所以乙说了真话。
假设丁为真话时,乙丙都为真(不符),所以丁也没说真话。
所以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4、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三个断定:(1)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2)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3)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
形式逻辑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一、选择题1. 下列论断中,属于形式逻辑逻辑学范畴的是:A) 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
B) 猫是一种哺乳动物。
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公园。
D) 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
答案: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公园。
2. 下列哪个推理是无效的?A) 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狗也是哺乳动物,所以狗属于人类。
B) 所有鸟都会飞,企鹅是一种鸟,所以企鹅会飞。
C) 所有老师都是学者,王老师是老师,所以王老师是学者。
D)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滑。
今天地面湿滑,所以今天下雨了。
答案:A) 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狗也是哺乳动物,所以狗属于人类。
3. 下列哪个推理是有效的?A) 所有狗都有四条腿,这只动物有四条腿,所以它是狗。
B) 所有人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所以他会呼吸氧气。
C) 所有猫都会爬树,这只动物会爬树,所以它是猫。
D) 所有苹果都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香蕉是苹果。
答案:B) 所有人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所以他会呼吸氧气。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1. 所有鸟都有翅膀。
鹦鹉是一种鸟,所以鹦鹉有翅膀。
答案:有效2. 如果昨天下雨,那么今天地面湿滑。
今天地面湿滑,所以昨天下雨了。
答案:无效3. 所有学生都佩戴校徽。
小明佩戴了校徽,所以他是学生。
答案:有效三、演绎推理题根据下列条件,推断出结论。
1. 所有猫都会爬树。
加菲是猫,所以加菲会爬树。
答案:结论为真。
2.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滑。
地面湿滑,那么一定下雨了。
答案:结论为假。
3. 所有人类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类,所以小明会呼吸氧气。
答案:结论为真。
四、矛盾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矛盾。
1. A:如果明天下雪,那么我就去滑雪。
B:明天不会下雪。
答案:矛盾2. A:所有人类都是脊椎动物。
B:人类不是脊椎动物。
答案:不矛盾3. A:所有哺乳动物都产奶。
B:鲨鱼是哺乳动物。
答案:矛盾五、解释题解释下列逻辑术语。
1. 陈述答案:陈述是陈述一种事实或观点的句子,可以是真或假。
形式逻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c)。
C.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2. “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d)。
D. 同语反复3. 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 a )。
A. 把“ 犯罪”限制为“ 反革命罪”4. “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c )。
C. 反对关系5. 已知“SEP ”为假,可必然推出( c )。
C.SIP 真6. “动物”这个概念属于( a )。
A. 普遍概念7. “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 A )。
A. 同一关系8. 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 A )。
A.“勤劳” 概括为“美德”9. “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
这句话所犯的划分错误是( B )。
B. 子项相容10. “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 A ) 。
A. 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11. 若“有的S 是P”、“有的S 不是P”、“有的P 不是S” 三个判断均真,则S 与P 具有( D )。
D.交叉12. 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c)。
C. “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13. 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 A )。
A. 单独概念14. 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则这一判断的形式一定是(C)。
C. 有S 是P15. 当S 真包含于P 时( A )。
A.SAP 与SIP 都真16. “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d )。
D. 全称肯定判断17. 对于A.B 两个概念,如果所有 A 都是B,并且有些 B 是A,那么A.B 两个概念具有( b )。
B. 真包含于关系18. “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 c )。
C. 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19. “新中国的青年是勤劳的,我是新中国的青年,所以我是勤劳的”这段话犯了(c )。
形式逻辑习题及答案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命题和推理结构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些形式逻辑的习题及答案。
# 习题一:命题逻辑问题: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 命题1: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 命题2:如果今天是星期天,那么明天是星期一。
答案:- 命题1是真命题。
根据逻辑学中的条件命题,如果条件(今天是星期一)成立,那么结论(明天是星期二)也必然成立。
这是一个有效的逻辑结构。
- 命题2也是真命题。
同样地,如果条件(今天是星期天)成立,结论(明天是星期一)也必然成立。
# 习题二:推理规则问题:使用以下前提,推导出结论。
- 前提1:所有人都是动物。
- 前提2:苏格拉底是人。
- 结论:苏格拉底是动物。
答案:根据前提1和前提2,我们可以应用演绎推理的规则。
首先,根据前提1,我们知道“所有人都是动物”,这意味着如果某个个体是人,那么这个个体也是动物。
然后,根据前提2,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人。
结合这两个前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格拉底是动物。
这是一个有效的演绎推理。
# 习题三:谬误识别问题:判断以下推理是否为谬误,并说明原因。
- 推理1:因为所有的狗都有四条腿,所以所有有四条腿的动物都是狗。
- 推理2: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今天地面湿了,所以今天下雨了。
答案:- 推理1是一个谬误,称为“倒置条件”或“逆谬误”。
虽然所有的狗都有四条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有四条腿的动物都是狗。
例如,猫也有四条腿,但它们不是狗。
- 推理2是一个有效的推理,因为它遵循了条件命题的逻辑结构。
如果条件(下雨)导致结果(地面湿),并且结果已经发生(地面湿了),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条件也发生了(今天下雨了)。
# 结尾形式逻辑习题的解答需要对逻辑结构有清晰的理解,包括命题的真假、推理的有效性以及谬误的识别。
通过练习这些习题,可以提高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希望这些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形式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思维的形式结构B. 思维的内容C. 思维的规律D. 思维的形式和内容答案:A2. 命题逻辑中,复合命题的真值表是()。
A. 一个B. 两个C. 多个D. 无数个答案:C3. 在三段论中,中项是()。
A. 大前提B. 小前提C. 结论D. 大前提和小前提共有的项答案:D4.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是指()。
A.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B.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D.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答案:A5.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6.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7. 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8. 形式逻辑中,推理的结论是()。
A. 必然的B. 可能的C. 不确定的D. 任意的答案:A9. 形式逻辑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10. 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形式()。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ABC2.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命题的形式()。
A. 简单命题B. 复合命题C. 条件命题D. 否定命题答案:ABCD3.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规则()。
考生姓名:___________学号层次专业一.填空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每空1分,共15分)1、谓项周延而主项不周延的性质判断是判断。
2、必有一个前提否定;大前提需全称。
这是第格三段论的特殊规则。
3、概念间的关系包括全同关系、、、、全异关系。
4、当SAP与SIP同假时,S与P的外延间具有关系。
5、当“S必然是P”为真,可以推知“S可能是P”为,“S可能不是P”为。
6、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的思维方式。
7、“穆勒五法”是指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和剩余法。
8、三段论的格就是由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所构成的三段论的不同形式。
9、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正确形式,即。
10、语词定义有规定的语词定义和两种。
11、“如果甲未犯法,那么甲未犯罪;甲犯罪,所以甲犯法。
”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的式。
12、若pVq取值为真,则pVq取值为。
二、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15分)1、“知识分子就是学有所长的人”,此定义犯了()错误。
A、循环定义B、定义过宽C、定义过窄D、同语反复2、“p→q”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A、p→﹃qB、﹃p→﹃qC、﹃p∧﹃qD、p∧﹃q3、通过综合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由SIP可推出()。
A、PESB、POSC、POSD、POS4、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逻辑内容D、语言表达式5、若(),则SIP真且SOP真。
A、S与P全同B、S真包含于PC、S真包含PD、S与P全异6已知“p→q”、均真,那么()。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7、契合差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同中求异B、异中求同C、求同求异的相继运用D、两次求同一次求异8、性质判断可概括为()。
A、全称肯定判断B、判断C、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D、推理形式9、定义“圆是由一定线段的一端为动点在同一平面上绕另一作定点的端点运动而形成的封闭曲线”是()。
《形式逻辑》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B、语言表达形式C、逻辑常项D、变项E、逻辑常项和变项2.“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这里,“干部”这个概念,实在()的意义上使用的。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3.“中国女子排球队多次夺得过世界冠军。
”这里,“世界冠军”是()。
A、普遍概念B、单独概念4.“战场”和“战士”这两个概念是()。
A、属种关系B、交叉关系C、全异关系5.将“学生”限止为“中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
对上述限制和概括的评价最为确切的是()。
A、限制和概括都很正确B、限制和概括都不正确C、限制正确,概括不正确D、限制不正确,概括正确6.“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
”对上述定义评价最为确切的是()。
A、正确B、不正确,定义过宽C、不正确,定义过窄D、不正确,循环定义7.母项S通过划分,得到并且只得到S1和S2两个子项。
如果这一划分是正确的,则S1和S2不可能具有()关系。
(1)属种关系(2)矛盾关系(3)对立关系A、只有(1)B、只有(2)C、只有(3)D、只有(1)和(2)E、只有(1)和(3)8.如果A是一个正概念,B是一个负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
A、必定是矛盾关系B、必定不是矛盾关系C、可能不是矛盾关系D、不可能是矛盾关系E、必定是全异关系9.“平反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能最为确切地说明上述定义不严格的是()。
A、对案件是否处理错误,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否则不能说明什么是平反B、应该说明平反的操作程序C、应该说明平反的主体,平反的主体应该具备足够的权威性D、对平反的客体应该具体分析,平反了,不等于没错误E、处理错误的案件包括三种: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和无罪而判10.“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不构成条件关系11.“宏达超市的商品不但价廉,而且物美。
”这一命题的负命题表达的含义与()相同。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概念一、填空题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B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A、真包含于关系B、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C、集合概念、正概念D、集合概念、负概念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B、b真包含aC、a与b全异D、a与b全同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双选题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形式逻辑试题1一、填空题1、“这批产品没有一件是合格品”和“这批产品有些不是合格品”这两个判断具有_差等关系_关系。
2、在被研究现象a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相关情况A是各场合共同具有的,则可运用_求同法法确定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3、在“如果p并且q则r”中,逻辑常项是_如果、并且、则。
4、以“《示儿》是七言诗”和“《示儿》不是唐诗”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构成第_第三格,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_有七言诗不是唐诗_。
5、“商品是劳动产品”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6、“赵蒙不是会计系的,就是金融系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P→q_。
7、在关系判断“李明认识赵红”中,“认识”属于非对称关系。
8、论证是由_论题_、_论据_和_论证方式_三部分组成的。
9、划分母项和划分子项之间具有真包含关系,划分子项和划分子项之间具有全异关系。
10、对SEP进行换质位,正确结论是_﹁P IS _。
11、“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推理是_演绎_推理,其形式为_p∧q→q_式。
12、根据对当关系,当SIP假时,SAP_假_,SOP_真_。
13、“如果SIP真,则SOP假”的负判断是_并非“如果SIP真_,与该负判断等值的联言判断是_则SOP假”、SIP和SOP都真_。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形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
错误。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
2、一个正确的三段论三个项都可以周延两次。
错误。
如果三段论三个项都周延两次,那么三段论的三个性质判断都是全称否定判断,而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3、某餐馆规定顾客或者选川菜,或者选鲁菜。
小李选了川菜,因此,他不能选鲁菜。
错误。
相容选言判断推理肯定一个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个选言肢。
4、把“喜马拉雅山”概括为“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珠穆朗玛峰”。
形式逻辑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命题逻辑中的联结词?A. 与B. 或C. 非D. 等价答案:D2. 命题“如果下雨,那么地面会湿”的逆否命题是:A. 如果地面不湿,那么没有下雨B. 如果地面湿,那么下雨了C. 如果下雨了,那么地面会湿D. 如果地面不湿,那么没有下雨答案:A3. 以下哪个命题是必然为真的?A. 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B. 有些天鹅是白色的C. 所有天鹅都不是白色的D. 有些天鹅不是白色的答案:C4. 命题“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的逻辑形式是:A. p → qB. q → pC. ¬p → ¬qD. ¬q → ¬p答案:A5.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p ∧ ¬pB. p ∨ ¬pC. p → qD. p ↔¬p答案:A6. 以下哪个命题是永真命题?A. p → ¬pB. p ∨ ¬pC. p ∧ ¬pD. p ↔¬p答案:B7. 命题“所有人都是理性的”的否定是:A. 没有人是理性的B. 有些人不是理性的C. 有些人是理性的D. 所有人都不是理性的答案:B8. 以下哪个命题是充分条件?A.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B. 如果地面湿,那么下雨C. 如果天晴,那么地面干D. 如果地面干,那么天晴答案:A9. 以下哪个命题是必要条件?A.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B. 如果地面湿,那么下雨C. 如果天晴,那么地面干D. 如果地面干,那么天晴答案:B10. 命题“如果p,则q”的逆命题是:A. 如果q,则pB. 如果¬p,则¬qC. 如果¬q,则¬pD. 如果p,则¬q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命题逻辑中的有效推理形式?A. 肯定前件B. 否定后件C. 肯定后件D. 否定前件答案:A, B2. 以下哪些命题是互为逆否命题?A. p → q 和¬q → ¬pB. p ∧ q 和¬p ∨ ¬qC. p ∨ q 和¬p → ¬qD. p ↔ q 和 p ↔¬q答案:A3. 以下哪些命题是等价命题?A. p → q 和¬q → ¬pB. p ↔ q 和¬p ↔¬qC. p ∨ ¬p 和p ∧ ¬pD. p → q 和q → p答案:A, B4. 以下哪些命题是永真命题?A. p → (q → p)B. (p → q) → (¬q → ¬p)C. p → (p ∧ q)D. p → (¬p ∨ q)答案:B, D5. 以下哪些命题是矛盾命题?A. p ∧ ¬pB. p ∨ ¬pC. p → ¬pD. p ↔¬p答案:A, 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命题逻辑中的联结词“与”用符号________表示。
形式逻辑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有效的逻辑推理?A.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地面湿,所以一定下雨了。
B.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没有下雨,所以地面不湿。
C.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下雨了,所以地面湿。
D.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地面湿,但是没有下雨。
2.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是什么?A. 任何命题都只有真或假两种可能性。
B. 任何命题都可能是真或假。
C. 任何命题都不可能同时为真和假。
D. 任何命题都必然为真或必然为假。
3.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所有苹果都是水果。
B. 有些苹果不是水果。
C. 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D. 这个苹果既是红色的,又不是红色的。
4.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指什么?A. 一个事物是它自己。
B. 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
C. 一个事物可以是它自己或不是它自己。
D. 一个事物可以是任何事物。
5. 以下哪个命题是充分条件命题?A. 如果我学习,那么我会通过考试。
B. 只有我学习,我才会通过考试。
C. 即使我不学习,我也可能通过考试。
D. 我学习,但是我不会通过考试。
二、判断题6. 如果一个命题是真,那么它的逆命题也是真。
()7. 形式逻辑中的“非”操作是指否定一个命题。
()8. 一个命题的否定命题与原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9. 形式逻辑中的“或”操作表示逻辑上的“并且”。
()10. 形式逻辑中的“与”操作表示逻辑上的“或者”。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形式逻辑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
12. 描述形式逻辑中的“德摩根定律”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13. 形式逻辑中的“假言命题”是什么?请给出一个例子并解释其逻辑结构。
14. 解释形式逻辑中的“条件命题”和“双条件命题”的区别。
15. 形式逻辑中的“归谬法”是如何工作的?请给出一个例子。
四、应用题16. 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推理例子,并分析其逻辑结构。
17. 假设你有一个命题:“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我会去图书馆。
形式逻辑试题题目一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猫都有四条腿。
前提2:汤姆是一只猫。
结论:汤姆有四条腿。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猫都有四条腿,而根据前提2,汤姆是一只猫。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汤姆有四条腿。
题目二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狗都有尾巴。
前提2:此动物没有尾巴。
结论:此动物不是狗。
解答: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尽管前提1说明所有狗都有尾巴,而前提2说此动物没有尾巴,但这并不能推出结论:此动物不是狗。
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此动物没有尾巴,而不是因为它不是狗。
题目三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A都是B。
前提2:C是A。
结论:C是B。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A都是B,而根据前提2,C是A。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C是B。
题目四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学校都有学生。
前提2:此处是一所学校。
结论:此处有学生。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学校都有学生,而根据前提2,此处是一所学校。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此处有学生。
题目五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植物都需要阳光。
前提2:这棵植物没有阳光。
结论:这棵植物会死亡。
解答: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尽管前提1说明所有植物都需要阳光,而前提2说这棵植物没有阳光,但这并不能推出结论:这棵植物会死亡。
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这棵植物的生存,而不仅仅是缺乏阳光所导致的。
形式逻辑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
(20分)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句话中, “群众”是()A.单独、集合概念B、单独、非集合概念C.普遍、集合概念D.普遍、非集合概念2.“美国”和“纽约”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A.真包含B.真包含于C.交叉D.全异3、在S与P可能具有的五种外延关系中, 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二真三假的是()A.SAPB.SEPC.SIPD.SOP4、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 而常项都不同, 则这两个性质命题对当关系是()A.差等关系B.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下反对关系5.“《藤野先生》”和“《朝花夕拾》”的外延关系是()A.真包含于B.真包含C.交叉D.全异6.乒乓球比赛和象棋比赛中的“输”和“赢”这两对概念的外延关系分别是()A.都是矛盾关系B.前者是矛盾关系, 后者是反对关系C.都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 后者是矛盾关系7、如果有的A是B, 有的A不是B, 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是()A.交叉B、真包含于C、真包含D、真包含或交叉8、定义过宽中的“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关系是()A.全同B.真包含于C.真包含D.交叉9、性质命题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 取决于()A.量项和谓项B、主项和谓项C.联项和量项D、主项和联项10、SOP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分别是()A.周延、周延B.周延、不周延C.不周延、周延D.不周延、不周延11、如果S真包含于P, 则下列命题均为真的是()A.SAP、SIP B、SEP、SOPC.SIP、SOPD.SEP、SIP12.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13.下列推理形式正确的是()A.SAP——PAS B、SOP——POSC.SIP——POSD.SOP——PIS14、“鲸不是鱼, 因为鲸不是用鳃呼吸的, 而鱼是用鳃呼吸的。
”这一三段论的格式是()A.第二格EAE式B、第三格EAE式C.第二格AEE式D.第三格AEE式15.下列为有效的三段论格式的是()A.第一格AEE式B、第二格AI I式C.第三格AAA式D.第四格IAI式16.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的关系性质是()A.对称、传递关系B、非对称、非传递关系C.对称、非传递关系D.反对称、反传递关系17、已知POS真, SEP假, 则S与P外延间关系的全部可能性是()A.真包含、全异B、交叉、全异C.真包含、交叉D.真包含于、交叉18、如果一个由两个选言肢组成的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 那么它的两个选言肢()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19、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 是指()相同。
形式逻辑期末考试(含答案)一、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每小题5分,共10分) 1、A 、牡丹花B 、水仙花 C 、水稻 D 、植物A 、B 、C 全异关系A 、B 、C 与D 是种属关系2、A 、青年B 、团员C 、教师D 、优秀教师ABD 两两交叉,C 与D 是种属关系,旦与AB 交叉。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用真值表判定下列两个命题是否等值。
A.要么回家要么不回家B.或者回家或者不回家,并且不能既回家又不回家。
A (5 分)B (5 分)(pVq) Λ -i (p∆q) F T T F由真值表可知命题等值2、“一份统计材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问题,或者两 者兼而有之J 如果以此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问题”, 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相容选言推理,(2分)加上题中前提,不能得结论,(2分)大前提:一份统计材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问题,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
(1分)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问题(1分)这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式,是无效的(2分)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前提中肯定了一部分选言肢,结论不能否定另一部 分选言肢”,否则就会犯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2分) 3、什么是假说?它有哪些特点?所谓假说是人们依据已知的事实和现有的科学原理,对未知事象的本质及其 规律所作的一种推测性说明或解释。
(5分)假说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p Y q ~F T T F第一,假说都立足在一些已知的事实和现有的科学原理之上。
第二,假说都有一定的推测性质。
(5分)4、如何判定一个定义是否正确。
要下一个恰当的定义,就须要具备相关的知识。
但仅此还不够,还须遵循如下必要的逻辑规则:规则1,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2分)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
(2分)规则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思维的形式结构B. 思维的内容C. 思维的规律D. 思维的逻辑方法答案:A2. 下列哪个命题不是逻辑命题?A. 所有的人都是动物B. 所有的猫都怕水C.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D.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答案:B3.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指的是什么?A.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变的B. 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变的C.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变化的D. 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变化的答案:A二、判断题1. 形式逻辑认为,任何命题都有真假之分。
()答案:√2.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是完全对立的。
()答案:×3. 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答案:×三、简答题1. 简述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
答案: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对于任何命题,要么真,要么假,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2.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是什么?答案:矛盾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又为假。
四、论述题1. 形式逻辑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形式逻辑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思想,避免逻辑谬误,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有效性。
在科学研究中,形式逻辑是构建理论体系、进行逻辑推理和验证假设的基础。
2.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区别是什么?答案:形式逻辑主要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逻辑规律,强调命题的真假性,而辩证逻辑则研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动态性。
形式逻辑关注的是逻辑结构的严密性,辩证逻辑则关注的是事物的全面性和发展性。
两者在逻辑学中各有侧重,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形式逻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道学家是排斥佛教的,而唐代的司马承祯排斥佛教。
如果以上面两个命题为前提,其结论情况是:A.没有必然结论。
B.司马承祯是道学家。
C.I命题。
D.E命题。
E.O命题。
()2.柏拉图给人下了一个定义,即"人是没有羽毛两腿直立的动物。
"对于这个定义,以下哪项评价是错误的?A.这个定义正确说明了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点,B.照这个定义,凡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都是人。
C.照这个定义,袋鼠也算是人。
D.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创造性劳动,不应仅从形体外观上给人下定义。
E.这个定义不能把人与其它动物严格区分开来。
()3.以"W球队的队员都不是球星"为前提,不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有些非球星是W队的队员。
B.有些不是W球队的人是球星。
C.凡球星都不是W球队的队员。
D.有些球星不是W队的队员。
E.有些非W队的人不是球星。
()4.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个概念,以下哪项理解是正确的?A.可以划分为工商学院、经贸学院、法学院等。
B.可以定义为以传授和研究对外经济贸易知识为主的高等院校。
C.可以限制为金融学院。
D.可以概括为中国教育部。
E.不可以限制。
()5.设"A班有学生不是壮族人"为假,不可推出A.并非该班学生都不是壮族人。
B.该班学生不都是壮族人。
C.该班学生张某是壮族人。
D.该班有学生是壮族人。
E.该班没有学生不是壮族人。
()6.设"W公司的雇员陆先生是上海人"为假,以下哪项评价是错误的?A.可推出"W公司有些雇员不是上海人"。
B.可推出"W公司有些雇员是上海人"。
C.可推出"W公司的雇员不都是上海人"。
D.可推出"并非W公司的雇员都是上海人"。
E.不能确定W公司的雇员是否都不是上海人。
《形式逻辑》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形式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 )的学科。
A、社会关系、B、语言技巧、C、信息传播、D、思维规律、2、概念就是反映对象( )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
A 、是非标准、B、特有属性、C、质量数量、D、概念标准3、属性就是( )的内在规定性。
A、属与种的关系、B、颜色和重量、C、事物的性质、D、位置及速度4、由于事物属性的相同或相异,客观世界中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事物的( )。
A、类、B、门、C、纲、D、种。
5、在感觉、知觉与印象的根底上,借助于( )的抽象作用,人们便形成了反映事物的概念。
A、印象、B、语言、C、看法、D、观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形式逻辑提出了许多关于思维形式的规律,其中( )、( )与( )是形式逻辑的根本规律。
2、概念是反映事物的( )__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形态。
3、( )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4、概念的( ),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 )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
5、认知三角形的认知主体主由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 )、( )和( )。
6、定义是明确概念( )的逻辑方法,即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方法。
7、下定义的一般方法是:( )+( )=被定义项,下定义时先概括,后限制。
8、( )就是断定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
9、形式逻辑上分别有:A、E、I、O、它们分别是指:(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认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认判断)。
10、由于大项、中项与小项在前提中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三段论形式,叫做三段论的( )。
三、判断题:〔每题5分〕1、分别给出以下图标中a、b概念间的关系:(图一) (图二) (图三)(图四) (图五) (图六)2、区分以下哪个是单独概念哪个是普遍概念:花、人、社会、多利、神洲6号、张三丰3、找出以下定义的错误:A、"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B、"商品是通过货币交换的劳动产品"C、"中国人是在中国出生的人"D、"数学是研究天体的科学"E、"生命是有生命物体的生理现象。
一、 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不正确的写“错”。
每题1分,共10分)1 1、、“教师在人民群众中享受着崇高的威信,“教师在人民群众中享受着崇高的威信,我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我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我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 这” 这段议论中的两个“教师”都是集合概念。
( ))2 2、“干部”和“农民”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干部”和“农民”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 ))3 3、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来实现的。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来实现的。
( ))4 4、“所有的同学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这个判断的主谓项都是周延的。
、“所有的同学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这个判断的主谓项都是周延的。
( ))5 5、如果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所有的选言支是真的,那么这个不相容选言判、如果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所有的选言支是真的,那么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断就是假的。
( ))6 6、“SIP”换位简单换位,其换位后的判断是“PIS”。
(、“SIP”换位简单换位,其换位后的判断是“PIS”。
( ))7 7、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 ))8 8、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 ))9 9、根据矛盾律,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根据矛盾律,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 ))10 10、证明就是说明事物客观性的判断。
(、证明就是说明事物客观性的判断。
( ))二、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1 1、思维的结构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思维的结构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
)。
A A、思维的内容、思维的内容、思维的内容B B B、逻辑常项、逻辑常项、逻辑常项C C 、变项、变项、变项D D D、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表达形式2 2、“人民警察”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人民警察”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
形式逻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c)。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2.“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d)。
D.同语反复3.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a )。
A.把“犯罪”限制为“反革命罪”4.“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c )。
C.反对关系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c )。
C.SIP 真6.“动物”这个概念属于(a )。
A.普遍概念7.“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A )。
A.同一关系8.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A )。
A.“勤劳”概括为“美德”9.“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
这句话所犯的划分错误是(B )。
B.子项相容10.“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 A )。
A.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11.若“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有的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D )。
D.交叉12.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c)。
C.“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1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A )。
A.单独概念14.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则这一判断的形式一定是(C)。
C.有S是P15.当S真包含于P时(A )。
A.SAP与SIP都真16.“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d )。
D.全称肯定判断17.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b )。
B.真包含于关系1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c )。
C.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19.“新中国的青年是勤劳的,我是新中国的青年,所以我是勤劳的”这段话犯了(c )。
C.“混淆概念”的错误20.以“大学毕业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这个判断为真,进行推理,可必然推出(d )。
D.“有些大学毕业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假21.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D )。
D.思维形式及其规律22.“岛就是海洋中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
A.定义过宽23.可以驳倒“凡是植物都是绿色的”这个假判断的判断是( C)。
C.有些植物不是绿色的24.下列各组判断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断定,其中违反排中律的是( B )。
A.小王不可能没受贿B.小王一定受贿,小王一定没受贿C.小王不一定没受贿D.小王一定受贿25.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A )。
A.单独概念26.农谚得出“牛马年,好种田”的结论运用的推理是( b)。
A.完全归纳推理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C.科学归纳推理D.探求因果联系法28. 在“一个勤劳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民族”这句话中,“一个勤劳的民族”是(b )。
B.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29.“能被2整除的数”与“能被3整除的数”,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b )。
B.交叉关系30下列概括错误的是(c )。
C.不正确的思想——错误31.“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b )。
B.定义过宽错误32.判断和语句的关系是( d )。
D.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33.在“有的著名科学家也是哲学家”这一判断中,主项概念与谓项概念在外延上具有(a)。
A.交叉关系34.已知某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此判断是(a )。
A.SOP35. “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这个三段论是AAI式,所以,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AAI式。
”这一推理( c )。
C.联言推理的组合式36.“甲与乙两人同时是凶手或者同时不是凶手”,该命题是( b )。
B.选言命题37.“并非他不可能成功”[负命题]与“他必然会成功”这两个命题是( d )。
D.等值关系[双重否定等值式]38.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鲁迅是知识分子”这两个语句中的知识分子是(b )B.前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后一个是非集合概念39.当SAP和POS均取值为真时,则S与P必具有(c )关系。
C.P真包含S40. “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是借助(d )推理得出的。
D.完全归纳推理41.类比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区别之一在于( a )。
A.思维进程不同42.“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形式不正确”这一推理,是( c ) 。
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43.某大学现有中文系.经济系.物理系等十七个系,这是(c )。
C.把整体分为部分44.“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我是群众”这句话中,“群众”这个概念是(b )。
B.在前一句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是非集合概念45.“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
”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b)。
B.否定后件式46.不完全归纳推理在前提真的情况下,结论(c )。
C.真假不定47.“李华或者懂数学,或者懂逻辑。
李华懂数学。
所以,他不懂逻辑”这一推理犯了(b)。
B.“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认另一部分选言支”的错误48.“西北大学的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和“小李是西北大学的学生”,这两句话中使用的“西北大学的学生”这个概念,它们(d )。
D.在前一句中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49.“年龄为30岁以下的人”与“年龄为15岁以下的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c )。
C.真包含关系51.“《三国演义》”与“《鲁迅全集》”的外延关系为(c )。
C.全异关系52.下列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A.把“金属”概括为“元素”53.下列概念的限制正确的是(d)D.把“生产资料所有制”限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55.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假,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d)关系。
D.S真包含于P56.“小李与小王是同学”这一判断是(c )判断。
C.关系57.下列判断与“这次考试可能会及格”为矛盾关系判断的有(b)。
B.这次考试必然不及格58.“小王参加会议,小张也参加会议”和“要么小王参加会议,要么小张参加会议”这两个判断(d )。
D.可同假,不可同真59.“或是SAP真,或是SEP真“这个判断属于(b )。
B.不相容选言判断60.“或者SIP假,或者SOP假”这个判断属于(b )。
B.不相容选言判断61.“并非全班所有的同学都会打排球”与“并非全班所有同学都不会打排球”这两个判断(c)。
C.不可同真,不可同假62.以“没有一个教师不是知识分子”为前提进行换质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c )。
C.教师都不是非知识分子63.根据判断间对当关系进行直接推理,以“所有的诈骗罪都是侵犯财产罪”为前提进行直接推理,可必然推出(c )这样的结论。
C.有的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65.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b )。
B.SEP真且SOP假66. “说一个三段论若形式有效且前提真实,结论则真实不对;说一个三段论若形式有效且前提真实,结论则不真实也不正确”,这段话犯了( b )的逻辑错误。
A.偷换概念B.模棱两不可C.转移论题D.自相矛盾67.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结论的知识( c )前提的知识范围。
A.少于B.等于C.超出D.有时等于有时超出68.既断定“刘华是工人”又断定“刘华是党员”,在逻辑上(d )。
A.违反矛盾律B.违反排中律C.违反同一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69.从“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有效的推理”可以得出(d )。
A.形式有效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B.非形式有效的推理都不是正确的推理C.形式有效的推理都不是正确的推理D.不正确的推理都是非形式有效的推理70.如果一个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都是假的,其推理形式(d )。
A.必然有效B.必然无效C.不可能无效D.可能有效71.“假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b ) 。
A.假言推理B.复合判断C.简单判断D.负判断72. “做文章没有绝对固定的格式”和“做文章大体上有一定的格式”,这两个判断之间是(d )关系。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等值关系D.既非矛盾关系,也非反对关系73. 负概念与正概念的外延之和( b ) 。
A.大于它们的属概念的外延B.等于它们的属概念的外延C.小于它们的属概念的外延D.不能确定74.“性质判断由量项,联项,主项和谓项组成,性质判断按质可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这段文字是如何说明“性质判断”这个概念的?正确的答案是( b ) 。
A.都从内涵B.先从内涵,后从外延C.都从外延D.先从外延,后从内涵75.“商品包括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无论何种类型的商品,都是为专门出售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几个判断对“商品”这个概念的说明是( d )。
A.仅从内涵B.仅从外延方面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76.下列概括,正确的是(A)A.“太阳”概括为“恒星”B.“普通逻辑学”概括为“哲学”C.“军队”概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D.“共青团员”概括为“青年”77.“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而真理是不怕批评的”这论证属于( A )。
A.直接论证的演绎论证B.直接论证的归纳论证C.间接论证的反证法D.间接论证的选言证法78.若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否定命题,则小前提只能是( A )。
A.A判断B.E判断C.I判断D.O判断79.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D )相同。
A.前件和后件B.前件和联结词C.后件和联结词D.联结词80.以“A不是B,B是C”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是( d )。
A.C不是A B.A不是C C.有A不是C D.有C不是A81.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d )。
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交叉关系D.相容关系82.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d )。
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同假C.不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不同假83.“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d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84.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 的外延关系为( d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C.A与B全异D.A与B 交叉85.巳知“甲班有同学不是党员”,可必然推出( c )。
A.甲班有同学是党员B.有些党员是甲班同学C.有些非党员是甲班同学D.有些党员不是甲班同学82.“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