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期末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8
逻辑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演绎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有效性C. 可证伪性D. 普遍性答案:C2. 以下哪个命题不是逻辑上的矛盾命题?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今天是星期二。
B. 所有的人都是非人类。
C. 我既在这里又不在这里。
D. 这个苹果既是红的又是绿的。
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它基于观察和经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但这种结论不是必然的,而是概率性的。
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它基于前提和逻辑规则,推导出必然的结论。
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前提正确,那么结论必然正确;而归纳推理的结论则可能因为样本的局限性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2. 请解释什么是模态逻辑,并给出一个例子。
模态逻辑是研究可能性和必然性的逻辑系统。
它扩展了经典逻辑,增加了模态运算符,如“可能”和“必然”。
例如,命题“可能下雨”在模态逻辑中可以表示为“P(下雨)”,这里的“P”是模态运算符,表示“可能”。
三、论述题:1. 论述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和“矛盾律”。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中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出一个事物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是它自己,即事物的同一性。
例如,如果A是B,那么在任何情况下A都是B。
矛盾律则指出,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为真,即一个命题不能同时是真和假。
例如,命题“今天是星期一”和它的否定“今天不是星期一”不能同时为真。
2. 请论述逻辑悖论对逻辑学的影响。
逻辑悖论是指那些在逻辑推理中导致矛盾的命题。
它们通常展示了逻辑系统内部的不一致性,对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逻辑悖论的出现促使逻辑学家们重新审视和修正现有的逻辑体系,推动了逻辑学理论的发展。
例如,罗素悖论揭示了集合论中的一些问题,促使数学家们发展了更严格的集合论公理系统。
四、应用题:1. 如果一个逻辑系统包含以下两个命题:- P: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我将去图书馆。
形式逻辑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一、选择题1. 下列论断中,属于形式逻辑逻辑学范畴的是:A) 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
B) 猫是一种哺乳动物。
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公园。
D) 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
答案: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公园。
2. 下列哪个推理是无效的?A) 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狗也是哺乳动物,所以狗属于人类。
B) 所有鸟都会飞,企鹅是一种鸟,所以企鹅会飞。
C) 所有老师都是学者,王老师是老师,所以王老师是学者。
D)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滑。
今天地面湿滑,所以今天下雨了。
答案:A) 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狗也是哺乳动物,所以狗属于人类。
3. 下列哪个推理是有效的?A) 所有狗都有四条腿,这只动物有四条腿,所以它是狗。
B) 所有人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所以他会呼吸氧气。
C) 所有猫都会爬树,这只动物会爬树,所以它是猫。
D) 所有苹果都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香蕉是苹果。
答案:B) 所有人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所以他会呼吸氧气。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1. 所有鸟都有翅膀。
鹦鹉是一种鸟,所以鹦鹉有翅膀。
答案:有效2. 如果昨天下雨,那么今天地面湿滑。
今天地面湿滑,所以昨天下雨了。
答案:无效3. 所有学生都佩戴校徽。
小明佩戴了校徽,所以他是学生。
答案:有效三、演绎推理题根据下列条件,推断出结论。
1. 所有猫都会爬树。
加菲是猫,所以加菲会爬树。
答案:结论为真。
2.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滑。
地面湿滑,那么一定下雨了。
答案:结论为假。
3. 所有人类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类,所以小明会呼吸氧气。
答案:结论为真。
四、矛盾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矛盾。
1. A:如果明天下雪,那么我就去滑雪。
B:明天不会下雪。
答案:矛盾2. A:所有人类都是脊椎动物。
B:人类不是脊椎动物。
答案:不矛盾3. A:所有哺乳动物都产奶。
B:鲨鱼是哺乳动物。
答案:矛盾五、解释题解释下列逻辑术语。
1. 陈述答案:陈述是陈述一种事实或观点的句子,可以是真或假。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学科,它不关心推理内容的真实性,只关心推理结构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套形式逻辑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练习使用。
试题一:命题逻辑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并给出理由。
- 命题A: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 命题B: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三。
2. 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等价形式。
- 命题C:只有下雨,我才带伞。
- 命题D:下雨了,所以我带伞。
3. 判断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
- 命题E:(A ∧ ¬B)∨ C,其中A为真,B为假,C为真。
答案一:1. 命题A是真命题,因为根据一周的天数排列,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必然是星期二。
命题B是假命题,因为星期一的明天是星期二,而不是星期三。
2. 命题C的逻辑等价形式是:如果我带伞,那么下雨了(逆命题)。
命题D的逻辑等价形式是:如果我带伞,那么下雨了(条件命题)。
3. 命题E的真值为真。
因为A为真,¬B也为真(B为假),所以A ∧ ¬B为真,而C也为真,根据逻辑或的规则,任何一个为真,整个复合命题就为真。
试题二:谓词逻辑1. 用谓词逻辑表达下列语句。
- 语句F: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
2. 判断下列谓词逻辑表达式的真值。
- 表达式G:∀x (M(x) → F(x, x)),其中M(x)表示x是母亲,F(x, y)表示x是y的母亲。
3. 转换下列自然语言命题为谓词逻辑表达式,并判断其有效性。
- 命题H:没有动物既会飞又会游泳。
答案二:1. 语句F的谓词逻辑表达式为:∀x ∃y (P(x, y) ∧ M(y)),其中P(x, y)表示x是y的孩子,M(y)表示y是母亲。
2. 表达式G的真值为真,因为根据全称量词的定义,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母亲,则x是自己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个逻辑上的必然性。
3. 命题H的谓词逻辑表达式为:¬∃x (F(x) ∧ S(x)),其中F(x)表示x会飞,S(x)表示x会游泳。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演绎推理的典型例子?A.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学生都爱学习。
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爱学习。
C. 有些学生爱学习。
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爱学习。
D. 所有的鸟都会飞。
企鹅是鸟,所以企鹅会飞。
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归纳推理的例子?A.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
B.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只乌鸦是黑色的。
C. 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只乌鸦是黑色的。
D. 这只乌鸦是黑色的,因此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
答案:A3. 以下哪项是有效的三段论?A.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因此,所有狗都有毛发。
B.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有些哺乳动物有毛发。
因此,有些狗有毛发。
C.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因此,有些狗有毛发。
D.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狗都有毛发。
因此,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答案:A4.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假言推理”?A. 如果P,则Q。
P,所以Q。
B. 如果P,则Q。
Q,所以P。
C. 如果P,则Q。
非Q,所以非P。
D. 如果P,则Q。
非P,所以非Q。
答案:C5.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选言推理”?A. P或Q。
非P,所以Q。
B. P或Q。
P,所以Q。
C. P或Q。
非P,所以非Q。
D. P或Q。
Q,所以P。
答案:A6.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联言推理”?A. P且Q。
P,所以Q。
B. P且Q。
Q,所以P。
C. P且Q。
非P,所以非Q。
D. P且Q。
非Q,所以非P。
答案:A7.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假言推理”?A. 如果P,则Q。
P,所以Q。
B. 如果P,则Q。
Q,所以P。
C. 如果P,则Q。
非Q,所以非P。
D. 如果P,则Q。
非P,所以非Q。
8.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模态逻辑”?A. 必然P,所以P。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形式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思维的形式结构B. 思维的内容C. 思维的规律D. 思维的形式和内容答案:A2. 命题逻辑中,复合命题的真值表是()。
A. 一个B. 两个C. 多个D. 无数个答案:C3. 在三段论中,中项是()。
A. 大前提B. 小前提C. 结论D. 大前提和小前提共有的项答案:D4.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是指()。
A.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B.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D.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答案:A5.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6.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7. 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8. 形式逻辑中,推理的结论是()。
A. 必然的B. 可能的C. 不确定的D. 任意的答案:A9. 形式逻辑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10. 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形式()。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ABC2.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命题的形式()。
A. 简单命题B. 复合命题C. 条件命题D. 否定命题答案:ABCD3.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规则()。
形式逻辑练习题一、判断题1. 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那么不怕水的动物一定不是猫。
2.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因此所有的矩形都是正方形。
3. 要么是下雨,要么是晴天,现在不是晴天,所以一定是下雨。
4. 所有人都需要吃饭,小明需要吃饭,所以小明是人。
5.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塑料不能导电,因此塑料不是金属。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因此水果都是苹果。
B. 所有的学生都要上课,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要上课。
C. 要么是冬天,要么是夏天,现在不是夏天,所以一定是冬天。
D. 所有的猫都有四条腿,狗也有四条腿,所以狗是猫。
A. 所有男生都是人。
B. 所有女生都是人。
C. 所有男生都是女生。
D. 所有女生都不是男生。
(二)多选题A.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阳光。
B. 所有的动物都需要氧气。
C. 所有的石头都是无生命的。
D. 所有的水都是液体。
A. 所有的鸟都会游泳。
B. 所有的鱼都会飞。
C. 所有的狗都是猫。
D. 所有的猫都是狗。
三、填空题1. 如果所有的花都是香的,那么______的花一定不香。
2.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______,因此______都是正方形。
3. 要么是______,要么是______,现在不是______,所以一定是______。
4. 所有人都需要______,小明需要______,所以小明是______。
5. 所有金属都能______,塑料不能______,因此塑料不是______。
四、简答题2. 请简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逆否命题,并说明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的关系。
五、推理题A. 所有的有长耳朵的动物都是兔子。
B. 没有长耳朵的动物一定不是兔子。
C. 兔子是唯一有长耳朵的动物。
A. 所有的设备都能上网。
B. 没有电脑不能上网。
C. 能上网的设备都是电脑。
六、分析题论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习数学。
论据:数学是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形式逻辑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有效的逻辑推理?A.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地面湿,所以一定下雨了。
B.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没有下雨,所以地面不湿。
C.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下雨了,所以地面湿。
D.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地面湿,但是没有下雨。
2.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是什么?A. 任何命题都只有真或假两种可能性。
B. 任何命题都可能是真或假。
C. 任何命题都不可能同时为真和假。
D. 任何命题都必然为真或必然为假。
3.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所有苹果都是水果。
B. 有些苹果不是水果。
C. 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D. 这个苹果既是红色的,又不是红色的。
4.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指什么?A. 一个事物是它自己。
B. 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
C. 一个事物可以是它自己或不是它自己。
D. 一个事物可以是任何事物。
5. 以下哪个命题是充分条件命题?A. 如果我学习,那么我会通过考试。
B. 只有我学习,我才会通过考试。
C. 即使我不学习,我也可能通过考试。
D. 我学习,但是我不会通过考试。
二、判断题6. 如果一个命题是真,那么它的逆命题也是真。
()7. 形式逻辑中的“非”操作是指否定一个命题。
()8. 一个命题的否定命题与原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9. 形式逻辑中的“或”操作表示逻辑上的“并且”。
()10. 形式逻辑中的“与”操作表示逻辑上的“或者”。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形式逻辑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
12. 描述形式逻辑中的“德摩根定律”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13. 形式逻辑中的“假言命题”是什么?请给出一个例子并解释其逻辑结构。
14. 解释形式逻辑中的“条件命题”和“双条件命题”的区别。
15. 形式逻辑中的“归谬法”是如何工作的?请给出一个例子。
四、应用题16. 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推理例子,并分析其逻辑结构。
17. 假设你有一个命题:“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我会去图书馆。
形式逻辑试题题目一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猫都有四条腿。
前提2:汤姆是一只猫。
结论:汤姆有四条腿。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猫都有四条腿,而根据前提2,汤姆是一只猫。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汤姆有四条腿。
题目二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狗都有尾巴。
前提2:此动物没有尾巴。
结论:此动物不是狗。
解答: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尽管前提1说明所有狗都有尾巴,而前提2说此动物没有尾巴,但这并不能推出结论:此动物不是狗。
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此动物没有尾巴,而不是因为它不是狗。
题目三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A都是B。
前提2:C是A。
结论:C是B。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A都是B,而根据前提2,C是A。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C是B。
题目四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学校都有学生。
前提2:此处是一所学校。
结论:此处有学生。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学校都有学生,而根据前提2,此处是一所学校。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此处有学生。
题目五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植物都需要阳光。
前提2:这棵植物没有阳光。
结论:这棵植物会死亡。
解答: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尽管前提1说明所有植物都需要阳光,而前提2说这棵植物没有阳光,但这并不能推出结论:这棵植物会死亡。
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这棵植物的生存,而不仅仅是缺乏阳光所导致的。
兰州商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形式逻辑 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1.“人民创造了历史”这里的“人民”这个概念是在( )的意义上使用的A 单独概念B 属性概念C 集合概念D 非集合概念2.两个主谓项相同的直言命题不能同假,可以同真是( )A 矛盾关系B 反对关系C 下反对关系 D从属关系3.包含“必须”和“允许”的模态”是( )A 真性模态B 道义模态C 认知模态D 时间模态4.“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子女”作为划分犯了什么错误( )A 多出子项B 子项相容C 划分不全D 子项不当并列5.指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这一命题的周延情况( ) A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B 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C 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D 主项周延,谓项周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1.逻辑学的性质是 、 、 。
2.求同法也叫 ;求异法也叫 。
3.划分的三要素是 、 、 。
4.谬误的类型有 、 、 。
5. ¬(p →q)等值于 ;¬(p ←q)等值于 。
6.关于论题的规则是 、和三、图解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概念之间的关系 1、小麦(a )、水稻(b )、荞麦(c )都属于粮食作物(d )而不是经济作物(e )2、a 中国人民大学 b 全国重点大学c 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 d 清华大学四、证明题(10分)分析下列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它们含有丰富的钾、铁、镁、维生素B 和C 以及复合糖,比大豆有更好的蛋白质,99.9%脱脂。
五、分析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一)下列各陈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的哪个规律,犯了什么逻辑错误?(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位男生在给女友的信中写到:“爱你爱得如此之深,以致愿为你赴汤蹈火。
星期天若不下雨,我一定来。
”2民警:“你为什么开车闯红灯?”开车人答:“我以前从没有开车闯红灯。
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试题一答案一、填空题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p∨q 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p、q )。
3、“所有S 不是P。
”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p )。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
”这一命题逻辑形式是(如果p 那么q )。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 )。
5、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6、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概念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7、(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
8、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叫做(种)概念。
9、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的属概念是(法律)。
10、任何—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组成的。
1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 )。
12、直言命题的主项S 和谓项P 在外延上可能有(同一)、(包含于)、(包含)、(交叉)、(全异)五种关系。
13、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联项);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单称) )。
14、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命题不能换位,(I )命题不能换质位。
15、对SAP 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 非P );对SAP 命题换位,其结论是(PIS )。
16、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非共产党员是律师)。
其推演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SOP—SI 非P-—非PIS。
)。
17、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换质,其结论(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其结论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形式逻辑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
(20分)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句话中, “群众”是()A.单独、集合概念B、单独、非集合概念C.普遍、集合概念D.普遍、非集合概念2.“美国”和“纽约”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A.真包含B.真包含于C.交叉D.全异3、在S与P可能具有的五种外延关系中, 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二真三假的是()A.SAPB.SEPC.SIPD.SOP4、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 而常项都不同, 则这两个性质命题对当关系是()A.差等关系B.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下反对关系5.“《藤野先生》”和“《朝花夕拾》”的外延关系是()A.真包含于B.真包含C.交叉D.全异6.乒乓球比赛和象棋比赛中的“输”和“赢”这两对概念的外延关系分别是()A.都是矛盾关系B.前者是矛盾关系, 后者是反对关系C.都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 后者是矛盾关系7、如果有的A是B, 有的A不是B, 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是()A.交叉B、真包含于C、真包含D、真包含或交叉8、定义过宽中的“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关系是()A.全同B.真包含于C.真包含D.交叉9、性质命题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 取决于()A.量项和谓项B、主项和谓项C.联项和量项D、主项和联项10、SOP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分别是()A.周延、周延B.周延、不周延C.不周延、周延D.不周延、不周延11、如果S真包含于P, 则下列命题均为真的是()A.SAP、SIP B、SEP、SOPC.SIP、SOPD.SEP、SIP12.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13.下列推理形式正确的是()A.SAP——PAS B、SOP——POSC.SIP——POSD.SOP——PIS14、“鲸不是鱼, 因为鲸不是用鳃呼吸的, 而鱼是用鳃呼吸的。
”这一三段论的格式是()A.第二格EAE式B、第三格EAE式C.第二格AEE式D.第三格AEE式15.下列为有效的三段论格式的是()A.第一格AEE式B、第二格AI I式C.第三格AAA式D.第四格IAI式16.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的关系性质是()A.对称、传递关系B、非对称、非传递关系C.对称、非传递关系D.反对称、反传递关系17、已知POS真, SEP假, 则S与P外延间关系的全部可能性是()A.真包含、全异B、交叉、全异C.真包含、交叉D.真包含于、交叉18、如果一个由两个选言肢组成的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 那么它的两个选言肢()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19、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 是指()相同。
形式逻辑期末考试(含答案)一、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每小题5分,共10分) 1、A 、牡丹花B 、水仙花 C 、水稻 D 、植物A 、B 、C 全异关系A 、B 、C 与D 是种属关系2、A 、青年B 、团员C 、教师D 、优秀教师ABD 两两交叉,C 与D 是种属关系,旦与AB 交叉。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用真值表判定下列两个命题是否等值。
A.要么回家要么不回家B.或者回家或者不回家,并且不能既回家又不回家。
A (5 分)B (5 分)(pVq) Λ -i (p∆q) F T T F由真值表可知命题等值2、“一份统计材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问题,或者两 者兼而有之J 如果以此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问题”, 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相容选言推理,(2分)加上题中前提,不能得结论,(2分)大前提:一份统计材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问题,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
(1分)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问题(1分)这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式,是无效的(2分)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前提中肯定了一部分选言肢,结论不能否定另一部 分选言肢”,否则就会犯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2分) 3、什么是假说?它有哪些特点?所谓假说是人们依据已知的事实和现有的科学原理,对未知事象的本质及其 规律所作的一种推测性说明或解释。
(5分)假说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p Y q ~F T T F第一,假说都立足在一些已知的事实和现有的科学原理之上。
第二,假说都有一定的推测性质。
(5分)4、如何判定一个定义是否正确。
要下一个恰当的定义,就须要具备相关的知识。
但仅此还不够,还须遵循如下必要的逻辑规则:规则1,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2分)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
(2分)规则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结构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C )。
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 、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人民警察”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C )。
A、人民卫士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C、公务员 D 、职员3、“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B )。
A、特称判断B、全称肯定判断C、单称判断D、全称否定判断4、“北京在武汉的北面”和“北京和武汉都是大城市。
”这两个判断(C )。
A 、都是关系判断B、都是联言判断C、前者是关系判断,后者是联言判断D、前者是联言判断,后者是关系判断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 C )。
A、SAP真B、SAP 假C、SIP 真D、SOP真6、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 B )。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7、“在铁铁欣赏弹弹”这个关系判断中,“欣赏”这一关系是( B )。
A、对称关系B、非对称关系C、反对关系D、全异关系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 C )。
A、不能同真,可以同假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C、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9、“大学生必须遵守法律”为真,可必然推出( C )。
A、“大学生必须不遵守法律”为真B、“大学生可以遵守法律”为假C、“大学生可以遵守法律”为真D、“大学生可以不遵守法律”为真10、以“大学毕业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这个判断为真进行推理,可必然推出 DA、“大学毕业生都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真B、“有些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人才”为假C、“有些大学毕业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真D、“有些大学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假1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B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1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A、真包含于关系B、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1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1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 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思维的形式结构B. 思维的内容C. 思维的规律D. 思维的逻辑方法答案:A2. 下列哪个命题不是逻辑命题?A. 所有的人都是动物B. 所有的猫都怕水C.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D.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答案:B3.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指的是什么?A.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变的B. 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变的C.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变化的D. 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变化的答案:A二、判断题1. 形式逻辑认为,任何命题都有真假之分。
()答案:√2.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是完全对立的。
()答案:×3. 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答案:×三、简答题1. 简述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
答案: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对于任何命题,要么真,要么假,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2.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是什么?答案:矛盾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又为假。
四、论述题1. 形式逻辑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形式逻辑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思想,避免逻辑谬误,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有效性。
在科学研究中,形式逻辑是构建理论体系、进行逻辑推理和验证假设的基础。
2.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区别是什么?答案:形式逻辑主要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逻辑规律,强调命题的真假性,而辩证逻辑则研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动态性。
形式逻辑关注的是逻辑结构的严密性,辩证逻辑则关注的是事物的全面性和发展性。
两者在逻辑学中各有侧重,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形势与逻辑期末考试试题一、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不正确的写“错”。
每题1分,共10分)1、“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享受着崇高的威信,我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
”这段议论中的两个“人民教师”都是集合概念。
(错)2、“教师”和“干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错)3、概念的限制是通过碱少概念的内涵来实现的。
(错)4、“朝大明不是犯罪分子”这个判断的主谓项都是周延的。
(对)5、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都是假的,那么这个相容就是假的。
(对)6、“SOP”这个判断是不能换质位的。
(错)7、“李某反对赵某”中的“反对”是对称关系。
(错)8、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推理。
(错)9、根据矛盾律,两个互相矛盾或互为反对的判断必然有一个是假的。
(对)10、假言判断就是表示假设的判断。
(错)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1、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其中一个是(C)。
A、真实性B、必然性C、内涵D、实用性2、“国家公务员”这个概念可以限制为(A)。
A、国家工作人员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C、人民的勤务员D、职员3、“投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触犯刑律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B)。
A、特称判断B、全称肯定判断C、单称判断D、全称否定判断4、“长沙在广州的北面”和“长沙和广州都是省会城市。
”这两个判断( C)。
A、都是关系判断B、都是鞋言判断C、前者是关系判断,后者是联言判断D、前者是联言判断,后者是关系判断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c)。
A、SAP真B、SOP真C、SIP真D、SAP假6、“扬某喜欢王某”中的“喜欢”,属于(C)关系。
A、对称且传递B、对称但反传递C、非对称且非传递D、对称但非传递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1、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其中一个是(C)。
"普通逻辑"试题样式一、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1、"我们必须用逻辑来规我们的思维。
〞这里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思维规律。
2、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构造及其规律和简单的推理的科学。
3、概念的两个根本特征是涵和外延。
4、从周延性的角度看,"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制的〞,其谓项是周延的。
5、概念"思想家〞与概念"政治家〞的外延关系是穿插关系。
6、"文学〞这一概念可限制为古诗词,概括为艺术。
7、任何逻辑形式都包含有两个局部。
其中在逻辑形式中保持不变的局部叫做常项,在逻辑形式中可变的局部叫做变相。
8、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9、当SOP假时,SAP 真,SEP 假,SIP 真。
10、根据对当关系,SAP真,那么SEP的逻辑值为假,SIP的逻辑值为真,SOP的逻辑值为假。
11、要使"p∧﹁q〞为真,那么q应赋假值;"p∨﹁q〞为假,那么"﹁p←→q〞的逻辑值为真。
12、从一个或几个判断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归纳判断。
13、推理要有逻辑性,这是指推理的形式要正确。
推理的结论有效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前提真实和形式有效。
14、将"所有的诗歌都是文学作品〞进展换位推理得到有的文学作品是诗歌。
15、SEP可换质为SA﹁P ,PAS可换位为SIP ,SO﹁P可换质为。
16、三段论MOP∧MAS→SOP属于第 3 格OAO 式。
17、三段论"SAM∧MAP→SAP〞属于第 1 格的AAA 式。
18、一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SOM,那么结论应是SOP ,大前提是PAM ,属于第 2 格。
19、在三段论中,大项是指在结论中的谓项,中项是指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项。
20、将"所有的必修课都是考试课程〞进展换质位推理得到" 没有必修课是考试课程〞。
《形式逻辑》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形式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A、社会关系、B、语言技巧、C、信息传播、D、思维规律、2、概念的本质是:A 、是非标准、B、思维单元、C、质量数量、D、概念规范3、属性就是( )的内在规定性。
A、属与种的关系、B、颜色和重量、C、事物表象、D、位置及速度4、由于事物属性的相同或相异,客观世界中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事物的( )。
A、类、B、门、C、纲、D、种。
5、在感觉、知觉与印象的基础上,借助于语言的抽象作用,人们便形成了反映事物的()。
A、印象、B、概念、C、看法、D、观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形式逻辑中有一个“三段论”,其中( )、( )与( )是三段论的基本结构。
2、反映事物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的是()。
3、( )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4、概念的( ),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 )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
5、认知三角形的认知主体主由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 )、( )和( )。
6、()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的被认定的形式是属性+种差。
7、下定义的一般方法是:( )+( )=被定义项,下定义时先概括,后限制。
8、( )就是断定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
9、形式逻辑上分别有:A、E、I、O、它们分别是指:( );(); (); ()。
10、由于大项、中项与小项在前提中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三段论形式,叫做三段论的( )。
三、判断题:(每题5分)1、分别给出下列图标中a 、b 概念间的关系:(图一) (图二) (图三)(图四) (图五) (图六)2、区分下列哪个是单独概念哪个是普遍概念:草、猪、国际、李二狗、挑战者二号、毛泽东3、找出下列定义的错误:A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B 、"政治是通过战争实现预期的手段"C 、"外国人是在外国出生的人"D 、"数学是研究天体的科学"E 、"生命是有生命物体的生理现象。
《形式逻辑》期末考察A卷一、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每小题10分,共20分)1、A教师、B青年、C妇女2、A城市、B丰台、C天津、D北京二、运用真值表方法解答下列各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用真值表的方法判定下面两个A、B命题是否等值?A、并非如果是听话的学生,就是有出息的学生。
B、只有不听话的学生,才是有出息的学生。
2、列出A、B两命题的真值表,并回答当A、B恰有一个为假时,某公司是否录用了小黄? 是否录用了小林?A:如果某公司录用了小黄,那么就不录用小林。
B:某公司没有录用小黄。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如果承认群众的要求是合理的,就不能对群众横加指责;如果不承认群众的要求是合理的,就不要按群众的要求去反腐败;或者承认群众的要求是合理的,或者不承认群众的要求是合理的;所以,或者不能对群众横加指责,或者不要按群众的要求去反腐败。
该推理是何种形式的推理?写出其推理公式。
2、所有好学生都尊敬老师,高红是好学生;所以,高红尊敬老师。
该推理是哪种关系推理? 是否有效?为什么?3、爱情是一根魔杖,能把最无聊的生活点成黄金。
这个定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犯有什么错误?4、写出下列三段论的推理式,指出其格和式,并根据三段论规则,说明其是否有效。
张三是哲学家,张三是政治家,所以政治家是哲学家。
四、综合推理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某某年欧洲杯足球赛开赛前,张、王、李、宋、陈五人在一起预测冠军得主,预测如下: 张:冠军如果不是西班牙队,那么也不是英格兰队。
王:冠军是意大利队而不是丹麦队。
李:冠军不是意大利队也不是西班牙队。
宋:冠军是英格兰队而不是西班牙队。
陈:冠军将是丹麦队。
比赛结果,五人中只有一人预测正确。
请问:那个队是冠军?谁猜对了?写出推理过程。
《普通逻辑》试题样式一、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1、“我们必须用逻辑来规范我们的思维。
”这里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思维规律。
2、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推理的科学。
3、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4、从周延性的角度看,“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其谓项是周延的。
5、概念“思想家”与概念“政治家”的外延关系是交叉关系。
6、“文学”这一概念可限制为古诗词,概括为艺术。
7、任何逻辑形式都包含有两个部分。
其中在逻辑形式中保持不变的部分叫做常项,在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叫做变相。
8、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9、当SOP假时,SAP 真,SEP 假,SIP 真。
10、根据对当关系,已知SAP真,则SEP的逻辑值为假,SIP的逻辑值为真,SOP的逻辑值为假。
11、要使“p∧﹁q”为真,则q应赋假值;已知“p∨﹁q”为假,则“﹁p←→q”的逻辑值为真。
12、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归纳判断。
13、推理要有逻辑性,这是指推理的形式要正确。
推理的结论有效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前提真实和形式有效。
14、将“所有的诗歌都是文学作品”进行换位推理得到有的文学作品是诗歌。
15、SEP可换质为 SA﹁P ,PAS可换位为 SIP ,SO﹁P可换质为。
16、三段论MOP∧MAS→SOP属于第 3 格OAO 式。
17、三段论“SAM∧MAP→SAP”属于第 1 格的 AAA 式。
18、已知一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SOM,则结论应是 SOP ,大前提是 PAM ,属于第 2 格。
19、在三段论中,大项是指在结论中的谓项,中项是指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项。
20、将“所有的必修课都是考试课程”进行换质位推理得到“没有必修课是考试课程”。
21、复合命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逻辑式是 p→q 。
22、已知p→q真,p为真,则q的值应为真。
23、下面这段议论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学习逻辑知识,我不反对,但是我也很难表示赞成。
”24、有一种归纳推理,它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
它是完全归纳推理。
25、“A是A”、“A或者非A”、“A不是非A”分别是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的公式。
26、“毛泽东的著作不是一两天能读完的,《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的著作;所以,《纪念白求恩》不是一两天能读完的。
”此话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27、“一个人的世界观要么是唯物的,要么是唯心的。
”这句话的逻辑形式是p∨q 。
28、“只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根除贫困和落后;我国要摆脱贫困和落后;所以,必须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的推理式是((p←q)∧q)→p 。
29、复合判断“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前提,并且把思维规律正确地运用于这些前提,那么结果必定与现实相符”的逻辑式是 (p∧q)→r 。
30、已知p为假,当q为真时,p←q的值为假。
31、“我曾经想到你家去,但结果没有碰到你。
”这个议论犯了矛盾律的错误。
32、在驳斥一种错误论题时,可以不必直接证明其错误,而只要把与之相矛盾的另一论题的真实证明之后,根据逻辑规律的矛盾规律就可推出它是假的。
二、选择题:1、“历史的逻辑是无情的。
”这里“逻辑”一词是( A )。
A、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B、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见解C、指思维的规律性D、指逻辑科学2、概念的逻辑特征是( D )A、单独和普遍B、集合和非集合C、限制和概括D、内涵和外延3、SAP与SEP之间的真假关系为( A )A、不同真,可同假B、不同假,可同真C、可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不同假4、“教师是脑力劳动者”和“有的青年不是大学生”的谓项( D )。
A、都不周延B、都周延C、前者周延,后者不周延D、前者不周延,后者周延5、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 C )A、至少有一个是真的B、可以全部是真的C、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D、可以全部是假的6、“如果某人年满了18岁,那么他就有选举权。
”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B )。
A、某人不满18岁,但他有选举权B、某人满了18岁,但他没有选举权C、某人满了18岁,或者他有选举权D、某人不满18岁,或者他没有选举权7、“巍巍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这一议论( B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8、“这次汽车肇事,司机既不是有意撞人,也不是无意撞人;因此,我们既不能说司机有罪,也不能说司机无罪。
”这一议论犯了( B )的逻辑错误。
A、偷换概念B、自相矛盾C、模棱两不可D、转移论题9、SAP通过换质推理可以得到( A )。
A、SE﹁PB、SA﹁PC、SO﹁PD、SI﹁P10、下列判断类型不能进行换位的是( D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11、以E判断为大前提,以I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为( D )。
A、SEPB、SAPC、SIPD、SOP12、以下推理有效的是( C )。
A、SAP→SEPB、SIP→SOPC、MAP∧SAM→SAPD、(p∨q)∧p→﹁q三、判断题:1、有否定词概念都是负概念。
(×)2、“贵州”可概括为“中国”,可限制为“凯里”。
(×)3、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大;概念的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小。
(×)4、“四川人不怕辣”的“四川人”属于非集合概念。
(×)5、“人贵有自知之明”的“人”属于集合概念。
(√)6、“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这个定义过宽。
(√)7、中学教师分为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和中专教师。
(×)8、函授班的学员,成份较为复杂,有的是教师,有的是青年,有的是女同志,有的是国家干部。
(×)9、有的同学是好样的,所以,有的同学不是好样的。
(×)10、“李白和杜甫是朋友。
”这是个关系判断。
(√)11、两个具有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加以肯定,也不能同时加以否定。
(√)12、结论不周延的项,前提也不周延。
(×)13、“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和“所有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的逻辑形式一样。
(√)14.“真理都是主观的”这句话是不对的,所以真理都是客观的。
(×)15、从SEP真,能推出PI﹁S真。
(×)16、如果一个三段论的中项一次都不周延,那么这个三段论不是一个有效的三段论;这个三段论的中项是周延的;所以,这个三段论是有效的。
(×)17、“党员同志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我又不是党员。
”这句话有逻辑错误。
(√)18、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19、“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等于说“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
这是负判断的等值判断的推理。
(√)20、如果停电了,那么隔壁教室的灯就不会亮,而隔壁教室的灯不亮,可见,是停电了。
(×)四、图表题:1、请用欧拉图表示“中国人”、“青年人”、“工程师”、“老年人”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2、请用欧拉图表示“语言”“知识分子”“教师”“文学家”几个概念的外延关系。
3、请列表分析性质判断的真假制约关系。
4、已知“所有S都不是P”为假,请用欧拉图表示S、P可能具有的外延关系。
5、已知“所有A不是B,所有C 不是A”,请用欧拉图表示B、C可能具有的外延关系。
6、用真值表法检验推理“(p←q)∧q→p”是否有效。
7、用真值表判定“p→q”与“q←p”是否等值。
8、请用一个真值表检验“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搞活”与“如果要把经济搞活,那就得发展商品经济”是否等值。
五、证明题:请用反证法证明三段论第一格、第二格和第三格的有关规则。
(要求:证明时只能运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不得依赖本格的其它规则。
)证明第一格:1,AAA式 MAP∧SAM→SAP六、把下列三段论省略式恢复成完整式,并指出它是否正确。
1、我不是班主任老师,所以,我不管学生的思想。
恢复:班主任老师管学生的思想,我不是班主任老师,所以,我不管学生的思想。
MAP ∧SEM→SEP 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能周延)P2、人是有缺点的,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恢复:人是有缺点的,领袖人物是人,所以,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MAP∧SAM→SAP 正确3、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我是爱学生的。
恢复: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我是好老师,所以,我是爱学生的.PEM∧SAM→SAP 错(因为在前提中若有否定的,结论也是否定的)4、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所以,拾来的东西不是要还的。
恢复: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拾来的东西不是借来的,所以,拾来的东西不要还。
MAP ∧SEM→SEP 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能周延)P七、应用推理题:1、已知:甲和乙参加高考,则丙不参加高考;只有乙参加高考,丁才参加高考;甲和丙都参加高考。
试问:乙和丁是否参加高考?请写出推导过程。
设:甲参加考试为P,乙参加考试为q,丙参加考试为r,丁参加考试为s。
解:由题意有①(p∧q)→﹁r ②q←s ③p∧r∵p∧r∴r∵(p∧q)→﹁r∴﹁p∨﹁q∵p∴﹁q∵q←s∴﹁s所以乙和丁都没有参加高考2、莎士比亚的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人公鲍细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金、银、铅三个盒子。
每个盒子的铭牌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
谁能根据这三句话,猜着她的肖像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她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盒子里”;银盒上写着:“肖像不在这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求婚者猜中了。
请问求婚者是怎样猜中的?设:金盒上写的“肖像在这盒子里”为p,银盒上写着:“肖像不在这里”为q,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为r解:由题意可知,只有p和q 为同素材,所以p和q只有一个为真,既要么在这金盒子里,要么不在金盒子里。
所以有:①p为真,在这金盒子里为真,不在这里为假则,∵p,q,r中只有一个为真,∴﹁r,即肖像不在金盒子里为假②q为真,肖像在这里为假,不在金盒子里为真则,∵p,q,r中只有一个为真,∴﹁r,即肖像不在这里为假,这与q真,即肖像在这里为假相矛盾所以肖像在金盒子里。
3、某女排有A、B、C、D、E、F六名主力队员。
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对主力队员之间的配合总结了如下几条规律:(1)要是C上场,那么D也要上场;(2)只要A不上场,B才不上场;(3)要么B上场,要么D上场;(4)如果E和F同时上场,则C也要上场。
现在需要A和F同时上场。
请问,为了保持球场上的最佳阵营,E该不该上场?(写出推导过程)解:由题意有,①C→D ②A←B ③要么B要么 D ④(E∧F)→C∵A∧F∴A∴F∵A←B∴B∵要么B要么 D∴﹁D∵C→D∴﹁C∵(E∧F)→C∴﹁E∨﹁F∵F∴﹁E所以E队员不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