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4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的背景知识、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介绍。
一、文学的背景知识
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诞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古代文学有诗经、楚辞、汉赋等,现代文学则分为鲁迅时期、现代派、浪漫主义等。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反映着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了解文学背景知识对理解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
文学作品有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
现实主义注重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老人与海》等;浪漫主义则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的表达,代表作品有《红与黑》、《诗经》等;写实主义追求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真相,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三、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文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如中国古代的《红楼梦》是一部描述封建社会内外部矛盾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曹雪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孙悟空等人物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现代文学中,《茶馆》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话剧作品,作者是老舍;
《红与黑》是法国浪漫主义小说,作者是司汤达等。
通过了解以上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还可以引导我们阅读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在八年级语文的阶段,做好每一个语文字词练习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1.⑴新闻这一文体,从广义上讲,包括、和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它的根本特征是。
⑵新闻构造的五部分,即、、、、。
其中,扼要地提醒新闻核心内容的是;新闻的躯干是。
⑶《新闻两那么》的作者,字,湖南湘潭韶山冲人,笔名。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著名诗人。
2.《芦花荡》选自作者,现代家、家,《自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全集。
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文艺界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旗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芦花荡》的作者,原名,河北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他一直相信" "的主张,解放前及解放初的创作结集为, "白洋淀纪事之一"是,"白洋淀纪事之二" 是。
3.《蜡烛》的作者,前苏联作家、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
他的创作以为题材,代表作有剧本,长篇小说。
本文是一篇。
(体裁)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 )。
( )国( )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有长篇小说《》反对专制和教会。
《》,以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表现人民的苦难。
书信的开头要有,结尾要有。
5.《亲的爸爸妈妈》的作者,女,美籍华裔作家。
文章呼唤世界需要。
6.《阿长与山海经》是的散文集《》中的一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散文诗《》以及小说《》。
作者原名,字 ,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小说集《》,《》,散文集《》,第一篇白话小说《》7.《背影》的作者,字,江苏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战士。
本文选自.8.《台阶》的作者,他的小说以、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2.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2.文章思想内容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
第4课《一着惊海天》1.文学常识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2.文章思想内容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第二单元第6课《藤野先生》1.文学常识《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含练习答案)1.《社戏》是选自《家》的作品,作者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___。
1918年5月,他首次使用笔名“___”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回延安》是选自《诗选》的作品,作者是___。
全诗以回到母亲延安的怀抱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和对家乡的眷恋。
3.《安塞腰鼓》选自1930年1月5日《大公报》,作者通过描写群众在腰鼓场上的壮观和激越豪放,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表现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
4.《灯笼》选自《呐喊》的作品,作者原名叫___,是山东莱芜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他著有散文集《狂人日记》《彷徨》《野草》等。
5.《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自然界的说明文,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科普作家___。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分别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和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介绍了深奥的科学知识。
作者___是美国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银河帝国》《机器人三大法则》等。
7.《大雁归来》选自《雁过留声》的作品,作者是美国作家___。
本文是一篇散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8.《时间的脚印》的作者是___,四川人,被___评为有突出成就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时间的面纱》《科学大爆炸》等。
9.《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一名___,字元亮,自号“___”,是著名的诗人。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10.___,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称___。
他是唐代文学家,杰出的散文家,是“___”之一。
___与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___、___等人一起,强调文章内容和现实作用。
11.《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
本文选自他编写的《科学故事集》。
1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收录了从先秦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3.《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选集》。
1946年7月11日,___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重庆被___特务暗杀。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鲁迅的小说《社戏》运用了人物和景物描写,详略得当地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夜航看戏的经历,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在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义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全唐诗》,作者常建。
这是一首题壁诗,景中含情,委婉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通过描写寺院的清晨,逼真地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趣。
《送友人》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这首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作者陆游。
《卜算子·咏梅》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文学常识1.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相继发表了《孔乙己》《阿Q正传》《药》,出版了《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和一系列杂文集。
全部作品结成《鲁迅全集》。
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
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
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后出版诗集《尝试集》。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3.牛汉(1923-- ,原名史承汉,出生于陕西定襄,蒙古族。
1941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长诗《鄂尔多斯草原》。
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牛汉诗选》。
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4.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错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5.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我的一生》《我的宗教》《中流》等。
作为盲聋哑人,海伦的成就是空前的,她被誉为美国英雄。
6.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7.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
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同时也是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恢复》,小说《残春》,戏剧《屈原》《虎符》,论著《李白与杜甫》,学术专著《石鼓文研究》《奴隶时代》等。
_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大全《与朱元思书》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
“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2、表述重点字。
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列于数词之后,表中约数,相等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至了极点。
⑥从流荡漾: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飘荡。
这句就是作者描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急流的水(8)寒树:并使人看看了深感存有温热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神通(山中的)形势,之争着向上。
这一句说道的就是“高山”,不是“寒树”。
(10)轩邈:轩,低;邈,离。
这两个字在这里并作动词用,意思就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dek往高处和远处弯曲。
(11)泠泠:形容水声的醇厚。
(12)相鸣:互相和鸣(13)⑥戾天:至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15)经伦:筹划、环境治理。
(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抵”(17)⑩横柯上蔽:红珊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18)犹:似的,如同。
(19)竹韵:互相绿树。
(20)见到:同“现”,显现出来,显露出。
(21)缥碧:青白色。
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结构:第一段就是文章的总起至,归纳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绘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写了作者爱慕自然、独守隐退的高尚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书名作家时域出处体裁主旨备注共同点《藤野先生》鲁迅近代《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赞颂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突出了其带给作者的深刻影响。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语言朴素、精炼、深刻,有深厚感情。
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我的母亲》胡适现代《胡适自传》自传体散文通过具体事例,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现母爱和母亲的善良、宽容、有刚气,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字适之,现代作家、学者。
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语言平实自然,真挚感人。
《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当代《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第一本书的追叙,映照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原名史成汉,“七月诗派”重要成员。
诗歌《华南虎》《悼念一个枫树》线索分明,结构严谨。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三作家》传记作品通过比喻夸张真是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通过对犀利眼睛描写揭示其深邃的精神世界。
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无限崇敬、赞美之情。
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托: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托尔斯泰主义”《我的童年》季羡林现代《季羡林自传》回忆性散文描绘灰黄的童年,展现令人心酸的生活和让人温暖的亲情,表达作者复杂而又真挚的感情。
《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语言平时,感情真挚《雪》鲁迅近代《野草》散文诗“南方的雪”寄托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朔方的雪”蕴含作者反抗社会现实的斗争品格: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野草》23篇散文诗对追求革命真理进行敌对斗争的记录。
对比鲜明,借景抒情;庄主特征,写景状物。
由寻常事物激起心灵之声。
透过文字捕捉作家的情感律动,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
注重联想与想象,直接间接抒情。
八下文学常识
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学者。
3.《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文学家。
代表作有《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4.《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
5.《雪》选自《野草》。
作者:鲁迅。
6.《雷电颂》节选自历史剧《屈原》。
作者: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诗人,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
7.《短文两篇》(《日》、《月》)作者:巴金,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寒夜》,《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
8.《海燕》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
9.《喂——出来》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
10.《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代表作
品有:小说《边城》。
11.《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
13.《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集选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单元生字注音.课后词语解释及文学常识第一课藤野先生绯红fēi hónɡ:鲜红。
标致biāo zhì:漂亮落第luòdì: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búxùn:无礼。
诘责jiézé:质问并责备。
托辞tuōcí:借口油光可鉴yóuɡuānɡkějiàn: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例句:扎西的头发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yìyánɡdùn cuò: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深恶痛绝shēn wùtònɡjué:厌恶到极点。
例句:对于不伪劣产品,大部分是深恶痛绝的。
匿名nìmíng:隐瞒真姓名,不署名。
杳无消息yǎo wúxiāo xī:没有一点消息。
例句:我四处打听,也杳无消息。
好意难却hǎo yìnán què:好的心意难以推却,指不便推辞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物以稀为贵wùyǐxīwéiɡuì: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第二课我的母亲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责罚zéfá:责备处罚。
管束ɡuǎn shù: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qìliànɡ: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ɡuǎnɡmò:广大空旷。
宽恕kuān shù:宽容饶恕。
质问zhìwèn:根据事实提出疑问。
文绉绉wén zhōu 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幽默yōu mò: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古代文学1. 唐诗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2. 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伟大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词篇。
宋词的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分为上、下阕,旋律优美,情感丰富。
3. 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元曲融合了诗词、说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代表作品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元曲在表达人物情感和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小说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现代文学1.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中篇小说《阿Q 正传》。
这部小说通过对阿Q的形象描绘,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弱点。
2. 茅盾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批评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小说《子夜》。
这部小说通过对都市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3. 巴金巴金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长篇小说《家》。
这部小说通过对一个家庭的故事描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和人性的挣扎。
4. 老舍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中篇小说《骆驼祥子》。
这部小说通过对一个拉车夫的人生经历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三、外国文学1.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戏剧《哈姆雷特》。
这部戏剧通过对哈姆雷特复仇之路的心理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心理的复杂性。
2.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这部小说通过对俄国历史和人民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对和平的渴望。
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 2第一单元1、藤野先生(鲁迅)选自《朝花夕拾》。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暗线。
2、我的母亲(胡适)(1891—1962),字适之,学者。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选自《三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
第二单元6、雪(鲁迅)选自《野草》。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7、雷电颂(郭沫若)选自《屈原》。
这段独白想像瑰丽奇特,气势宏伟壮阔,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
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驰骋想像,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宇宙伟大的自然力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显得更加光彩熠熠、沉雄悲壮。
8、短文两篇(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文学常识汇总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2《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著名学者。
原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3《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
代表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5《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6《雷电颂》选自五幕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7《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8《短文两篇》选自《巴金选集》,原载散文随笔《龙。
虎。
狗》中。
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9《组歌》选自《泪与笑》,《组歌》共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期中两首。
作者纪伯伦是黎10《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11《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代表作诗歌《归园田居》、文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12《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其中的第四篇,作者韩愈,字退之,唐朝著名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13《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本文是一篇赠序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我们以前学过他的《陋室铭》15《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2.《我的母亲》节选自《胡适自传》,作者是胡适,字适之,学者。
3.《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作者是牛汉。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伟大的悲剧》。
5.《我的童年》节选自《季羡林自传》,作者是季羡林,学者、翻译家、作家。
6.《雪》选自《野草》,作者是鲁迅。
《野草》的体裁是诗集。
7.《雷电颂》节选自《屈原》,作者是郭沫若(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雷电颂》是一部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
8.《日》《月》选自《巴金选集》,原载散文随笔集《龙・虎・狗》中,写于1940年至1941年。
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9.《海燕》由戈宝权根据俄文版《高尔基全集》翻译,是高尔基在1901年三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
10.《组歌》选自《泪与笑》,作者是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11.《敬畏自然》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是严春友。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是吴岗。
13.《旅鼠之谜》选自《科技日报》,作者是位梦华。
14.《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作者是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15.《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是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
16.《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作者是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17.《端午的鸭蛋》选自《汪曾祺全集》第4卷。
作者是汪曾祺,作家。
18.《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是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要点第一单元《社戏》★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坟》《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等。
《回延安》★作者介绍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
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彭歌剧《白毛女》。
主要诗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知识链接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干陕北的一种民歌。
《安塞腰鼓》★作者介绍刘成章,★知识链接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北京,在香港,并为世界瞩目。
它那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奔放、豪放洒脱、不屈顽强的生命状态。
《灯笼》★作者介绍吴伯箫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当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录在《羽书冰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知识链接灯笼,又称灯彩。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作者介绍竺可桢(1890-1974),我国现代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代表作《物候学》。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介绍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大雁归来》★作者介绍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人,他同时又是一个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语文八下文学常识大全一、唐诗与宋词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颗明珠,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时代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诗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宋词则更加细腻和婉约。
二、中国古代小说简介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的完整体系。
这些小说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文学技巧,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三、明清小说代表作品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
其中,《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被誉为四大名著,它们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都极高。
四、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与散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和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
诗歌以其精炼、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想;散文则以其自然、流畅的风格,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观点。
五、现代文学中的小说、散文与诗歌现代文学中的小说、散文和诗歌都有很大的发展。
小说更加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同时也有了更多的题材和风格;散文则更加注重表达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具有了更加广泛的主题和内容;诗歌则更加注重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同时也更加关注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六、外国文学中的著名作家与作品世界文学中有很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其中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七、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名著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名著包括: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奥赛罗》、以及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这四部作品代表了欧洲文学的巅峰成就,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
八、文学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人物形象和情节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
人物形象是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点来表现人物特征的一种手法;情节则是作者通过描写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等来表现人物关系和情节冲突的一种手法。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社戏》1、题目解说:题目解说:“社”,会意字。
“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
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每年都演的年规戏就称为“社戏”。
2、文章体裁:小说概念: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4、写作背景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
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
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
《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
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人教版)1.胡适(1891—1962)(第2课《我的母亲》)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14岁到上海求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
l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了一定的贡献。
l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
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2.海伦·凯勒(1880—1968)(第5课《再塑生命》)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3.郭沫若(第7课《雷电颂》)见七年级上第27课4.巴金(第8课《短文两篇》)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5.高尔基(1868—1936)(第9课《海燕》)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l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l9世纪90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思想臻至成熟,发表了第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1899),这一时期还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剧本,如《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1905)、《野蛮人》(1905)、《仇敌》(1906)等。
l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
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了自传性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第三部《我的大学》于l923年完成。
“十月革命”后完成了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高尔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史诗式的不朽巨著。
6.纪伯伦(1883~1931)(第10课《组歌》)黎巴嫩文坛巨匠,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同时,他也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上世纪20-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曾闻名全球。
早在1923年,纪伯伦的散文诗就由茅盾先生介绍到中国。
1931年冰心先生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
7.位梦华(第l3课《旅鼠之谜》)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
l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
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由位梦华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8.星新一(第l5课《喂——出来》)1926年9月生于日本东京,现代小说家,在日本被称为“微型小说的鼻祖”。
l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全集》,达十八卷之多。
9.沈从文(1902—1988)(第16课《云南的歌会》)湖南风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早期作品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引人注目。
《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遇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抗战前,出版作品集20多部,代表作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中篇小说《边城》于l934年问世,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成熟。
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198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10.汪曾祺(1920—1997)(第17课《端午的鸭蛋》)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大淖纪事》《受戒》等。
11.萧乾(1910—1999)(第18课《吆喝》)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惟一的战地记者。
l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
1990年,80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12.冯骥才(第20课《俗世奇人》)见七年级下第26课13.吴均(第21课《与朱元思书》)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著名史学家。
他著有《齐春秋》之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
14.韩愈(768—824)(第23课《马说》)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世有韩昌黎之称。
唐文学家。
文学上主张继承秦、汉散文传统,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创导者。
旧时列为“唐宗八大家”之首。
所作记叙文,写人记事注重于形象的描绘;论说文则以简洁、透辟、严谨见长。
《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序》《柳子厚墓志铭》《祭十二郎文》等,皆为名篇。
有《昌黎先生集》。
15.宋濂(1310~1381)(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字景濂,号潜溪。
浦江(今浙江义乌)人。
明初文学家。
一生勤奋好学,“未尝一Et去书卷”。
明初任《元史》修撰总裁,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送东阳马生序》为后世传诵之作,文中所叙作者刻苦求学经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6.杜牧(803—852)(第25课《诗词曲五首》)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学家。
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兵卫”,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
诗与李商隐齐名,世有“小李杜”之称。
《江南春》《泊秦淮》《山行》均为传诵名作。
有《樊川文集》。
17.文天祥(1236—1283)(第25课《诗词曲五首》) 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正气歌》《金陵驿》诸诗和《指南录后序》等,均为杰作。
《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联。
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有《文山先生全集》。
18.张养浩(1270—1329)(第25课《诗词曲五首》)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
元代散曲作家。
19·柳宗元(773—819)(第26课《小石谭记》)字子厚。
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唐文学家、哲学家。
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世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文学上以散文成就最大。
《天说》《封建论》《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均为名篇,其中《永州八记》被视为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历千年而传诵不息。
诗亦卓越,风格疏淡、明快,《渔翁》《江雪》脍炙人口。
20.范仲淹(889—1052)(第27课《岳阳楼记》)字希文。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孤贫,刻苦好学。
一生为官清正,治军严明。
死后,谥号“文正”。
所作散文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岳阳楼记》为其代表作。
有《范文正公集》。
21.欧阳修(1007—1072)(第28课《醉翁亭记》)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谥号“文忠”。
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传编篡、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重要作家。
曾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与高司谏书》《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为代表作。
22.袁宏道(1568—1610)(第29课《满井游记》)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23.岑参(715-770)(第30课《诗五首》)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曾任嘉州刺史,人称“岑嘉州”。
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与高适并称“高岑”。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传诵名作。
24.龚自珍(1792—1841)(第30课《诗五首》)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己亥杂诗》为其代表作,共315首,多为咏怀和讽喻之作。
散文以《病梅馆记》最为著名。
八下文学常识1.《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学者。
3.《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文学家。
代表作有《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4.《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
5.《雪》选自《野草》。
作者:鲁迅。
6.《雷电颂》节选自历史剧《屈原》。
作者: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诗人,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
7.《短文两篇》(《日》、《月》)作者:巴金,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寒夜》,《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
8.《海燕》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
9.《喂——出来》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
10.《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边城》。
11.《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我国著名作家。
12.《吆喝》作者:萧乾,我国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
13.《春酒》作者:琦君,台湾作家。
14.《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当代作家。
15.《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酬”在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18.《赤壁》作者:杜牧,晚唐诗人。
19.《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南宋文学家。
2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