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传热学B第十五讲
- 格式:ppt
- 大小:754.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十章水蒸气热力工程中使用的气体工质包括:气体和蒸汽两类。
蒸汽:是指刚刚脱离液态,或比较接近液态的气体工质,在被冷却或压缩时很容易回到液态。
特点:蒸汽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分子本身的体积不能忽略,不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工业上常用的蒸汽:水蒸气、制冷剂蒸汽等。
水蒸气的特点:①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质;如比热容大、传热性好。
②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
③适用范围广。
制冷剂蒸汽主要有低沸点的氨和氟利昂,它们的性质与水蒸气类似。
本章以水蒸气为例,分析蒸汽的产生过程和性质,研究对其进行热工计算的方法,同时了解其它物质蒸汽的共性。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汽化物质的液态与气态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
蒸发:在液体的自由表面上进行气化过程称为蒸发。
如杯中的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减少了;湿衣服晾干了等。
蒸发过程:液面附近动能较大的分子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离开页面,并上升到空气中。
由于能量较大的分子的离开,会使液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表现为液体温度降低,只有不断加热,才能维持液体的温度不变。
温度越高,蒸发越剧烈。
二、饱和温度、饱和压力在蒸发过程中,液面上方空间里的蒸汽分子总有可能碰液面而返回液体中,即凝结过程与蒸发过程是同时存在的。
一般的蒸发都是在自由空间中进行的,液面上除蒸汽分子外还有大量空气等其他气体,因而蒸汽分子的浓度很小,分压较低,其凝结速度小于蒸发速度,总的来看表现为蒸发过程。
若蒸发发生在封闭的容器中,随着蒸发的进行,液面上方的蒸汽分子越来越多,碰撞液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使凝结速度加快。
当蒸发和凝结的速度相等时,气液两相将达到平衡,这时空间的蒸汽分子浓度不再改变,这种处于两相平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饱和温度(t s):饱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饱和温度。
饱和压力(p s):饱和状态时液体表面上方蒸汽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
对应于某一饱和温度,必有一个饱和压力与之对应,饱和温度越高,对应的饱和压力就越大。
第一章绪论1-1 传热学概述一、什么是传热学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
(热量传递由什么引起的)基于热力学的定义,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传递中的能量不外乎是处于无序状态的热和有序状态的功,他们的传递过程常常发生在能量系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下,而系统的状态是可以用其状态参数来确定的。
热力学的基本状态参数是压力p、温度T以及比容积v。
对于一个不可压缩的热力学系统而言,温度的高低就反映了系统能量状态的高低和单位质量系统内热能(或称热力学能,简称内能)的多少。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总是自发地从高能级状态向低能级状态传递和迁移。
因此,热的传递和迁移就会发生在热系统的高内能区域和低内能区域之间,也就是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之间。
对于自然界的物体和系统,将其视为热力学系统时,他们常常是处于不平衡的能量状态之下,各部位存在着压力差和温度差,因而功和热的传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
因此,凡是有温度差的地方就有热量传递。
热量传递是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极普遍的现象。
我们学习传热学就是要掌握各种热量传递现象的规律,从而为设计满足一定生产工艺要求的换热设备,提高现有换热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水平,或者对一定的热过程实现温度场的控制打下理论基础。
(课程安排)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首先简要的介绍传热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给出导热、对流与辐射这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概念及所传递热量的计算公式。
然后分别讨论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把上述知识综合起来,介绍传热过程及换热设备的计算方法。
二、传热学的重要性几乎在每个工程技术部门中都会遇到传热问题。
(例子)例如建筑物的供热与降温。
自然界(沙尘暴)。
三、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异同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都是研究热现象的,都以热能的传递与转换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但是,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热现象,因此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有很大区别。
1. 工程热力学着重研究的是在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在数量方面的关系以热能在质量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