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冲刺阶段物理仿真试题(一)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4
试卷类型:A2003年MAM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一)MAM:M-March A-April M-May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至5页,第Ⅱ卷第6至12页。
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6分,共13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条件下的绿色植物暴于光下后,根据其吸收的CO2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D.整段曲线表示随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加强,呼吸作用减弱2.经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很有前途。
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
与微生物相比,其降解过程不需环境再提供A.水分B.营养C.适宜温度D.适宜的pH3.决定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主要因素是A.磷脂分子B.膜上的载体C.能量供应D.蛋白质4.水体污染是目前人类面临的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若被污染的水体变黑发臭,则该污染的类型及其中生活着大量生物的代谢类型分别为A.有机型污染,异养需氧型B.有机型污染,异养厌氧型C.重金属污染,自养需氧型D.无机型污染,自养厌氧型5.某男性染色体的组成为44+XY,若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某种因素,常染色体分开,而性染色体未分开,则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成为A.44+XY和44+YYB.44+YY和44C.22+X和22+YD.44+X+Y和44+X+Y6.据报道,科学家已用高速氪离子轰击铅靶,得到第七周期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A.零族B.VI族C.IV族D.VⅢ族7.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前国内销售的加碘食盐中加入的是KIO3B.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洗涤剂去油主要是物理变化,碱液去油属于化学变化D.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份是高级饱和脂肪酸和甘油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8.某些地区在地表或很浅的地表层内,存在硝酸钾或芒硝矿(Na2SO4·10H2O),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湿热B.湿润C.干旱D.多雨9.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是+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I2O3B.I3O4C.I4O7D.I4O910.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高考真题2003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10N,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2m/s²B. 5m/s²C. 10m/s²D. 20m/s²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²。
经过4秒后,它的位移是多少?A. 8mB. 16mC. 32mD. 64m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守恒定律表述?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C. 能量只存在于机械运动中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4. 一个电路中,电阻R为10Ω,电流I为0.5A,根据欧姆定律,该电路的电压U是多少?A. 2.5VB. 5VC. 10VD. 20V5.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A. 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B.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导线两端产生电压C. 导线两端的电压使导线产生磁场D. 磁场的变化可以产生电流6. 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高度为5m的地方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A. 10m/sB. 20m/sC. 50m/sD. 100m/s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B. 热能可以完全转化为机械能C. 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热能D. 热能和机械能之间不能相互转化8.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关系是什么?A. 温度与体积成正比B. 温度与体积成反比C. 温度与体积无关D. 温度与体积的平方成正比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相对论效应描述?A. 随着速度的增加,物体的质量会增加B. 随着速度的增加,物体的长度会增加C. 随着速度的增加,时间会变慢D. 随着速度的增加,光速会改变10.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光电效应?A. 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会发出电子B. 物体在光照射下,温度升高C. 物体在光照射下,产生电流D. 物体在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2003年高考物理仿真试题(一)答案一、选择题(4分×10=401.A2.BD3.D4.AC5.C6.A7.ABD8.D9.C 10.AD二、填空题(5分×3=1511.16;4 12.LC 2π;πLC ;2CU13.M -1;N -M -3 三、实验题(2014.(5分)封闭气体质量不同(21.25×105(3分)15.(6分)小车质量(1分);m砂<< M 车(1分);1(2分);0.3(216.(1)答图1—1示(4答图1—1(2)r 1=122I r I (2分); I1:A 1表读数(1 I2:A 2表读数(1 r2:A 2表内阻(117.A 在小车B 上不滑出,则至少需A 、B 达共同速度v 共时,A 块仍未滑出,此时A 相对B 滑行距离即为小车B 的最短长度,设为l .mv 0=(M +m )v 共 ① (4分)μmg ·l=21mv 20-21(M +m )v 共2 ② (5分)l =gm M Mv )(220+μ ③ (3分) 四、计算题(7518.研究对象为密封舱内气体,在卫星上升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2已知T 1=273K,P 1=ρgh 1=ρg ×76 T 2=273+27.3=300.3K 由查理定律:2121T T P P =即3.300273762=⨯P g ρ ① (4分) 对气压计中长为41.8cm 的水银柱受力分析可知.(答图1—2示)答图1—2P 2S -ρgh ·S =ρhS ·a ② (4分)2733.300×ρg ×76-ρg ×41.8=ρ×41.8×a解得:a =10m/s 2 ③ (2分) 19.(13分)解:(1)根据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方向,可知粒子带正电,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3(2)设带电粒子的电量为q ,质量为m ,盒子的边长为l.答图1—3在电场中v 0t =21① 212t mqE =l ② 由①②解得E =qlmv 28 ③(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设轨道半径为RqvB =m qBmv R R mv 020 8= ④(2分)由答图1—3中的几何关系(l -R )2+(21)2=R 2得R =85l ⑤(2分) 由④⑤解得 B =qlmv 580⑥(1由③⑥得BE=5v 0(120.解:(1)导体棒达最大速度时,Rmg sin θ=BI m L cos θ ①(2分)∴Im =BLmgtg θP R =2m I ·R =0.67W③(2分)(2)mg sin θ=BL cos θ·rR BLv m +θcos④ (2分)∴vm =θθ222cos sin )(L B r R mg +⑤(1Q1=mgh -21mv 2m =0.31J ⑥(2(3)abΔE =21mv 2m =0.69J ⑦(2分) ∴Q r =r R r +ΔE =51ΔE =0.14J⑧(2分) 21.解:F =2RGMm①(4分) 22)2(T m R m GM π'='·R②(5M =344316m G T F π③(3分) 22.解:避免相撞,两车速度最终至少相同(3设A 起跳速度为v A ,两车共同速度为v ,设向右为正. (M +m )v0-Mv 0=(2M+m )v 共 ①(4 mvA -Mv 0=(M+m )v 共②(4vA =(mM mM m M +++2)v 0③(2。
2003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由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B.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
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3.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F >0为斥力,F <0为引力。
a 、b 、c 、d 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
现把乙分子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从a 到b 做加速运动,由b 到c 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从a 到c 做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 到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 到d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Kr 9036)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Zr 9040),这些衰变是A.1次α衰变,6次β衰变B.4次β衰变C.2次α衰变D.2次α衰变,2次β衰变5.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以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K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A.保持K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B.保持K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C.断开K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D.断开K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势差增大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其始温度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7.一弹簧振子沿x 轴振动,振幅为4cm 。
2003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6.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 的小。
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 F 1B F 2C F 3D F 41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15P →3014Si +X 94Be +21H →105B +Y 42He +42He →73Li +Z 其中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6电子,Z 是质子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18.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幅越大,则传播的速度越快B. 振幅越大,则传播的速度越慢C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D .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1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
两小球的质量比m 2/m 1为A 3/3B 2/3C 3/2D 2/220.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 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 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
现将活塞P 缓慢地向B 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 的过程中,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21.如图,当电键K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2003年MAM 高考物理仿真试题(一)答案一、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4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全选对的给4分,选不全的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不答的给0分. 1.A 2.AD 3.B 4.C 5.ABD 6.BD 7.A 8.ACD 9.C 10.B二、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20分,每小题5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答案后面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11.1.3×1017 kg (5分)12.2 Ω(2分) 4.5 W(3分) 13.M m M )(+mg tan θ(2分)θcos mg (3分) 14.(1)2326549T b b b b b --++ (2分) (2)D(1分) (3)y =A sin(2πf 0gh 2 (2分) 三、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22分,其中15、17两题,每题6分,第16题10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答案后面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15.小于临界角(3分)不发生全反射,才能看到大头针(3分)16.(1)电路图如图所示(3分)注:电路图基本正确但电路不规范,如缺开关、电阻箱符号错等要扣1分到2分.(2)ABEGHI (2分)注:缺AB 可不扣分(3)开关K 2闭合时,测得电流表的示数I 1和I 2;断开开关K 2,调整电阻箱的阻值R 时,测得电流表的示数I 1′和I 2′(2分).R A 1=1212221212222 I I I I R I I R I I I I R I I A '-''='-''(3分). 注:用其他方法测量正确的同样给分.17.(1)动量守恒(2分)(2)船长L 和船后退距离l(2分) (3)M =ll L m )(- (2分) 四、本题共5小题,6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12分)I 1=r R E + (3分),0.5=rE +9.2 (1分) U =r R ER + (5分),1.4=r E +4.14.1 (1分) E =1.5 V,r =0.1 Ω(2分)其他解法,参照给分19.(12分) (1)错.因为l 2被剪断的瞬间,l 1上的张力大小发生了变化.(6分)(2)对.因为l 2被剪断的瞬间,弹簧l 1的长度未发生变化,T 1大小和方向都不变.(6分)20.(14分)解:(1)电子经加速电场后速度为v 0,由动能定理得:eU 1=21mv 02(2分) 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则 a =md eU m eE 2= l 1=v 0t v y =at 则偏转角 tan θ=0v v y(4分)联立上述各式得:tan θ=dU l U v l md eU v v y112201202=⋅= (2分) (2)电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距离Y 1为: Y 1=dU l U v l md eU at 1212201224)(2121==(2分) 离开电场时到打在荧光屏上距O 点的偏转距离Y 2为:Y 2=l 2tan θ(2分)所以P 偏离荧光屏中心O 的距离Y 为:Y =Y 1+Y 2=)2(2242111211221212l l d U l U d U l U l d U l U +=+ (2分)21.(14分)解:He Rn Ra 4222286 22688 +→ (3分) 镭衰变放出α粒子和氡核,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α粒子垂直于MN 边界射出被接收器接收.α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为1/4圆周,得圆半径R =1.0 m.α粒子的动量mv =qBR =1.6×10-19 kg ·m/s(3分)α粒子的动能为E 1=21mv 2=2.0×10-12 J(1分) 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 =MV (3分) 氡核反冲的动能为E 2=21MV 2=M mE 1 (1分) 衰变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为E 1+E 2=(1+Mm )E 1=2.0×1012 J(3分) 22.(16分)解:(1)设弹簧第一次恢复自然长度时B 的速度为 v B以A 、B 弹簧为系统动量守恒(m A +m B )v 0=m B v B ①(3分)机械能守恒:21(m A +m B )v 02+E p =21m B v B 2②(3分) 由①、②解出E p =202)(v m m m m B B A A +③(2分) (2)设以后运动过程中B 的速度为0时,A 的速度为v A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用动量守恒(m A +m B )v 0=m A v A ④(3分) 机械能守恒 21(m A +m B )v 2+E p =21m A v A 2+ E p ′⑤(3分) 由④、⑤解出202202p 2)(2)(v m m m v m m m E AB A B B A +-+=' ⑥因为m A <m B 所以E p ′<0弹性势能小于0是不可能的,所以B 的速度 没有等于0的时刻(2分)。
试卷类型:A2003年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80分)下列选择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6分,共180分。
读右图,当α=23°26′时,判断1~3题:1.此时,北京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是A.(12月22日8时) (23°26′S,90°E)B.(6月22日6时) (66°34′S,90°E)C.(12月22日10时) (66°34′N,90°W)D.(6月22日2时) (23°26′N,90°W)2.此时,关于右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地区的潜水面是aB.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是bC.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潜水面是bD.黄河下游沿岸的潜水面是a3.若α由最小增大至图示状态,则这段时期A.我国北方处于多雨季节B.我国北方处于多风沙、沙尘的季节C.我国南方处于干旱季节D.我国南方小麦开始播种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即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这三次巨变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突出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是A.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7.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①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8.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高三物理仿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sD. 3×10^6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定律?()A. F=maB. F=mvC. F=m/aD. F=a/m3.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
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ΔE=0B. ΔE=QC. ΔE=WD. ΔE=Q+W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其位移为s。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关系?()A. s=1/2at^2B. s=atC. s=vtD. s=at^26.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
A. E=F/qB. E=qFC. E=FqD. E=q/F7.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F=kQq/r^2B. F=kQ/r^2C. F=Qq/r^2D. F=Qq/r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其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A. F=maB. F=m/aC. F=a/mD. F=1/ma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之和。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ΔU=Q-WB. ΔU=Q+WC. ΔU=W-QD. ΔU=Q10.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试卷类型:A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至5页,第Ⅱ卷第6至12页。
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6分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的色素提取液上,获得的吸收光谱是(图中的暗带表示溶液吸收该波后形成的光谱)1.A.类胡萝卜素B.叶黄素C.胡萝卜素D.叶绿素a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3.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4.用15N标记某种碱基,让其进入分裂旺盛的细胞中,15N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上。
一般地说,被标记的碱基不可能是A.腺嘌呤B.鸟嘌呤C.胸腺嘧啶D.尿嘧啶5.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频发赤潮,赤潮过后往往引起大量鱼虾、贝类大量死亡。
其可能原因不包括A. 赤潮大量发生后,耗去了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海水大面积处于缺氧状态B. 赤潮生物能分泌大量的毒素C. 赤潮生物大量寄生在鱼、虾、贝类等生物体内D. 赤潮生物粘附在鱼鳃及滤食性贝类的鳃片上,阻碍了它们的呼吸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7.生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之间可构成微型的生物原电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①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4e+2H 2O → 4OH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4e+2H 2O →4OH -③负极的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葡萄糖)生成CO 2或HCO 3-④正极的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葡萄糖)生成CO 2或HCO 3-A.①②B.①③ C .②③ D.②④8.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 卷(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 的小。
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 F 1B F 2C F 3D F 41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15P →3014Si +X 94Be +21H →105B +Y 42He +42He →73Li +Z 其中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1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
两小球的质量比m 2/m 1为A3/3 B 2/3 C 3/2 D 2/220.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 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 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
现将活塞P 缓慢地向B 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 的过程中,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21.如图,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A 1.9eVB 0.6eVC 2.5eVD 3.1eV22.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
2003年高考冲刺阶段物理仿真试题(一)答案
一、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4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全选对的给
4分,选不全的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不答的给0分.
1.A
2.AD
3.B
4.C
5.ABD
6.BD
7.A
8.ACD
9.C 10.B
二、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20分,每小题5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答案后面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
11.1.3×1017 kg(5分)
12.2 Ω(2分) 4.5 W(3分)
13.mg tanθ(2分) (3分)
14.(1) (2分)
(2)D(1分)
(3)y=A sin(2πf0 (2分)
三、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22分,其中15、17两题,每题6分,第16题10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答案后面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
15.小于临界角(3分)不发生全反射,才能看到大头针(3分)
16.(1)电路图如图所示(3分)注:电路图基本正确但电路不规范,如缺开关、电阻箱符号错等要扣1分到2分.
(2)ABEGHI(2分)注:缺AB可不扣分
(3)开关K2闭合时,测得电流表的示数I1和I2;断开开关K2,调整电阻箱的阻值R时,测得电流表的示数I1′和I2′(2分).
R A1=(3分).
注:用其他方法测量正确的同样给分.
17.(1)动量守恒(2分)(2)船长L和船后退距离l (2分)
(3)M= (2分)
四、本题共5小题,6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2分)I1= (3分),0.5= (1分)
U= (5分),1.4= (1分)
E=1.5 V,r=0.1 Ω(2分)
其他解法,参照给分
19.(12分) (1)错.因为l2被剪断的瞬间,l1上的张力大小发生了变化.(6分) (2)对.因为l2被剪断的瞬间,弹簧l1的长度未发生变化,T1大小和方向都不变.(6分)
20.(14分)解:(1)电子经加速电场后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eU1=mv02(2分)
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则
a=l
=v0t v y=at则偏转角
1
tanθ=(4分)
联立上述各式得:tanθ= (2分)
(2)电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距离Y1为:
Y
=(2分)
1
离开电场时到打在荧光屏上距O点的偏转距离Y2为:Y2=l2tanθ(2分)
所以P偏离荧光屏中心O的距离Y为:Y=Y1+Y2=
(2分)
21.(14分)解: (3分)
镭衰变放出α粒子和氡核,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α粒子垂直于MN边界射出被接收器接收.α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为1/4圆周,得圆半径R=1.0 m.
α粒子的动量mv=qBR=1.6×10-19kg·m/s(3分)
α粒子的动能为E1=mv2=2.0×10-12 J(1分)
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v=MV(3分)
氡核反冲的动能为E2=MV2= (1分)
衰变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为E1+E2=(1+)E1=2.0×1012 J(3分)
22.(16分)解:(1)设弹簧第一次恢复自然长度时B的速度为v B
以A、B弹簧为系统动量守恒
(m A+m B)v0=m B v B①(3分)
机械能
守恒:(m A+m B)v02+E p=m B v B2②(3分)
由①、②解出E p=③(2分)
(2)设以后运动过程中B的速度为0时,A的速度为v A,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用动量守恒
p
(m A+m B)v0=m A v A④(3分)
机械能守恒
(m A+m B)v2+E p=m A v A2+ E p′⑤(3分)
由④、⑤解出
⑥
因为m A<m B所以E p′<0
弹性势能小于0是不可能的,所以B的速度
没有等于0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