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年俗文化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35.50 KB
- 文档页数:9
聊城文化资源调查报告[五篇材料]第一篇:聊城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聊城文化资源调查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
聊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凤凰城、江北水城、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交汇之地、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美丽传说1、东昌湖里胭脂影聊城号称“江北水城”,烟波浩淼的湖泊,流光溢彩的河流,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水的灵气,这里不但有京杭大运河等30多条河流在市区纵横交织,而且还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市内湖泊东昌湖。
东昌湖曾名胭脂湖,和杭州西子湖、南京莫愁湖并称为“三大美人湖”。
《聊斋志异》有一段美丽的故事:东昌湖是美女胭脂浣纱的地方,胭脂在水边洗衣的时候与英俊潇洒的秀才鄂秋隼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本欲配成佳偶,不料却好事多磨天降大祸,阴错阳差地卷入一桩杀人命案,两人受尽牢狱之灾。
幸得山东学政施润章智破此案,才洗清了不白之冤。
最后县令做媒,胭脂嫁与鄂秀才,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聊城,登上光岳楼举目四望,东昌湖辽阔的水域映入眼帘,环城湖西北片有湖心岛,岛上建有望月亭,该亭六柱拱托,重檐下石壁上绘有《胭脂》故事连环画,画面人物栩栩如生,胭脂姑娘娇媚的面容、轻灵的身姿映入湖水,若隐若现,如临仙境。
聊城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相传,很久以前聊城一带下起了滂沱大雨,瓢泼盆倾连下了10天,平地一片汪洋,在城南百余里处黄河又决了口,围着城池冲出一个湖来,辽阔无边,深不可测。
有一年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带着仙女仙童云游至此,见这偌大湖面清澈透明,映出五彩霞光,留恋多时不肯离去。
这时随行而来的雌凰仙子看出了王母和玉帝的心思,于是奏道:“如此数千亩碧波胜过天庭瑶池,何不令小仙在此种花植树、建亭设苑以供游憩之用?”王母、玉帝应允了此事,从此雌凰仙子留于当地,湖中于是有了六角攒尖飞檐亭,奇花异草遍布,岸边则绿树成阴,柳浪翻滚。
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研究背景山东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春节作为中国农历的新年,是山东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研究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变化,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2.调查目的2.1 调查山东地区春节的由来和历史渊源2.2 调查山东地区春节的传统风俗和习惯2.3 调查山东地区春节文化的现状和变化2.4 提出保护和传承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的建议3.调查方法3.1 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历史文献和史书,了解山东地区春节的由来和历史渊源。
3.2 实地调查:采访当地居民,观察当地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
3.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当地居民对春节的认知和参与情况。
4.调查结果4.1 山东地区春节的由来和历史渊源4.1.1 春节的起源和发展4.1.2 山东地区春节的独特性4.2 山东地区春节的传统风俗和习惯4.2.1 春节前的准备工作4.2.2 年夜饭和家庭团聚4.2.3 春节的祭祀和祈福活动4.2.4 春节的舞龙舞狮和打麻将等传统娱乐活动4.3 山东地区春节文化的现状和变化4.3.1 现代化对春节传统的影响4.3.2 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的融合5.建议和意见5.1 加强春节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5.2 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春节活动5.3 推动春节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播与教育6.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附件1:采访问卷附件2: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报告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旨在保护重要文化遗产的法律依据。
7.2 传统文化:指历史传承的、具有特定地域文化特点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形式。
7.3 民俗文化: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年俗文化调研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年俗文化调研报告年俗文化调研报告(精选3篇)年俗文化调研报告篇1聊城市,坐落在山东西北部,有着江北水城的美誉。
聊城古楼传统文化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工艺品国内外市场前景越发广阔。
因此我们为了解聊城当地民间工艺品的发展状况特意成立调查小组对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的现状、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
聊城市民俗文化产品调查报告——以东昌葫芦为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工艺品国内外市场前景越发广阔。
因此我们为了解聊城当地民间工艺品的发展状况特意成立调查小组对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的现状、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调查目的:了解东昌葫芦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查阅图书调查地点:聊城大学图书馆、聊城市文化局调查人:xxx、xxx东昌葫芦雕刻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末民初,主产地聊城市东昌府区。
作品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内容多以老百姓熟悉的帝王将相、八仙任务、才子佳人戏文为主,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艺术风格淳朴、雅典,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独特的传统工艺品。
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基本情况东昌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
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
常用的工具有定格圆规、斜口刀等二、三十种之多。
在技法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将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透刻上折线纹、如意纹、古钱纹等各式花纹,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
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鱼虫、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
二、主要价值独具特色的东昌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技艺的瑰宝,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将会对产业开发向纵深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亲情的重温与表演—对聊城农村地区串亲戚习俗的田野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聊城市是山东省一个发展比较欠缺的地区,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活动一直是其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而串亲戚作为一种特殊的亲情表达方式在农村地区一直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由于现代化的浪潮不断涌现,传统文化活动渐趋式微,因此对农村地区串亲戚习俗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聊城市农村地区串亲戚活动的田野调查研究,揭示其文化内涵,了解其历史演变和现状,探寻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为该地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全面系统地对聊城市农村地区串亲戚的习俗进行田野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串亲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串亲戚的主要流程和具体操作。
(3)串亲戚在乡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现代化浪潮下串亲戚习俗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
具体方法如下:(1)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问卷,对聊城市的农村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串亲戚习俗的认知、看法和态度。
(2)访谈。
对聊城市的农村民众进行深入的访谈,了解其亲身经历和对串亲戚的认识和看法。
(3)实地观察。
走访聊城市农村地区,深入了解串亲戚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具体活动细节。
三、论文创新点本研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是对聊城市乡村地区串亲戚习俗进行的深入研究,并试图揭示其文化内涵、历史演变模式、社会地位和发展策略。
因此,本研究具有如下创新点:(1)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聊城市农村地区串亲戚的习俗,对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
(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式,揭示串亲戚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针对现代化浪潮的挑战,对串亲戚习俗的发展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田野调查研究,我们预期得到如下结果:(1)了解聊城市农村地区串亲戚习俗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年俗年韵年文化调查报告年俗、年韵、年文化,这些词听起来就让人感觉暖暖的,对吧?每到过年,街上都是红红火火的灯笼,家里飘荡着饺子的香味,真是让人心里甜得像吃了蜜。
说到年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团圆饭。
想象一下,一家人围着桌子,菜肴丰盛,热热闹闹的气氛,那种感觉,简直是比什么都重要。
每道菜背后都有故事,像鱼寓意“年年有余”,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发财。
咱们的传统就是这样,吃吃喝喝中传递着爱和祝福。
然后说到年韵,这可就热闹了。
过年的时候,咱们会放鞭炮,听那“噼里啪啦”的声响,就像在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这个习俗不仅仅是为了驱邪避灾,更是为了把好运请进门。
每当夜幕降临,烟花绽放,天空变得五彩斑斓,那一瞬间,真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年轻人总是喜欢拍照,发到朋友圈,留下这一年最美的瞬间。
年韵就是这样,热烈、喜庆,让人忍不住想要欢呼一声,真是“好极了”!再说年文化,这可是大有文章可做。
咱们中国的年文化博大精深,各地的习俗各有千秋。
北方人过年爱吃饺子,南方人喜欢汤圆。
哎,别说,吃汤圆的时候,咬开那一瞬间,甜蜜的馅儿流出来,简直像是幸福的味道。
各地还有不同的年画、剪纸,充满了浓浓的地方特色。
每一幅年画,都是艺术家的心血,传递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大家说,过年就是要图个吉利,好的年文化让每个人都能在新的一年里焕然一新。
说到这里,咱们得提提红包。
小朋友们每年都盼着这个,眼巴巴地等着大人发红包,心里想着“我要买玩具、我要买糖”。
大人们则总是笑着说,红包里有“压岁钱”,不仅是对小朋友的祝福,更是长辈们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
红包的背后,是爱和传承的体现,真的是“寄托厚望”呀!而且啊,红包的颜色也讲究,红色代表吉祥,寓意着好运不断,真是既有文化,又好玩!过年期间,大家还会参加各种活动,比如舞狮、踩高跷。
这些活动可是热闹得很,街头巷尾,欢声笑语,大家都在享受着这一年一度的盛宴。
舞狮那叫一个威风,狮子在舞者的操控下,灵活地转动,仿佛在给大家带来好运。
聊城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聊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聊城的民俗文化,我们团队对聊城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聊城的民俗文化概述聊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聊城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节日习俗、礼仪规范、民间艺术、民俗信仰等方面。
这些民俗文化在聊城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代表着聊城人民的智慧和精神。
节日习俗聊城的节日习俗十分丰富多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聊城的传统文化中也同样如此。
春节期间,聊城的人们会在家里焚香祭祖,摆放年画、对联、挂灯笼等装饰品,以此来祈求平安、纳福。
此外,聊城的人们还会在春节期间贴春联、放鞭炮、猜灯谜等,这些都是传统的春节习俗。
礼仪规范礼仪规范是聊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聊城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注重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人际关系,因此,聊城人对礼仪规范非常重视。
例如,在聊城的婚礼中,新郎会先拜见新娘的父母,表示尊重和感激;在聊城的葬礼中,人们也会按照传统礼仪进行丧礼。
民间艺术聊城的民间艺术也非常丰富多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扇舞。
扇舞是聊城地区最受欢迎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以扇为道具,从柔美、静谧到热烈、奔放的情感表达,融合了音乐、歌唱、舞蹈等多种元素,既让人们享受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也让人们领略到聊城的民俗文化之美。
民俗信仰聊城的民俗信仰广泛而深入人心。
在聊城的传统文化中,人们还保留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例如“三二百条”,“交匦麦粒”,“凤凰发春鸟神窥镜”等。
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聊城人的想象力和灵性,并构成了聊城独特的民俗信仰体系。
二、聊城的节日习俗聊城的节日习俗十分独特,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下面是聊城几个重要节日的习俗概述:1.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节日之一,也是聊城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聊城的人们会在家里焚香祭祖、摆放装饰品、剪纸、猜灯谜等,以此来过年。
年俗传承调研报告年俗传承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年俗传承的情况,探讨年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年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一般居民进行,实地访谈则是为了深入了解相关专家、传承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对年俗传承的认知和看法。
三、调研结果1. 对年俗的认知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年俗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一些常见的年俗活动,如除夕夜的团圆饭、贴春联和放烟花等。
然而,在对于一些传统年俗的认知上,受访者普遍存在一定的缺乏,如年画、灯笼等。
这可能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社会变迁有关。
2. 年俗传承的形式和途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年俗传承主要通过家族内部的口头传承和亲身示范。
然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多,传承途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年轻一代对年俗的了解和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3. 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年俗传承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传承人流失严重,年长者逐渐离世或健康状况不佳;年轻一代对年俗的兴趣不高,很少主动向年长者请教或学习;年俗的传统形式适应力不足,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4. 解决年俗传承问题的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年俗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大众宣传年俗的重要性和魅力,提高大众对年俗的认知和参与度。
(2)建立年俗传承机构,通过建立专门的传承机构,培训和选拔传承人,帮助年俗在家族内的传承与延续。
(3)创新年俗形式,结合现代科技和文化创意,发展更具吸引力的年俗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4)加强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年俗传承的相关活动和项目,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帮助。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年俗传承存在一系列问题,但也发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
加强年俗宣传和教育、建立传承机构、创新年俗形式和加强政策支持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年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年俗调研报告年俗是指一年中固定举行的、具有一定仪式和习俗的活动,它是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年俗丰富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年俗习惯。
本文将对年俗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
一、年俗的定义和作用年俗是指一年中固定举行的、具有一定仪式和习俗的活动。
它作为民间习俗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时光流逝、生活周期的认知和理解。
年俗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还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春节的年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年俗载体。
春节的年俗活动包括贴春联、打扫房屋、除夕守岁、宴请亲朋好友、放鞭炮等。
这些活动都寓意着新年的祝福和团圆的期盼,是对新年即将到来的热烈庆祝。
三、元宵节的年俗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的主要年俗活动是赏灯、吃元宵、猜谜。
赏灯是重要的元宵节活动之一,人们沿街巡游,观赏各种精彩的照明展览。
吃元宵则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四、其他地区的年俗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年俗,比如长沙的龙船竞渡、四川的吃饺子、扬州的炮竹鱼等。
这些年俗活动在传承当地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五、年俗的现状和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年俗习俗逐渐受到了冲击和影响。
传统的庙会、舞狮表演等年俗活动逐渐减少,一些乡村也面临年俗习俗的失传。
这些问题主要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传统文化受到重商主义和丧失传承环境的压力造成的。
六、保护与传承年俗为了保护和传承年俗,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年俗的传承和教育,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向年轻一代传授年俗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加强对年俗活动的扶持和保护,鼓励各地举办传统年俗的庆典活动,为年俗传承提供平台和机会。
七、结论年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在当代社会,保护和传承年俗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任务。
聊城年俗文化调研报告
聊城市,坐落在山东西北部,有着江北水城的美誉。
在唐虞三代聊城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
聊城诸部落是众多东夷部落的一员,这一时期属于战争阶段。
聊城名称的由来出自《地方志史资料丛书‐聊城》中所记载,“聊城”名称之由来有两种不同版本的传说。
一曰,春秋为齐国西境聊摄地,即《春秋左传》所载的“聊摄二城,齐之西鄙也”后为齐国吞并,因国衍城,故曰“聊城”。
二曰,此城因位于古聊河之西岸,由河及名,然“古聊河”至今仍查无记载。
古老的聊城市被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从隋朝开始便浇灌着聊城这块肥沃的土地。
新春佳节的来临,市民们将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不仅聊城市区有着丰富的年俗文化,聊城各县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也将精彩纷呈。
阳谷——敲钟祈福逛古城
每年的春节,阳谷的文化活动很精彩,今年也会让民众眼前一亮。
“春节期间,阳谷蚩尤陵举办‘祭祖寻根祈福游’、海会寺开展‘敲钟烧香祈福游’等系列祈祷游活动。
”市旅游局信息科科长谢文博说,春节、元宵节期间,将在阳谷古城区举办第二届“万盏灯火贺新春”系列灯展,分水浒文化展区,运河商业文明展区,传统民俗展区,造纸术、
酒文化等传统工艺特色展区和祥瑞富贵宫灯展区等多个主题展区,营造出传统文化气息浓重的古城节日气氛,丰富活跃广大城乡居民节庆文化生活。
景阳冈旅游区将开展“体验水浒英雄豪情,阳谷特色名吃品尝会”活动,狮子楼旅游区将举办“新春逛古城,民风体验游”活动,推出了适合游客参与的娱乐项目。
2月18日-2月26日,阳谷还在县城各街道、文化广场举办阳谷县民俗展演。
临清——蹬高跷尝美食
春节期间(2月25日),临清市直单位及各镇办事处在临清市文化
广场举办临清市元宵节社火展演。
临清作为明清时期繁荣的运河城市,多种饮食文化交融发展并形成独特风味的各色美食,在周边地区素有“吃在临清”的美誉,春节期间,依托“临清运河美食”的品牌,举办“游古城、品美食、体验运河文化”活动、贺年会运河风情美食大品鉴活动等。
春节期间,临清还将组织民俗文化丰厚的地方的民间艺人和团体演出,举办舞巨龙、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及民间戏曲等文艺活动汇演。
民俗主题街区依托临清竹竿巷,对竹竿巷进行美陈装饰,将运河繁盛时期传承下来的竹编等技艺进行展示,开展竹编制品展销活动。
东阿——民俗歌舞齐上阵
正月十二,东阿在演艺中心举办元宵文艺晚会;正月十四,在县城主要街道举办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
同时,还举办书画摄影展、戏曲、歌舞专场等。
东阿举办登高祈福贺新春活动,药王山农历新年门票优惠,在新年的开端之初,向药王上一炷香,撞响第一声钟,祈愿新年新气象。
鱼山曹植墓景区正月初一举办新春庙会,游客可以在登临鱼山感受风光的同时欣赏精彩的民俗表演。
举办中国阿胶文化节,文化节期间开展名医义诊、医学名家大讲堂、阿胶宴展示、美食大赛、长寿之星评选、子夜点火取水炼制仪式、大型文艺演出以及阿胶祈福寿大型狂欢之夜活动;东阿鱼山贺年梵呗祈福游活动。
大年初一举办“迎春敲钟、焚香祈福”“祭祖寻根祈福”“梵呗音乐祈福”等活动。
莘县——绚丽的焰火照夜空
春节前夕,莘县举办“莘县春节联欢晚会”,2月20日,在燕塔广场举办民乐民舞大赛;2月24日,在顺河公园举办莘县元宵焰火晚会。
2月22日,在城区中心举办元宵节灯展。
届
时市民朋友可以看花灯,猜灯谜
高唐——百姓大舞台显身手
作为书画之乡的高唐,春节期间文化味、节日味更浓。
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在孙大石美术馆举办“迎新春书画展”,让民众过足文化瘾;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四,在金城广场举办高唐县广场电影展播,《百姓大舞台》歌舞专场、《百姓大舞台》民舞专场;正月十三至十四,在文化广场进行高唐县《百姓大舞台》戏曲专场、《百姓大舞台》镇(街)专场;正月十三至十五在纪念广场举办豫剧专场;文化广场正月十三
至十五每天下午和晚上,高唐邀请聊城市京剧团来高唐义和广场演出经典戏剧,让城乡广大群众免费观看。
正月十四至十五,县直各部门、企业在北湖公园举办高唐县灯谜灯会;正月十五,在金城路各镇(街)民舞民乐队举办高唐县民舞民乐调演。
茌平——民间艺术进城忙
作为文化部命名的剪纸艺术之乡的茌平,在春节活动期间突出民俗文化,组织民间艺人和演出团体开展文艺汇演。
茌平举办剪纸、黑陶精品展、剧团送戏下乡、新年焰火晚会、鲁义姑年会等。
春节期间,在文化馆展厅举办茌平县首届“画说茌平”美术作品邀请展、茌平县剪纸展;民间艺术团体还将在茌平县中心街举办茌平县民间艺术进城表演。
冠县——原创文艺作品巡回展
2月上半月,冠县在文化馆展览厅举办冠县迎新春书画展;2月4日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四场“‘爱我冠县,欢度新春’原创文艺作品巡回展演”;2月21日,在县城各主要街道举办民间文艺进城活动;2月24日,举办冠县正月十五烟花表演及花灯展。
以“暖心之旅·第二届天沐温泉自驾欢乐季”为主题,在天沐温泉度假村推出暖心之旅·山东省首届温泉节之万人畅享温泉世界活动、旅游达人天沐体验活动、“自驾畅游·乐享超值套票”等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