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9 总复习第3课时 百分数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11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总复习》优秀教案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系统整理与复。
学生需要掌握分数乘除法、确定位置、圆、扇形统计图和百分数等知识点,并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构成纵横联系的知识网络,以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复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各重点、难点知识的消化、巩固与提升,更要强化前后知识间的连接,帮助学生实现“再研究”过程中质的提升。
复还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多角度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在多角度思考过程中实现分散、拓展、提升,确保复在知识与思维两个层次都得到发展。
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复分数乘除法。
通过复,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同时,学生还需要体验复归纳、综合应用的研究方法。
在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方面,需要准备课件。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进行复回顾,让学生回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相关内容。
接着进行指导练,包括复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复倒数,以及梳理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在指导练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概念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规律,并总结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概念。
1.复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出示教材第115页“练二十三”第5题的前两列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并指名四位同学板演。
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进行板书。
2.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师板书一个例子,让学生回答四个问题,并及时订正错误。
教师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三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课设计第一课时教课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 ) 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材第 89 页的内容。
教课目的1. 在学生学习认识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 ) 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 使学生初步掌握剖析方法 , 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升学生剖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 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要点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 或少 ) 百分之几”这种应用题的剖析方法 , 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
教课过程一、导入1. 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2.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 要点是什么 ?( 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 , 也就是单位“ 1” , 哪个量是标准量 , 哪个量就作除数 )3.口答。
( 只列式不计算 )(1)5 是 4 的百分之几 ?4 是 5 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 60, 乙数是 30, 甲数比乙数多多少 ?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 ?(3)甲数是 48, 乙数是 64, 甲数比乙数少多少 ?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 4.揭露课题。
出示复习题 : 一个乡昨年原计划造林12 公顷 , 本质造林 14 公顷 , 本质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发问 : 经过读题 , 在这道题中 , 哪个量是标准量 ?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如何列式 ?老师 : 假如将这道题的问题变成“本质造林比原计划增添了百分之几”, 应当如何解答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持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二、教课实行1.出示例 3。
(1)学生默读题。
(2)例 3 与复习题比较 , 有什么异同 ?( 条件同样 , 问题不一样 ) 问题不一样在哪儿 ?, 例 3 是务本质造林比老师说明复习题求的是本质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增添百分之几。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87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90页练习十四第16~2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重点:使学生经历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在探索百分数与分数相互的过程中,理解各种不同的方法之间的联系,能合理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改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二、探究新知(一)教学百分数化分数1.创设学生体检的情境,出示例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出问题:你会用百分数表示出上面的分数吗?3.你能把分数改用百分数表示吗?先独立思考,自己试一试。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3=3÷5=0.6=60% 72=2÷7≈0.286=28.6% 指出: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一般应保留三位小数,并要注意正确使用“≈”。
讨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还有什么方法?5.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试一试”:1.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分数。
23% 75% 12.5%2.想一想: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要注意什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呢?3.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四第16题,填后交流。
提问:结合图形想一想,是怎样得到每个部分占方格总数百分之几的?指出:从这里可以看出,可以先写出每个部分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改写成百分数。
2.完成练习十四第19题,填后校对。
指出这里可以先写出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再改写百分数。
3.做练习十四第20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百分数的认识第3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百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生将学习百分数的定义,掌握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以及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百分数,例如在百分比计算、折扣问题等方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定义,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百分数的概念、转换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和转换方法a. 讲解百分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b. 讲解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以及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a. 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具体问题。
b.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百分数的定义2. 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转换方法3. 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讲解百分数的概念、转换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九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分数乘、除法教学课题:分数乘、除法教学时间:教学记录:教学内容:教材第113页总复习第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实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准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增强合作,归纳整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将学生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交由3位学生主持复习。
师: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水准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整理本节知识,我们请3位同学分别主持复习。
现在请第一位主持人出场。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1.主持人持知识问题卡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主持人持难点问题卡提出问题,指名回答。
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3.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计算。
3/4×2/5=2/3×5/6=7/9×18=3/10÷3/4=5/9÷5/6=21÷7/9=3/10÷2/5=5/9÷2/3=6/11÷5/12=4.复习比的知识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知识性问题: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举例说明?怎样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化简比?难点问题: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练习:3÷4=()/()=()/12=():32=12:()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百分数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包括百分数的表示、转化和运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计算百分数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及运用。
2.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实际意义。
三、教学内容1.复习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讲解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3.练习百分数的运用,包括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打折、成绩统计等,引导学生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2. 讲解百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师通过示例演示百分数的基本表示方法,包括百分数转化为分数或小数的方法。
3. 练习百分数的四则运算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百分数运用的掌握情况。
2.个人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表现和思维能力展示,评价学生的个人表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还存在一定难度,下一步需要更多的实例演练让学生加深理解。
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别辅导,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搜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例子,写成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百分数的掌握会更加扎实,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百分数知识,为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素材积累】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摘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摘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旧摘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