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弹奏中的高抬指与低触键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钢琴基础教学中高抬指练习与贴键练习的综合运用策略研究作者:李欢欢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04期摘要:演奏者只有专心致志地演奏,才能为人们带来精彩纷呈的音乐,将音乐形象细腻地刻画出来,与此同时不可缺少的是卓越、出色的技巧,也就是说,如果缺乏娴熟的技巧,就无法拥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文章将会从高抬指练习与贴键练习角度出发,探讨在钢琴基础教学中综合运用二者的策略,提高演奏者的钢琴技巧,希望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钢琴教学,高抬指,贴键,策略一、引言钢琴技巧即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面临的绝大多数的技术问题,在绝大多数的音乐作品的语句、旋律中都有所渗透。
学习钢琴的人在训练自己的基本技术时要肯下功夫、做好长时间练习的准备,特别是一开始学习钢琴的时期需要系统地练习钢琴,要努力将腕、臂、手指等部位的生理机能的潜力加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从而为以后的钢琴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抬指练习教师在进行钢琴基础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展开高抬指练习。
弹钢琴的过程中,掌关节与手腕关节是用到的两个主要关节,手腕关节运动过程中可弹奏跳音、重音和八度、弦的音型等,手指运动的过程中可弹奏音的快速跑动、连奏等等。
钢琴演奏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手指技巧,本质上属于肌肉运动,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肌肉训练,演奏者的手指很难演绎各种技巧。
手指技巧需要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形成肌肉习惯,而高抬指练习需要对手指进行完全锻炼。
练习高抬指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一)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演奏者要想掌握手指快速跑动的技巧,手指必须十分灵活,而掌关节的灵活性决定了手指的灵活性。
通过高抬指练习,学生可以充分训练伸展自己的掌关节,使其更加灵活。
(二)锻炼手指的爆发力、支撑力演奏者在弹钢琴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使每根手指可以独立支撑站立。
在手指完全独立支撑的情况下可以解放前臂的压力,这样,演奏者就可以轻松地弹奏钢琴。
高抬指练习过程中需要保持慢速,演奏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验手指支撑的感觉,逐渐养成肌肉记忆。
钢琴演奏中抬指与有准备的触键沁水中学陈慧霞关于“高抬指”的话题,每个钢琴学习者都会碰到,为什么要高抬指?怎样高抬指?是不是越高也好?这些问题经常在学生进行五指练习时萦绕在心头。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高抬指只是一种训练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所以很少看到演奏家演奏时高高抬起手指。
这有点类似于短跑训练中的“高抬腿”,真正比赛时并不需要。
高抬指的作用是为了打开指掌关节,特别是在小孩的手没有完全发育时,随着高抬指的练习,手指间连接的肌腱逐渐适应了钢琴演奏的需要,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使手指的柔韧度、跨度不断增加。
通俗点说,就是“手为键盘而发育”,通常所说的“童子功”就涵盖了这些方面的内容。
做过灵巧手工活的成人手指的柔韧性也很高,这对钢琴演奏是有帮助的,而那些没有特殊锻炼机会的手指应该尽早进行高抬指练习。
高抬指时一定要保持弯曲的触键状态,有的学生抬高时手指伸直了,等到触键时又回到弯曲状,这些调整造成了多余的动作,导致力量在传导中浪费。
高抬指练习是不是抬得越高越好呢,显然不是的。
前面说过,抬指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为了触键,抬得太高,注意力放到了高度上,力量被提起,容易导致“重量弹奏”感觉的丧失,手型也容易紧张。
练习抬指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高抬指练习,统一高度一寸。
2、低抬指练习,统一高度一厘米。
3、贴键弹奏练习。
为什么要统一高度呢,首先是为了使触键平均。
高度不统一,触键的力度就很难统一,音符就不容易演奏得平均。
其次是为了避免手指抬得太高,因为四指天生很难抬,其他手指就不要抬得超过四指太多。
贴键弹奏能尽量减少多余动作,使触键清晰、敏感、手指与键盘能形成一定的亲和力,培养出良好的“触感”。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钢琴,触键感觉是不太一样的,很多演奏者都不习惯陌生的“触感”,贴键弹奏能较快的帮你建立起这种感觉,并进一步增强手指尖的灵敏度。
抬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有准备的触键。
有准备的触键是指触键前要心里有数,手指与键盘保持一定距离,脑子走在手指的前面。
钢琴弹奏常见的六种触键方法今天,店铺为您介绍的是钢琴弹奏常见的六种触键方法,让我们一起聆听钢琴的美妙声音,用心弹好曲子!1、抬指我们知道,人的手掌做得最多的最熟练最有力的动作是握拳,所以抬指时手指的运动轨迹应该像握拳那样。
首先全身放松,尤其是肩膀、手臂和手腕,放松的手臂是自然下垂的;手型是握拳后慢慢放松,稍微打开,掌关节突起,指尖关节突出,手腕放低。
抬指时,手腕不动,手指迅速高高抬起,掌关节拉开到极限;下键时,掌关节带动手指迅速下键,落到键面时指间关节同时向掌心勾回,把键勾住,这时我们的手型应该是掌关节和指尖关节顶起来,手腕保持在原位不动。
这时我们就要检查一下我们的手指是否支撑好,手腕是否放松,我们按一下掌关节看能不能把它压下去,不能就表示支撑好了,再摇一摇手腕,看放松了没有。
弹奏抬指时,完全是手指在运动,手腕要始终保持放松,有的同学一味地追求音量,手腕帮忙用力,造成手腕上下抖动,这是错误的。
初学者应把放松放在第一位,声音可以小一点,但一定要保证解放手腕以上部位。
当我们手指支撑好了,就像人的一条腿站好了,另一条腿可以迈出去了,抬起第二根手指,像刚才说的那样做。
再强调一下,抬指是一只手指的动作,其它手指应该放松放在琴键上,而不要举在天上,这样好累的,练琴本来是轻松的事情,如果感到累就是方法不对,手没有放松。
还有,一只手指下键时,其它手指不要跟着跳,尽量减少无谓的动作,这对以后快速弹奏会带来阻力的。
2、贴键贴键是与抬指完全相反的弹法,顾名思义它要贴着琴键弹,绝对不要抬起来。
首先,手型做好,肩、臂、腕放松是最重要的,手指放松放在键上。
弹奏时,手指先弯曲作好准备,蓄劲后迅速向下推,要推到底,推完支撑,手腕放松并平移到最适合下一个手指弹奏的地方,手指准备,弹法如上,推完前一个手指松开并贴着琴键。
注意,下键方式与抬指不同,采用推键,推完要松开,全过程手指都要“摸着键”弹,声音既要有颗粒性,又要保持连贯,是弹奏音阶、琶音的基本方法,多用于弹奏抒情的连贯的曲目,能够很好地控制音色,是快速跑动的基础。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浅析钢琴弹奏中不同触键方式对音色的影响翟慧娇(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要】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当中,钢琴演奏者所采用的不同触键方式会对整个钢琴的音色产生一定的影响,触键方式的多元化也会形成更加多元的钢琴音色,因此,本文主要从不同的钢琴触键方式入手,来探讨其对钢琴音色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钢琴弹奏;触键方式;音色【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一、触键的高度在进行钢琴触键的过程当中,触键的高度对于钢琴音色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触键高度可以分为高抬指和低指贴键弹奏等两种类型,指尖触键和键盘高度落差越大,其整体的触键速度以及触键时的力度也会越大;相反,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当中,如果指尖触键和琴的键盘之间越近,在整体的力度和音量也会较小。
所以,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强化对触键高度的科学把控,从而更好地提高演奏的准确性。
二、触键的力度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当中,触键力度的大小也会对整个钢琴音色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触键的力度主要是指在进行钢琴声音产生的过程当中身体参与的重量程度、钢琴的声音,可以通过手指产生,也可以借助手掌产生,也可以通过手掌连同小臂共同支撑手指来产生,不同的力度产生不一样的音色效果。
例如,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当中,如果发力点在腰部以下,例如以脚为发力点,则其产生的钢琴声音也将更加雄亮和浑厚。
三、触键的速度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当中,不同的触键速度其所产生的钢琴音色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手指触键的速度越快,其通过键盘系统所传递出来的力量也将更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钢琴音色的音量方面在很大层面上会受到手指触键速度的影响,高速的触键可以获得明快干净的音色。
如果触键速度放慢,则会产生一种深沉悠远的音色,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手指触键速度的不同,不仅影响钢琴的音色音量,也会对钢琴音色的清晰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钢琴演奏技巧简一,高抬指的问题。
很多老师都很热衷于高抬指,实际上高抬指只是一种过程,特别对于初学者,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目标那就很有问题了。
我有几个从别的老师那里转过来的学生,他们运用高抬指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几乎令我发疯!一个个的象爆豆子一样,似乎跟钢琴在搏斗似的,毫无Legato可言,更别说美感。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人以为弹钢琴就是*手指拼命击打琴键,实际上这是一种很错误的认为。
可能这在古钢琴时代是可行的,或许那时的很多钢琴家也是这么弹的,但现在不行了。
弹钢琴的最主要的力量来源是手臂的重量,当然除了手臂重量有时候还需要上身力量的补充,也有的时候只用手指本身的肌肉力量。
说白了弹琴不应该是“弹”而应该是“按”,就是让手指支撑住手臂的重量(当然会有轻重的变化),然后让重心在各个手指上不断转移。
这样获得的音色厚实而柔和,而且能弹出Legato 的效果。
我们一开始让初学者学习掉手臂就是为了让他们学会用手指支持手臂,用手臂的自然力量来演奏。
二,落提的问题。
其实落提的问题就是重心转移的问题,就是利用手臂的帮助动作使重心在手指上顺利转移。
这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在小汤第三册或大汤第一册就已经出现这个课题了,可惜很多老师自己没有理解或者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正确的落提是弹出优美分句的必要前提。
我通常以打水漂或者朗读、歌唱来启发学生。
就像打水漂,一个力量甩出去,能打出好多个水漂。
或者像朗读、歌唱,一口气读(唱)好几个字(音)。
我个人认为用朗读或歌唱来做比方会更好些,因为钢琴就像朗读或唱歌,也是一句句的,也有标点符号,这样对学生养成以句为单位的演奏是有好处的。
但是要注意,有时候刚好一句是一个落提,有时候却一句有好几个落提,甚至有时候有音断意不断的现象(就是中间有休止,却是一个落提)。
三,指尖的坚强和积极。
要让学生学会放松固然很重要,但有时候学生会走另一个极端就是懈怠,整个状态懒洋洋的。
所以必须提示他们弹琴应该是一个积极的状态,就象立正,不能紧张也不能完全放松。
钢琴练习中“高抬指”与“低触键”的理解钢琴演奏中手指触键是获得优美音色的关键,因此触键问题常常是钢琴教师挂在口头上的一个词,也是学琴者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
触键对于钢琴演奏就像人走路,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大致说来有两种:一种是高抬指,另一种低触键(贴键)。
钢琴弹奏中的高抬指与低触键(贴键)是钢琴弹奏的两种基本训练方法。
正确理解高抬指与低触键的训练方法,在钢琴的教学和演奏中是极其重要的。
正确的弹奏方法可以提高对手指的控制能力,从而使演奏者在音色的处理上有所不同,更进一步可以帮助演奏者理解和把握作曲家的作品风格,使弹奏的作品在音色、风格上得到正确的诠释。
错误的方法不能很好的控制手指,很难达到作品在音色、风格上的统一。
一、对钢琴弹奏中的高抬指与低触键的理解(一)、怎样理解钢琴弹奏中高抬指“高抬指”这种方法是让手指的最末端与键盘垂直的上下运动,把整个手的重量甚至身体的重量最有效的集中到琴键上。
在初学阶段,大都强调手指的活动能力,因此老师们都从这种方法教起。
这种方法演奏的音乐都具有颗粒感,声音相对集中,每一个声音都像是一个火柴头,饱满而又结识。
从物理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这种方法是由于指端面积小,压强就大,用力就集中,因此就能产生相对集中的、饱满的、具有颗粒感的声音来。
老师和家长都要提醒学生,保持手腕的平稳,演奏之前高抬手指,尽最大可能地不牵动其他手指。
还要注意在第二个琴键还没有奏响之前,第一个琴键不要放掉。
弹钢琴最为重要的两个关节是手腕关节和掌关节,和弦、八度、等音型都是靠手腕关节的运动来弹奏,而音的连奏、快速跑动则是靠手指的运动来弹奏。
作为钢琴演奏技巧中手指的各种技巧都是一种肌肉运动,没有一定量的肌肉训练,手指要完成各种技巧是很艰难的。
所有的手指技巧都是在千万次同一动作的练习中培养出的肌肉习惯而获得。
高抬指是完全锻炼手指的练习。
它主要的锻炼目的有三:1、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手指的灵活性是获得手指快速跑动技巧的前提,手指的灵活性主要取决于掌关节的灵活性。
浅谈钢琴弹奏中的高抬指与低触键钢琴演奏中手指触键是获得优美音色的关键,因此触键问题常常是钢琴教师挂在口头上的一个词,也是学琴者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
触键对于钢琴演奏就像人走路,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大致说来有两种:一种是高抬指,另一种低触键(贴键)。
钢琴弹奏中的高抬指与低触键(贴键)是钢琴弹奏的两种基本训练方法。
正确理解高抬指与低触键的训练方法,在钢琴的教学和演奏中是极其重要的。
正确的弹奏方法可以提高对手指的控制能力,从而使演奏者在音色的处理上有所不同,更进一步可以帮助演奏者理解和把握作曲家的作品风格,使弹奏的作品在音色、风格上得到正确的诠释。
错误的方法不能很好的控制手指,很难达到作品在音色、风格上的统一。
一、对钢琴弹奏中的高抬指与低触键的理解(一)、怎样理解钢琴弹奏中高抬指“高抬指”这种方法是让手指的最末端与键盘垂直的上下运动,把整个手的重量甚至身体的重量最有效的集中到琴键上。
在初学阶段,大都强调手指的活动能力,因此老师们都从这种方法教起。
这种方法演奏的音乐都具有颗粒感,声音相对集中,每一个声音都像是一个火柴头,饱满而又结识。
从物理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这种方法是由于指端面积小,压强就大,用力就集中,因此就能产生相对集中的、饱满的、具有颗粒感的声音来。
老师和家长都要提醒学生,保持手腕的平稳,演奏之前高抬手指,尽最大可能地不牵动其他手指。
还要注意在第二个琴键还没有奏响之前,第一个琴键不要放掉。
弹钢琴最为重要的两个关节是手腕关节和掌关节,和弦、八度、等音型都是靠手腕关节的运动来弹奏,而音的连奏、快速跑动则是靠手指的运动来弹奏。
作为钢琴演奏技巧中手指的各种技巧都是一种肌肉运动,没有一定量的肌肉训练,手指要完成各种技巧是很艰难的。
所有的手指技巧都是在千万次同一动作的练习中培养出的肌肉习惯而获得。
高抬指是完全锻炼手指的练习。
它主要的锻炼目的有三:1、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手指的灵活性是获得手指快速跑动技巧的前提,手指的灵活性主要取决于掌关节的灵活性。
在高抬指的过程中,掌关节可以得到充分的伸展训练,从而锻炼其灵活性。
2、锻炼手指的支撑力、爆发力。
弹奏钢琴需要每根手指都能独立的支撑站立。
只有手指完全的独立支撑,前臂才能得到解脱,弹奏钢琴才能轻松自如。
慢速的高抬指练习有充足的时间来使手指体会支撑的感觉,从而形成一种肌肉习惯。
手指跑动的技巧取决与手指灵敏的触键,而手指灵敏触键的基础是掌关节瞬间发挥的爆发性的力量。
高抬指就是准备触键的过程,手指从空中快速下键,有力的敲击琴键,长久的练习可以使手指像一个个小锤头一样有力。
3、锻炼手指的独立性。
手指的独立性即手指独立运动的能力,弹奏钢琴需要每根手指都能独立的下键起键并且不牵扯到其它的手指。
通过高抬训练,从而锻炼掌关节独立运动的能力。
高抬指是钢琴教学中训练手指弹奏技巧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更不是任何什么时候都可以使用的,如果只知道高抬指练习可以使手指更有力量和独立性而盲目练习,是对技巧训练方法的“断章取义”,这样的结果是不利于正常进步的,如果过分“夸张”或十分严重的话,结果甚至是有害的。
那么,高抬指应在什么情况下练习呢?第一个条件是肩、臂放松时才可以。
这是练习高抬指的前提条件。
如果手指触键时肩部紧张、手臂僵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就像一个人在做各种动作时的前提条件不双脚站稳,身体自然放松一样,如果这种起码的平衡、松弛都做不到,那么,若想要求做其它动作,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条件是指尖要“站稳”,也就是手指的第一关节要立起来。
在弹钢琴时任何强劲、有力的单音、双音、和弦,都是通过强劲、有力的指尖来表现的。
如果手指第一关节“站不稳”,有“塌指”现象,同样不适于练习高抬指,因为高抬指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琴弹响。
就像挥动拳头击打沙袋一样,全身的力量都可以保证协调一致,但是拳头没有握紧,所以就会前功尽弃,而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为了保证第一关节要“站稳”,在练习高抬指之前,一定要把断奏学好。
大家都知道断奏是训练手臂放松、手指独立、使手指第一关节具有相应的“支撑”能力的一个基本弹奏技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它是学习其他各类技巧的基础,同样也是练习高抬指的基础。
如果在弹奏时手指第一关节能够“支撑”好,能够“站稳”。
如仍有“塌”、“软”的现象,就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断续认真练习断奏;二是检查高抬指时是否用力不当、用力过大,当力量着实超过了手指第一关节所能承受力量的可能性时,“塌”、“软”就是必然的了。
因此,练习高抬指时也要注意手指的高度,挥动手指时的速度,以及使用的力量。
过分“夸张”就能出现新的问题。
“高抬指”同运动技巧中主张的“大运动量训练”一个道理。
跟舞蹈、杂技中的基本功训练原理相同。
作为钢琴演奏技巧中的手指的敏捷、灵巧、速度、力量、动作频率等等都是一种肌肉运动。
除非少数技巧天才,没有一定动作量的肌肉训练、手指需要的各式各样的肌肉能力是难以求得的。
有一句十分有益的训诫“技巧就是肌肉习惯”。
所有的技巧都是从我们在千百次同一动作的重复训练中培养出的肌肉习惯而获得的,道理就是这样。
当然,必须懂得训练等同于应用。
因此不能一听别人讲运用低手指、就搞得训练也不敢抬手指了。
在掌关节的机能没有训练出来的时候就强调“低手指”,一定会使手指很粘、没有爆发力。
高抬指只是一个过程和方法、绝不是最后的目的。
抬手指这样的机能训练还有一个于“放松”的关系问题。
手指要抬起来,必须依赖肌肉的收缩、这就是一种紧张。
大家都知道,“做功”的紧张是必须的。
所以“放松”不是绝对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每练习一个新作品,每遇到一种新技巧,每逢一种不同的键盘组合排列,都可能引起新的紧张。
由音乐表现需要的力度层次、声音变化与控制也会产生种种紧张。
但是懂得弹的原理,就能够找到调整放松的路子,去除种种由于不熟练而引起的紧张。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放松”只是针对多余的紧张而言。
弹钢琴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放松”和“紧张”之间辨证结合的过程。
绝对地要求“放松”,手指怎么做功呢?(二)、怎样理解钢琴弹奏中低触键(贴键)低触键(贴键),既手指用不着举起,只需贴着琴键自然落下即可。
这种方法演奏声音柔和抒情,多用于演奏抒情优美的、速度较慢的乐曲、旋律性较强、长的连奏性的片断。
像车尔尼599中的第71条,和巴赫的很多练习曲和乐曲,都应采用这样的触键方法。
贴键的训练能锻炼手指的能力;要做到对手指力度更好的控制,手指必须改变触键高度。
举一个很简单的了例子:用手推门比用脚踢门更好控制开门的过程。
音色的好坏与否取决与手指力度的控制,手指贴键弹奏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手指触键的力度。
钢琴演奏中有大量的连奏,主要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圆滑连贯的音型、流畅的旋律等,它的音色特点是圆润连贯、柔和抒情。
手指触键的高度对于手指下键力度有积极意义。
连奏不需要过大的力度,因此手指应保持贴键的方式触键来保证更好的控制音色。
贴键练习的另一锻炼目的是提高手指的跑动速度。
手指跑动速度与手指动作的大小密切相关。
手指离键过高,手指的行程也就越长,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
多余的动作会浪费时间。
手指贴键能保证动作的最简洁化。
所需的时间和能量的消耗都是最少的。
这种方法比较难于掌握,不适应初学者学习,自然落下的动作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不好把握,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具有很强的连的感觉。
(三)、关于哈农中高抬指和贴键的练习高抬指的训练在学琴初期的众多练习曲中,《哈农钢琴练指法》的前30条无疑是最经典的。
哈农在这本书的第一条前只写下了“高高地、正确地抬起手指,每个音都要弹的非常清晰”这样一句话,至于怎样高高地抬起手指,用什么力量来把音弹得清楚没有更明确的解释,那么就只有让我们更加积极的去领悟。
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人手四、五指的支撑和运动都要牵扯和依附其它手指,独立性较差。
《哈农钢琴练指法》有专门的四、五指高抬练习。
通过长久的练习,可以使四、五指的掌关节形成一种肌肉习惯,加强大脑对关节的控制能力,增强其独立性,使每根手指均衡发展。
要想从《哈农钢琴练指法》中获得高抬指技术的提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由于哈农没有说明如何进行高抬指的训练,所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正确、高效的呢?以第一条为例子:抬起1指并停留2至3秒,然后迅速下键,2指抬起,也停留2至3秒,往后依次是3、4、5指。
由于高抬指是主要锻炼手指能力的练习,所以练习时要求手背、手腕、前臂完全平稳,不能上下颠簸,不能借助其它力量下键。
手指触键后应充分体会力量的传递,体会支撑的感觉。
有些学生在进行高抬指训练时并没有做到手指在空中停留,只是手指抬起后快速下键,这样只能锻炼手指的爆发力,并不能很好的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手指停留可以使掌关节充分伸展,并使参与运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
为了使每根手指平衡发展,练习时必须做到单个手指运动。
许多学生在练习中能做到1、2、3指单独高抬,但4指高抬往往要牵扯5指和3指。
这样的练习失去了手指平衡发展的目的,4、5指没有得到锻炼。
在练习时,必须保证每一个动作只有一个手指高抬,一个手指下键,其他的手指贴键。
单个手指的运动才能保证手指的平衡发展。
慢练1是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哈农在第一条前说明速度最慢的要求是每分钟60,即一秒一个音,我认为这种速度对于初学者依然过快。
慢练的最大优点是大脑有时间观察和思考动作的正确性,掌关节展开的时间更长。
花大量时间认真慢练往往能取得质量又能取得速度。
很多人在慢练中就变得思想涣散、不集中注意力,这样的练法也收不到效果。
在慢练中应非常注重自己动作的质量,只有将动作修正到最精练的程度才能有利于最终提高演奏的速度。
《哈农钢琴练指法》的前30条也是很好的贴键练习,当高抬指的训练取得一定的效果后就可以进行贴键的训练。
练习时保持手背、手腕、前臂的平稳,这一点同高抬指练习一样,单独的手指练习不能借助其他力量下键。
贴键练习应尽量提高速度,但前提必须是每个音清晰,音量也应平均。
同跑步一样,随着手指跑动的时间加长、篇幅增多,手就会出现疲劳的感觉,随之就会出现速度减慢、音不清晰、不均匀等现象。
这是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正常问题,肌肉持续运动的能力(耐力)是训练出来的,当手感到疲劳时锻炼坚持的能力,提高肌肉的耐力。
加大高抬指和贴键的训练量对锻炼手的耐力和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哈农在第2条和第3条前作出了很明确的说明,要连续不断的练习以前弹过的练习。
我们需要把前30条看成一个整体,一条接一条的练习,让肌肉耐力在长时间的训练中得到提高。
在提高手耐力的同时还应找作到肌肉的协调放松。
在长时间练习中前臂可能会出现酸胀感,这是由于手指的动作牵扯到了前臂的肌肉。
用力恰到好处、没有力的浪费是保证肌肉放松的关键。
良好的耐力与紧张放松的调节是解决手指长时间跑动的重要方面。
贴键练习和高抬指练习的练习密切相关,只有将掌关节的各种能力提高后,贴键练习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