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1180.4-200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4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15
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及管理职责目的: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施工质量的最高领导,明确为实现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而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及明确组织中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协调关系。
使用范围: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及其活动。
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本企业按照TSG 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和TSG D3001—2009《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体系。
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体系中设置若干质量责任人员,质量责任人员符合《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第四条和附件1.3条及《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3001—2009附件B 中B3.4.2的要求。
公司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工程师及责任人员由公司最高管理者任命。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体系中人员的职责、管理权限、工作程序、相互间的关系等在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中作出相应的规定。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总经理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负责人任命书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是涉及国家财产和人生安全的重要工程,有强制性的法规标准和许可制度,根据前述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我对本企业的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负有法律责任,为协助我具体组织、领导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现任命:李鹏同志为设计技术及工艺责任人张云松同志为材料及零部件责任人李端勤同志为焊接责任人赵京同志为质量检验与试验责任人陈扬同志为无损检测责任人陈扬同志为理化检验责任人耿会春同志为热处理责任人王志伟同志为设备及计量责任人赵京同志为资料档案责任人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在质量管理活动方面有充分明确的责任及行使本工作责权范围内质量否决的权力,组织上具有不受任何干扰的独立性,以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顺利运行。
质量保证工程师(签字):2010年 8 月 31 日4.1管理承诺为满足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和客户需求,实现公司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企业管理者承诺如下:4.1.1公司在取得《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的前提下,承揽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项目。
2009年标准(承压类)2009年标准目录1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释义3 TSG D5001-2009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4 TSG Q5001-2009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5 TSG Z0001-200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程序导则6TS G R0009-2009《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7TS G R7002-2009《气瓶型式试验规则》8TS 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9TS G D3001-2009《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10TS 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11TS G Q6001-2009《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12GB 50273-2009《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GB 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14 GB 13591-2009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15 GB 14193-2009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16 GB 15382-2009 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17 GB/T 23900-2009 无损检测 材料超声速度测量方法18 GB/T 23901.1-200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像质 第1部分:线型像质计 像质指数的测定19 GB/T 23901.2-200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像质第2部分:阶梯孔型像质计像质指数的测定20 GB/T 23901.3-200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像质 第3部分:黑色金属像质分类21 GB/T 23901.4-200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像质第4部分:像质指数和像质表的实验评价22 GB/T 23901.5-2009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像质第5部分:双线型像质计图像不清晰度的测定23GB/T 23909.1-2009无损检测射线透视检测第1部分:成像性能的定量测量24GB/T 23909.2-2009无损检测射线透视检测第2部分:成像装置长期稳定性的校验25GB/T 23909.3-2009 无损检测射线透视检测第3部分:金属材料X和伽玛射线透视检测总则26 GB/T 17719-2009 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26A GB/T 23904-2009 无损检测 超声表面波检测方法27 GB/T 23905-2009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试块28 GB/T 23906-2009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用环形试块29 GB/T 23907-2009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用试片30GB/T 23908-2009 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直射检测方法31GB/T 23910-2009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32GB/T 23911-2009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43 GB/T 18292-2009 生活锅炉经济运行44 GB/T 18342-2009 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45 GB/T 23257-2009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46 GB/T 23258-2009 钢质管道内腐蚀控制规范47 GB/T 23259-2009 压力容器用视镜玻璃48 GB 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49 GB 15599-2009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50 GB/T 23483-2009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51 GB/T 23468-2009 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52 GB/T 23469-2009 坠落防护 连接器53 GB 23971-2009 有机热载体54 GB 10879-2009 溶解乙炔气瓶阀55 GB/T 18437.1-2009 燃气汽车改装技术要求 第1部分:压缩天然气汽车56 GB/T 23800-2009 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57 GB/T 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58 GB/T 15454-2009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钠、铵、钾、镁和钙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59 GB/T 15452-2009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钙、镁离子的测定 EDTA滴定法60 GB/T 14642-2009 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氯、磷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61 GB 4053.1-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62 GB 4053.2-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63 GB 4053.3-2009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64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65 GB/T 17955-2009 球型支座技术条件66 GB/T 12522-2009 不锈钢波形膨胀节67 GB/T 13149-2009 钛及钛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68 GB 50494-2009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69 GB/T 11066.1-2008 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70 GB/T 11066.2-2008 金化学分析方法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71 GB/T 11066.3-2008 金化学分析方法 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72 GB/T 11066.4-2008 金化学分析方法 铜、铅和铋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73 GB/T 11066.5-2008 金化学分析方法 银、铜、铁、铅、锑和铋量的测定 原子发射光谱法74 GB/T 11066.6-2009 金化学分析方法 镁、镍、锰和钯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75 GB/T 11066.7-2009 金化学分析方法 银、铜、铁、铅、锑、铋、钯、镁、锡、镍、锰和铬量的测定 火花原子发射光谱法76 GB/T 11066.8-2009 金化学分析方法 银、铜、铁、铅、锑、铋、钯、镁、镍、锰和铬量的测定 乙酸乙酯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77 GB/T 11066.9-2009 金化学分析方法 砷和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78 GB/T 11066.10-2009 金化学分析方法 硅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79 GB/T 13748.20-2009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ICP-AES测定元素含量80 GB/T 13748.21-2009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元素含量81 GB 24163-2009 站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82 GB 13076-2009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83 GB 190-2009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84 GB 19269-2009 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安全规范85 GB 12463-2009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86 GB 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87 GB 24161-2009 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88 GB 17259-2009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89 GB 24159-2009 焊接绝热气瓶90 GB 24160-2009 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91 GB 24162-2009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92 GB 17268-2009 工业用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93 GB 17878-2009 工业用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用瓶阀94 GB 17926-2009 车用压缩天然气瓶阀95 GB19533-2004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96 GB0624-2009 流动式起重机检验标准97总局第115号令《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总局第116号令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98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和监察规定99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中国管材国家标准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国家标准第一页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0002.1-1996neq ISO 4422:1990ISO 4422:2:1996代替GB 10002:1-8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型的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材料、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外(架空或埋地)给水用管材。
本标准规定的管材适用于压力下输送温度不超过45℃的水,包括一般用途和饮用水的输送。
2 引用标准下外标准所包含有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033-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 4615-84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6111-85 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GB 6671.1-86 硬聚氯乙烯(PVC)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 8802-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及管件维卡软化温度测定方法GB 8805-88 硬质塑料管材弯曲度测量方法GB 8806-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 9644-88 硬聚氯乙烯(PVC-U)饮水管材和管件,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值GB 13526-92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GB 14152-93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真实冲击率法。
SY/T 10010-2012 非分类区域和Ⅰ级1类及2类区域的固定及浮式海上石油设施的电气系统…SY/T 7041-2016 钢质管道聚丙烯防腐层技术规范SY/T 7074—2016 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测试仪校准方法SY/T 7077-2016 自然伽马刻度器校准方法SY/T 7022-2014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域顶管法隧道穿越设计规范SY 5490—2016 钻井液试验用土SY 5985-2014 液化石油气安全规程SY 6240-2016 重晶石化学分析推荐方法SY 6326-2012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井架底座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及分级规范SY/T 6989-2014 油水井带压作业方法SY/T 6992—2014 碳酸盐岩地层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SY/T 7002—2014 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规范SY/T 7021—2014 石油天然气地面建设工程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Y 7028—2016 钻(修)井井架逃生装置安全规范SY/T 0324-2014 直埋高温钢质管道保温技术规范SY/T 0530-2011 油田采出水中含油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SY/T 4126—2013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工规范SY/T 4127-2014 钢质管道冷弯管制作及验收规范SY/T 5244—2014 钻井液循环管汇SY/T 5273—2014 油田采出水处理用缓蚀剂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SY/T 6978-2014 钻井液旋转粘度计校准方法SY/T 6656—2013 聚乙烯管线管规范SY/T 6666-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SY/T 6851—2012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SY/T 6885-2012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雷电防护设计规范SY/T 6890。
1-2012 流量计运行维护规程第1部分:液体容积式流量计SY/T 6892—2012 天然气管道内粉尘检测方法SY/T 6949—2013 特殊螺纹连接套管和油管SY/T 6975-2014 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实施指南SY/T 5495-2012 长输管道敷设工程劳动定额SY/T 5783.2—2016 注入、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第2部分斜井SY/T 5815-2016 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测定方法SY/T 6068-2014 油气管道架空部分及其附属设施维护保养规程SY/T 6597—2014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SY/T 6638—2012 天然气输送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 0047-2012 油气处理容器内壁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规范SY/T 6490-2014 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SY/T 657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4: Pipeline integrity assessment guideline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4: Pipeline integrity assessment guideline2009-01-23发布2009-03-15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完整性评价目的 (5)4 完整性评价方法 (5)5缺陷评价 (7)6完整性评价报告 (8)附录A (9)附录B (11)附录C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4)前言Q/SY 1180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第6部分:数据库表结构;-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1180 的第4部分。
本部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1180.4--2009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4: Pipeline integrity assessment guideline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4: Pipeline integrity assessment guideline2009-01-23发布2009-03-15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Q/SY 1180.4-2009目次前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完整性评价目的 (5)4 完整性评价方法 (5)5缺陷评价 (7)6完整性评价报告 (8)附录A (9)附录B (11)附录C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4)Q/SY 1180.4-2009前言Q/SY 1180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第6部分:数据库表结构;-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1180 的第4部分。
本部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庆善、刘桂春、王维斌、王富祥、王禹钦、刘哲、么惠全。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1 范围Q/SY 1180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线路的完整性评价内容和流程。
本部分适用于油气管道线路的完整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Q/SY 1180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50251 输气管道压力设计规范GB 50253 输油管道压力设计规范GB 50369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 6597 钢质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3完整性评价目的完整性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完整性评价明确管道的状况,制定响应计划,降低管道风险。
4 完整性评价方法4.1内检测内检测方法包括:变形内检测、漏磁内检测、超声内检测及其他内检测等。
针对管体存在的缺陷类型,确定合适的内检测方法。
制定内检测技术规格书和选择内检测承包商时推荐参考API Std 1163《内检测系统鉴定标准》(Inline inspection systems qualification standard)和NACE RP 0102《管道内检测推荐做法》(Standard recommended practice in-line inspection ofpipelines),内检测作业应按照SY/T 6597 要求进行。
在开展完整性评价时,应优先选用内检测。
基于内检测的缺陷评价程序详见第5章。
4.2压力试验对已建管道,压力试验一般在换管、升压运行、输送介质发生改变、封存管道启用等情况下选用。
油气管道的压力试验按照GB 50251,GB 50253和GB 50369等标准的要求进行。
4.3直接评价直接评价只限于评价三种具有时效性的缺陷,即外腐蚀、内腐蚀和应力腐蚀。
直接评价一般在管道处于如下状况下选用:a)不具备内检测或压力试验实施条件的管道。
b)不能确认是否能够实施压力试验或内检测的管道。
c)使用其他方法评价需要昂贵改造费用的管道。
Q/SY 1180.4-2009d) 确认直接评价更有效,能够取代内检测或压力试验的管道。
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建议参照SY/T 0087.1执行,液体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执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钢质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标准》,干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建议参照NACE SP 0206《内腐蚀直接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internal corrosion direct assessment)执行。
注:《钢质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标准》正在制定中。
4.4其他评价方法其他技术上被证明能够确认管道完整性的评价方法。
5缺陷评价5.1一般要求管体缺陷评价步骤如下:数据收集与整合;确定缺陷评价方法;开展缺陷评价;给出维修措施及再检测间隔等建议;得出完整性评价结论。
5.2数据收集及整合明确被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收集完整性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包括管道属性、建设、运行、维护数据、内检测数据、其他外检测数据等。
需要收集的数据参见附录A。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缺陷状况总体统计分析。
b)缺陷深度统计分析。
c)缺陷轴向长度统计分析。
d)缺陷位置与深度综合分析。
e)不同深度缺陷分布点分析。
f)不同长度缺陷轴向长度分布点分析。
g)管段缺陷轴向分布分析。
h)管段缺陷周向分布分析。
i)缺陷在直管、弯头、焊缝、板材、内、外等分析。
j)缺陷与地理环境对应分析。
k)缺陷列表。
5.3确定缺陷评价方法根据管道缺陷的特点和管材属性,选择合适的缺陷评价方法,常用的缺陷评价方法参见附录B。
5.4剩余强度评价与剩余寿命预测基于收集整合的数据,根据选择的缺陷评价方法,计算得出管道缺陷的剩余强度和安全系数,确定含缺陷管段的安全工作压力及整体管线的最大允许运行压力。
根据缺陷评价的结果,给出缺陷修复的时间安排、缺陷修复的方法等建议。
基于管道投入使用的时间和缺陷尺寸等可用的信息,建立管道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
应用估算的增长速率信息确定被报告金属缺陷特征的未来增长行为及其对管线未来完整性的影响,给出再检测的时间间隔和再检测的方法等建议。
5.5维修及再检测建议根据对缺陷的评价结果,提出缺陷的维修时间、维修方法、再检测时间、再检测方法、安全运行压力等建议,应包括:a)管道缺陷立即修复点、12个月内修复点、下一次检测前修复点及修复方法列表。
b)缺陷成因及缺陷未来增长分析。
c)当前缺陷下的安全运行压力分析。
d)再检测时间间隔。
针对不同类型的管道缺陷应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和修复程序,不同类型的缺陷修复推荐做法参见附录C。
5.6评价结论与建议简要列出主要缺陷和评价结果,指出管道缺陷的成因和状态,明确应采取的对应措施,给出运行中应注意问题的建议。
从安全运行的角度给出管道是否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或应采取何种措施管道才能达到安全运行的条件。
6完整性评价报告完整性评价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内容:a)概述。
b)管道概况。
c)完整性评价方法选择。
d)完整性评价。
e)结论与建议。
Q/SY 1180.4-2009附录A(资料性附录)需要收集的数据需要收集的数据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A.1 管段属性:a) 起始/结束位置;b) 材质;c) 直径;d) 壁厚;e) 设计温度及压力;f) 焊缝类型及焊缝系数;g) 制造商;h) 制造日期。
A.2 建设数据:a) 建设单位;b) 设计单位;c) 监理单位;d) 施工单位;e) 开工日期;f) 竣工日期;g) 投运日期;h) 弯管及弯头信息;i) 连接方式、工艺及检验结果;j) 管道纵断面图、埋深数据;k) 交叉(与公路、铁路、高压输电线路、河流等)/是否使用套管;l) 压力测试;m)现场涂装方法;n) 土壤信息;o) 阴极保护信息;p) 涂层信息;q) 其他相关数据。
A.3 运行数据:a) 输送介质属性;b) 最大/最小操作压力;c) 最大/最小操作温度;d) 泄漏/失效历史;e) 涂层状态;f) 阴极保护系统性能及历史数据;g) 内外壁腐蚀监控;h) 压力波动;i)调节/泄放装置性能;j) 管道的破坏、损伤及维修历史;k)其他数据。
A.4 内外检测数据。
A.5 区域登级及高后果区位置。
A.6 地理及环境信息。
A.7 风险评价报告结果。
A.8 其他。
Q/SY 1180.4-2009附录B(资料性附录)推荐的缺陷评价方法推荐的缺陷评价方法见表B.1表B.1 推荐的缺陷评价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缺陷修复方法总揽缺陷修复方法总揽见表C.1表C.1(续)Q/SY 1180.4-2009参考文献[1]SY/T 0087.1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2]SY/T 6151 钢质管道管体腐蚀损伤评价方法[3]SY/T 6477 含缺陷油气输送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第1部分:体积型缺陷[4]SY/T 10048 腐蚀管道评价的推荐作法[5]API Puhl 1156 平滑和岩石凹坑对液体输油管道的影响(Effects of smooth and rock dents on liquid petroleum pipelines)[6]API RP 579 适用性评价(Fitness for service)[7]API Std 1163 内检测系统鉴定标准(Inline inspection systems qualification standard)[8]ASME B31G 确定已腐蚀管线剩余强度的手册(Manual for determining the remaining strength of corroded pipelines)[9]BS 7910 金属结构缺陷可接受性评价方法指南(Guide on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accept ability of flaws in metallic structures)[10]CAS Z662 油气管道系统(Oil and gas pipeline systems)[11]DNV RP F101 腐蚀管道评估的推荐做法(Recommended practice DNV-RP-F101 corroded pipelines)[12]NACE RP 0102 管道内检测推荐做法(Standard recommended practice in-line inspection of pipelines)[13]NACE SP 0206 内腐蚀直接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internal corrosion direct assessment)[14]PRCI (Pipeline Rcascarch Council International. Inc)PR-218-9307 缺陷修复手册(The pipeline defect assessment manual)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Q/SY 1180.4—2009*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石油工业出版社印刷厂排版印刷(内部发行)*800×1230毫米16开本1印张25千字印1—2000 2009年3月北京第1版 2009年3月北京第1次印刷书号:155021.16620 定价:11.00元版权专有不得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