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价值
- 格式:pptx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38
乳酸代谢和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关键词】乳酸代谢乳酸清除率危重病预后评估乳酸是体内葡萄糖代谢的产物之一,在正常状态下其产量不多,但在危重病人存在低氧等状态时则明显增多,甚至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在危重病得到有效控制、低氧状态等获得迅速纠正后,体内的乳酸可很快降低。
因此,测定体内的乳酸清除率可准确提示危重病的控制状况,并对其疾病的预后作出有效评估。
1 乳酸的代谢葡萄糖在氧化供能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为丙酮酸。
丙酮酸+NADH+H+ 乳酸脱氢酶乳酸+NA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NADH)与3-磷酸甘油醛脱氧酶(NAD+)的比值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在供氧充足时,NADH与NAD+比值适当,丙酮酸经丙酮酸脱氢酶作用氧化脱羧而成乙酰辅助A,后者继而进入三羧酸循环。
当组织灌注不足、乏氧条件下,NADH蓄积,丙酮酸则转化为乳酸,即进入糖酵解过程;当乏氧状况改善后,乳酸又可反转化为丙酮酸并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
机体所有组织均有糖酵解产生乳酸的能力,而体内清除血乳酸的脏器主要是肝脏,其次是肾脏。
肝脏通过合成糖元和乳酸经丙酮酸途径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在乳酸清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不仅清除量大(占50%),且速度快。
肾脏在乳酸增高时清除乳酸能力不断增加,其机制是既通过丙酮酸途径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合成糖原,又通过分泌排出。
基础状态下,机体对乳酸生成和转化的能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乳酸的最大生成率可达到3500mmol/d,而乳酸的最大转化能力,仅肝脏就达4400mmol/d,加上肾脏的最大转化能力,说明机体对乳酸的转化清除具有非常大的储备能力。
只有在机体严重缺氧时,全身各组织大量产生乳酸,从而使体内乳酸的产生率超过其清除率,导致高乳酸血症的发生。
2 血乳酸升高的原因正常人血乳酸浓度为(1.0±0.5)mmol/L,危重病人为<2.0mmol/L,≥2.0mmol/L即为高乳酸血症,≥5.0mmol/L时常伴代谢性酸中毒。
动脉血乳酸检测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动脉血乳酸检测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84例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动脉血乳酸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血乳酸检测结果将84例患者分为正常组(血乳酸8.1 mmol/L),并比较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本次正常组患者33例,中度增高组患者27例,高度增高组患者24例。
中度增高组和高度增高组患者的血乳酸浓度、病死率[(4.77±1.45)mmol/L、55.56%,(10.15±2.71)mmol/L、83.33%]均高于正常组[(1.74±0.53)mmol/L、15.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度增高组患者血乳酸浓度、病死率均高于中度增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脉血乳酸检测结果是提示危重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动脉血乳酸;重症监护病房;预后评估危重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等特点,如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4]。
有研究表明,早在20世纪70年代,血乳酸测定已经作为危重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监测指标来判断患者的死亡危险性[1]。
因此,本次对本院ICU收治的84例危重病患者进行血乳酸测定,分析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浓度与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以提高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84例危重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8例,患者年龄最小49岁,最大93岁,平均年龄(73.2±6.6)岁;其中感染性休克38例,呼吸衰竭19例,心力衰竭17例,急性肝坏死5例,严重颅脑损伤4例,消化道出血并休克1例。
1. 2 方法患者入住ICU后立即采集动脉血送检,同时采用GEM Premier 3500血气分析仪对患者血乳酸浓度进行检测。
全血乳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作者:崔静申惠芸申雪峰崔慧玲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459. 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39-01乳酸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浓度的高低是反映糖代谢、末梢循环及组织供血、供氧情况的间接指标[1],大量的研究表明全血乳酸水平与危重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血乳酸越高,病情越严重,疾病的预后越差[2]。
1 乳酸的代谢乳酸是糖无氧氧化(糖酵解)的代谢产物。
乳酸产生于骨骼、肌肉、脑和红细胞,经肝脏代谢后由肾脏分泌排泄。
正常全血乳酸浓度在1.3mmol/L左右,>2.25mmol/L为高乳酸血症,>5mmol/L且pH值<7.3为乳酸性酸中毒(LA)。
全血乳酸测定可反映组织氧供和代谢状态以及灌注量不足,乳酸水平的增高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
依据有无组织低氧把LA分为A型和B型,A型是由于组织低氧造成,在危重患者常见,如各种休克、严重哮喘、心衰。
B型无组织低氧,有些患者是因为乳酸生成增加,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脓毒血症、各种中毒而损害细胞的氧利用,而有些患者是因为乳酸代谢降低,如肝病。
在临床中许多危重患者具有混合型LA。
2 病理生理在危重患者,LA通常是由于休克引起。
在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时,组织低灌注和低氧使乳酸的生成增多,因肝脏灌注降低而使乳酸的代谢减低。
在感染性休克时,LA是多因素的,包括全身低灌注、微血管破坏引起局部低灌注、细胞线粒体氧利用损害等。
在肿瘤患者,当肝脏由于肿瘤细胞损害导致乳酸代谢下降时,其无氧糖酵解可能升高。
糖尿病时也可能有丙酮酸的氧化缺陷,在酮症酸中毒时酮体抑制肝脏对乳酸的摄取。
在嗜酒的患者,乙醇氧化升高丙酮酸向乳酸的转化,抑制其他途径的丙酮酸代谢。
苯乙双胍治疗引起的LA有数个原因:苯乙双胍在外周组织升高糖酵解,抑制丙酮酸氧化,升高内脏乳酸的生成并降低肝脏的乳酸清除。
重症医学监测指标在重症监护室中,医生们通过对患者的监测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以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重症医学监测指标,包括生命体征、代谢指标、呼吸功能评估和血液循环参数等。
一、生命体征监测1. 血压:血压是判断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包括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和动脉插管测压。
在重症监护室中,动脉插管测压的准确度更高,能够提供连续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等数据。
2. 心率:心率反映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周期,是体内能量供给与代谢状况的一种间接指标。
通过心电监护仪或脉搏测量,可以获得患者的心率数据,监测心律是否规整,评估心脏功能。
3.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一个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起伏、听诊呼吸音或使用呼吸监测仪等方法进行测量。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二、代谢指标监测1.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通常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进行测量。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
2. 血糖:血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指标。
在重症监护室中,经常进行血糖水平的监测,以调整胰岛素治疗和预防高血糖的并发症。
3. 血乳酸:血乳酸水平是评估组织灌注和体内乳酸代谢的指标,常用于判断休克和缺氧状态。
重症患者血乳酸水平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可能的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
三、呼吸功能评估1.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动脉血样本的化学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酸碱平衡和呼吸功能等。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提供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酸碱平衡的数据,帮助医生调整氧疗和通气参数。
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是监测患者呼吸通畅性和肺通气的指标之一。
通过将呼吸机与呼吸回路连接,可以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评估患者的通气状况和碳酸血症程度。
危重病患者应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评估影响【摘要】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对预后评估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乳酸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结果显示高血乳酸水平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而乳酸清除率测定在预后评估上具有重要意义。
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可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依据,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评估患者病情。
对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可在于提高测定方法的精准度和临床实践的普及。
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对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影响、研究、临床实践、方法、结果、结论、展望、未来研究、重要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危重病患者是指病情危急、生命受到威胁的患者,常见于重症监护室或急诊室。
血乳酸水平是评估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酸是细胞代谢产物,其水平升高可能与组织低灌注及缺氧有关,因此血乳酸水平可以反映组织灌注状态,躯体器官功能以及患者临床疗效的预测。
在危重病患者中,血乳酸水平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循环功能、氧输送和酶代谢等,因此对血乳酸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乳酸清除率测定是一种评估患者代谢情况和器官功能的方法,通过测定乳酸的清除速度来判断患者身体的代谢状态和组织灌注情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在危重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决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乳酸清除率测定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以及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同时介绍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和研究方法及结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重病患者应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
血气分析中的乳酸意义
乳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中间物。
它在体内从糖分解中产生,可用于产生能量。
它也是血液分析中常用的指标。
它能反映出机体的代谢和代谢功能,帮助医生发现和诊断许多疾病。
乳酸是血气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血液细胞中进行血气分析时,乳酸可以反映出身体的能量代谢情况。
若乳酸浓度升高,表明机体正在经历糖导致的能量过剩,细胞合成能力下降,有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状态。
此外,乳酸也是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肝病通常会导致血液中乳酸浓度大幅度升高,其他因素如糖尿病也会导致乳酸浓度增加。
因此,血液分析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可以作为提示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最后,乳酸也可以用来监测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变化。
在心肌梗死后,乳酸浓度会飙升。
因此,乳酸浓度的变化也可以用来检测心肌梗死的病情变化。
总之,乳酸是血液分析中重要的指标,能反映机体能量代谢,以及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所以有必要定期监测乳酸水平,保持健康。
乳酸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乳酸是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与体液中。
正常情况下,乳酸的生成与清除保持平衡。
然而,在某些疾病状态下,乳酸产生过多或清除不足,导致体内乳酸浓度升高,出现乳酸酸中毒的情况。
因此,乳酸分析在临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乳酸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并介绍乳酸测定的常用方法。
一、乳酸分析的临床意义乳酸浓度是体内能量供应和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当氧供应不足时,细胞无氧酵解代谢增加,导致乳酸的生成增加。
乳酸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常见于感染、休克、缺血性心脏病等临床情况。
通过监测乳酸浓度,可以及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因此,乳酸分析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麻醉科等临床科室得到广泛应用。
二、乳酸分析的常用方法1. 酶法测定乳酸浓度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催化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的酶。
乳酸脱氢酶法是目前乳酸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中的乳酸与乳酸脱氢酶反应生成丙酮酸和NADH,再通过检测NADH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乳酸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精确度较高。
2. 电化学法测定乳酸浓度电化学法是利用乳酸与电极表面发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来测定乳酸浓度的方法。
最常用的是氧化还原电极法和酶电极法。
氧化还原电极法通过电化学法测定样品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来计算乳酸浓度。
酶电极法则利用乳酸脱氢酶酶电极来测定乳酸浓度。
这两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测定的优点。
三、乳酸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举例1. 乳酸分析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伴有组织低灌注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乳酸测定是评估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项研究表明,在感染性休克的早期,乳酸浓度的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乳酸测定可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2. 乳酸分析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乳酸分析不仅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