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籽油抚触式油浴在早产儿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55.00 KB
- 文档页数:3
抚触在早产儿护理中的运用【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80例早产儿按照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抚触技术实施护理。
治疗前后测量早产儿体重、身长,并记录自行吃奶的开始时间、奶量增加量及室温下维持正常体温的天数。
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及奶量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自行吃奶开始时间和室温下维持正常体温的天数均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均P<0.05)。
结论:抚触技术可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且安全易行,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产儿;抚触;护理;生长发育早产儿因过早离开母体,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差,加之各身体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增加患儿痛苦,影响其远期神经发育和认知行为,不利于生长发育[1]。
早产儿生长发育是一个漫长、连续的过程,尽早为早产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2]。
“现代婴儿抚触”是对婴儿非特定部位肌肤施以轻柔爱抚,满足婴儿肌肤的“饥渴”,引起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一系列的良性反应[3]。
为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将抚触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胎龄30-35周,平均年龄(33.54±0.85)周。
观察组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胎龄30-35周,平均年龄(33.48±0.73)周。
两组患儿性别、胎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标准。
1.2护理方法两组早产儿均采用常规护理。
此外观察组早产儿进乳1.5h后,置于远红外线开放式保温台上,环境温度保持在24~28℃,在全裸状态下分别对其头面部、胸部、四肢和背部进行抚触,抚触前清洗双手,涂润滑油对搓后,用手掌的皮肤与早产儿皮肤直接接触,进行竖推、横推、搓揉等,手法轻柔,用力适度,每次约15 min,每日1次。
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分析目的研究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抚摸护理。
观察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护理满意评分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后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2.16±1.44)分,参照组护理满意评分(73.66±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新生儿;抚触护理;不良反应新生儿在临床中是指未满月的婴儿或出生时间未超过28天的孩子,离开母体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外界变化。
但由于其自身抵抗能力较弱,极易受内外在因素影响,故而对其实施护理时应格外细心和认真,确保其正常发育[1]。
本院就62例新生儿采用抚摸护理干预开展研究,旨在为明确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
其中,实验组男16例,女15例,日龄2~25 d,平均(13.2±1.4)d;参照组男17例,女14例,日龄3~24 d,平均(13.3±1.5)d。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抚摸护理,具体内容如下:实施护理前护理人员需做好消毒工作,确保操作内容在无菌调价下实施,根据新生儿皮肤状态,可释放采用润肤油处理,以轻柔手法抚摸新生儿周身皮肤,每次以15~20 min 为宜,2次/d,连续抚摸7 d。
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目的:分析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新生儿1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抚触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采用抚触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进奶量、睡眠情况、体重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效果良好,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可以有效稳定新生儿情绪,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变不良状态,促进新生儿的成长发育。
标签:抚触护理;新生儿;应用分析新生儿抚触是时下流行的一种科学育婴方法,由于触觉是人类发展最早的感觉器官,有资料表明,护理者用手来对新生儿进行触摸,可以让新生儿感受到安稳、关怀、温馨、舒适,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稳定新生儿情绪,刺激新生儿感觉器官的发育,使新生儿的生理成长和神经系统反应得到增强,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认知[1]。
为了进一步研究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现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1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1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85例,男43例,女42例;对照组83例,男41例,女42例。
体重均在3.31~4.69Kg之间,母乳喂养,且母体身体健康,无并发症产生,对新生儿的体重、身高、胎龄、头围等各方面进行检测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抚触护理。
1.2.1 护理前准备在对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前,首先要进行室温调节,室温宜保持在24~29度之间,保证室内安静舒适整洁,阳光充足,同时准备舒缓的钢琴曲、色彩鲜明的图片。
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抚触护理,婴儿要保证护理前一小时进行喂奶。
·临床医学·195早产儿行婴儿抚触护理对退。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黄疸早产儿进行对照试验,探讨早产儿行婴儿抚触护理对黄疸及常见并发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我院新生儿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病理性黄疸早产儿共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45例。
观察组男患儿29例,女患儿16例,年龄1~30天,平均为(10.32±5.33)天;对照组男患儿32例,女患儿13例,年龄1~30天,平均为换左手,在婴儿胸部位置画成交叉状。
顺时针方向抚触婴儿腹部。
将婴儿双手向下垂,将婴儿胳膊捏住,轻轻挤捏上臂至手腕,用手指抚触手腕,揉搓婴儿手臂,用拇指捏拉其手指关节。
用双手搓滚婴儿小腿,轻拈其脚掌及脚踝。
让婴儿趴下,双手平放于背面,脊椎与双手成90°,朝相反方向重复将双手移动,抚触婴儿脊椎两侧。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和护理后48小时的血清总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采集全部新生儿清晨的经肘静脉血,使196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血清胆红素水平、消黄时间观察组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低,消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快,P<0.05。
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都明显降低,P<0.05。
如表1所示。
2.2 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如表2所示。
3 讨论与结论抚触护理,利用抚摸给新生儿带来温和刺激,可以有效地改善新生儿的神经反射,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低,消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快,P<0.05。
抚触护理对于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效果研究作者:曾恋念罗飞旋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目的:旨在研究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的积极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2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增加抚触护理,时间为新生儿出生第1日至28日(7周)。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格发育(身长、体重、头围)、睡眠时间以及神经系统NABA评分(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新生儿;抚触护理;神经系统发育;体格发育近年来新生儿抚触护理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护理方式[1]。
它是指通过橄榄油等植物油或者润肤油以一定的手法接抚触摸新生儿身体,使之得到温和且良好的刺激,从而促进其神经系统、大脑、脏器等组织功能的发育[2,3]。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新生儿护理和增加抚触护理,以探讨抚触护理对于新生儿体格和智力发育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2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Apgar 评分均≥9分,均采用母乳喂养,且各项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新生儿,胎龄38—40周,均值为(39.88±5.56)周、男女比为59:41;自然分娩56例,剖腹产44例;出生时体重2.63—4.17kg,平均体重为(3.61±0.96)kg。
观察组新生儿中,胎龄处于38—40 周之间,胎龄均值为(39.70±5.17)周;男女比例为58:42;自然分娩58例,剖腹产42例;出生时体重2.60—4.15kg,平均体重为(3.59±0.97)kg。
对于该实验分组,新生儿家长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护理干预。
茶籽油在新生儿抚触按摩中的临床意义作者:丘秋香丘美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茶籽油在新生儿抚触按摩中的应用。
方法:1000例新生儿分为二组,对照组506例,用婴儿润肤油按摩,观察组494例用茶籽油按摩。
结果:观察组出观皮肤潮红,皮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关键词】茶籽油;新生儿;按摩抚触【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151-01我科于2002年12月始开展新生儿抚触这一新的技术,并采用强生婴儿润肤油给新生儿抚触按摩,婴儿时有出现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甚至发展成脓疤疮等现象。
我们又更换了不同品牌的婴儿润肤油,经观察使用一年后,此类现象仍存在。
经积极查找原因,我们一致认为婴儿出现的这些症状,可能是婴儿润肤油刺激或过敏所致。
2003年2月份以后,我们采用天然茶籽油为润肤油,共按摩抚触新生儿近十万例,经近十年的临床观察,无一例因用茶籽油按摩而出现的皮肤潮红、皮疹等症状。
因茶籽油有明显的润肤、消炎作用,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皮疹、肛周潮红等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深得广大家属的欢迎和信任。
现将使用方法报告如下:1 对象:出生1—7天的新生儿,沐浴后随机抽样分为二组,一组用婴儿润肤油,另一组用高压消毒灭菌后的茶籽油,分别给新生儿进行抚触按摩,共1000例。
胎龄均为37~41w不等的足月新生儿,无窒息史,母亲孕期无内科并发症。
2 方法:将茶油高压消毒杀菌备用,婴儿沐浴后置于按摩床,先温暖双手,倒一些婴儿润肤油于掌心,另一组则用消毒后的茶籽油,分别给新生儿进行按摩抚触,从婴儿头面部开始至胸腹及四肢,动作要轻柔,时间为10~15分钟。
经观察近1000例新生儿,用强生婴儿润肤油按摩的新生儿,约5~10%的新生儿随即出现皮肤潮红,继而出现皮疹,或第二天起逐渐出现皮疹,甚至发展成脓疤疮、或伴有发热等。
需经补液,抗炎,用金银花沐浴等处理后方渐渐地好转或消失,增加了婴儿的痛苦和家庭的心理、经济负担,而用茶籽油抚触的新生儿皮肤光滑细嫩,且原有的臀红、尿布疹或轻皮疹也能逐渐好转。
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情况。
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身高、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新生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字】抚触护理;新生儿;护理效果新生儿是指胎儿娩出母体自脐带结扎后至出生满28天的婴儿[1]。
新生儿护理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抚触护理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最佳时机, 通过对新生儿皮肤进行科学性、有序的以及有手法技巧的抚摸,使大量良好温和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生理效应的一种护理方法,有益于新生儿健康[2]。
基于此,本研究对抚触护理用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平均体重3.34±0.12kg)和研究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体重3.33±0.16kg),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本研究经所有新生儿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对照组新生儿予以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环境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家属健康宣教等,研究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抚触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抚触前护理。
抚触前准备在抚触护理中尤为重要,室温应保持在25~28℃,湿度应在50% ~60%之间,准备舒缓放松的轻音乐,抚触者取下饰品,修剪指甲,涂抹润肤油,准备干净衣物、玩具、尿布等用品;抚触时间应选择新生儿安静、不饿、不疲劳以及清醒时,喂奶前 30 ~ 60 min 、喂奶后 90min、午睡、沐浴后以及就寝前最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2期247·经验交流·婴儿抚触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路苗苗,陆婧,高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8医院 妇产科,山东 淄博 255300)摘要:目的分析婴儿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
方法选择1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结论抚触可促进婴儿的体格发育、刺激婴儿神经细胞发育,平抚婴儿躁动情绪,减少哭闹,增加睡眠,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抚触可传递家人对婴儿的爱与关怀,促进婴儿与家人的沟通;抚触可密切护患关系,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早产儿;抚触;生长发育;睡眠;体会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2130 引言婴儿抚触是指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宝宝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摸,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
婴儿抚触是经科学指导的、有技巧的抚触。
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我科对80例早产儿实行婴儿抚触,对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取得很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妊娠周数在35周~36周之间,出生时体重为2000g~2350g,吸吮良好,体温正常,二便正常,均无任何并发症,母亲均无内科病史,生后42d全部回科内进行其生长发育检测。
2 抚触方法2.1 抚触前的准备:早产儿早期按摩应在暖箱中进行。
待早产儿逐渐适应外界温度,机体状况平稳,可选择室内进行,房间应温暖、干净,室温保持在25℃~28℃,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抚触者修剪指甲,温暖双手,抚触前准备适量的润肤油以及备好新生儿换洗衣物。
2.2 抚触时间:早产儿出生24h后,病情稳定,吸吮良好,体温正常,无其他并发症时,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的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的时候。
抚触和泳疗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进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注重疾病恢复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生活质量的保证。
由于新生儿和婴儿对周围环境、气候寒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如何提高新生儿和婴儿的机体免疫力和应激能力,减少哭闹、增加体质量成为我们临床和家庭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母婴床旁护理新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新生儿、婴儿的抚触和泳疗护理已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并在临床中广泛开展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就抚触和泳疗护理在儿科临床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抚触护理1.1 抚触护理的发展1.1.1 国外抚触护理的抚触源于英语中的Touch。
1881年,柏林大学Zabludowsli开始对运动后肌肉进行按摩研究;1940年,Margar在临床中观察到新生儿和婴儿在出生后数周若能经常得到母亲的抚触,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发育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958年,Dr. Harlow在试验中发现,饥饿的小猕猴宁可选择抚摸也不要食物的现象震惊了心理学领域;1982年,Dr. Tiffany Field发现早产儿吸吮橡皮奶头的刺激,能促进其成长。
1991年,美国强生公司在迈阿密大学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抚触科研中心(TRI),Dr. Mecluer还专门设立了国际婴儿按摩指导协会。
可见,抚触护理这一重要概念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都有了很好的发展。
1.1.2 国内抚触护理的发展1995年,我国首次引入了抚触护理这一新兴概念,并得到了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的认可和大力推荐,将其纳入产科和儿科的整体护理工作范畴和妇幼保健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作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一项新技术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09年8月,湖南省妇幼保健医院产科与强生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母婴床旁护理技术,并将新生儿抚触护理作为其中重要项目之一。
1.2 抚触护理的作用机制抚触护理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 第25卷 第16期 IMHGN,August 2019,Vol.25 No. 16[10] 刘英, 田世宏. 保护动机理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及自护水平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 2016, 15(5): 11-13. DOI: 10.3969/j.issn.1671-8933.2016.05.004.[11] Ali Morowatisharifabad M, Abdolkarimi M, Asadpour M, et al. ThePredictive Effects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on Intention and Behaviour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Open Access Maced J Med Sci, 2018, 6(4): 709-714. DOI: 10.3889/ oamjms.2018.119.[12] 韦琼, 张志凯, 谭春荷, 等. 保护动机理论在控制糖尿病足危险因素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 2016, 30(4): 434-437. 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16.04.015.[13] 张积英, 栾照敏. 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前后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比较[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2): 271-2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6.02.046.[14] 康烁, 田素斋, 高俊香, 等. 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11): 1532-1536.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11.012.(收稿日期:2019-04-10)(责任校对:刘玲玲)茶籽油抚触式油浴在早产儿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林峻 向巧明 吴文静清远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511500通信作者:林峻,Email:qylinjun2008@ 【摘要】 目的 探讨茶籽油抚触式油浴应用于早产儿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科室收治的150例早产儿,按照收治时间先后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抚触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茶籽油抚触式油浴。
观察两组早产儿常见皮肤病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住院时间、日增加奶量、日体质量增长及出生后10周神经行为发育评分。
结果 抚触组皮肤病发生率(10.67%比32.00%)、喂养不耐受发生率(9.33%比29.33%)、住院时间[(14.29±2.04)d 比(19.24±2.17)d] 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出生后10周神经行为发育评分中的拥抱反射、可安慰性、握持反射、踏步反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日增加奶量、日体质量增长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茶籽油抚触式油浴有利于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常见皮肤病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每日奶量及体质量的增加速度,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
【关键词】 茶籽油;抚触式油浴;早产儿;应用;效果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9.16.069Oil bath by touching with camellia sinensis seed oil for premature infantsLin Jun, Xiang Qiaoming, Wu WenjingNICU,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 Qingyuan 5115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n Jun, Email: qylinjun2008@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il bath by touching with camellia sinensis seed oil for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150 premature infants admitted into our department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routine group and a touching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were routinely cared; in addition, the touching group took oil bath by touching with camellia sinensis seed oil. The incidences of common skin diseases and feeding intolerance, hospital day, daily increase of milk, weight gain, and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score 10 weeks after birth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s of dermatosis and feeding intolerance was well a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touch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10.67% vs.32.00% , 9.33% vs.29.33% , and (14.29±2.04) d vs. (19.24±2.17) d]. The scores of hug reflex, placebo, grip reflex, and treadmill reflex in the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score 10 weeks after birt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daily increase of milk and weight gain were higher in the touching group than in the routine2822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 第25卷 第16期 IMHGN,August 2019,Vol.25 No. 16 group (all P<0.05). Conclusions Oil bath by touching with camellia sinensis seed oil for premature infants canreduce the incidences of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common skin diseases, shorten hospital stay, increase the dailymilk and the rate of weight gain, and promote their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Key words】 Camellia sinensis seed oil; Touching of oil bath; Premature infants; Application; Effect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9.16.069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胎儿,其主要为低体重,一般在2 500 g以下;早产儿由于其各项器官的发育成熟度、适应能力等都较足月儿较差,消化系统发育等尚未成熟,吞咽以及吸吮能力不协调,在开奶后会发生腹胀、呕吐等,对生长发育造成抑制[1-2];同时早产儿皮肤较为娇弱,在日常护理中容易发生皮肤疾病,对其造成痛苦。
婴儿抚触是指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宝宝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摸,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3]。
婴儿抚触是经科学指导的、有技巧的抚触,在抚触过程中,抚触油选择茶籽油;本文主要研究茶籽油抚触式油浴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现将相关指标及数据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科室收治的早产儿150例,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常规组75例中男40例,女35例;胎龄范围为32~36周,胎龄(34.11±0.92)周;Apgar评分(7.39±1.32)分;开奶时间范围为14~29 h,开奶时间(20.11±1.82)h。
抚触组75例中男39例,女36例;胎龄范围为32~36周,胎龄(34.21±0.76)周;Apgar评分(7.41±1.04)分;开奶时间范围为15~30 h,开奶时间(21.02±1.73)h;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家长均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严重先天性畸形;胃肠功能伴有严重障碍;肺部、心脏等伴有严重障碍;有遗传性疾病。
1.3 方法 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进入保温箱,做好生命体征监测,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暖、监测血氧饱和度、部分或全静脉营养支持和吸氧等护理。
抚触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茶籽油抚触式油浴,具体操作如下。
1.3.1 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抚触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1.3.2 抚触前准备 早产儿由于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以及适应力较差,早期抚触在保温箱内完成,逐渐适应后可选择室内进行;室内进行应首先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在25℃~28℃,干净卫生;播放轻柔的音乐,抚触人员将双手温暖,同时应注意指甲的修剪,备好茶籽油以及婴儿的衣物等备品。
1.3.3 抚触 早产儿出生24 h后,且机体状况稳定,吸吮较好,体温等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其他并发症;抚触时间选择在两次喂养之间,婴儿情绪稳定,无严重哭闹;抚触时间循序渐进,第一天5 min为宜,然后逐渐延长,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