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初三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1
山东聊城中考语文试卷(扫描版)的八位著名文学家。
B.我国古典名著中很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如:贾宝玉——怡红公子;宋江——及时南;诸葛亮——卧龙;孙怡空―——弼马温。
C .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而唐代颜立卿的书法对后世影响也很深远。
有‘学书当学颜”之说。
D.春节、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4,按要求填空(14分)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密密的斜织着。
(朱自清《春》)②撤屏视之,,,,,。
(林嗣环《口技》③夫站,勇气也。
,,。
(《左传• 曹判论战》 )④ 零落成泥碾作尘, _。
(陆游《卜算子咏梅》 )关关堆鸣,在河之洲。
,。
(《诗经• 周南》 )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⑦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⑧ 世有泊乐,然后有千里马。
_ , _ 。
(韩愈《马说》)⑨ 陶渊明《饮酒》中,最能体现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诗句是:⑩ 锗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要“深追先帝遗诏”, “遗诏”中有两句话表明了先主刘备对“善”‘恶”的态度,之后逐渐成为警世格言,这两句话是: _ , _ _。
二、文言文阅读《共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一10 题(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5解释下加点的词.(2分)①沙鸥翔集②不以物喜6 翻译下面的句子。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在这场疫情战役中,有无数人为此jū gōng jìn cuì(),才赢得了如今的胜利。
期所有在沉寂中积蓄的能量,必将会迎来最绚烂的绽放。
盼疫情早日平息,寒冬过去、清风徐来,wàn xi àng gēng xīn(),桃花依然在开,我们那时再会!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均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的作者相传是西汉时期的刘向,本书主要记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事情,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B.《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孔乙己》和《故乡》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选自《且介亭杂文》。
D. 《屈原》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是一部历史剧,也是一部多幕剧,写了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
3、名著导读(共4.0分)(1)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甲】指的是(人物),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
(1分)(2)《简•爱》这部小说中,写了她主要生活的四个地方,请按照这四个地方在小说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横线上写出排序后的字母。
(1分)A舅妈家里 B桑菲尔德庄园 C牧师—圣约翰家 D雷沃德寄宿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段话是简爱的名言,它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诗文默写(共16.0分)(1)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2023聊城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选自曾国藩《挺经》)【注】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拔:攻克,攻取。
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
④遽:迅速。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公将驰之________②彼竭我盈________③皆初气过锐________④渐就衰竭之故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此善于用气者也。
(3)下列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个对于军事一无所知的昏君。
C.【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士气”的思考。
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
(4)对在战争中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的观点有何不同?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选自文天祥《过零丁洋》)【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山东省聊城市2022中考备战年中考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水城的四季各具风情.春天,徒骇河边新芽吐绿,澄清的河水荡起层层银波;夏天,东昌湖上红莲zhdnf Gng (),挺拔的乔木掩映着似锦繁花;秋天,月明风清的夜晚,古老的铁塔讲述着岁月的故事;冬天,h 6 ng zhu a ng s u gu d ()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答案】(1).绽放(2).红装素裹【解析】本朕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此题应注意的字是:裹,.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
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D.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A项表述有误,《再塑生命的人》是表现师生之间的真情。
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有谁看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
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决定。
说完,男人离开了。
⑩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
她去找柳月如。
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
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
山东聊城中考语文考试题(有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1题)评卷人得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我市河流众多,京杭大运河wānyán穿城而过,波光粼粼的东昌湖绕古城而浩淼,城与水xiāngdéyìzhāng,形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独特景观。
【答案】蜿蜒相得益彰(说明:本题2分。
)难度:容易知识点:字形二、选择题(共1题)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B.有诗云:“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古今,聊斋史记西厢镜。
”其中“聊斋”指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C.成语“鸡犬相闻”“三顾茅庐”“一鼓作气”分别出自《桃花源记》《出师表》《曹刿论战》。
D.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小说,都是以主人公名字命名的。
【答案】D (说明:本题2分。
)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三、语言表达(共1题)1.试举一例,谈谈你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句话的理解。
(2分)【答案】示例: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利郎商务男装)是语文。
餐厅提示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语文。
阅览室告示语“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是语文。
经典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是语文。
流行语“追求品牌,不如把自己做成品牌”是语文。
(说明:本题2分。
)难度:中等知识点:其他四、名句默写(共1题)1.按要求填空。
(14分)①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____________?(《<论语>十则》)⑧《<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聊城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恣睢(suī)B. 蓦然(mò)C. 隐匿(nì)D. 嗔怒(chēn)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正确读音。
选项中的四个词语都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词汇。
A项恣睢的“睢”应该读作suī,正确;B项蓦然的“蓦”正确读作m ò;C项隐匿的“匿”正确读作nì;D项嗔怒的“嗔”正确读作chēn。
四个选项中的读音都是正确的,但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干扰选项来测试学生对易错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疫情,使我们更加懂得了健康的重要性。
B. 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C.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是否有语病。
A项缺少主语,“经过”和“使”不能同时使用;B项搭配不当,“增加”应改为“提高”,因为效率是抽象名词,常用提高;C项句子结构完整,表达清晰无误;D项逻辑错误,“防止”和“不再”重复,造成意思混乱。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组是()A.迁徙(qiān xǐ)迁就(qiān jiù)迁移(qiān yí)迁怒(qiān nù)B.诽谤(fěi bàng)谴责(qiǎn zé)谮毁(zèn huǐ)诽笑(fěi xiào)C.亘古(gèn gǔ)亘今(gèn jīn)亘久(gèn jiǔ)亘古不变(gèn gǔ bù bi àn)D.渲染(xuàn rǎn)渲染力(xuàn rǎn lì)渲染剂(xuàn rǎn jì)渲染法(xu àn rǎn fǎ)答案:B解析:A项中加点字都读作“qiān”;C项中加点字都读作“gèn”;D项中加点字都读作“xuàn”。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科目考试题及答案(word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1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江北水城名胜繁多。
东昌湖秀佳西子,光岳楼pìměi 岳阳,山陕会馆雕梁画栋,海源阁古籍 l ínl án ɡ。
【答案】媲美琳琅(说明:本题2分。
)难度:容易 知识点:字形 二、选择题(共1题)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莫泊桑。
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答案】D (说明:本题2分。
)难度:中等 知识点:作家作品 三、语言表达(共1题)1.读书和思考是营养人生的不可或缺。
请分别写出一句关于“读书”和“思考”的名言。
(2分)【答案】示例:读书: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说明:本题2分。
)难度:中等 知识点:综合性学习 四、名句默写(共1题)1.按要求填空。
(14分)①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不尽长江滚滚流④举杯邀明月 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⑥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⑦濯清涟而不妖 零落成泥碾作尘 落红不是无情物⑧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说明:本题14分。
聊城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林D. 明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庄子》?A. 逍遥游B. 画龙点睛C. 指鹿为马D. 庖丁解牛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首诗?A. 《离骚》B. 《短歌行》C. 《古诗十九首》D. 《诗经》5. 下列哪个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杜甫二、判断题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2.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
()3.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4. “烽火戏诸侯”是《史记》中的一个故事。
()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三、填空题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描写的是____的美景。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的诗句。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中____的话。
5.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唐代诗人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主要人物。
3.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故事。
4.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主要事件。
5. 请简要介绍《诗经》的文学价值。
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2. 请举例说明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3. 请举例说明对偶和排比的区别。
4. 请举例说明夸张和对比的区别。
5. 请举例说明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六、分析题1. 请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2. 请分析《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
七、实践操作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论语》中的一段话。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诗经》中的一首诗。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宣传海报,要求包含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聊城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禾C. 木D. 火2. 下列哪篇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 )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3.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 )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吃饭4. 下列哪个句子是被动句?( )A. 我吃饭。
B. 饭被我吃。
C. 我把饭吃了。
D. 吃饭的是我。
5. 下列哪个词是副词?( )A. 快速B. 慢慢C. 红色D. 大小二、判断题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 )3. “春眠不觉晓”是白居易的诗句。
(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王之涣的诗句。
( )5.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孔子的名言。
( )三、填空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______的《离骚》。
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______的诗句。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______的诗句。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
3.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
4.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和故事。
5. 请简述唐宋八大家的主要代表作品。
五、应用题1. 请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请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请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请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请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六、分析题1. 请分析《庐山谣》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境。
2. 请分析《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zhāi 句,而应推敲细思。
(2)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dú职业之神圣。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诗文默写。
(13分)①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②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④,,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⑤,村南村北响缲车。
(苏轼《浣溪纱》)⑥,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⑧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⑨写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4、从《水浒传》任选一个人物,概述与其相关的某一件故事情节,并说出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3分)二、文言文阅读(16分)(一)《唐雎不辱使命》(10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轻寡人与陈太丘与友期行B.仓鹰击于殿上请广于君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君为长者D.长跪而谢之曰寡助之至,亲戚畔之6.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最终保全安陵国土的故事。
B.文章主要采用人物对话以及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
C.秦王“长跪而谢之”,并明确提出取消“易安陵”的计划,唐雎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
D.唐雎与《完璧归赵》中识破秦王骗局的蔺相如一样,爱国患君、临危不惧,机智勇敢,不辱使命。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分)8.唐雎举“专诸之刺王僚、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三个事例的用意是什么?(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6分)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
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
②术:方法。
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气竭.汗雨(2)谓.农夫曰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11.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2分)三、现代文阅读。
(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5分)《知止》[台湾]张继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
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的深意。
有一年秋,乡亲送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
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
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
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
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
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明。
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
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
”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
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
结果地位愈,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
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
说垮便会垮下,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⑥我有些近十年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
其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
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
“钱”“权”都是如此。
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
在一个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
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散文》,有删改)12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的含义是?(3分)13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4分)14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15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7分)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于谦①说到童年,我觉得在玩儿这方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太单调。
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
都说这些能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可我一点都没有看出。
那些沉迷于电脑络游戏的孩子不单智力没见开发,反而越玩越傻,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
我小时候的生活,那才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
②记得我八九岁时,院儿里有个大哥哥迷上钓鱼,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
到家后,拿盆放水,收拾工具,而家的爷爷奶奶则忙着择葱、切姜、剥蒜、点火,一边忙活儿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上鱼的过程。
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侉炖鱼就端上了桌,随之张罗着拿碗拿筷子准备吃饭,同时还不忘打发孩子给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尝鲜儿。
这时的小院欢腾了,各家各户都道谢,嘴里夸奖着老奶奶炖鱼的手艺,手里奉上自家的特色菜,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门前或葡萄架下,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的。
而在当时我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的,那就学学呗!③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讲买。
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过程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使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你对这个游戏更加了解更加期待。
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被子用的粗棉线,用塑料泡沫的颗粒穿在棉线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
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④【A】和一小块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做成鱼饵。
在自行车上绑上鱼竿,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玉渊潭公园有离家最近的水面,骑车大概要一小时。
路上脑子里不想别的,一心只想尽快把钩儿扔到水里,幻想着钓到鱼那一刹那的感觉。
车骑得飞快,到湖边。
我支好车,拿起竿儿,挂上食儿,【B】哪儿管什么风线长了、水线短了、浮力大了、铅坠重了,扬竿甩线,先扔下去再说。
说也奇怪,傻小子睡凉炕,凭火力壮;越是棒槌越和牌——别看不会钓,扔下去鱼就吃食儿,抬起竿儿就有鱼。
不管是窜钉儿、麦穗儿还是小虎头儿,一竿儿一条,虽然个儿都不大,但对我这个初学者说那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收获颇丰,不到半小时,把我忙活了一脑门子汗。
⑤正忙得不可开交,就听得身后坡上有人喊我,转身看时,一个男的,四十多岁,推着自行车站在那里朝我招手。
没看我这儿正上鱼吗!我不情愿地放下鱼竿,走上坡岸一问才知道,人是公园管理处的,我被告知这地方不是公园的钓鱼区,严禁钓鱼,违者罚款。
我傻眼了,谁知道还分钓鱼区和非钓鱼区呀!到这时我才看到岸旁立着“严禁钓鱼”的牌子,无奈只得拉下脸跟他对付。
求爷爷告奶奶,好话说了一箩筐,他看我是个孩子的份儿上,破鱼竿也没有什么没收的必要,最后的处理结果还真不错——竿儿撅折了,鱼也放了,最可乐的他撅竿儿的时候让鱼钩把自己的手狠狠地钩了一个大口子!该!谁让你撅我竿儿着!可能是他也觉得这事儿弄到这份儿上挺没劲的,撅完竿儿看都没看我一眼,蹬上自行车回家上药去了。
⑥说实话,撅竿儿、放鱼,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
那竿儿虽说是我自己做的,但真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那鱼他不放我也得放,拿回家不能养也不能吃,还能看着它们死吗?所以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最关键的是我把它们钓上了,这个体验时最重要的,这个新的感觉是最让我兴奋的。
我兴兴地骑车回家了,很长时间都在回味着钓到鱼那一瞬间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着诱惑,妙不可言。
从此,我的爱好多了钓鱼这一项。
⑦回想我的童年时代,孩子们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从体验到生活的美妙与欢乐。
那可真是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童趣。
(节选自信出版社《玩儿》一书,有删改)16.为什么作者认为“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3分)17.第②段描写了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分享侉炖鱼的温馨场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答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