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散文诗两首
- 格式:ppt
- 大小:259.50 KB
- 文档页数:15
散文诗两首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校要参加朗诵比赛了,我们班要选择《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作为参赛节目,同学们觉得在朗诵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提出朗读要求)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
匿( nì)笑沐浴( mù yù) 祷( dǎo )告嗅( xiù )到罗摩(mó)衍(yǎn)那2、学生再读课文,并做好如何读美语气、语调的批注。
3、请学生来朗读,师生一起探讨如何才能把诗歌读美。
4、听朗读录音,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节奏、感情。
5、学生挑战朗读录音,进行表演读。
代表性的诗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想象、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母亲焦急,我调皮)(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调皮,撒娇)三、合作探究(学生合作探究后作答)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想让妈妈知道?3、我是怎样一个孩子,妈妈是怎样的一个妈妈?四、作者介绍(略)五、创意表达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做些什么呢?请用“假如我变成……”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话,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学生自由想象、动笔创作)六、布置作业1、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自制的贺卡上,在母亲节或妈妈的生日送给妈妈。
2、课外阅读《飞鸟集》《新月集》《繁星》《春水》等诗集。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金色花》教学设计教学思想“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
”泰戈尔用细腻的笔触,以优美的散文诗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对妈妈的爱,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母子之间的深情。
2.通过品读“摇摆”“匿笑”“你在哪里呀?”等词句,说出孩子、母亲的形象特点。
3.通过仿写,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过程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个剧本,1500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
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
1913年,《吉檀伽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的国歌。
(教师补充:20世纪初期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
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使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入贫穷、愚昧之中。
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应运而生了。
一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匠泰戈尔。
20世纪初,是泰戈尔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
所以他又被誉为“孩子的天使”。
)二.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1.朗读课文,感知文意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罗摩衍那( 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一个小问题:“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哪些事?三次嬉戏:清晨,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中午,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晚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里,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陪着母亲,与妈妈三次嬉戏,却不让她知道,一种儿童特有的天真与顽皮跃然纸上。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导学案人教版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
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是什么让孩子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是母爱。
今天让我们变成一朵金色花,用我们的馨香回报母亲。
(板书课题)二、授新、学生介绍泰戈尔情况,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著名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小说有《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祷告、匿笑、沐浴、罗摩衍那。
3、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2)教师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这篇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字词及解释:第4
课散文诗两首
阴影yīnyǐng:由于光线直进的特性,遇不透光物体而形成的一个暗区,俗称“影子”。
也用于比喻,如她心头笼罩着失望的阴影
姊妹zǐmèi:姐姐和妹妹;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
繁杂fánzá:繁琐而杂乱。
烦闷fánmèn:心里厌烦而郁闷;不畅快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遮蔽zhēbì:遮挡;拦挡
覆盖fùgài:遮盖;掩盖
心绪xīnxù:心思;心情(多就安宁或紊乱说)
荫蔽yìnbì:遮蔽;隐蔽;庇荫。
摇摆yáobǎi:摇动;摆动
沐浴mùyù:洗澡
祷告dǎogào: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菡萏hàndàn:荷花。
敧斜qīxié:倾斜,歪斜。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指导学生掌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诵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感情、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遇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崇高的审美情味和审美能力。
教课要点:频频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课过程:一、导入课文课前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月的一首歌曲,20 多年后的今日,听起来依旧很感人,或许由于它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子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吐,这类感情不会由于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颂扬的永久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敬、最美好的感情。
今日,我们就来一同赏识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二、简介作者并检查预习状况1、点名学生回答所查阅的作者有关资料后投影出示:泰戈尔 : 印度诗人、作家一世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其作品《吉檀迦利》曾获1913 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能够到处感觉富裕宗教意义的爱--最崇高、最贞洁的爱。
2、点名学生朗诵投影上的生字:嗅( xiù):闻(气味)。
罗摩衍那 ( m ó,yǎn) :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蔽,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祈祷 ( d ǎo ):向神乞求保佑。
洗浴 ( m ùyù) :洗浴。
比喻蒙受滋润、培养。
三、解题:1、金色花是一种如何的花?(看课后讲解)2、这首诗歌中的金色花是指什么?(是指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为的花。
)四、初读诗文,知情节让学生自由朗诵( 要求读准字音 ) 。
并思虑问题:我变为金色花后干了哪些事情?师读后,学生议论明确,形成板书:慈祥和善妈妈我天真开朗调皮玩耍做祈祷时发散香气念书时投影册页拿灯去牛棚恢还原形母子情深五、品读诗文,感悟语言美1、有人说,一首诗就像一幅画。
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课前发放助学资料,学生结合资料预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妈妈的吻》,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我少年时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
你能听出歌中蕴涵的感情吗?(学生回答)歌曲既唱出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真切的母子深情不会因为时空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文诗两首》,接受一次更美的亲情洗礼吧!二、明确学习内容:师生同学《金色花》,学生自主学习《荷叶母亲》。
三、学习《金色花》(一)整体感知彩屏显示读一读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思考感情基调。
2、勾画字词,查助学资料解决。
彩屏显示说一说说说透过精美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明确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
(二)精读课文1、朗读活动一:读出人物形象。
彩屏显示议一议: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之后探究人物形象,以“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孩子),你看(听) ”的形式说话。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说明)2、朗读活动二:读出诗歌情感。
彩屏显示想一想: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3、朗读活动三:读出诗歌意境。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整体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美好意境。
(三)创意表达彩屏显示写一写: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能辨析散文诗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分析散文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启发学生对文本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散文诗两首》,《春雨》、《丰收》。
2.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并欣赏散文诗的特点和风格。
3.教学难点:学生区分散文诗与其他文体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散文诗的文本,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点。
2.导入与热身:通过出示一幅描绘春天的画作,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3.学习散文诗《春雨》。
(1)教师朗读散文诗《春雨》,学生跟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4)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学习散文诗《丰收》。
(1)教师朗读散文诗《丰收》,学生跟读。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语言和形象描写。
(3)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篇150字的小故事,通过创作故事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学生展示并互相欣赏,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诗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和特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和讨论散文诗《春雨》和《丰收》,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所带来的美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点调整和改进。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了一幅描绘春天的画作,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迅速进入主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讨论。
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让学生从主观角度入手,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在学习散文诗《春雨》时,我注重了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的环节,通过小组互动和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两篇散文诗:《秋天的雨》和《只有一个地球》。
《秋天的雨》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只有一个地球》通过描绘地球的美丽和脆弱,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地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教育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保,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难点:理解《只有一个地球》中地球的美丽和脆弱,教育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保,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秋天的音乐,让学生想象秋天的美景,引出本课的两篇散文诗。
2. 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散文诗,理解大意,体会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3. 精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秋天的雨》和《只有一个地球》的特点,讲解散文诗的语言、形象、情感等。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散文诗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朗读:组织学生朗读两篇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韵律和美感。
6.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散文诗的特点,创作自己的散文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秋天的雨》、《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设计:秋天的雨美丽景色丰收景象喜爱赞美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美丽地球脆弱珍惜保护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春天的足迹》春天的足迹轻轻地,春天来了带来了绿色,带来了希望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花儿张开笑脸,欢迎春天的到来春风吹过,春雨洒落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春天的足迹,留在我们的心间2. 请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并结合自己的行动,提出一份环保计划。
答案示例:环保计划目标:保护地球,美化环境行动: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浪费;垃圾分类,减少污染;多种树,绿化校园;少用一次性用品,倡导环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