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24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24 诗两首练习一、语言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匿.笑()花bàn()dǎo()告2.划分下面两句诗的节奏。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①我暗暗地在那匿笑..,却一声儿不响②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③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二、课内阅读(一)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4.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还瞒着妈妈?5.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个坏孩子"?6.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像,细腻地刻画了孩子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的深厚感情。
(二)纸船寄母亲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7.诗文中的“母亲”有哪些含义?8.体会并写出全诗抒发的感情。
三、课外阅读。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 《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四基达标: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力提高: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开放探究1.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自我小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ì)祷.告(dǎo)并蒂.(dì)B.姊.妹(zǐ)菡萏.(dàn)徘徊.(huí)C.攲.斜(jī)应.答(yìng)荷花梗.(gěng)D.负荷.(hé)荫.蔽(yīn)莲蓬.(peng)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风已没有那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
(3)天津南开大学的荷花塘里,盛开的荷花争奇斗艳,如一个个美丽的姑娘亭亭玉立....,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3.填空。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_______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________________”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这两部作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赞颂;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5.赏析下面这首精妙的小诗。
母亲冰心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7散文诗二首【课前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匿.笑()林yīn()姊.妹()华ruì()菡萏..()()攲.斜() zhē蔽()心xù()荫.蔽()花bàn() dǎo告()并蒂.()2.解释下面的词语。
(1)匿笑:(2)花瑞:(3)攲斜:(4)菡萏: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首散文诗表达的情感。
《金色花》《荷叶·母亲》4.说说这两首散文诗在语言和写作风格上的共同点。
【课堂检测】阅读《金色花》一文,回答1—5题。
(13分)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这是一篇散文诗,写的是“和母亲捉迷藏”,这里共写了几个画面来表现这个内容的?请分别概括这几个画面的内容。
(3分)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如果改成其他什么花,好不好?为什么(2分)3.对于孩子的行为,妈妈的态度怎样?(4分)4.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与母亲之间的深情,试举一例说明。
(2分)5.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篇幅短小,但是意蕴丰富,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圣洁。
B.文章以一个孩子的口吻,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7、《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覆盖(fù) 匿笑(nì) 攲斜(jī) 徘徊(pái huí)B.祈求(dǎo)膝盖(qī)并蒂(dì) 笑嘻嘻(xī)C.荫蔽(yìn) 遮拦(zhē)姊妹(zǐ)花梗(gěng)D.莲蓬(peng) 沐浴(mù) 花瓣(bàn) 菡萏(hàn dà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沐浴嗅到花梗乖凉B. 阴影披散莲篷菡萏C. 适意慈怜摇摆并蒂D. 复盖遮蔽繁杂心绪3.下列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B. 你会/嗅到/这花香C.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D.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我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花带来的好兆头)C.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倾斜,歪斜)D.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停止不动)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万物在黑压压的森林怀抱中,沐浴着宁静的夜色酣睡了。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大有提高,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C.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D.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果实。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学法导引]《诗两首》是献给母亲的歌。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丰富的想像,把孩子想像成一朵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
通过描绘孩子的天真、活泼、快乐,与母亲三次的嬉戏,表现孩子沐浴着母爱,又回报母亲的纯真的母子之爱。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写的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诗中采用象征手法,以纸船展开情思,寄托对慈母的无限眷恋之情。
学习过程中,可以多课外阅读泰戈尔、冰心的作品,深入领会诗文的深刻内涵,了解有关印度宗教信仰及摩罗的动人故事。
《诗两首》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语句疑练、优美,可以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典题例析]例题一:联系《金色花》全文,对“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很好看,很好玩。
B、为了跟妈妈捉迷藏。
C、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D、金色花是开在圣树上的花,变成金色花可以为全家带来福气。
解析:此题检测的是学生对这首散文诗主题的把握。
文中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A与B选项过于肤浅、表面化,选项D则没能很好地联系本文的写作实际,与本文主题不吻合。
参考答案: C例题二:《纸船》一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解析: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诗题的拟定与所有文章的拟定题目一样,体现作者构思立意的匠心。
诗歌的抒情性是诗这种文学体裁最显著的特点,但诗歌抒情常常是借助于形象的。
诗人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参考答案: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集体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且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例题三:《纸船》一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解析:此题意在检测学生透过诗作的表面文字理解诗的主旨的能力。
《散文诗两首》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4.《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二、能力提高: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三、开放探究1.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是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茶月亮→(),()→(),()→(),()→花2.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________(2)老师的话像________(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________3.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印度泰戈尔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2.D3.上文写到“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嗅.觉(xiù)花瓣.(bàn)并蒂.(tì)B.烦闷.(mèn)徘徊.(huái)亭.亭(tíng)C.匿.笑(nì)菡萏.(dàn)攲.斜(qí)D.姊.妹(zǐ)繁衍.( yán)沐浴.(yù)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沐浴嗅到花梗乖凉B.阴影披散莲篷菡萏C.适意慈怜摇摆并蒂D.复盖遮蔽繁杂心绪3.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花带来的好兆头)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倾斜,歪斜)D.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停止不动) 4.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荷叶·母亲冰心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诗两首》(三)四基达标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写到“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高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放探究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参考答案[四基达标]1.印度泰戈尔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2.D3.上文写到“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七年级语文诗两首·检测题一、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有关诗句。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________”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________4.填空。
《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________,把________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________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________。
5.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是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茶月亮→(),()→(),()→(),()→花6.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________(2)老师的话像________(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纸船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7.诗人为什么要写自己一只一只地叠纸船?她真正相信母亲能见到这小小的纸船吗?8.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请谈谈纸船的象征意义。
(二)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7*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 .下列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摇摆牛棚祷告(d*o )笑嘻嘻(XT )B.跳舞告诉嗅到(Xit1)一声不响(Xi 如g )C.花瓣廷院膝上(q1)罗摩衍那(yS )D.沐浴黄昏匿笑(ni )吉檀迦利(tdn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清,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8.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C.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摩网。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着性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曾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B.冰心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荷叶・母亲》节选自《繁星》。
C.《金色花》《荷叶・母亲》都是借助具体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
D.冰心的“冰”字不是冰冷的意思,而是取J 片冰心在玉壶”中“冰”的含义,即冰清玉洁。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 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 文汉字。
C.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大方、帅气。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 也。
5 .下列字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笑隋如花/嬉然一笑 罗摩简那/高低地映 同仇敌俘/慷修激昂 根古通今/盆满鳍满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当笑/眼烦 B.市俟/卷子 C.枢继/坦转D.则除/嗖梅 带贴/毡污 松相/型设 豚上/油港 嘎到/根事A.匿笑(偷偷地)沐浴(洗澡)B.破斜.(尊斜).现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妄想(荒诞不合理)D.无端(原因,起因)至爱(最)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一回头—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一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的心绪散尽了!A.连忙突然缓缓不宁B.连忙忽然慢慢不宁C.急忙忽然缓缓不安D.急忙突然慢慢不安8.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24 散文诗两首dǎo()告罗摩yǎn()那wàng()弃 pāo()下2、填空(1)当你沐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纸船——寄母亲》中直接抒发对母亲的爱的一节。
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4、课文解析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一、阅读理解对岸泰戈尔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
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在林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中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节诗的大意:第一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诗两首练习一、基础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祷.告( ) 罗摩衍.那( ) 妄.弃( ) 膝.上( )2.解释加点的词。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2)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3)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3.根据上下文,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将代替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康健将代替疾苦,智慧将代替,将代替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亡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方志敏《可爱的祖国》)4.运用“当……时……”的句式写一段话。
5.填空①《金色花》选自《》,作者是,(填国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等诗集。
②《纸船》选自《》,诗人,原名,代表作有、、等。
二、能力训练.(一)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了。
1.诗中创设了几种情景来表现母子亲情?2.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3.发挥想像,仿照本诗第一节写几句表现母子(女)亲情的诗。
(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我”“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从全诗看,这个地方指哪里?为什么?5.“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她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应用创新.橘子与毛衣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
第24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字。
菡萏..( ) 欹.( )斜..( ) 徘徊dǎo( )告罗摩yǎn( )那 pāo( )下2.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①《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诗人________,他曾在1913年获________奖。
②《荷叶母亲》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代表作有、等。
3. 《荷叶母亲》中“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4. 点评下面这首小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点评:。
二、阅读理解(一)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 )(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1. 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2.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 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二)一日的春光冰心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
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⑤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7散文诗二首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fán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bì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1)根据拼音写汉字。
fán()密遮bì()(2)给加点的字注音。
徘徊.() 欹.斜()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散尽了!A.忽然倾侧心绪B.偶然倾侧情绪C.忽然倾斜情绪D.偶然倾斜心绪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举办“中国成语大会”,让人们从参赛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希望。
B.老张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岁左右。
C.为了规范市民驾车习惯,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我市交警部门加大了检查巡查力度。
D.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
③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⑥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A.②①⑥④③⑤B.②①④③⑥⑤C.①⑥④③⑤②D.①③④⑥②⑤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通过物象寄托感情,语言清新雅致。
B.《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
7 散文诗二首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嗅.觉(xiù) 并蒂.(dì) B.姊.妹(zǐ) 菡萏.(dàn) 徘徊.(huí) C.攲.斜(jī) 应.答(yìng) 荷花梗.(gěng) D.负荷.(hé) 荫.蔽(yīn) 莲蓬.(peng)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风已没有那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
(3)天津南开大学的荷花塘里,盛开的荷花争奇斗艳,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丽的姑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3.填空。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这两部作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赞颂;二是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5.赏析下面这首精妙的小诗。
母 亲冰 心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
一、四基达标: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高:
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开放探究
1.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是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 ),( )→( ),( )→( ),( )→茶
月亮→( ),( )→( ),( )→( ),( )→花
2.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________
(2)老师的话像________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________
3.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
一、四基达标
1.印度泰戈尔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2.D
3.上文写到“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4.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二、能力提高
1.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总之,是孩子想为妈妈做点事。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2.略
三、开放探究
1.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客人——喝水喝水——茶月亮——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
2.(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3.(1)排比拟人
(2)发展贡献牺牲
(3)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4)C(“芽儿”、“花儿”、“果儿”是青年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