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数的定义和种类
- 格式:pdf
- 大小:845.68 KB
- 文档页数:15
第7章统计指数【教学内容】统计指数是统计分析中广为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章阐述了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综合指数的编制原则与方法;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
【教学目标】1、明确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编制原则和方法:3、掌握统计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1、统计指数的编制方法:2、指数的因素分析方法。
第一节统计指数概述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和作用(一)统计指数的概念统计指数产生于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度量物价变动或评价货币购买力的需要。
在社会实践中,商品价格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定时期内有的商品价格上升,有的商品价格下降,要综合反映该时期多种商品价格的总变动趋势,就需要寻求某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统计指数也就应运而生。
人们最先研究商品价格的总变动是从研究单种商品价格变动开始的,通常是在计算单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指标(即个体指数)后,再对其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几何平均或调和平均。
后来发展至加权平均,以反映全部商品的价格总变动,这便是统计总指数的雏形。
统计学理论中,统计指数主要指总指数。
迄今为止,统计界认为,统计指数(简称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统计指数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1、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
2、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
3、反映同类现象变动趋势。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统计指数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如下分类:(一)按研究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二)按编制指数是否加权,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三)按指数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四)按反映的时态状况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第二节综合指数一、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编制工业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量、农副产品收购量等数量指标总指数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使不能直接加总的实物量变为能综合对比的问题。
统计指数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指数的概念与分类★★【知识点二】加权综合指数★【知识点三】指数体系★★★【知识点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知识点一】指数的概念与分类(一)指数的概念广义: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狭义: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二)指数的分类【例题·单选题】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A.基期指数和报告期指数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指数的类型。
(1)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3)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知识点二】加权综合指数(一)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1864年德国学者拉斯贝尔斯提出基期的数量是权数:基期的价格是权数:【例如】表22-1为某商店2013年和2014年5种商品的销售资料。
计算拉式形式的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拉式价格指数:拉式销售量指数:【结论】5种商品综合起来,其价格平均上涨了13.38%,销售量平均增长了8.97%。
(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帕氏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
——1874年德国学者帕煦提出报告期的数量是权数:报告期的价格是权数:【例如】表22-1为某商店2013年和2014年5种商品的销售资料。
计算帕氏形式的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帕氏价格指数:帕氏销售量指数:【结论】5种商品综合起来,其价格平均上涨了12.05%,销售量平均增长了7.69%。
【注意】拉氏价格指数尽管可以单纯反映价格的变动水平,但不能反映出销售量的变化,人们更关心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由于价格变动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因此拉氏价格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很少;拉氏数量指数可以单纯反映出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拉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多。
统计指数的定义和种类统计指数是用于衡量其中一种现象或变化的指标,在经济、金融、社会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统计指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的具体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统计指数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种类。
一、统计指数的定义和作用统计指数是一种衡量其中一种现象或变化趋势的指标,它通常以数值的形式表示,并能够帮助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和分析一组数据的变化情况。
统计指数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衡量经济或社会发展水平:统计指数可以用来衡量整体经济或社会的发展水平,比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等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分析经济趋势:统计指数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经济的状况和趋势,比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可以让我们了解经济的运行状况。
3.比较不同领域数据:统计指数可以用来比较不同领域或群体的数据,比如男女人口比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指标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4.预测未来趋势:通过对过去的统计指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用股市指数来预测未来股票市场的涨跌。
二、统计指数的种类统计指数有很多种类,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
1.经济指数经济指数是衡量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指标,常见的经济指数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指数、贸易收支等。
这些指数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情况,比如经济增速、通货膨胀情况、产业结构等。
2.金融指数金融指数主要用于衡量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常见的金融指数包括:股市指数、汇率指数、债券指数等。
这些指数可以让我们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情况,比如股票市场的涨跌趋势、汇率的波动情况等。
3.社会指数社会指数主要用于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常见的社会指数包括:人口指数、失业率、贫困率、教育水平指数等。
这些指数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社会的人口结构、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教育发展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