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一、背景介绍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裂时期,它发生在公元220年到589年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权的统一瓦解,多个王朝相继兴起并相互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
本文将从政权分裂、社会变革、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
二、政权分裂1. 曹魏的兴起与统一失衡曹操建立的曹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第一个朝代,它继承了东汉王朝的遗志并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起来。
然而,曹魏的统一并不稳固,后来的曹魏帝陷入了内部权力斗争,导致政权分裂的趋势加剧。
2. 三国鼎立与北方民族政权随着曹魏的衰落,东汉的东部和南方地区出现了两个对立势力:蜀汉和东吴。
三国之间的争斗使得中原地区在政治上更加分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愈发明显。
与此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也开始崛起,如鲜卑的鲜卑太宰慕容隆建立的后燕以及苻坚建立的前秦,他们进一步加剧了政权分裂的局面。
三、社会变革1. 经济动荡与土地兼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动荡,造成了大量土地的集中和兼并。
由于战乱频繁,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成为地主的佃户,导致了社会阶层的不稳定和农民的痛苦。
2. 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流动性相对较高,这与政权分裂以及土地兼并的情况密切相关。
社会的不稳定性使得许多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士族集团的兴起以及士人地位的提高,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变革。
四、文化发展1. 文人墨客的崛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得到了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他们通过文学、历史等各种形式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增添了许多文化的魅力。
2. 文化交流的繁荣在政权分裂的背景下,南方和北方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文化圈。
南方文化以其温婉细腻的特点著称,而北方文化则更加豪放奔放。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更加多元化。
五、总结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在政权分裂、社会变革、文化发展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影响,也奠定了后来隋唐王朝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魏是受汉朝皇帝的禅让,为正统,而在西晋建立前,曹魏已先于263年灭了蜀汉,两年后司马炎篡魏自立改国号“晋”。
所以魏和晋是一个根基,实力也最雄厚,简称魏晋。
加上后来动荡不安的南北朝,就是所谓的“魏晋南北朝”。
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
汉代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中国内部分崩离析,出现了以魏为首的三国鼎立,两晋争权,周边的许多游牧民族也乘虚而入,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小王朝。
这使得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中国处于空前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
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
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386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
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氏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
高一历史魏晋南北朝知识点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标志着东汉王朝的灭亡以及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的兴起。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一历史中关于魏晋南北朝的重要知识点。
一、时期背景1. 东汉末年动荡:东汉末年社会经济危机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
加上外患和政治腐败,东汉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2. 群雄割据: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割据成为常态,形成了一片割据混乱的局面。
著名的军阀有曹操、刘备、孙权等,他们相互争斗,割据一方。
3. 三国鼎立:曹操统一北方,建立魏国;刘备建立蜀国;孙权建立吴国。
三国互相对峙,鼎立于中国大陆。
4. 魏晋南北朝的兴起:曹魏灭亡蜀国,曹魏后继有西晋,而吴国也在后来被孙吴所灭。
此后,中国历史上进入了魏晋南北朝的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的历史1. 西晋的兴起:西晋是东汉时期陇西人族出身的司马氏建立的王朝,其初期统治较为稳定。
西晋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最终司马炎统一了北方。
2. 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进入了五胡乱华的时期,羌、匈奴、鲜卑、氐、羯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国家,统治中原地区。
3. 东晋的建立:东晋是西晋王室的后裔司马睿所建立的王朝。
东晋时期,南方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文化繁荣,是当时中国的重要政治中心。
4.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历经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等南朝王朝的更迭,以及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北朝王朝的兴起和衰落。
三、社会文化特点1. 佛教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传入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佛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化艺术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十分繁荣。
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文人墨客,如曹操、曹丕、陶渊明、谢安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3. 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趋势加剧,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多民族共存的时期。
四、历史地理演变1. 边界的变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边界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中国版图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演变。
魏晋南北朝历史讲解魏晋南北朝历史讲解一、背景概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
该历史时期大致为公元220年至589年,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曹魏、东晋和南北朝。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官僚制度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政治制度1. 曹魏政治制度在曹魏期间,官僚制度和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形成对社会结构造成了巨大影响。
曹魏的中央政府采取罢免和聘任官员,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属地制度。
2. 东晋政治制度东晋的王朝建立于西晋灭亡之后,论文治的实际成果。
东晋大多数皇帝都承袭了文帝模式即亲政,并努力维护中央集权。
3. 南北朝政治制度随着南北分治的出现,南北朝政权的建立也导致了对社会结构的更多变化。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更多地反映了地方政治。
三、文化和艺术1. 曹魏文化曹魏时期的文化是中国艺术和文化的重要时期,曹魏时期诗歌学派的出现使文学艺术开始多元化。
2. 东晋文化东晋的文化很大程度上由王朝所决定。
东晋时期文化的发展是数十年的和平繁荣的结果。
3. 南北朝文化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化非常复杂,分化也非常彻底。
南方地区的文化主要是佛教思想的传播,北方地区则是儒家思想的盛行。
四、经济和社会发展1. 曹魏经济曹魏时期,中国的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在农业方面,灌溉水利和土地安排的合理化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2. 东晋经济东晋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制度改革、务本简朴等思想展开的。
经济的重心逐渐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3. 南北朝经济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的战乱和分治会使为曹魏时期的经济繁荣及东晋时期的制度改革逐渐消逝。
南方繁荣的船运经济得到了发展,北方削弱了对中央财政系统的贡献。
五、主旨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历史是一个充满了战乱,政治制度变化和文化创新的时期。
一方面,社会阶层也得到了较为微弱的变化,另一方面,国家统一的短暂繁荣也在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消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混乱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长,从220年到589年。
整个时期持续了近400年,发生了多次政权更迭和国家分裂。
在这段时期,中国面临着大规模的混乱和动荡,不同政权的兴衰交织,给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的形成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源于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
公元184年,董卓之乱爆发,导致东汉政权的崩溃。
此后,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相继建立。
其中,曹魏最终取得了统一大局,并在220年正式称帝,建立了魏国。
同时,吴国、蜀国等割据政权也在同一时期建立。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是主要特征之一。
魏国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各地仍然存在着割据政权。
北方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各个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如代国、匈奴、鲜卑、羯族等。
南方的吴、蜀、东吴等割据政权也持续存在。
另外,魏国内部也发生了多次政权更迭。
魏国自晋文帝时期开始衰落,到晋宣帝时期,族人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
这导致晋朝自分裂,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政权。
而在南方,刘宋等政权也相继建立。
三、混乱的社会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大片土地荒芜,农业生产严重减少,导致了粮食短缺和人口减少。
战争频繁发生,人民生活在恐慌和痛苦之中。
同时,族人之间的争斗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更加加剧了社会经济的困境。
四、文化与思想的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人们对于传统价值观的质疑日益加深。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独立思想和创作才华的文化人物。
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和思考,引发了一系列以王谢、阮籍为代表的文化思潮,并开创了魏晋文化的新纪元。
另一方面,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深入人心。
佛教的到来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个人的救赎和超越世俗生活,成为许多人在动荡时期寻求安慰和慰藉的精神信仰。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混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魏晋南北朝(220—589)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少数民族内迁一. 北魏的崛起⑴族源:①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②汉魏以来游牧于山西、内蒙;③315年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⑵崛起: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迁都平城(山西大同) ,次年称帝。
⑶统一北方: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多年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2.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3.北魏统一北方后,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4.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激化社会矛盾5.孝文帝自身的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以及冯太后支持6.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目的:缓和尖锐的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均田制(核心措施) 北1)前提:由于战乱土地荒芜,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2)主观目的: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
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租调制)。
4)土地性质: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前提下实行的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实质)5)作用①对农民:农民得到土地②对国家:抑制了土地兼并,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缓和社会矛盾,社会稳定 ③对北方经济: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④对后世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民族融和封建化;使农民与土地结合,重建黄河流域的小农经济,使北魏的经济基础由游牧完全转变为农耕,为以后的改革奠定基础。
2、废除宗主都护制,改行三长制1)原因:A 、宗主督护制下宗主成为割据势力,宗主隐冒户籍,逃避赋税,地方与中央矛盾的激化了B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2)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三长直属州郡认识由“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的变化4)影响:①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隐瞒户籍状况改变②建立了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③户口增加,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魏晋南北朝分裂的时代一、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从公元220年到589年的长时间段。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国家的分裂和动荡,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1. 魏国的建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魏国逐渐崛起。
曹魏继东汉瓦解后成为中国北方的统一政权。
2. 晋国的兴起曹魏灭亡后,司马炎建立了晋国,取代了魏国成为中国的新统一政权。
3. 南北朝的形成晋国的统一并不长久,不久后就陷入了内部争斗与军阀割据的局面。
由于政治的分裂与外族的侵袭,中国逐渐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形成了南北朝时期。
三、南北朝时代的政治特点1. 北方政权的特点北方政权以鲜卑族和汉族军阀为主导,军事力量强大,但由于政治不稳定,频繁更替,导致经济文化发展受到阻碍。
2. 南方政权的特点南方政权以吴、越、楚、陈四个国家为代表,多由南方土著势力建立。
虽然南方政权相对稳定,但军事力量较弱,难以与北方政权抗衡。
四、文化变革与文学发展1. 道教的兴起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道教尤为盛行,许多文人墨客抱道教思想,追求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寄托。
2. 文学的繁荣南北朝时期文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魏晋文化为代表的洛阳文化和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琅琊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五、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1. 农业的变革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逐渐从大规模经营转向小农经济,土地兼并和农民起义频繁,使得农村经济陷入困境。
2. 手工业的兴盛手工业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工匠技术独特的作品,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科技与学术的进步1. 科技的突破南北朝时期,科技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突破,如丹砂、高炉的使用,铁器、钢制品的制造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2. 学术的繁荣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学者和文化名人,他们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七、统一与南北朝的结束1. 北朝南侵北朝政权先后发动了多次南侵战争,试图重新统一中国,但后来大部分战争都以北方政权的失败告终。
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公元220年开始到589年结束的一个时期。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标志着东汉帝国的灭亡和隋唐帝国的兴起。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迁,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动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各方势力纷争不休。
魏晋南北朝的建立源于东汉末年的分裂,自东汉献帝起,中国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分裂为三国魏、蜀与吴,随后形成了西晋、东晋、南朝宋、南朝梁、南朝陈、南朝齐和北魏等七个朝代。
在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割据势力不断崛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衰败主要因为政治制度的混乱和官僚机构的腐败。
各地割据势力的抬头也加剧了政治动荡。
这些政治动荡对于中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二、文化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变迁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大转型。
汉末乱世和政治动荡导致了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民族士族的衰落。
在这一时期,新兴的士族与传统的士族并存,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批才思敏捷的士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文人成为社会精英,他们在政治、文化和学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文人重视个人情感和主观表达,形成了儒家学说的变异和发展。
这一时期,诗、词、赋等文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再次,佛教的传入和兴盛,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兴起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宗教思想和精神追求。
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分裂导致了中国的分裂局面长期得不到解决。
直到隋朝的统一,中国才重新实现了统一。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验为后来的统一政权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
诗词文学的发展、佛教的传入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都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
文学史上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应该是指从东汉建安年代到隋统一这一历史阶段。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其分裂时间之长、世道变换之诡异、英雄枭雄奸雄数量之巨,恐怕战国之后无出其右。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时代,四大美男中其中之三,竹林七贤,慕容世家燕国铁骑,冉闵的无敌步兵铁桶阵。
四百年里,各种力量为了争夺统治地位或扩大统治范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
有人说那时候有点像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样子,政治黑暗,时局纷乱,年轻人大搞反叛,男人臭美,做诗嗑药,外加性乱。
这一时期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是世族门阀制度的存在。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也引起了庶族对士族统治的强烈不满。
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经过六朝的相继开发,使得中国经济的重心,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各民族逐渐由征战走向融合。
当时进入中原的各个少数民族,后来大都成为汉族的一部分,并以他们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汉族的文化。
魏晋时代虽然混乱动荡,但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这在南北朝宋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该书是中国古代志人笔记的巅峰之作,记述了魏晋名士的“非常之言”、“非常之行”和“非常之道”,尽情演绎了令后人艳羡千古的“魏晋风度”,进而展现了一个不可复得的绝版时代。
魏晋与汉唐宋明不同,其魅力在于名士生活与精神的奇异,而《世说新语》就是了解这种奇异的最重要的典籍。
通过对《世说新言》里的轶闻轶事的解读,不但可以窥出整个魏晋时期独具个性的人文生活,还能进一步窥视出它的政治斗争的背景,进而领略一个绝无仅有的非凡时代的神奇历史。
千年虽逝,但那个追求率性、珍惜自我、强调精神自由的时代却久久地为后人所怀念。
本书探幽烛微,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平实而耐读、思辨而生动的语言,对《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发生在魏晋众名士身上的那些著名轶事进行了具有创见性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与现代生活进行了对接,使遥远的“魏晋风度”亲切可感,具有了宝贵的生气与价值,让我们在领略那个时代魅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内心以深深的启示……
提到魏晋时期,我们随即想到的关键词是“魏晋风度”,或称之为“魏晋精神”、“魏晋情怀”。
与汉朝的敦实厚重、三国的慷慨悲歌、唐朝的盛大开放、宋朝的清丽内向完全不同,魏晋时期以率性洒脱、玄远放旷著称,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时尚和审美追求。
在这种背景下,魏晋终成中国历史上最另类最奇异的绝版时代,当然也成为最受争议的一个时代。
那是三国以后的后英雄时代,所以阮籍在广武山上率先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慨叹。
本书作者先用《世说》中的小故事贯穿出一部“后三国时代”的历史大势来,名之曰“风云往事”。
接下来又描摹了那个时代的家族,爱情,以及名人八卦,最后用一章“江山永逝”,以无限凄美的伤逝心情来追悼了那个时代。
作者与魏晋时代清谈高手一样谈锋甚健,甚或处处都埋了机锋,又常浓情
厚意,跟随他看去,我们大可放心哀乐由人,走走停停,也是山阴道上,山花开似锦,无数风光等着我们,也只为我们能拈花一笑。
那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贵族时代。
雅量、放达、通脱、清简……数百年的门阀,才能养成那样一种优雅的风度。
然而,却也有人不得不背弃这些美好的风度,有时候也充斥着无奈。
王戎曾经名列竹林七贤,是东晋时代连评论都不敢随意加以置喙的人物,他表面上却要做出小气吝啬的样子,这背后有着怎样深刻艰难的人生选择。
他可以罔顾表面上的庄严与华丽,看似潇潇洒洒地面对现实的人生,其实是要对自己的现时负点责任,用一生和名誉来实践着一点点“韬晦”之计,真是可怜至极。
人的可悲在于要么无所用心,肚子满了心却空了,要么无限投入到无益之事中,消遣有涯之生。
越是纯粹的心灵,越需要极端投入无意义的事业。
高明者知道玩物丧志,不玩物丧者更多,所以有时候,只要心灵时时充满就好。
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魏蜀吴三国归晋,但这个统一的王朝却没有赢得后人的高度评价,反而招致很多的愤怒。
仔细分析,原因不外乎如下:从政治上看,西晋的统一非常短,从八王之乱到永嘉之乱,国家很快就陷入了更大的分裂,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6世纪,三百年大分裂,是中国历史上最漫长的一次;从社会上看,世家大族把持权柄,门第观念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从思想上看,老庄玄学的出现导致儒学的衰退,喜欢打铁的著名愤青嵇康更是喊出了这样的口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个口号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了,在这种情况下,儒学的统治地位崩溃了;从生活上看,士人们行为洒脱旷达,追求率性与自由,挣脱了礼教的束缚。
这所有的一切导致后来正统人士的批评,认为魏晋时期,礼崩乐毁,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放荡不羁,热衷于玄学清谈和栖逸山水,以致误国误天下。
千年后的一个夏天,鲁迅在广州作了那次著名的演讲,题目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在鲁迅看来,魏晋名士其实是受了很大的冤枉的,虽然他们表面上放浪形骸,但内心世界却很郁闷。
后来,关于魏晋时期的论著陆续问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宗白华先生的《〈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罗宗强先生的《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余敦康先生的《魏晋玄学史》、唐翼明先生的《魏晋清谈》,以及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
其中,宗白华先生在著作中认为: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
他们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了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
沿着这一脉络,可以作如下分析: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和夏侯玄首开玄学之风,经过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的傲然使性,再到西晋洛水时代的优游,最后到东晋兰亭时代的寄情山水、自然而为,最终蔚然而成魏晋精神——向内,人们发现了心灵自由之美;向外,则发现山川自然之美。
但时光的演进总是令人伤感。
东晋末年孙恩的暴乱把百年魏晋精神涤荡殆尽。
在镇压这次暴乱中脱颖而出的刘裕,在公元420年夺取了司马氏的政权。
庶民出身的刘寄奴在极端的不自信下,开始对精神放旷的士族阶层给予全面打击,并恢复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公元433年,随着诗人谢灵运的被杀,魏晋风度彻底终结。
尽管此后有隋唐的开放盛大,有宋明的商业和文艺的高度发达,但背后都有一根儒家的绳索束缚着那个文明,魏晋时期心灵解放的局面再也没有了。
及至现代,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现在,千年虽逝,但那个洒脱不羁、另类传奇的时代
却久久地为后人所怀念。
还好,古人把一本《世说新语》留给了我们。
魏晋众名士们的故事,一代人卓尔不群的轶闻轶事和精神追求,依赖它而流传下来。
作为了解魏晋历史和魏晋风度的最重要的典籍,该书成于南北朝时期,编者是刘义庆(公元403年-444年)。
刘义庆是南北朝时宋之宗室,封临川王,他所编著的《世说新语》,文字隽永,故事奇异,令人回味无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志人笔记的第一代表作,空前而绝后。
明代的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鲁迅的评价则是:“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魏晋与汉唐宋明不同,其魅力在于名士生活与精神的奇异,而《世说新语》就是了解这种奇异的最重要的典籍。
本书以《世说新语》为切入点,通过对《世说新言》里的轶闻轶事的解读,不但可以窥出整个魏晋时期独具个性的人文生活,还能进一步窥视出它的政治斗争的背景,进而领略一个绝无仅有的非凡时代的神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