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魏晋南北朝文学复习重点一、填空1、刘勰《文心雕龙》称赞左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
2、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还表现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
(魏)曹丕的《典论·论文》、(西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梁)锺嵘的《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的《文选》、(陈)徐陵的《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3、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古诗十九首》写成的。
4、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孔融,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尤为擅长书信体散文。
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是王粲,其代表作为诗歌《七哀诗》三首和赋作《登楼赋》。
5、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中,有两对兄妹的创作很有名,分别是班固、班昭与鲍照、鲍令晖。
6、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晋代诗人潘岳的《悼亡诗》影响。
7、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曹操死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白马篇》,后期的代表诗作是《赠白马王彪》。
8、曹丕,谥魏文帝,有作品集《魏文帝集》,其成就主要在诗歌上,创作了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
9、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魏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
10、南北朝时的北方文人,郦道元创作了《水经注》,杨衒之创作了《洛阳伽蓝记》。
11、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12、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还表现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
(魏)曹丕的《典论·论文》、(西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梁)锺嵘的《诗品》。
13、南朝文学,诗歌走向了格律化,其突出的表现是沈约的“四声八病”说。
14、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总称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二陆”即陆机和陆云,“两潘”即潘岳和潘尼,“一左”即左思。
15、《七哀诗》中“西京乱无象”中的“西京”是指现在的西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_500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文学家和经典作品,以下是相关的文学常识。
1.乐府文学
乐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特色的文学流派之一,其作品大多以流行音乐形式传唱。
乐府诗代表作品有《长歌行》、《木兰诗》、《胡笳十八拍》等。
2.骈文诗歌
骈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行文典雅,字句对仗,较为短小精悍。
代表作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陆机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3.佛教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佛教文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代表作品有《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等。
道教文学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亮点,其作品大多以修身养性、逍遥自在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庄子》、《列子》等。
5.历史典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典籍。
其中最
著名的是《资治通鉴》和《晋书》。
6.代表作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家有述而、陶渊明、刘义庆、谢灵运、王羲之、王勃等。
他
们各自在文学、书法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与历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流派、代表
作品和作家不仅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和历史学也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众多文学体裁和杰出的作家作品。
以下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秦汉文学1、秦代文学秦代由于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文学成就相对较少。
但李斯的《谏逐客书》是一篇优秀的政论散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汉代散文(1)贾谊:其政论散文如《过秦论》,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对秦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
(2)晁错:《论贵粟疏》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重农贵粟的主张。
3、汉代辞赋(1)骚体赋:以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为代表,继承了楚辞的抒情传统。
(2)大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极力铺陈描绘,展现了大汉帝国的声威。
(3)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语言清新,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4、汉代诗歌(1)乐府民歌:“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后来人们把乐府所采集和创作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2)《古诗十九首》:组诗名,出自汉代文人之手,深刻地反映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的追求和幻灭,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二、魏晋文学1、建安文学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思想活跃,建安文学呈现出慷慨悲凉的风格。
(1)“三曹”:曹操的诗歌气魄雄伟,悲凉慷慨,如《龟虽寿》《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植的作品骨气充盈,淋漓悲壮,如《白马篇》《洛神赋》。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2、正始文学正始时期,政治黑暗,玄学兴起,文学风格趋于隐晦曲折。
代表作家有阮籍和嵇康,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隐晦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忧生之嗟;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现了他的刚直不阿。
3、两晋文学(1)太康诗风: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追求形式的华美,内容较为空洞。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文言小说、演讲和散文等。
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高度成就,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和特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1. 兴起了辞章派文学辞章派是秦汉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之一。
辞章派的代表性作品是《楚辞》和《乐府诗集》。
这些作品以辞章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浓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
2. 文言小说的兴起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重要时期。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汉演义》和《东汉演义》。
这些小说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运用虚构的情节和对话,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命运,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3. 诗歌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五言古诗为主,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和《乐府诗集》等,这些作品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新篇章。
4. 辞章文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辞章文学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其作品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辞章文学注重情感表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培养了后世文学家的文学表达能力,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1. 陈寿陈寿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三国志》。
《三国志》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成为中国传统史书的典范。
2.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观沧海》、《短歌行》等。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1、时代基本特点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
主要特点1、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尤其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有了自觉的追求。
)2、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
主题:1生死主题,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
2游仙主题,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企求长生的愿望。
3隐逸主题,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
文学题材的新变:玄言诗:山水田园文学,继玄言诗而兴起,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从题材到风格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文学的士族化、家族化和宫廷化(1)文学的士族化士族因之拥有世袭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因而,自然造成了士族对文化的特权。
魏晋南北朝的大多数作家都出生于世家大族。
西晋的左思和此后东晋的郭璞、刘宋时的鲍照,是魏晋南北朝庶族文学的卓越代表。
(2)文学的家族化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阮瑀及其子阮藉、嵇康与其子嵇绍、三张(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及其从cóng子潘尼)、傅玄及其从子傅咸、谢氏家族(谢安、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yào、谢惠连、谢眺)、梁武帝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
(3)文学的宫廷化晋宋以后,文学的士族化,更兼有了宫廷化的特色。
文人从广阔的社会生活退缩回贵族的、宫廷的狭小圈子,放纵感观于世俗的享乐,又陶醉于家族门第的光环,迷恋于个人情感的玩味,沉溺于贵族文化的雕琢。
当时作家的吟咏性情,侧重于月露风云、闺房衽席,“宫体”之号,由斯而起。
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
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学元明清文1.诗歌①建安诗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之杰)1.诗歌②陶渊明与田园诗《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闲情赋》《归去来兮辞》“白璧微瑕,唯在《闲情》一赋”——萧统“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欧阳修1.诗歌③谢灵运与山水诗大小谢:(1)谢灵运、谢朓[tiǎo];(2)谢灵运、谢惠连“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2.辞赋①曹植——《洛神赋》②王粲——《登楼赋》③左思——《三都赋》3.小说①《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干宝搜集)《干将莫邪(gān jiāng mòyé)》、《董永》《吴王小女》、《李寄斩蛇》②《世说新语》——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刘义庆编撰)望梅止渴、七步成诗、咏絮之才、东床坦腹巩固练习1.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名句,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2.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
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是()。
A.《岳阳楼记》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归园田居》知识梳理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笔记)【说在课前】这次是文学常识的第三节课。
幼儿翻到251页,小学在233页,中学在242页。
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解析】本节课讲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三部分内容,比较少。
【解析】魏晋南北朝文学包括诗歌、辞赋、小说,诗歌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发展为三个流派,首先讲解诗歌中的第一个流派建安诗歌。
1.诗歌①建安诗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空陈王,需软硬留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之杰)【解析】建安诗歌:建安是一个年号,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他只是个傀儡,大权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就是汉献帝,这一时期诗歌特点慷慨、悲凉、刚健有力、渴望建功立业。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_500字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发展起来。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常识。
1. 文学主题多样化:在这个时期的文学中,主题主要包括诗词、歌谣、散文、小说等,而其中的内容也丰富多样,包括人生哲理、自然美景、历史典故、政治批判等等。
2. 文学风格多样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风格也十分丰富多彩,其中诗歌的风格有豪放派、咏物派、歌行派等;散文的风格则有宗教性、哲理性、修辞性等不同的风格。
3. 作家身份多样化:在这个时期的文学中,作家的身份也十分丰富多样。
有皇室贵族、官僚学士、佛教僧侣、民间艺人等各种身份的作家,他们的经历与视角也不尽相同。
4. 创新精神:在这个时期,文学创新精神也十分旺盛。
许多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方式,使得文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5. 影响力广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在当时就具有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如《世说新语》、《文选》、《诗品》等文学典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总之,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文学已经初露头角,其丰富多彩的创作与思想成果,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_500字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巨大,有着许多著名的作家和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
第一,“文学流派”的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出现了“文学流派”,如乐府派、永嘉学派、琅琊派、豪放派等。
这些流派的兴起与社会历史的嬗变、学术思想的演进等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永嘉学派,是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学者,他们把儒学、佛学和道家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和艺术风格。
而豪放派则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他们崇尚自由、狂放,不拘一格,以诗为游戏,以生命为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田园诗风。
第二,“乐府诗”的大行其道:乐府是汉唐时期的诗歌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传统得到了延续和发扬,成为当时的一种主要诗歌形式。
乐府诗以民众生活和社会风貌为题材,明快欢畅、感人至深,常常调动七律、五言、七言等不同风格,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其中代表性作家有陶渊明、曹操、陆机、谢灵运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发和发展。
陶渊明提出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原则,强调联想、留白、虚实、意境等;王士禛发展了“意境说”,强调诗歌要有意境,而不是单纯的抒发情感;谢灵运提出了“言志”的创作原则,主张诗歌要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态度,反映当时社会历史和政治现实。
第四,“古文运动”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古文运动”达到了高峰。
古文运动是一种对汉唐古文学风的追求和推崇,兴起于东晋时期,继承了王粲以来的文学风格。
古文运动在《世说新语》、《文选》、《文史通义》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学作品丰富多彩,该时期的文学流派、乐府诗、文学理论和古文运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文学的风格多样化,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一些知识点的汇总。
一、创作背景1. 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经历了三国分裂、晋朝的建立以及南北朝的兴起和战乱。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历史变动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化。
2. 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追求彰显自己的才华和独特性。
士人之间进行文学创作和赋诗成为一种风气,文学成为了士人社交的一种方式。
二、代表作家与作品1. 曹操: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作品以史诗《观沧海》、《对潘安世书》和《龟虽寿》等为代表,表现了他的志向和追求。
2. 陶渊明: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田园诗为主,《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是他的代表作品,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反对世俗的态度。
3. 陶潜: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是陶渊明的弟弟,代表作品有《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等,写了许多咏史之作。
4. 陆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以《文赋》为代表,追求奇特的文辞和形象的修饰,对后世影响深远。
5. 阮籍: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他的《咏怀诗》和《与朱元晦书》等作品而闻名,他的诗歌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三、文学风格与特点1. 豪放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豪放洒脱的特点,表现出对世俗规范的反叛和对个人情感的宣泄。
作品以狂放豪迈、放浪不羁的形象为主。
2. 神韵派: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追求奇特的文辞和修饰,重视音韵和意象的表达。
作品常常使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 谐音派:作者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谐音、谐意的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这种手法在后世文学中也有所继承和发展。
四、主题与价值观1. 崇尚自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描写非常丰富。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_500字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个时期虽然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不断,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文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学流派的兴起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流派变得丰富多样,出现了以诗、赋和散文为代表的多种文学形式。
王羲之提倡的文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学风格,开创了文人赋随行、锦于旅途的新局面。
又如东晋谢灵运主张“充词会意”,提出了“希夷之风”即文人以自然风光为题材创作诗歌等。
2. 诗歌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
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编纂的《文选》是该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史书,很多杰出的诗人的作品被收入其中。
代表性的诗人有曹操、曹丕、陶渊明、谢灵运等,其中曹操的《观沧海》和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了该时期的诗歌成就。
3. 散文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的形式也得到了发展和重视。
代表性的作家有阮籍、刘义庆、傅玄等。
阮籍的《咏怀诗》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和对自由的追求。
4. 名士与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往往是身处政治斗争中的名士,他们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
例如景初年间的王羲之、王献之兄弟,他们在政治上曾经有过角逐的经历,但两人多年以后却因文学家而彼此认识。
5. 独立思考和个性张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和政治乱象的影响下,文人学士开始独立思考和个性张扬。
文人们在作品中不仅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各种思考和感慨,更开始关注个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个性化。
该时期的文学家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学规范和约束,开始转向对内心情感和情感世界的研究和表达。
这些变革无疑给后世的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_500字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第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 吸收外来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佛教文化、
匈奴文化等,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创作。
2. 蠡纺文风: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辞赋和谶语为主要体裁,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真挚
的情感,文风较为奔放,反映了当时社会和精神生活的特征。
3. 论辩文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也兴起了一些辩论文学,比如司马迁的《资治通鉴》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一。
第二,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作
1. 《世说新语》:这是一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由刘义庆编撰,记录了当时社会上的许多典故和佳话,被后人誉为“儒教之奇书”。
2. 《杂诗》:这是一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集,该诗集收录了当时不少优秀的诗人的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
3. 《庄子》:这是一部道家哲学经典,作者是庄子,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中,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受到了庄子的思想启发,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明代文学家冯梦龙
对《世说新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运用其中的典故和佳话。
这些
都表明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一、《史记》1.西汉时期,出现了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描写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的形象。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的《项羽本纪》。
2.《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项羽本纪》是例外);“表”是以大事年表的形式呈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礼乐制度、天文、历法、水利、经济、财政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陈涉世家》是例外);“列传”主要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
3.《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来叙述历史,是从《史记》开始的。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1.东汉时期,汉乐府继《诗经》、楚辞之后,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新风。
逐渐由杂言趋向于五言,以叙事为主,是叙事诗发展走向成熟的新标志。
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东汉时期,南朝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3.汉末至曹魏时期,产生了以曹操、曹丕、曹植,“三曹”为代表的诗作,其诗语言清新笔力刚健,慷慨激昂,被后世誉为“建安风骨”。
4.《短歌行》为曹操所作。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
他的作品集有《曹操集》,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5.陶渊明是晋代最著名的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田园诗和咏怀诗以朴素的语言和恬静的笔调,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上的“田园诗派”。
Day4魏晋南北朝1.“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文学文风清峻,慷慨悲壮,被称为“建安风骨”。
2.“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建安文学开创者。
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曹丕,子子恒,曹操次子。
所著《燕歌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手成熟的七言古诗。
➢曹植,自子建。
建安之杰,五言诗奠基人。
代表作《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
南朝谢灵运对他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的评价3.“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与“三曹”同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
4.“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
5.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被钟嵘的《诗品》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十七首》。
6.谢灵运,南朝诗人,开创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与陶渊明并称“陶谢”。
诗歌有《登池上楼》、《白门岩上宿》。
文赋有《山居赋》。
7.《三国志》,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编纂。
它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体史书,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分《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共65卷。
8.《文心雕龙》,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著,是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张实用的“攡(chī,意“舒展”)文必在纬军国”之落实文风。
9.《搜神记》,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
它是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魏晋南北朝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根据老师的考点总结的,有的不考就直接略过了。
大家期末加油↖(^ω^)↗)绪论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文学自觉的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文学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儒学、玄学、史学;有文笔之分。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二、文学批评(一)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二)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萧统《文选》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文选》自唐赢得广泛重视,形成“文选学”。
(三)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四)新的文学思潮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可以看到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探索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文学的价值。
三、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总特点: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变现;赋,汉大赋---抒情小赋。
五言古诗汉末兴起《古诗十九首》。
诗人的努力方向在于诗歌的形式美,即,声律、对偶、用事等语言技巧,格律的完善。
古诗完善,新体诗得以形成,为近体诗和唐诗的兴盛做了铺垫。
)第二节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风尚一、乱世中文学的思想感情人生短促、生命脆弱、命运难卜、祸福无常、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及放达、行为上的及时行乐、沉谜声色二、共同的文学主题(药酒)(一)生死主题: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迎接死的思考。
(《古诗十九首》和汉乐府是这类主题的源头。
《与吴质书》《短歌行》《拟挽歌辞》《恨赋》)(二)游仙主题:想象神仙世界,表现对其的向往以及乞求长生的愿望。
(楚辞《离骚》《远游》开此先河,但主要为一种政治寄托。
曹操《气出唱》《精列》曹植《游仙》《升天行》《仙人篇》郭璞、张华、何劭《游仙诗》)(三)隐逸主题:包括向往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招隐士、反招隐诗。
魏晋南北朝文学重点难点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时期,时代背景是从晋朝开始征服三国时期到隋朝统一大陆的过程。
由于当时国家政治的动荡和日趋衰败,文学的主体和格局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下面是几个重难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文学特点:1.白话文逐渐兴起,诗歌严格格律的传统逐渐被打破,诗句用意鲜明,意象贴近生活。
2.散文以杂文为主,多为小品文。
散文追求情感真挚,或俏皮幽默,或痛快淋漓,或感恩戴德。
3.文艺表现倾向于表现悲壮、磨难、溺爱和富家子弟反叛的故事情节。
4.文艺特色为凝炼、含蓄,属于一种高古文学范式。
5.文学的广泛传播和讨论在个人的友情和诗文情趣之间找到了一个公共空间,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独特景象。
二、代表作品1.《世说新语》,是著名文化人、难得文学家萧统为训练士人的口语的散文作品,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
2.《文选》是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力及影响力最广,最长久的一部文集,内容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3.《燕子笺》及其它飞花集,是代表魏晋时期文学精华、代表文学形式和艺术价值的一部文集。
它选用了从各地隐士,散文家、诗歌家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大的文学代表性和社会历史价值。
三、难点考点1.《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情节,对于魏晋文学的历史事件或文化内涵有很好的反映,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魏晋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例如“祖托之登跋涉者”之故事即是一种宣扬尊劳重贤的思想倾向。
因此,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故事的情节,进一步理解魏晋时期的文化内涵。
3.古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主要表现为小说、诗歌和散文。
其中,散文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体之一,既有东周的豪放、幽默、活泼的风格,也有楚韵、旷达、优美的笔触,体现出一种含蓄而优雅的文化气质。
而这种文化气质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内涵,需要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有所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