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血检技术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45
消除疟疾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设定的目标,到2030年消除疟疾在全球范围内,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目标:1. 使培训对象了解疟疾的基本知识,包括疟疾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2. 提高培训对象的疟疾应急响应能力,包括早期诊断、紧急救治等;3. 增强培训对象对于疟疾预防和控制的认识,培养相关技能和意识;4. 培训对象熟练掌握疟疾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培训内容1. 疟疾基础知识a. 疟疾的定义和病原体b. 疟疾的传播途径和症状c. 疟疾的流行病学d. 疟疾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措施2. 疟疾临床表现与诊断a. 疟疾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b. 疟疾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c. 疟疾的实验室诊断方法d. 疟疾的治疗方案与用药原则3. 疟疾应急响应a. 疟疾的早期诊断与连续随访b. 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置c. 疟疾的流行病学监测与评估d. 疟疾的应急救治技能培训4. 疟疾预防和控制a. 疟疾预防知识普及b. 疟疾流行病学监测与应急处置技能c. 疟疾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d. 疟疾流行地区相关防疫工作技能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a. 专家授课,讲解基础理论知识b. 组织学员进行疟疾知识的讨论与交流2. 实践应用a. 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际操作演练b. 制定实际疟疾管理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3. 专题讲座a.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深入了解疟疾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临床实践经验4. 视频教学a. 制作相关视频资源,进行疟疾管理技能的示范和操作指导b. 通过视频教学方式展示疟疾管理中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四、培训对象1. 医护人员2. 卫生防疫工作者3.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4. 公共卫生管理人员5. 国际援助组织的工作人员6. 社区卫生工作者五、培训措施1. 制定课程表a. 明确培训课程的安排和内容b. 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延伸2. 培训教材准备a. 准备疟疾管理和防治方面的相关教材和资料b. 对培训教材进行审核和更新3. 培训设施准备a. 提供教室、演示场所等培训场地和设施b. 确保培训设施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4. 培训资金保障a. 确保培训项目的经费投入和保障b. 做好培训经费的合理规划和使用六、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前评估a. 对培训对象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其疟疾管理和防治的基础知识情况b. 评估培训对象的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2. 培训中评估a. 关注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b. 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3. 培训后评估a. 进行知识应用和技能运用方面的评估b. 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七、培训后跟踪服务1. 提供常规培训后跟踪服务a. 对培训对象进行长期的追踪和服务b. 提供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2. 开展专业培训培训对象进行专业培训和交流a. 举办疟疾管理和防治方面的专题培训b. 组织学员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交流和实践活动八、总结通过以上培训计划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提高相关人员的疟疾管理和防治能力,为全球范围内的疟疾消除目标做出贡献。
【第1题】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一二类县的乡级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2012年2015年分别达到正解:C.90%以上,100%【第2题】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正解:A.配子体【第3题】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正解:C.4种【第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将疟疾列入传染病的种类为正解:B.乙类【第5题】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是正解:C.避免蚊虫叮咬【第6题】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到2012年, 一二类县的乡级医疗机构门诊相关科室临床医生接受过疟疾诊断治疗知识培训以及实验室检验人员接受过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在正解:C.95%以上【第7题】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正解:B.36-48小时【第8题】下列各种物质中,不属疟疾发作致病因素的是正解:B.疟色素【第9题】对间日疟初发病患者的诊断采血时间最好是正解:B.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第10题】下列有关疟疾治疗的说法中,属于错误的是正解:C.治疗后常有后遗症【第11题】杀灭疟原虫配子体的主要药物是青蒿素。
正解:B.错误【第12题】各种人体疟原虫都有复发现象。
正解:B.错误【第13题】输血也可传播疟疾。
正解:A.正确【第14题】疟疾防治的重点人群是在流行区内的常住人群。
正解:A.正确【第15题】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正解:B.错误【第16题】主动病例侦查发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带虫者的具备传播条件的疫点,应对病家及四邻的人房和畜舍进行滞留喷洒。
正解:B.错误【第17题】只有厚血膜可以进行疟原虫计数,薄血膜不可以。
正解:B.错误【第18题】吉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前,需先对薄血膜进行固定。
正解:A.正确【第19题】目前认为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在遗传上均有两种类型,即速发型和迟发型子孢子。
正解:A.正确【第20题】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正解:A.正确【第21题】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在薄血膜中环状体的特征是正解:A.环纤细,大小约为红细胞直径的1/5 C.一个环状体常具有两个核D.虫体有时位于红细胞的边缘E.胞质中见不到疟色素【第22题】疟原虫的生殖方式含有正解:A.裂体增殖C.孢子增殖【第23题】疟疾的传染源包括正解:A.现症病人B.带虫者【第24题】疟疾治疗药物中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有正解:A.氯喹C.奎宁 E.青蒿素【第25题】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形态特征是正解:A.新月形,两端尖锐 B.胞质深蓝色C.核1个,较小,深红色,位于中央D.色素黑褐色,紧密分布于核周围【第1题】全国疟疾日定在哪一天正解:C.4月26日【第2题】哪种人体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薄血膜中)形状边缘呈伞矢状/车轮状正解:B.卵形疟原虫【第3题】能引起脑型疟的疟原虫主要种类是正解:C.恶性疟【第4题】下列对疟原虫生活史的描述中,属于正确的是正解:B.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第5题】引起脑型疟疾最常见于的疟原虫是正解:B.恶性疟原虫【第6题】疟原虫的感染方式为正解:C.雌按蚊叮咬时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第7题】疟疾治疗药物,伯氨喹八日疗程治疗间日疟时每天的剂量是多少片正解:C.3片【第8题】制作疟疾血涂片时为了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常用染液的稀释用水和染色的冲洗用水的pH值应该为正解:B.7.0~7.2【第9题】下列对孕妇疟疾治疗中,属于不正确的是正解:C.孕期3个月以上的间日疟患者可采用氯喹加伯喹治疗【第10题】恶性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一般为正解:B.36~48小时【第11题】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
疟疾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疟疾是一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由于其传播范围广泛,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疟疾的防治意识,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预防疟疾的传播,特制定此疟疾知识培训计划,旨在为大家提供系统全面的疟疾知识培训,增强预防和控制疟疾的能力和水平。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1.基层卫生工作者;2.医院医护人员;3.学校教师和学生;4.企事业单位员工;5.社区卫生志愿者;6.乡村干部等。
三、培训内容1.疟疾概述(1)疟疾的病因及病原学;(2)疟疾的流行病学;(3)疟疾的临床表现及分类;(4)疟疾的危害及传播途径;(5)全球疟疾形势。
2.疟疾的预防(1)疟疾的预防措施;(2)疟疾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3)药物预防及疫苗接种;(4)环境管理及个人预防;(5)疟疾的早期预警。
3.疟疾的诊断(1)疟疾的临床诊断;(2)疟原虫的检测方法;(3)疟疾的实验室诊断;(4)疟疾的鉴别诊断。
4.疟疾的治疗(1)疟疾的治疗原则;(2)常用的抗疟药物;(3)疟疾的合理用药;(4)重症疟的急救处理。
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线上网络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开设在线培训课程,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进行系统化的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2.线下实地培训:定期组织到各个基层单位、医院、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培训,进行实际操作和技能培训;3.宣传资料发放:发放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手册等,加强对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4.答疑解惑:定期举办答疑解惑活动,提供咨询服务,解答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培训安排本次培训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根据参训人员的不同背景和需求,进行分阶段的培训。
1.初级阶段:主要面向基层卫生工作者、社区卫生志愿者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群体,主要内容为疟疾的基础知识、预防和控制措施等;2.中级阶段:主要面向医护人员和学校教师、学生等群体,主要内容为疟疾的诊断和治疗知识,以及疟疾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3.高级阶段:主要面向乡村干部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等群体,主要内容为疟疾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知识,以及疟疾的监测和评估。
疟疾防治工作培训计划因此,对于从事疟疾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培训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疟疾的病因、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有效地防控疟疾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份疟疾防治工作培训计划,以供参考。
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使参训人员全面掌握疟疾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了解疟疾的流行特点和风险因素;掌握疟疾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报告流程;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关注度;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协同推动疟疾防控工作。
二、培训内容1. 疟疾的病因和流行特点- 疟疾病原体及其生活史- 疟疾的流行特点和传播途径- 疟疾的地理分布和季节性变化2. 疟疾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疟疾的典型症状及临床表现- 疟疾的实验室诊断和分型鉴别诊断- 疟疾病例的报告和登记管理3. 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疟疾的药物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疟疾的防治措施和个人防护- 疫水环境治理和灭蚊消毒措施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 突发疟疾疫情的预警和应对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 突发疟疾疫情处置的指导原则和技巧5. 公众健康教育和宣传推广- 疟疾的宣传推广策略与措施- 疟疾的社区宣传与健康教育- 疟疾的公众防治意识提高6. 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疟疾防治工作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疟疾防治工作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 疟疾防治工作的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现场实践和考核评估等。
具体安排如下:1. 理论讲授:由专业的疟疾防治专家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预防控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对疟疾的防治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参训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实践水平。
3. 现场实践:组织参训人员到疟疾防治工作一线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通过参与现场工作来感受疟疾防治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疟疾培训丁作计划疟疾培训工作计划【篇一:2015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韩村乡2015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疾病防治政策,根据《清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发2015年疟疾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切实抓好我乡2015年的疟疾防治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特拟定此工作计划。
一、技能培训按照国家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乡的疟疾防治培训,并把我乡的就疟疾防治工作推向更高的高度,让各级疟防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疟疾防治知识,我乡准备对卫生院、34个村卫生室疟防人员进行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工作培训。
预计在2月份进行全员培训。
三、全乡开展血检工作。
疟疾的防治重点在于疟疾病人的发现及治疗和对疫点人员的预防以及群众对疟疾防治的掌握,根据疟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发现疟疾病人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涂制三热病人”血片,镜检查找疟原虫。
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和要求,卫生院将在全乡全面开展疟疾血检工作。
1、血检工作任务人293份。
在韩村乡卫生院开展血检工作。
2、血检主要对象:三热病人(即:疟疾现症病人,疑似疟疾病人,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出国务工人员的发热病人。
3、时间要求:2015年1月1日至2054年12月31日前。
四、“4.26全国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疟疾防治,关键在于宣传疟疾防治的知识要点,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疟疾的防治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全民皆兵的格局,争取在2015年在我乡达到消除疟疾,于是我乡将在2015年4月26日举行全国疟疾日”宣传,具体安排如下:1、宣传时间:2015年4月26日2、宣传地点:乡卫生院在乡所在地开展日宣传活动。
3、宣传的内容:疟疾防治知识4、宣传的方式:发宣传单或宣传画、设立咨询台等。
5、整理宣传总结并上报总结。
五、病例处置和疫点处置加强对打工人口的监测,流行季节严密注视疟情,对疟疾病人及可能有疟疾病的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对病家周围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并按八日疗法”服药)。
目录第一章疟原虫生活史一、概述二、人体内发育三、蚊体内的发育第二章疟原虫镜下形态一、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二、厚血膜中疟原虫形态第三章显微镜使用及维护一、显微镜的构造二、显微镜使用三、使用注意事项四、显微镜的维护保养第四章血片制作与染色一、血片制作二、血膜的染色第五章疟原虫镜检技术一、血液二、血液中各种正常细胞形态三、薄血膜镜检四、厚血膜镜检五、杂质与疟原虫的鉴别六、疟原虫计数附录:疟原虫图谱第一章疟原虫生活史一、概述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
疟原虫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属原生动物亚界顶端复合物门、孢子纲、真球虫目、疟原虫科、疟原虫属。
人体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依次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在我国间日疟较常见,恶性疟次之,但对人体危害较间日疟严重,三日疟偶尔发现,卵形疟已无病例报告。
4种人体疟原虫的生物学特征见表1-1。
疟原虫的发育和繁殖,必须通过脊椎动物与昆虫媒介两个宿主,人体疟原虫的宿主是人和按蚊。
疟原虫在人体分别寄生于肝实质细胞和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在蚊体内则寄生于蚊胃,最后积聚于唾腺。
4种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以及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两个阶段。
二、人体内发育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分成肝细胞内的发育和红细胞内的发育两个阶段。
(一)红细胞外期按蚊吸人血时,按蚊唾腺中的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的末梢血液中,在30分钟内,随血流进入肝脏,在肝实质细胞内发育,进行裂体增殖,此时期称红细胞外期(简称红外期)或肝细胞期(简称肝期),此时期的疟原虫称肝期裂殖体。
成熟肝期裂殖体直径为45~60 m,内含数以万计的肝期裂殖子。
肝期裂殖体成熟致使肝细胞破裂,肝期裂殖子释入血液。
不同种疟原虫的此期所需时间不同,从6~12天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