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2.1《学习伴成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本课《学习伴成长》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坚持和努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面临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压力增大等问题。
他们对学习有一定的认识,但往往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的学习观念。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的学习观念。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学习观念的反思。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有关学习的重要性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学习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学习结果?你认为学习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问题: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学习课本知识,我们还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知识?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伴成长》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学习的认识,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学习有很高的热情,但往往缺乏正确的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目的。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3.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克服厌学情绪。
2.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做笔记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课件、案例等。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作业,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3.准备好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学习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等。
3.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方法:包括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要点、归纳总结、反思评价等。
2.学习技巧:包括记忆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解题方法等。
3.学习策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习困难等。
4.学习习惯:包括规律生活、保持健康、良好饮食、合理作息等。
5.学习态度:包括积极主动、自信乐观、勤奋努力等。
6.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7.创新能力:包括创造力、想象力、灵活性等。
8.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效果等。
9.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跨领域问题的解决等。
三、教学过程: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1)教师引入话题,介绍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2)通过展示学习的乐趣,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分享学习的经验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1)教师讲解学习方法,如信息收集、问题分析、要点归纳、总结反思等。
(2)教师展示学习技巧,如记忆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解题方法等。
(3)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1)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2)教师引导学生规律生活,保持健康,良好饮食,合理作息等。
4.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教师设计问题解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综合应用能力培养:(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2.1《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1《学习伴成长》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与成长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对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学习存在误解,认为学习就是完成任务,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学习心得。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的学习观念。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3.学会与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等内容。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4.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的学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学习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1.《学习伴我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2.懂得学无止境,人应该不断地学习,初步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三、教学难点懂得学无止境,人应该不断地学习,初步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小海螺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追寻成长的脚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二)活动一:追寻成长的脚步1.师:小时候我们是怎么学会走路和说话的?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当时学习走路、学说话或者其他本领的情形吧!第24页交流园图1学说话生1:妈妈说我刚会说话的时候冒出的第一个词语是“妈妈”,妈妈听到以后可开心啦!妈妈说小宝宝学说话的途径就是靠不停地听和模仿身边人说话。
图2学走路生2:我爸爸说我刚学走路的时候,自己就扶着沙发站起来,慢慢地移动,到小区楼下玩的时候,爸爸就弯腰扶着我慢慢学着走,刚开始走不稳还会摔跤呢!图3学整理生3:奶奶说我从小就是乖宝宝,每次玩耍后,都会和奶奶一起,学习将散落一地的玩具收拾好。
2.师:这可真有趣!那我们小时候除了学会这些本领,还学了哪些本领呢?图4/5 学跳舞、学做手工生4:在幼儿园我就学跳舞、学做手工,还学画画。
生5:我学着搭积木,能搭出很多造型。
生6:我学会了叠衣服、浇花和收拾玩具。
3.师:感谢大家的分享!这些本领都是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的。
那什么是学习呢?“学”是对不知道的东西接纳的过程,是知新;“习”是不断重复,是温故。
所以“学习”最初就是一个人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4.梳理小结:看来,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学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有了很多本领。
(三)活动二:学本领,促成长1.师:自从上小学后,我们又学会了哪些新本领呢?图6学礼仪生7:我学会了礼貌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图7学写字生8:上学后,老师教我写字,从练习笔画到现在我会写很多字了。
学习伴成长-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法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二、教学重点1.法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定义、特征和种类2.我国的法律制度:宪法的含义、作用和宪法原则;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教学难点1.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区别2.宪法的原则及其在法律中的体现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律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借助小组讨论和宣讲等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法的基本概念1.讲解法律的定义、特征、种类2.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涉及法律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2.我国的法律制度1.讲解宪法的含义、作用和宪法原则2.利用朗读、讲授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2.借助宣讲和主题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六、课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进行汇报2.设计一个法律案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庭审或模拟调解七、课后作业1.查找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并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思考并撰写一篇文章,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和意义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法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我国的法律制度及其原则,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
在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借助小组讨论和宣讲等形式,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认为在教学中还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变化,创造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氛围。
《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3. 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讨论学习带来的各种好处,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平时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学习成长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室展示和讨论。
2. 制作PPT课件,包括课程导入、重点讲解和互动环节。
3. 准备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工具,供学生参考和应用。
4. 提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为教室讨论做好准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学习的方式方法,理解学习伴成长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培养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的学习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学习伴成长的含义,培养对学习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分享一些关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名言警句和案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二)新课内容1. 学习的重要性(1)教师介绍学习对于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必要的技能。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学习的理解和看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表达欲望。
(3)教师总结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习是一种伴同我们成长的过程。
2. 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学习方法,如阅读、听讲、讨论、实践等,并诠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砚科的学习方法,如文科记忆法、理科逻辑思维等。
学习伴我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是伴随自己成长的过程。
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不断进步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让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2. 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主动学习、合作交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不断进步的学习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实例,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
3. 活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学习伴我成长2. 副第一课时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关于“学习伴我成长”的感悟文章。
2. 让学生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保教学内容有序、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故事导入:选择一个与学习相关的故事,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设计学科道德与法治课题《学习伴成长》学校课型新授课时 1 教师年级七年级时间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在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新知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重点学习的重要意义难点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资源PPT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预习交流通过仝正国的故事导入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探究新课(一)、打开学习之窗(二)、学习点亮生命学生看故事谈启示学生自主学习唤起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三、释疑导讲探究一:打开学习之窗1、运用你的经验解读学习二字的意思2、同学间讨论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完成探究与分享3、通过一组鲜活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我们有哪些行为都可以是学习?为什么每学生自读教材,讨论归纳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的含义个人都需要学习?我们为什么要终生学习?探究二:学习点亮生命活动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探究与分享”内容,思考问题:1、你想过自己为何而学吗?2、两个同学一组相互探问对方,并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追问活动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19页正文内容,思考问题:学习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思考后与同学交流,倾听其他同学观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论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深化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四、本课小结学完本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学生回顾整理本课的观点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意义。
五、达标检测六、创新联系1.“活到老,学到老”。
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终身学习B.主动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思考,做题,完成后交流,互评。
达标检测,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2.1 学习伴成长一、打开学习之窗二、学习点亮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