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 格式:docx
- 大小:30.37 KB
- 文档页数:4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材分析』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内容目标1.1编写,相应要求是:“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教材对应内容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与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阐述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当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激发其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难点:(1)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2)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的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教师点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司法守法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
不是绝对的平均。
活动:王鹏刷朋友圈之四教师:王鹏该如何点评图片中人们对待权利和义务的表现?(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对公民的要求: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活动:王鹏刷朋友圈之五因地铁建设,王鹏家必须拆迁,他家人想当钉子户,以达到多要补偿的目的。
课题: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案编号02 备课人使用时间2月13日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
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题内容学习,使学生增强对改革发展的信心,理性判断我国社会政治发展成就,培养国民人格。
教学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教学难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候课(复习提问):1、什么是“国体”?你是怎样理解的?2、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大的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老百姓到底能享有什么权利?以此导入。
互动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教材P8探究材料。
将班级分为北大队(北京大学队)、南大队(南京大学队)和中大队(中山大学队),鼓励展示和辩论。
问题设置:图片说明,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归纳概括。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各队内部谈论,群策群力,初步解决问题,推举一人准备班内交流展示,各代表队代表展示发言,各队互相质疑、合作释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精讲点拨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除教师展示外,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展示、思考2.政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
通过教师简单的叙述,使学生清楚:①谁监督,②监督谁,③怎样监督。
公民行使监督权,能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这是一件好事。
但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诬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样是违法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021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教材分析本框内容是全书的统领。
后面所介绍的知识,比如人民的权利,政府的性质职能,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所以本框很重要。
本框主要介绍了国家的含义、产生、本质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人民民主的新特点以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本框共三目:第一目“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这是本框的情景导入,通过新旧社会不同时代的两次洪灾,不同的抗灾措施,不同的灾后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悟我国国家性质的具体体现,由此导入本框的内容。
第二目“广泛、真实的民主”,是对我国国家性质的具体分析,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的理论阐释。
新课标要求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部分内容具体介绍了国家的本质、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我国新型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特点,新型专政的特点。
通过这一框内容的学习,要能够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为什么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
这一目内容是本框的核心内容,是学习的重点。
第三目“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主要介绍三点内容:一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二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三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本框的教学重点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 教学目标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的理解;民主的概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人民民主特点的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的理解;尊重和保障人权。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2.排除法的运用;逻辑分析法的运用。
3.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辨证统一观点感悟。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学习目标】1.识记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2.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做到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学习重、难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3、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知识梳理】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可自愿放弃)(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管理表达(2)内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民主权利)A.法律资格:;但是除外。
(并非全体公民都能享有)B.含义:选举权指的是的权利;被选举权·C.意义: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
相关练习:1.依法享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A、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B、所有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C、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的政治权利D、公民都具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权是指()A.选举一切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B.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C.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D.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②政治自由A.包栝:B.意义:人民享有政治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的重要方式,是的具体表现。
相关练习: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意味着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B公民都应有管理国家的权力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2.思考:课本第9页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Ⅱ.自由是相对的。
政治自由也不例外。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
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
Ⅲ.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A、监督对象:B、监督方式:相关练习:1.“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学习目标』(1)识记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2)理解并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学习重点』(1)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2)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学习难点』(1)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2)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预习导航』(一)预习提纲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二)基础知识梳理1、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和被选为________的权利。
②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________________,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自由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②意义: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的________________。
(3)监督权①含义: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②内容:监督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1)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性: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性: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关键字】政治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政治《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案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2)培养结合实例判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收集能体现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政治生活事例。
(2)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和义务意识。
(2)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同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自学整理,筑牢根底(10分钟)(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我们的政治生活以为根底和准则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管理、表达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必须年满周岁,且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②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的权利。
③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和。
第二、政治自由。
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出版、、结社、、示威的自由。
②公民行使政治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但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第三、监督权。
①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监督一切和的权利。
②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权、权、权、权和权。
3、我国公民应依法履行的政治性义务:(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就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