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UX: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策略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5.54 KB
- 文档页数:1
做产品必读的书籍《疯传》:本书偏运营,主要告知产品经理,为什么有的产品会成为话题,会被传播起来。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一方面要做好产品设计,另一方面也要把产品卖好,这也是产品经理必须要了解运营策略的关键。
《失控》:「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
说它是一本“预言式”的书并不为过。
其中必定还隐藏着我们尚未印证或窥破的对未来的“预言”」《启示录》:本书是产品经理相关的经典,它从最本原的角度出发,来告诉初级的产品经理该如何关注本身的技能、产品团队的情况以及产品的发展轨迹等。
偏重于产品管理更多一些,阅读完毕后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什么是产品经理」。
《用户故事地图》: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实发展出来现在行业中常用的「用户体验地图」。
《赢在用户》:本书最早的提出了Personas 的概念。
现在行业内的产品设计一直秉承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那么大家就应该充分的了解什么是「 Personas 」。
《About Face 4: 交互设计精髓》:交互设计的主要概念、思路和方法论都在这里,这本书是交互设计师必读的一本教科书。
而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如果要了解界面设计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路,那么本书就是必读的。
《创新的艺术》:IDEO 的创始人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中,完成产品设计方面的创新的。
书中提到了若干创新的要素,对于互联网产品同样适用。
《黑客与画家》:这本书当初问世的时候,非常的红。
它以一种幽默独到的方式来阐述了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轨迹和创业方面的思路等。
有助于初级产品经理来深入了解互联网行业。
《产品经理手册》:本书更多的是介绍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情况,和互联网相比较起来有些距离,但是比较重要的在于它里面讲了很多有关于产品经理与市场、商业、以及人脉关系方面的联系。
《Rework 重来》:产品管理、团队管理一直是产品经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户体验之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1. 简介认知地图,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可以在整个UX过程中使⽤的图表技术,⽤于可视化概念之间的知识和表⾯关系。
认知映射,思维导图和概念映射是⽤于组织,交流和保留知识的三种强⼤的视觉映射策略。
它们帮助我们布置复杂的想法,流程,并识别模式和关系。
认知地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看起来感觉很相似; 这种相似性导致混乱。
它们是三种不同的⼼理模型可视化⽅式- ⽆论是属于设计师,研究⼈员还是⽤户。
每种图都有⾃⼰的优势和好处。
本⽂将对这三种流⾏的图表类型及其在UX中的使⽤进⾏⽐较。
2. 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理模型的所有视觉表⽰的总称。
本⽂中描述的所有映射技术都是认知映射的实例。
2.1 定义:认知地图是指给定过程或概念的⼈(或群体)⼼理模型的任何视觉表⽰。
认知地图没有他们需要遵守的视觉规则:对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视觉上表⽰没有限制。
2.2 历史认知地图的思想源于⼼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的作品,他以研究⽼⿏如何学习导航迷宫⽽闻名。
在⼼理学中,它具有强烈的空间内涵 - 认知地图通常指的是⼤脑中空间(例如,迷宫)的表⽰。
从那时起,认知地图就被⽤于各个领域; 运营研究员科林·伊登(Colin Eden)在更⼴泛的意义上使⽤这个术语来指代任何类型的过程或概念(⽆论是否为空间)的⼼理模型表⽰。
认知映射是⾃由形式的,可以包括许多可视化⽅法,包括项⽬符号列表,流程图,概念图或亲和图映射。
虽然上⾯的例⼦是数字化图例(因⽽是⾼保真度),但认知地图通常是低保真度的,并且⽤纸笔,便签和粘滞便笺创建。
2.3 特点多样性和⽬的。
认知映射⽤于各种学科,⽤于各种⽬的。
认知地图是最常见的⼼理模型可视化类型。
对结构或形式没有限制。
认知地图不必遵循特定格式。
因此,它们通常是抽象的,没有⼀致的层次结构。
它们⾮常灵活,可以容纳需要表⽰的各种概念或情况。
2.4 ⽤户体验视化知识。
可视化(任何类型)有助于认知处理; 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思维,分解思想,捕捉思想。
引言概述:互联网的九大思维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模式。
本文是互联网的九大思维的第二部分,将继续探讨在互联网时代中的五个大点,每个大点以五至九个小点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用户思维1.用户体验设计:用户至上的设计原则,强调简洁、直观、易用的产品界面,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用户反馈与迭代:通过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实现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的匹配。
3.用户画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行为模式研究,深入了解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二、平台思维1.平台生态建设:构建开放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加入,形成丰富的应用和服务生态。
2.用户参与与共享:通过用户参与和共享经济的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同价值的创造。
3.数据开放与共享:将数据作为核心资源,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和数据共享,促进创新和合作。
三、敏捷思维1.快速迭代与试错:采用敏捷开发的方法,快速推出产品,通过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和迭代。
2.创新与跨界合作:打破传统行业的边界,与其他行业合作,引入新的技术和思维,实现创新。
3.探索性思维:鼓励员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元化、创新性,鼓励试验和探索未知领域。
四、网络思维1.网络思维导向:将问题从局部优化的角度转向整体系统优化的角度,考虑网络效应和协同效应。
2.去中心化与分布式:强调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降低集中控制的风险,鼓励分布式决策和协作。
3.数据驱动决策:依靠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做出更明智、高效的决策,减少主观臆断。
五、可持续发展思维1.环境友好的创新: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提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2.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3.长期规划与投资:将目光放长远,注重品牌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塑造,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总结:本文通过探讨互联网的九大思维中的五个大点,详细阐述了在互联网时代中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
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491.计划和确定项目Plan and defineprogram 13=6+701. 顾客的声音Voice of the customer(VOC)02. 业务计划和营销策略Business plan and marketing strategy(VOB)03. 产品/过程标杆数据Product/process benchmark data(VOP)04. 产品/过程假设Product/process assumptions(VOP)05. 产品可靠性研究Product reliability studies06. 顾客输入Customer inputs07. 设计目标Design goals08. 可靠性和质量目标Reliability and quality goals09. 初始材料清单 Preliminary bill of material10. 初始过程流程图: Preliminary Process flow chart11. 初始产品和过程特殊特特性清单: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special product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12. 产品保证计划Product assurance plan13. 管理者支持Management support2.产品设计和开发Product designand development 1301.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02. 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andassembly(DFM/A)03.设计验证: Design verification(DV)04. 设计评审: Design reviews(DR)05. 样件制造控制计划: Prototype build- control plan06. 工程图样Engineering Drawings07. 工程规范Engineering Specifications08. 材料规范Material Specifications09. 图样和规范的更改Drawing and specification changes10. 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New equipment, tooling and facilities requirements11.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 Special product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12. 量具/试验设备要求Gages/testing equipment requirements13. 小组可行性承诺和管理者支持Team feasibility commitment and management support3.过程设计和开发Process designand development 1101. 包装标准和规范Packaging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02.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Product/Process Quality system reivew03. 过程流程图: Process flow chart04. 工厂平面布置图Floor plan layout05. 特性矩阵图 Characteristics Matrix06.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07. 试生产控制计划: Pre-launch control plan08. 过程指导书:Process instructions09.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plan10.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Preliminary process capability study plan11. 管理者支持Management support4.产品和过程确认Product andprocess validation 801. 试生产Significant Production Plan02.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ment systmes analysis03.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Preliminary process capability study04. 生产零件批准: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05. 生产确认试验: Production validation testing06. 包装评估: Packaging evaluation07. 生产控制计划: Production control plan08. 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 quality planning sign-off and management support5.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Feedback,assessment and correctiveaction: 401. 减少变差Reduced variation02. 增进顾客满意Improved customer satisfaction03.增进交付和服务Improved delivery and service04. 习得经验/最佳实践的有效应用Effective use of lessons learned/best practicsePPAP01.设计记录Design record02.工程变更文件Authorized engineering change documents03.顾客工程批准Customer engineering approval04.DFMEA05.过程流程图: Process flow diagram06. PFMEA07. 控制计划: CP08. 测量系统分析研究: MSA studies09. 全尺寸测量结果Dimensional results10. 材料/性能试验结果的记录Records of material/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11. 初始过程研究Initial process studies12. 合格实验室的文件要求Qualified laboratory documentation13. 外观批准报告Appearance approval report AAR14. 生产件样品Sample production parts15. 标准样品Master sample16. 检查辅具Checking aids17. 顾客的特殊要求Customer-specific requirements18. 零件提交保证书Part submission warrant PSW。
电商平台运营思维导图
电商平台运营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机整合和系统化思考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电商平台的运营者更好地理解电商平台的运营逻辑,把握电商平台的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从而实现电商平台的快速成长和盈利。
电商平台运营思维导图的关键节点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用户画像和消费者行为、产品品质与差异化、营销策略和推广渠道、客户服务和体验、数据分析和监控等。
在电商平台运营思维导图中,市场需求分析是第一步,它需要对市场现状、竞争对手和用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发掘潜在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用户画像和消费者行为是第二步,它需要根据用户的人口、地理、兴趣和行为等特征来刻画用户形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产品品质与差异化是第三步,它需要通过产品的质量、性价比和特色来打造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实现市场差异化竞争。
营销策略和推广渠道是第四步,它需要通过多种营销手段和多个推广渠道来吸引用户关注和购买,提高转化率和销售额。
客户服务和体验是第五步,它需要通过优质的客户服务和良好的购物体验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复购和口碑传播。
数据分析和监控是第六步,它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控来优化平台运营和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
总的来说,电商平台运营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性的思考和管理工具,它帮助电商平台的运营者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电商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