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22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第一节环境1、环境的概念。
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的根本特性。
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整体性是根本特性,变动性和稳定性相辅相成,环境资源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环境的整体性:又称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局部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点构造和功能的系统。
变动性: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的作用下,环境内部构造和外在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
稳定性。
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
第二节环境影响 1、环境影响。
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分类按来源分类为直接影响(实质是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扩大)、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而由这种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那么为间接影响。
累积影响是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效果分类为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程度分类为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对拟议中的建立工程、区域开发方案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展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到达更具环境形容性的人类活动。
2、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3、筛选。
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4、划分范围。
指在确定了一项拟议活动应进展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后,进一步确定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并识别其中的主要问题。
5、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的内容。
建立工程概况;建立工程周围环境状况;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对建立工程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公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的概念
2.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的公式
3.公式的应用和意义
正文
一、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的概念
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是一种描述河流水质变化的数学模型,其中“一维”表示河流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匀的,而“稳态”则表示河流的水质在时间上是稳定的,即不随时间变化。
这种模型通常用于研究河流污染物的输移和变化规律,为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的公式
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污染物的输移方程:这一部分描述了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输移过程,通常采用对流扩散方程来表示。
2.污染物的降解方程:这一部分描述了污染物在河流中的降解过程,通常采用一阶动力学方程来表示。
3.污染物的来源和汇函数:这一部分描述了污染物的来源和汇过程,通常采用恒定源和线性汇函数来表示。
综合以上三个部分,可以得到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的完整公式体系。
三、公式的应用和意义
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的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预测和模拟河流中的水质状况,为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
供科学依据。
第七章 一维非恒定河流和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对于中小型河流,通常其宽度及水深相对于长度数量较小,扩散质(污染物质、热量)很容易在垂向及横向上达到均匀混合,即扩散质浓度在断面上基本达到均匀状态。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知道扩散质在断面内的平均分配状况,就可以把握整个河道的扩散质空间分布特征,这是我们可以采用一维圣维南方程描述河流水动力特征或水量特征(水位、流量、槽蓄量等);用一维纵向分散方程描述扩散质在时间及河流纵向上的变化状况。
特别地,对于稳态水流,可以采用常规水动力学方法推算水位、断面平均流速的沿程变化;采用分段解析解法计算扩散质浓度沿纵向的变化特征。
但是,在非稳态情况下(水流随时间变化或扩散质源强随时间变化)解析解法将无能为力(水流非恒定)或十分繁琐(水流稳态、源强非恒定),这时通常采用数值解法求解河道水量、水质的时间、空间分布。
在模拟方法上,无论是单一河道还是由众多单一河道构成的河网,若采用空间一维手段求解,描述水流、水质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方程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具体求解方法上有所差异而已。
7.1 单一河道的控制方程 7.1.1 水量控制方程采用一维圣维南方程组描述水流的运动,基本控制方程为:∂∂∂∂Q x B Ztq W += (1) 023/422=+-++RQ u n g x Au x Z gA x Q u t Q ∂∂∂∂∂∂∂∂ (2) 式中t 为时间坐标,x 为空间坐标,Q 为断面流量,Z 为断面平均水位,u 为断面平均流速,n 为河段的糙率,A 为过流断面面积,B W 为水面宽度(包括主流宽度及仅起调蓄作用的附加宽度),R 为水力半径,q 为旁侧入流流量(单位河长上旁侧入流场)。
此方程组属于二元一阶双曲型拟线性方程组,对于非恒定问题,现阶段尚无法直接求出其解析解,通常用有限差分法或其它数学离散方法求其数值解。
在水流稳态、棱柱形河道条件下,上述控制方程组退化为水力学的谢才公式,可采用相应的方法求解水流特征。
有限时段源一维水质模型的求解及其简化条件武周虎【摘要】The solution of one-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model in limited period source the criteria for simplifying the model as instantaneous source are very important to calculate accidental discharge of sewage in emergency.Analytic solutions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rivers are given using variable substitution and Laplace transform metho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qual intensity limited period source.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above analytic solution and comparable analytic solutions are discussed under different simplified conditions.The Discharge number,Wt=u2t0/Dx,is defined.The critical time,tk(Wt),is given in which limited period source can be calculated by using instantaneous source.The simplified criteria are when diffusion time t< tk,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mula of limited period source is used and when t≥tk,the formula of instantaneous source is used.%有限时段源一维水质模型的求解及其简化为按瞬时源处理的判别条件,对事故性排放污水的应急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等强度有限时段源条件下,采用变量替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求解了河流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解析解.在不同的简化条件下,讨论了该解析解与可对比解析解的一致性.定义了排放数Wt=u2t0/Dx,提出了有限时段源可以按瞬时源计算的临界时间tk(Wt)方程和简化判别条件:当扩散历时t<tk,按有限时段源的浓度分布公式计算;当扩散历时t≥tk,按瞬时源的浓度分布公式计算.【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年(卷),期】2017(015)005【总页数】12页(P397-408)【关键词】环境水力学;有限时段源;瞬时源;河流水质模型;拉普拉斯变换;浓度分布;临界时间;简化判别条件【作者】武周虎【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3;X522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中指出: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的途径包括事故直接导致和事故处理处置过程间接导致,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方式一般包括“瞬时源”和“有限时段源”。
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公式摘要:一、引言二、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概述1.定义及意义2.应用范围和背景三、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公式1.公式构成2.参数说明3.公式推导与解析四、模型的应用案例五、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水污染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需要对河流水质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和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模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公式,以期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概述1.定义及意义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是指在假定河流呈一维稳态流动条件下,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物理原理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模拟河流中水质的变化规律,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应用范围和背景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适用于河流水质的监测、评价、预测和优化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并为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三、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公式1.公式构成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这些方程描述了水质变化的基本规律,是模型的核心部分。
2.参数说明在应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水流速、水密度、污染物的浓度、扩散系数、吸附系数等。
这些参数对于模拟水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3.公式推导与解析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公式的推导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物理原理。
在此,我们不再详细展开,只强调一点: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物理原理的。
四、模型的应用案例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它可以用于评估某条河流的水质状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水质的变化趋势,或者为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等。
五、总结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公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对于水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常⽤河流⽔质数学模型与使⽤条件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适⽤条件: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废⽔连续稳定排放
河流⼀维稳态模式的适⽤条件: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废⽔连续稳定排放
河流⼆维稳态混合模式的适⽤条件:①平直、断⾯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连续稳定排放;⑤对于⾮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相应的衰减模式。
河流⼆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与适⽤条件:①弯曲河流、断⾯形状不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连续稳定排放;⑤对于⾮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相应的衰减模式。
(S-P)模式: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③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④河流为恒定流动;⑤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河流混合过程段与⽔质模式选择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上游河段。
充分混合段:指污染物浓度在断⾯上均匀分布的河段。
当断⾯上任意⼀点的浓度与断⾯平均浓度之差⼩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需采⽤⼀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断⾯平均⽔质。
混合过程段:指排放⼝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
需采⽤⼆维模式预测断⾯平均⽔质。
上游河段:排放⼝上游的河段。
⼤、中河流⼀、⼆级评价,且排放⼝下游3~5㎞以内有集中取⽔点或其他特别重要的环保⽬标时,均应采⽤⼆维模式预测混合过程段⽔质。
第七章 一维非恒定河流和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对于中小型河流,通常其宽度及水深相对于长度数量较小,扩散质(污染物质、热量)很容易在垂向及横向上达到均匀混合,即扩散质浓度在断面上基本达到均匀状态。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知道扩散质在断面内的平均分配状况,就可以把握整个河道的扩散质空间分布特征,这是我们可以采用一维圣维南方程描述河流水动力特征或水量特征(水位、流量、槽蓄量等);用一维纵向分散方程描述扩散质在时间及河流纵向上的变化状况。
特别地,对于稳态水流,可以采用常规水动力学方法推算水位、断面平均流速的沿程变化;采用分段解析解法计算扩散质浓度沿纵向的变化特征。
但是,在非稳态情况下(水流随时间变化或扩散质源强随时间变化)解析解法将无能为力(水流非恒定)或十分繁琐(水流稳态、源强非恒定),这时通常采用数值解法求解河道水量、水质的时间、空间分布。
在模拟方法上,无论是单一河道还是由众多单一河道构成的河网,若采用空间一维手段求解,描述水流、水质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方程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具体求解方法上有所差异而已。
7.1 单一河道的控制方程 7.1.1 水量控制方程采用一维圣维南方程组描述水流的运动,基本控制方程为:∂∂∂∂Q x B Ztq W += (1) 023/422=+-++RQ u n g x Au x Z gA x Q u t Q ∂∂∂∂∂∂∂∂ (2) 式中t 为时间坐标,x 为空间坐标,Q 为断面流量,Z 为断面平均水位,u 为断面平均流速,n 为河段的糙率,A 为过流断面面积,B W 为水面宽度(包括主流宽度及仅起调蓄作用的附加宽度),R 为水力半径,q 为旁侧入流流量(单位河长上旁侧入流场)。
此方程组属于二元一阶双曲型拟线性方程组,对于非恒定问题,现阶段尚无法直接求出其解析解,通常用有限差分法或其它数学离散方法求其数值解。
在水流稳态、棱柱形河道条件下,上述控制方程组退化为水力学的谢才公式,可采用相应的方法求解水流特征。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水利学》形考任务5试题"题目:________是一个用于描述污染物质在水环境中的混合、迁移过程的数学方程或方程组。
(): 水质模型; 水环境容量; 水质指标; 水环境检测""题目:当研究河段的水力学条件为________时,可考虑应用零维水质模型。
(): 非恒定均匀流、排污量不恒定; 恒定非均匀流、排污量恒定; 非恒定非均匀流、排污量不恒定; 恒定均匀流、排污量恒定""题目:水环境一般可以分为静态水环境和动态水环境,_______属于静态水环境。
(): 水库、湖泊; 河流; 渠道中的水流; 奔腾的大海""题目:水质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_____。
(): 模型性质研究;模型概化;参数估计;模型验证;模型应用; 参数估计;模型概化;模型性质研究;模型验证;模型应用; 模型概化;模型性质研究;参数估计;模型验证;模型应用; 模型概化;参数估计;模型性质研究;模型验证;模型应用""题目: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的设计流量应采用( )。
: 河流防洪设计流量; 河流枯水期流量; 河流平滩流量; 河流百年一遇洪水流量""题目:污染物有保守物质和非保守物质之分。
所谓保守物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污染物自身不发生化学变化,原物质的______保持恒定。
(): 能量; 总量; 动能; 动量""题目:以管理和规划为目的,水质模型可分为________。
(): 河流水质模型、河口水质模型、湖库水质模型以及地下水水质模型; 单一组分、耦合组分和多重组分; 稳态模型的和非稳态的模型; 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水质模型""题目:从运动阶段上考察,移流扩散大致分为_____阶段。
(): 第一阶段为初始稀释阶段。
该阶段主要发生在污染源附近区域,其运动主要为沿水深的垂向浓度逐渐均匀化; 第二阶段为污染扩展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填空与选择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A、B、D】A 制定政策B 制定规划C 制定计划D 建设项目2、以下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四种基本功能的是【A、B、C、D】A 预测功能B 选择功能C 导向功能D 判断功能3、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A、B、C、D】A 海洋B 自然遗迹C 矿藏D 大气4、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对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规定【A、B】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地方环保基础标准D、地方环保方法标准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分为【A、B、C】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B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C 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D 环境影响评价总则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有【A、B、C、D】A 具有法律强制性B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C 分类管理D 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7、按时间顺序分类,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A、B、D】A 环境质量回顾评价B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C 环境质量后评价D 环境质量预测评价8、建设项目造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B、C、D】A 环境污染问题B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C 生态系统结构恶化问题D 生态系统功能降低问题9、下列关于国家和地方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D】A 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B 地方标准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制定得更严格于国家标准的标准;C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D 当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存时,应执行国家标准。
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是【A、B、C、D】A 科学、客观、公正原则;B 早期介入原则和一致性原则;C 公众参入原则和整体性原则;D 可操作性原则;15、下列各项关于环境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C】A 国家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B 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C 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D 强制性标准即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