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一课》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6.81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P3)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P4)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P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阳阳老师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完整答案应该和P7“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个问题合并。
由于这样笔记会比较乱,我还是按照框题分开来。
4、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P5相关链接)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阳阳老师说明】这一部分的相关链接选择题有时会考查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什么是社会化?(P7相关链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P8)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精选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问:我国的国家性质: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问: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答: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观:(1)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进行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利。
作为国家的公民(被),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利益)。
4.问: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答: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问: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答:人民: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宪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关系: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公民=人民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敌对分子]相关链接:国籍指的是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
公民的国际一般由一国的国籍法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是确认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律依据。
6.问:我国法律是如何保障国民权利的?答: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维权的利剑。
问: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答: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1-5课知识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政治做题须要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与教材相关学问联系起来,即教材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做到观点统率材料。
所以大家必须要熟识教材,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初二政治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八年级政治上册学问点归纳第一课爱在屋檐下一、我知我家1.家庭关系的建立(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P5其次段(3)家庭构造的类型:过去的家庭时时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
此时此刻一般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
⑷家庭的功能2.与父母的关系不行选择(1)生命是父母赐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变更。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自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2)我们要相识自己的家,特殊是了解自己的父母。
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奉献。
二、我爱我家3.大人讲我小时候(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惜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暖和。
4.无私的奉献(1)母爱是最无私的。
父爱如山,深厚严格。
(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5.感受家庭暖和(1)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平安安康保障,还是我们的消遣天地、自然学校和今后开展的大本营。
(2)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暖和,我们酷爱自己的家。
三、难报三春晖6.为什么孝敬父母?(1)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教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恒久牢记在我们心中。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奉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敬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3)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法律义务、道德义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1-4课)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节:我与社会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关系、(地缘关系)关系、(业缘关系)关系。
第二节: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化的含义: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袜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4、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节: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利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网络有哪些消极作用?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弊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第二节: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八年级思想政治基础知识整理第1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时《家,温馨的港湾》1、你对“家”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家是温馨的港湾?)①家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家人们平等相处,相互关爱。
②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③家对我们而言,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是航海所能依靠的岸。
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2、为什么孝敬父母? (为什么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①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爱子女胜过爱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
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
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
3、怎样孝敬父母?①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②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第二课时《学会与父母沟通》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①青春期心理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半成熟、半幼稚阶段,一方面会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
②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与父母的沟通。
③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与父母的沟通。
④与父母的差异。
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2、我们应当怎样与父母沟通?(如何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①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要理解他们的唠叨、希望、烦恼。
②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他们的优点;发生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
③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主动向父母汇报学习、健康情况等;虚心接受批评、建议;努力缓解父母工作压力;开展有利于沟通、交流的活动;主动交流;善于体谅等等。
第一课知识点:1、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3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感受?3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54、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75、亲社会行为的表现?86、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87、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8第二课知识点:1、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课本第10-12页)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2-133、网络的消极影响15-164、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7-19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19-206、在网络交往中怎样加强自我保护?试卷第3页第三课知识点:1.社会秩序的含义232.社会秩序的作用233.社会规则的含义254.社会规则的作用255.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7-286.如何自觉遵守规则?28-297.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30-31第四课知识点:1、尊重的含义?32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33-343、怎样尊重他人?35-364、什么是礼?375、文明有礼的主要表现?376、文明有礼的意义?37-397、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39-408、诚信的含义(如何认识诚信?)419、诚信的意义(作用)42-4310、如何践行诚信?43-45第五课知识点:1、法律的规范作用?462、什么是违法行为?483、违法行为的种类484、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48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486、行政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民事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49-507、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做?(如何做到遵章守法)51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539、刑罚的种类5410、如何预防犯罪?(如何加强自我防范?)56 (注: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11、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5912、青少年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60-6113、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60-61。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可以通过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了解生活。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3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①我们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 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师生)6 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7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意义)★①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③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9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网络对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第一课:做自己的主人1,从众心理: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导致从众心理的因素:①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不自觉的以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依据,②人们大凡不愿和群体作对,不愿触犯众怒,不想被别人看成越轨者,③地位低,权威小的人追随地位高,权威大的人,④知识较少,智力水平低,自信心比较低,自尊心不太强,⑤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缺乏主见,易受暗示,⑥处于焦灼,犯愁,吃紧的情绪状况。
3,从众心理的作用: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⑴积极作用: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指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忧愁,⑵消极作用:可能抹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人放弃独立思考的习惯,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变得无主见。
4,奇怪:是人们面临新奇刺激情况时,产生惊讶而要探明现状与原因的一种倾向,5,奇怪的作用:①“奇怪是研究之父,胜利之母”奇怪是求知的萌芽,是创造的起点,科学和创造很大程度上决定发明创造者的奇怪的个性,②许多中学生因奇怪而不断探究,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成了小小的发明家,③但是奇怪心如果把握不好方向,也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沾染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6,如何避免盲目从众,学会主宰自己?①避免盲目从众,学会主宰自己,就必须善于分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②学会主宰自己,青少年还必须提高和发展自我控制能力,③学会主宰自己,还要杜绝不良嗜好,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7,怎样培养自我控制能力?①有些自己不感兴趣却又应该做的事,坚持做下去,便会收益无穷,②有些自己感兴趣,但又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要做,8,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意义: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通常意志坚强,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能较好的完成学习和工作的任务。